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藏、康藏、前藏、後藏是怎樣劃分的?

2020-12-16 藏地讀行

這問題想要說清楚,需要把「衛」、「藏」「康」三個詞拆開了分別說。

松贊幹布時期,為了便於管理,他將吐蕃本土劃分為五個「茹」,每個「茹」下面設置了若干「東岱」(東岱可以簡單理解為千戶)。

「茹」裡面設置了「茹本」和元帥、副將等職務,而「東岱」裡面也設置了千戶長、百戶長。

「茹」裡面的官員既負責軍事,又負責民政事務,因此「茹」在吐蕃時期是種軍政合一的政治制度。

在各種藏文史料裡,對於「茹」的介紹不盡相同。但藏地五「茹」中,前藏兩「茹」,後藏兩「茹」,阿里設置一「茹」是比較公認的說法。

其中,「衛茹」、「約茹」分別管理拉薩河流域和山南雅隆地區,各有十個千戶,包括兩支隸屬於王室的禁衛軍(北側禁衛軍和東側禁衛軍)。

「葉茹」和「茹拉」轄區在後藏,管理的區域大致在今南木林縣和日喀則地區一帶。同樣,有十個千戶,包括兩支禁衛軍(西側、南側)。

隨後,吐蕃徵服了象雄,在其屬地內設置了十個千戶。雖然藏史並未稱象雄故地為「茹」,但實際上象雄也是一個「茹」的設置。

「衛茹」的設置,大概是「衛」第一次出現在史料裡,或者我們可以大致認為「衛」出現時,其實是特指拉薩河谷地區,也就是首都衛戍區(按照漢地習慣一般稱直隸)。

我們在談及西藏古代地理區劃時,經常說到的「衛藏四茹」,其實就是這麼來的。

通常和「衛藏四茹」並稱的地理名詞是「阿里三圍」和「多康六崗」。

阿里、衛藏和朵康

說完了「衛」下面我們來說「藏」。

理論上說,「藏」出現的時間遠早於「衛」。

在設置「衛藏四茹」時,「藏」作為一個特指的地名就已經存在了,因此「茹拉」在藏史裡也稱「藏茹拉」。

甚至,「藏」作為一個地區代名詞,出現的時間可能早於吐蕃王朝。

在囊日論贊(松贊幹布父親)時,後藏小邦「藏蕃」的大相瓊波·邦色反叛,拎著他們大王的腦袋來降。

這對志在向北拓展疆域的囊日論贊來說,無疑是天降之喜。

他將藏蕃地方封給瓊波·邦色管理,其帶來的二萬戶居民,也都成了他的屬民。

而這時,吐蕃稱「王朝」似乎尚有些名不副實,也許稱為「王國」更合適些。

需要注意一點,「藏」長期特指後藏的年楚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日喀則地區,並不包含阿里,也不包含前藏,這和我們以後對「藏」範圍的認知有很大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衛」和「藏」分別成了前後藏的代名詞。

所以,「衛藏」和「前後藏」是一個地理範疇。

但需要注意一點,「衛藏」作為西藏的代稱,長期以來並不包含今天西藏自治區東部的昌都地區。

昌都地區一直以來都屬於「康」地,既不屬於「衛」,更不屬於「藏」,也不屬於「衛藏」。

它屬於經常被我們和「衛藏四茹」並稱的「多康六崗」地區。

「康」這個詞,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下,有著不同的地理概念。

如果說「康藏」,那麼「康」指的是「藏」東部的廣大地區,包含著「安多」和「康巴」兩個地理區域。

而這時,「藏」則成了「衛藏」的代稱,指代藏區的核心區域。

因此,藏族學者根敦群培認為「所言『康』者,係指邊地」

這就是說「康藏」裡面的「康」用來泛指「藏」以外的邊遠地區,不但包含「多康」,甚至也包括雲南的藏族聚居區。

但在「多康」一詞裡,因為和「安多」相對,「康」的地理範疇就小多了,變成只包含甘孜、阿壩、昌都、木裡、迪慶、玉樹等處的多山河谷地帶,這也恰好和「多」意思相對應(「多」在藏語裡有廣闊平坦、四通八達的意思)。

而我們常說的「康巴」一詞中,「康」是地理名詞,「巴」是指某某地的人,並沒有地理上的意思。

這就引出了另外三個,我們經常說的名詞,「人域康巴」、「馬域安多」、「法域衛藏」。

綜上所述,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還是挺複雜的,尤其是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在不同的語境中,「衛」、「藏」和「康」各自有不同的所指地區,因此會讓人感到迷惑。

我希望,我說清楚了,如果沒看明白也不要緊。

咱再慢慢聊,早晚能把這些歷史地理名詞弄清楚!

