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成了現在很常見的一種疾病,當我門發現自己的胃出現問題的時候,都會及時的去醫院檢查,這個做法很正確,有助於早發現早治療,但是如果靠藥來治療胃病那是萬萬不可的,是藥三分毒,吃多了藥反而對身體不好,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關於養胃的這三大誤區,你知道嗎?
1、 喝牛奶能保護胃黏膜
一些人認為,牛奶對養胃有很好的效果,現有研究表明,牛奶能促進胃酸分泌,如果喝完牛奶後又拉肚子的現象就不適合喝牛奶。而酸奶中含較多的乳糖酶,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對消化性潰瘍無不良反應,但不能喝涼的。
2、長期喝粥有助養胃
很多胃病患者認為粥細軟,易消化,能減輕胃的負擔,但是事實上這種觀點並不全面,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進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唾液中的澱粉酶可以幫助消化。
再者粥水分多,稀釋了胃液,加速了胃的膨脹,使胃運動緩慢,不利於消化吸收。另外,經常喝熱粥更不可取,因為過熱的粥會刺激和損害胃黏膜。所以喝粥並不能養胃,反而會對胃造成負擔。
3、少食多餐能養胃
很多人會囑咐胃潰瘍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食物進入胃內,本身對胃黏膜就是一種刺激,不僅促使胃腸蠕動加快,而且會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對潰瘍病的癒合無益。目前主張特別是胃潰瘍病人的飲食應注重定時、定量,避免飢餓和飽餐,這才有利於消化性潰瘍的癒合。不要過分強調少食多餐。
三分治七分養,王醫生送給大家三個養胃良方
良方一:吃飯應按時
很多人在生活中做不到按時吃飯是得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使胃保持有規律的活動。每餐還應保持食量適度。此外,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食物上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溫水,不要吃太熱或者太涼的食物,還有油膩的食物燒烤之類的,總之飲食上一定要注意。
良方二:進食多咀嚼
吃飯的時候有人細嚼慢咽,有的人狼吞虎咽,不經過反覆咀嚼的食物容易給腸胃增加負擔,為了腸胃好消化,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慢一點。
良方三:喝養胃茶
在平時我們也可以適當的多喝水,進而能夠增強胃動力,在喝水的時候也可以搭配上一些食材,根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茯苓,佛手,大麥,沙棘,丁香,猴頭菇,藥食同源原理如下:
猴頭菇: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蛋白質,能夠調節血脂,促進血液循環,治療胃潰瘍。
丁香:保護胃部健康,減少胃病的發病率,有效治療嘔吐、反胃,是養胃不可缺少的食材。
沙棘:止咳化痰,還有調節血糖的作用,富含多種維生素,健脾養胃
大麥:緩解便秘,提高免疫力
茯苓:活血化瘀,消食健胃
我們把這些加在一起煮水喝,了解下方的猴頭菇丁香沙棘茶,我們的身體健康值得你去擁有,獨立的包裝,方便攜帶,趕緊行動起來吧。
結語:很多人之所以有胃病,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胃病大多是吃出來的。想要自己的身體更健康,一定要學會管住嘴,不要亂吃東西,同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減少熬夜,按時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