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溝村的東山,嶺高林密,峰谷俊秀,巉巖上有個天生的石洞,南溝人稱她為狐仙洞。在巉巖的下方,清溪沃土,古喬琅玕,嶺脈結穴的中心有一座紅磚蓋的小廟,這廟時間不長,是南溝人在原來的基礎上復建的,人們稱她為狐仙廟。每年正月十二,南溝村的人和附近村上的百姓都要去廟前祭典,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彩扇舞,秧歌隊,各顯神通。善男信女們將供品擺在石桌上,嗑頭祈禱,請狐仙大姐護佑當地黎庶無災無難,風調雨順,來年五穀豐登。
此山也不太高,此洞也很等閒,此廟也很簡陋。為啥會引起這麼多人的喜歡與愛待呢?真是山不再高,有仙則名。沒有清風,就沒有細雨,沒有躬耕,就沒有囷黍。沒有狐姐的善良,湛技與品行,就沒有如今的朝拜與香火。這事年代久遠,盤根錯節,撲朔迷離,其來龍去脈還得慢慢說來。
在大唐貞觀年間,在峰谷竦峙,喬澗洞壑的太行山水簾洞中,住著已修練了八千年的狐氏一家,父母上了年齡,獨生女狐姐年方二八,婷婷玉立,風華正茂。人的身軀與精靈是世間最好的楷模,一切神鬼仙妖都是以人的模樣展現在世間。狐姐的父母善良勤勞,溫柔慈祥。經常往返在漳河兩岸,太行之麓,給老百姓看病施藥,分娩接生。狐姐自幼跟著父母往返在山南嶺北,人頭芸芸之中,學會了父母為人的絕招。一天,金光萬丈、祥雲飛卷。觀音菩薩來到太行山水簾洞中,因峨嵋山一帶瘟疫泛濫,鬼怪橫行,民不聊生,急派狐氏二老即刻動身,去拯救黎庶於水火。狐氏二老,大義凜然,義無反顧,丟下了狐姐,與觀音菩薩上了雲頭。狐姐一人,遠了父母,無依無靠,心中膽怯煩悶,一天她出了水簾洞,散步在洞傍清溪的柳堤上,誰知被狂蕩的黑熊精發現了,他貪戀狐姐的美色,對狐姐百般挑逗,狐姐感到不對,掙脫出跑回水簾洞中,關門上鎖,幾天都不出來。黑熊精死不甘心,隱藏在水簾洞附近。一個月後,狐姐自以為沒事,又走出了水簾洞,被隱藏的黑熊精發現,死纏住狐姐,狐姐不同意,就打起來了,狐姐瘦弱苗條,力不從心,眼看就要被黑熊精擒拿,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被從五臺山歸來的白雲山老奶看見了,老奶見義勇為,嘴角一鼓,將黑熊精吹到漳河天橋斷下的絡絲譚中餵龜去了。狐姐被救,連忙下跪感謝白雲山老奶。白雲山老奶念狐姐父母之交情,感到狐姐年幼,孤單無依,就將狐姐帶到白雲山上。狐姐在白雲山上住了幾年,畢竟是動物的化身,皮毛較厚,怕熱貪涼,長期居住在白雲山有些不適。這些被白雲山老奶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一天白雲山老奶將狐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對她說:「我看你在山上住的不適應吧?離這不遠的南溝村,在村東山裡的巉巖上,有個在大禹治水時用探海神針搗下的一個石洞,冬暖夏涼,很適合你,你就去吧,到那裡後,你要發揚你父母的好品行,給當地百姓看病施藥,分娩接生,普渡眾生」。狐姐聽後很高興,謝了白雲山老奶就去了。
記得是大明成祖永樂年間〈1400)年秋,天下著濛濛細雨,還不該冷的天氣,變得格外陰冷潮溼。狐姐從臨淇南山回到河頭村時,已時辰二更,河頭村魏員外府第燈火通明,人頭攢動,是魏員外的大兒媳在分娩,已經三天了,進展不順,人已經沒有一點氣力精神了,滿頭是汗,氣喘噓噓,母子倆的生命都非常危險,急得魏員外六神無主,坐臥不安。收生婆黔驢技窮,沒有辦法,怎麼辦呢?狐姐沒有猶豫,推門而進,走到床前,先看了看產婦的狀況,然後用紅酥小手輕輕地揉按了產婦的小腹,嘴角鼓出的真元仙氣,徐徐地貫進了產婦的丹田,沒有半個時辰,兒媳生下一男丁,母子平安,魏員外高興極了,拿出重金來酬謝狐姐,狐姐分文未取,讓大家照顧好產婦就行了,送到門口,天空漆黑,魏員外還在挽留狐姐,狐姐執意要走,魏員外問,「大姐家住何方,日後村上如有急事,我們去哪裡找你」?