相關焦點

  • 別爭了,安多人、康巴人、衛藏人都是藏族人…丨晚點說 Vol.133
    老闆丹貝慌忙從後廚跑出來相勸,這才知道,一桌是安多人,一桌是康巴人,不是因為足球而起爭執,而是因為康巴桌一句「我們才是真正的藏族人」吵了起來……聽丨見丨西丨藏點擊播放器收聽節目很多人不理解衛藏、安多、康巴在地理上如何劃分的。藏族坊間歷來有句話: 法域「衛藏」,馬域「安多」,人域「康巴」。
  • 西藏和藏區分不清?理塘之外,丁真的家鄉還可能被誤認為這些地方
    不過對什麼是藏區,可能有多種解讀,但目前我們常說的藏區是衛藏、康巴、安多這三部分的合稱。這裡的衛藏又分「衛」和「藏」兩部分,衛」也叫前藏,大致相當於以下四部分:拉薩,那曲大部,山南,林芝西部的城區、工布江達、米林和朗縣四區縣;「藏」指後藏,大致相當於日喀則市大部。
  • 西藏旅行必備知識儲備之藏區劃分
    去西藏旅遊之前我們了解一下基本的藏區文化及藏區劃分是必不可少的,這樣不至於看到某些簡介後一頭霧水。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藏區劃分。 藏區按方言劃分可以分成衛藏、康巴、安多三塊。了解了這個後,再看到安多衛視、康巴衛視就不足為奇了。
  • 藏地並不神秘,為何你依然所知甚少?
    千山之巔,萬水之源有著傳統的文化信仰這裡是藏羚羊的搖籃,犛牛的樂園叩響雪域風情的神秘之門我們一起去靠近它,探索它,感受它按照藏區傳統的地理觀念,整個藏地由高至低被劃分為上、中、下三大區域,有上阿里三圍、中衛藏四茹、下多康六崗的說法。
  • 風雪康藏路
    風雪康藏路       一群漆黑的犛牛豁然出現在雪地裡,一頭頭仿佛雪中巨舟...     一個牧民頭上披著毛氈,大雪翻飛中蹲在一頭犛牛旁邊辛勤地擠著犛牛奶...     2000年12月。我踏上去康巴藏區的道路,這條路就是藏名的川藏公路。
  • 走進新藏線(四)
    日喀則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後藏曾經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美麗旖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後藏生活,日喀則被譽為「最如意美好的莊園」,境內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 勤壽堂藏半身寶冠佛隨筆
    米歇爾·漢斯博士通過對衛藏多個寺廟的實地考察,將原先被施洛德歸為藏西風格的這一類造像重新確定為衛藏風格,他的理論也開始被主流學術界所接受,這在他的論文《五個世紀的喜馬拉雅金銅造像西藏新發現》中有詳細的記錄(米歇爾漢斯,1996.6,p.250)。 迄今為止,西藏西部10世紀開始的雕塑和繪畫作品中,均展現出強烈的克什米爾面貌,一直延續到16世紀此風格都沒有太大變化。
  • 「絲路甘孜.康藏秘境」全新旅遊線路震撼發布
    同時,措普溝、亞拉神山兩處新景區正式在發布會上亮相,「絲路甘孜·康藏秘境」旅遊新地標點「點亮」全場。是集觀光、溫 泉康養、冰雪運動、山地休閒、極高山體驗、康巴文化體驗、茶馬古道穿越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區,2020年國慶前開放北部區域,包括姊妹 湖、亞拉友措等景點、服務點及沿線區域北部入口距離最近的市場中心城市成都約410公裡,其中高速公路約260公裡;距離康定機場約90公裡,康定機場與成都、重慶、杭州、拉薩等部分國內城市通航;距離丹巴美人谷 60公裡;距離川藏路遊客必經重鎮康定140公裡。
  • 百年瞬間丨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建成通車
