古代的各種官職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

2021-01-08 北青網

我們在學習歷史或者觀看古代影視作品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人被封官封侯,小到地方父母官、大到朝廷重臣,每個朝代的行政區劃不同、官職稱謂不同,很多人對官職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今天,一起來學習下古代的官職都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

太守。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刺史。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於省(市)長兼省(市)軍(分)區司令員。

京兆尹。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北京市市長。

太尉。秦至宋均有設置,為全國軍政首腦。相當於國防部部長。

廷尉。執掌法律、主審要案的大臣。相對最高法院院長。

吏部尚書。掌管全國文武官吏考核賞罰。相當於組織部部長。

網絡配圖

光祿大夫。皇帝身邊顧問之臣。相當於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中書令。掌管皇帝命令發布。相當於「兩辦」秘書長。

參將。鎮守地方的統兵官,分守各路。大軍區所屬各軍軍長。

遊擊。位參將之下,掌率兵防禦。負責防禦工作的師級軍官。

都司。位遊擊之下,掌防汛軍政。負責防汛工作的團職幹部。

州同。州之佐官。相當於副市長。

相關焦點

  • 現在的北京市長,按古代官職分類,相當於什麼官?
    根據各種文獻和古書來看,我國古代有很多很多的官職,比如秦朝就有御史大夫、太尉、丞相……等職位,而且每朝每代都設有不同的職位。再比如我們所看過的電視劇——《甄嬛傳》裡,各個小主、貴人等嬪妃都出生官家,有大理寺少卿、縣丞、知府……等官職。
  • 一品大員到底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說起古代的官職,我們經常說的就是幾品幾品的大員。在很多影視劇上我們經常看到七品縣令、一品朝廷大員等這樣的稱呼。對於這些官職,我們的感覺就是很多官員都有品級。其中級別最高的就是一品,很多人都覺得一品比較厲害。
  •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做過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內閣學士是內閣大學士的屬官,相當於現在的副部級幹部。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分別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教育部、國防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部、水利部、林業部、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的副部長。
  • 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曾國藩號稱「千古第一完人」,不僅學問搞得好,而且官場也是混得風生水起。此外,曾國藩行軍布陣也很有一套,更別說為人處世了。所以,如此曾國藩沒有理由官場失意。在曾國藩的官場生涯中,兩次擔任過兩江總督職務前後共計12年,是擔任兩江總督時間最長的封疆大吏。
  • 宰相、大理寺卿、吏部尚書這些古代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你...
    刑部尚書在明代為正二品,清代為正一品,相當於今天的公安局長、司法局長。 9、左都御史——監察部長 11、國子監祭酒——中央黨校校長 國子監祭酒是中國古代中央政府官職之一,始於西晉武帝國子祭酒,後經北齊、隋唐、明清衍變,該官職基本隸屬於朝廷最高學府:國子監。主要任務是掌大學之法與教學考試。 12、內務府總管——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 古代的狀元榜眼,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
    正因為這三個稱號帶來的價值,使得很多的讀書人都心嚮往之,那麼在古代時期的狀元和榜眼以及探花,在現代又相當於什麼學歷呢 而且考生在考中狀元後,會被皇帝當場授予官職,大多數都是被授予翰林院編修,一般都是都是從六品的官職,不過也有特殊的時候,而且要著重說明一下。
  • 水滸傳中的那些官職,禁軍教頭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提轄呢
    我們都知道水滸中一百零八位好漢,在他們登上梁山之前,有的人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員,比如在最開始幾集中出現的魯達魯提攜,王進教頭,林衝教頭,還有一開始的宋江宋押司,在電視劇的中間出現的武松武都頭,他們這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樣的官職呢?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講一講官職。
  • 古代官職相當於今日何職官位?
    (實際就是現在的負責看大門的門衛),古代官位門類、級別和現在相比,也是挺齊全和有趣的。相當於前沿總指揮。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監察機構。相當於監察部長。14、知府。地方行政長官,總管州、縣事務。相當於省長(或省轄市長)。15、知州。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省轄市市長。16、知縣。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縣長。17、通判。府之副職。相當於副省長(或省轄市副市長)。18、兵馬指揮。明清兵馬司主官。相當於北京市公安局局長。
  • 古今官職等級對比,現有官職對應的古代官職,正科是正九品.
    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中國古代官職每個朝代都不同,從三國魏國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開始,把官員分為九品,一品相當於國級幹部,二品相當於部級幹部,三品相當於廳級幹部,四品到九品相當於處級幹部,因為古代地方行政單位最低的縣長也是九品,至於低於縣級的幹部現代屬於科級幹部,而在古代縣級以下屬於無品,按現在的話就是臨時工。各個歷史時期官職不同,沒法嚴格地對比。