狐姐說,「我家住得很遠,日後如有急事,在家裡燒三柱香,我即刻就到」,說著,說著狐姐就不見了,魏員外想,這一定是神仙下凡,普渡眾生的。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東姚,傳到了東溝村南溝村。這事想起來撲朔迷離,做起來非常容易,有叫必應。南溝村的小孩病了,大人在家裡燒上香,一霎時,狐姐就登門而來給人孩看病,她用紅酥小手理一理小孩的頭髮,照著小孩的後心吹了三下,小孩的病就好了。附近村上的婦女分娩,狐姐家家都到,她一來,產程就非常順利,痛苦少,進展快,母子平安。老百姓對狐姐非常尊敬和感謝,也不好多問狐姐的根由,只知道狐姐是神仙下凡,普渡眾生的。多年的謎底終於解開了,在狐仙洞的南山上,有兩個放羊的牧童,有十三四歲,他們親眼看見有一個白色的狐狸跑進了山洞,一會,就看見狐姐從洞口一飄就下了巉巖,非常神氣,他們倆將看見的奇事告訴了家裡的大人,一傳十,十傳百,傳得飛飛揚揚,人們反覆亂想。一位姓郭的老族長站起來說:「狐姐就是狐仙,這不和西湖的白素貞一模一樣吧,是普渡眾生的,狐姐為我們人間看病接生救活了多少母子的性命啊?我看咱們大家就在狐仙洞的巉巖下給狐姐蓋個廟吧?這也算我們對狐姐的感恩回報之萬一」。大家聽了老族長的話,異口同聲地回答「同意」。三個月後在巉巖下的狐仙廟就建成了,善男信女,燒香嗑頭的絡繹不絕。
在大清乾隆23年〈1759〉年,衛輝府百泉鎮的趙家莊上,有一個年方二十的窮舉人上京趕考,他叫趙有生,他徒步走到河頭橋時,感受風寒,得了疾病,他頑強地行走著,最後昏倒在東姚南寺的拂手橋頭,正好被狐姐發現了,她小使法術,將趙有生安放在自已的廟鋪上,燒了柴火,餵了熱水熱飯,兩個時辰後,趙有生慢慢甦醒過來,狐姐又給他煎了中藥,苐二天,趙有生感到輕了好多要啟程趕路,狐姐看他身體虛弱,病還未好,又留住了五天,五天期間狐姐給他煎藥做飯,溫柔體貼。狐姐的品行與娉婷使趙有生非常感謝與眷戀,臨走時,趙有生一再言明,等他中第後一定再來找她?狐姐說:「不用了,你幹你的正事就行了」。翌春,趙有生平步青雲,春風達意,中了進士,三年後被封為巡按大吏,受命巡視河南河北。他來到南溝村,進了東山,走進了廟堂,怎麼也看不見當年照顧他救他性命的狐姐,唯有狐仙的塑相佇立在廟堂,而且貌相跟狐姐一模一樣。他滿腔的熱血換來了一盒涼水,一彎冷月。將臨的歡樂化作了泡影。他伏在廟臺上,慢慢地上了夢山,婷婷玉立的狐姐走到了他的面前,「祝賀你金榜題名,前程似錦」趙有生興奮極了,迎向前想擁抱狐姐,狐姐出手相阻,她告訴趙有生「我是異類,是狐族」 有生說:「是異類我也不怕,我一定要學許仙給你成親」狐姐說:「我不能破壞凡人紅塵,紊亂綱常,出手相救是我的本分,你要勵精圖治,為人民為國家多辦好事就是對我的最好回報」。有才「嗯」了一聲,夢醒過來,眼前什麼都沒有,只有那萬灰俱冷的心情和寂寞無人的廟堂。八年後,趙有生羽翼豐滿,錢財萬貫,官運高照,被封為陝甘總督。他帶著女眷,帶著供品,在南溝郭姓族長的陪同下,再次走進了東山,走到狐仙廟前,下跪在廟堂之上。他看廟堂年久失修,塗彩不光,臨別時,他留下重金,委託老族長重修廟宇。
人是最講感情的,最知愛憎分明的,最能辯別好壞善惡,虛偽真實的。你說得天花亂墜,吞雲吐霧,只要你有私心,幹壞事,人們就橫眉冷對。只要你踏踏實實,殫精竭慮為人民辦好事,為國家謀利益,人民就會感謝你,給你樹碑立傳,歌功頌德。有些人,人面獸心,一肚壞水,說起來誇誇其談,滔滔不絕,人民是火眼金星,不會上當受騙的,只會唾罵他,離棄他。聊齋的歌詞唱得好:「仙妖鬼怪足比那正人君子強得多」。狐姐是異類,她不是與善良的人群相處得很好嗎?她為人看病施藥,分娩接生的品行不是被人民世世代代地尊敬與感夤嗎?滴水之恩,要湧泉相報嗎?如今社會進步了,科學發展了,看病施藥,分娩接生已經用不上狐姐了,但是人們是不會忘記前情的,人們不是每年正月十二來狐仙廟祭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