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不斷提速的過程當中,人們的生活習慣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許多人為了爭取更多的工作時間,往往顧不上休息和吃飯。要麼是錯過了飯點乾脆不吃,要麼是抽出5分鐘時間狼吞虎咽。
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的話,就會使我們的腸胃不堪重負,並引發一系列的腸胃疾病。對於經常性胃部不舒服的人來說,千萬不要覺得胃病是件小事,如果任由其發展很有可能會惡化成更嚴重的疾病。
平時一定要做好養胃措施,使我們的胃免受疾病威脅。
1.少吃多餐
如果患上胃病的話,可以採用少吃多餐的方式來進行飲食,同時還要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增加進餐的次數。對每一餐的用飯量加以控制,能夠使腸胃的消化負擔得到減輕,而一旦自己感覺到了飢餓,就要及時的補充能量,這樣也可以杜絕因為胃酸分泌過多而傷害到胃黏膜。
此外,在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狼吞虎咽,一定要仔細的把飯菜都嚼碎之後再咽下去,這樣也能夠使腸胃的負擔得到減輕。在平時不管自己的工作有多麼繁忙,都要抽出來15分鐘左右好好的吃頓飯,讓牙齒把飯菜好好的加工好之後再送進腸胃當中,避免腸胃的負荷量過大而加重胃病。
2.保持心情舒暢
在患上胃病之後,一定要避免生氣或緊張,因為這些不良情緒也會加重胃病。對於腸胃疾病來說,他和人的情緒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情緒的波動會導致胃酸的分泌失調,因為腸胃是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共同支配的。
也正是如此,當處於焦急或憤怒的情緒狀態時,就會導致腸胃的功能受到損傷,使得原本功能就不健全的腸胃更是傷痕累累。而如果能夠保持愉快的心情的話,就可以使腸胃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得到促進,所以好的心情對胃病患者來說是一味良藥。
3.遠離辛辣食物
很多人的飲食簡直是無辣不歡,總是感覺辣的越厲害吃的越爽。但是如果自己已經有胃病的話,一定要遠離辛辣類的食物。因為這些辛辣和重口味的食物會使胃黏膜受到嚴重刺激,進入到人體之內也不容易被消化掉,由此而使腸胃的損傷加重。所以當患上胃病之後,即便是自己再喜歡吃了,也一定要抵制住誘惑。
對於人體來說,腸胃是確保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向人體源源提供能量的補給站。所以當患上胃病之後,一定要在飲食上進行有效的調整,平時多吃一些養胃的食物:
1.南瓜
南瓜可以發揮出養胃安神的效果,對於身患胃病的人來說是十分適宜的。在南瓜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果膠,這些物質能夠使細菌和毒素得到吸附,從而避免胃腸受到損傷,使腸胃得到有效的修復。
2.麵條
麵條也是保養胃部的一種有效食材,它和米飯對比的話含有的酸性物質是比較少的,所以更受腸胃的喜歡。
3.牛奶
牛奶是一種十分溫和的食物,不會對腸胃產生刺激。而且牛奶當中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身患胃病的人喝些熱牛奶,能夠起到較好的養胃效果。
腸胃功能的是否健全決定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水平,所以在平時一定要避免那些對腸胃產生傷害或刺激的食物,多攝入一些溫補腸胃的食物。特別是在患上胃病之後,一定要及時的調整自身的飲食,避免由於飲食不當而導致胃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