  • 古代的一品官職,相當於現在啥職位?
    當時在清朝時代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有沒有仔細了解過那個朝代的官職到底是什麼樣子,還有在清朝時候官職和現在我們在行政的這些官員他們的級別有什麼區別,還有他們級別到底怎麼樣,到底是清朝的那個一品,二品的官職在當時有很大的職權,如果這些官職放到現在到底是怎樣的,一起來想想看,結合自己學的歷史知識,看和你自己心裡想的那些一樣嗎。
  • 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那麼,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就其行政級別和具體權勢而言,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呢?「八府巡按」,又稱「八府巡撫」,在古代的官制體系中,這一官職名稱並不存在,僅出現於古代的戲文或者小說中。在明清時期,「八府巡按」雖然並不存在,但卻存在一個名為「巡按御史」的官職,與之大體類似。
  • 庶吉士到底是個什麼官:從庶吉士這個官職,看古代選官制度的發展
    1.古代的選官制度要了解為什麼庶吉士這個官位會這麼重要,我們首先要先來了解另外一個問題。古代是怎麼選官的?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是通過科舉制來選官。這當然沒有錯!但問題是,科舉制是從隋朝才開始出現的,隋朝以前呢?實際上,在中國古代,人才的晉身和升遷的制度,經歷過非常漫長的演變,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有很大變化的。
  • 太師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太師是什麼職位
    在影視資料中我們常常會見到的官員都是有很高的職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樣子,那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太師,太子太傅是個什麼官職呢,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位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
  • 古代的「祭酒」和「教授」,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區別非常大
    西晉以來設國子監祭酒,是國子監(古代最高教育機構)最高級主管。相當於校長或教育部長(因為當時國子監為最高教育機構)。清光緒三十二年,設學部,改「國子祭酒」為「學部尚書」。古代歷史,韓愈、徐階、嚴嵩……這一些歷史重臣,都曾當過同一個官職,叫國子監祭酒,祭酒究竟是什麼官職?最開始的時候,祭酒是一種祭拜活動,最長者立尊位,朝向供神開宴。
  • 清朝的九品芝麻官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那麼,九品芝麻官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九品十八級清朝的清代的官吏等級制度沿用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從之別。而在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飾演的角色是一個代理縣令,並非是九品,而是正七品。實際上,清朝的九品芝麻官可以細分為正九品和從九品。
  • 李鴻章一生都做過哪些官職?放到今天大體相當於哪些官職?
    一個是清朝的官職,一個是今天的官職,肯定不能完全對應,頂多有個大致對應。李鴻章曾擔任過的主要官職有五個: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這個官職如果放在今天,其實很難找到相對應的。但對於這類官職,總原則應該是,偏榮譽頭銜,級別高,但行政權力小,比如中顧委主任、常務委員等。
  • 古代文化常識之古代官職
    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③尹。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北京市市長。  ④中書令。掌管皇帝命令發布。相當於「兩辦」秘書長。  ⑤知府。地方行政長官,總管州、縣事務。相當於省長(或省轄市長)。  ⑥通判。府之副職。相當於副省長(或省轄市副市長)。  ⑦知州。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省轄市市長。  ⑧州同。州之佐官。相當於副市長。  ⑨知縣。
  • 古代的科舉與官職
    (《送東陽馬生序》) (一)官職設置 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3.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4.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
  • 劉邦當的亭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網友:不是鄉長,難道是村長?
    劉邦當的亭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網友:不是鄉長,難道是村長? 有人說,劉邦的亭長相當於鄉長。也有的說,劉邦的亭長相當於派出所所長。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這樣的說法似乎都不對。古書上關於「亭長」的描述,也是支離破碎的。比如,秦朝留下來的簡牘上,有「市南街亭」這樣的句子。
  •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官職系統彙編
    宰相:封建時代對君主負責的人稱為宰相,其位置大致相當於今天的「總理」或「首相」。宰是主持,相是輔助的意思。歷代都另有正式的官名,其職權大小以及行駛權力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封建時代民間常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來描述宰相的地位,但一般的說,由於君主集權的加重,宰相的權力也隨之而減輕,這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