    △從青藏公路開到拉薩布達拉宮前的汽車隊,受到當地人民的夾道歡迎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1954年12月25日,兩條當時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分別從雅安和格爾木跨越崇山峻岭修到了拉薩△1954年12月25日,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正式通車。這是通車典禮上,西南公路工程局的文工隊在演出採茶舞。1954年錄像資料:青藏公路全線通車了,千百年來,人們的理想實現了!
  • 卓倉地區藏人的地域保護神崇拜
    據說他18歲時赴衛藏學習佛法,25歲在桑浦寺立「十宗」答辯,在獲得「噶居」之聲譽後,孤身回歸故裡,但自拉薩出發後便一直有一位身著白色藏袍之老婦相伴同行,直到他安全抵達卓倉地界桑曼山前之扎西塘地方後突然消失,噶讓大師方知是桑曼神一路保護而來,桑曼神的形象由此而得。卓倉藏人還認為由於當地最為神聖的地域保護神是女性,因此卓倉地區的女性總是比男子精明強幹,在家庭中的地位也要高些。
  • 從康藏公路到川藏公路,他們「背著公路」進西藏
    於是,第一條進藏公路開始修建——由雅安到拉薩,稱為「康藏公路」(當時雅安為西康省會,後西康撤省,康藏公路改稱川藏公路)。修路,是從徒手敲石頭開始的。當時的標準現在看來並不高:三層路面,一層石灰,一層黏土,一層石子,軋平後形成公路。但是,橫在戰士們面前的,是14座終年積雪的雪山,和遠比我們現在所能想到的更惡劣的自然環境。
  • 藏地傳說中的格薩爾王出身如何?一位活佛做了調查報告
    再次,統治多朵地區的嶺倉王朝第一代嶺倉王察根,被封為古格王守衛多康邊界的總軍官(藏語稱為「吉本」)。吉本察根為了守衛邊界,率兵遠徵嘉絨十八部地區,徵服了木雅和蘇毗等小邦,成為統治多朵地區的第一個嶺倉王。第二代嶺倉王晁通,他天資聰慧、精通佛法密宗。
  • 【品讀文化】一位清朝駐藏官員詩文中的西藏飲食和藏地日常
    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和瑛因「稍諳衛藏情行」而馳驛赴藏,在西藏任職達8年之久。他一生勤於著述,筆耕不輟,有《易簡齋詩鈔》等詩文集傳世,被譽為「旗人文宗」,特別是在藏期間,參與編纂《衛藏通志》,創作《衛藏和聲集》《西藏賦》以及一大批西藏詩,豐富了西藏的文化事業。
  • 「世界藏文智庫」讓「絲路甘孜·康藏秘境」科考團讚嘆不已
    專家科考隊來到德格印經院考察 昨(8)日 康巴文化的發祥地——德格 迎來了「絲路甘孜·康藏秘境
  • 不愧是鎮寺之寶,藏哇寺竟因此有這麼一段故事
    藏哇寺位於南木達區中壤塘鄉,北緯32度東經101度1分,建於十八世紀初,共八個康村,經院六班,禪院四班。印經院一座,經板(木製)一萬五千塊,銅像六百尊,藥泥塑像一百二十尊,經輪四百二十個,銀塔四十座,銅塔十座。
  • 藏地秘史 康巴人=雅利安人?
    > 人們常說的藏區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以拉薩為中心的衛藏地區,又稱「法域衛藏」,然後是川西高原上的康巴藏區,又稱「人域康巴」,最後一個就是安多藏區,又稱為「馬域安多」。康巴的人,安多的馬,衛藏的宗教,各有特色,各具所長,相輔相成而共同拱衛藏區。康巴地區生活著數十萬勤勞勇敢、善良樂觀的藏族同胞。這裡人傑地靈,山川秀麗。有嵯峨峭拔的冰山雪嶺,奔湧騰躍的急流大川,澄澈湛藍的高原湖泊,牛羊遍布的綠色草原;有剽悍粗獷的康巴漢子,有婀娜多姿的丹巴姑娘,以及那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無不令人耳目一新,心胸坦蕩,神往流連。
  • 令人神往的藏地溫泉:這裡是眾生的精神浴場
    在全世界範圍內,圍繞著溫泉產生如此濃厚的宗教修行氛圍可能只有藏地了。 圖|百度百科 拉普溫泉頗為獨特之處在於,當地人十分推崇泉水的療愈功效,如同醫院的科室一樣給泉池劃分了不同主治區
  • 「絲路甘孜·康藏秘境」全新旅遊線路震撼...
    同時,措普溝、亞拉雪山兩處新景區在發布會上正式亮相,「絲路甘孜·康藏秘境」旅遊新地標點位「點亮」全場。 ▲「絲路甘孜·康藏秘境」旅遊新地標現場點亮,標誌著甘孜北線八縣渠道開拓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