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期貨市場資金量和成交持倉量都創下歷史新高,為實體經濟和產業鏈企業提供了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展望2021年,期貨市場還會繼續創新高嗎?今天上午,我國首個以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將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意味著醞釀了近20年的生豬期貨終於落地。
我國生豬出欄量、豬肉產量、豬肉消費量都位居世界第一,老百姓對豬肉價格變動非常敏感,豬肉價格與CPI存在明顯關聯,可以說豬肉關係到國計民生。大商所生豬期貨掛牌上市受到生豬養殖企業、屠宰企業和貿易商的廣泛關注。
大連商品交易所農業品事業部副總監黃小玉:生豬的養殖周期一般來說還是比較長的,利用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有利於企業更為合理地安排生產計劃,安心復產擴產。此外,生豬產業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與三農關係密切,生豬期貨上市有助於在生豬產業推廣保險加期貨等業務創新,並為相關業務提供價格基準,增強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廣度、深度和力度。
作為國內生豬養殖龍頭企業之一,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參與了本次生豬期貨上市。
公司證券事務代表白旭波:一條腿是繼續把豬養好,在養豬上面獲取基於低成本的、高效率的優勢以及利潤,另外一條腿就是期貨所帶來的空間。既可以從防禦性角度來做套期保值,也可以在期貨上面直接獲利。當然實業企業肯定跟期貨投資者不一樣,我們肯定還是更多從防禦性角度去規避風險,實現長期穩定的收益。
生豬養殖企業如何利用期貨合約套期保值呢?
卓創資訊生豬產業首席分析師張莉莉:現階段是生豬下行周期,我們預見今年9月份價格要比現階段低,所以我們現階段就可以賣出生豬期貨,然後把合約留到9月份進行現貨交割,實際上我們交割的這一批豬就是以在期貨上賣出的價格成交的,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下行趨勢中的價格風險。
長期以來,我國生豬產業深受「豬周期」困擾,生豬價格頻繁波動。所謂的「豬周期」是指豬肉價格高刺激農民養豬,供給增加導致肉價下跌,肉價下跌到一定程度又打消農民養豬積極性,供給短缺又使得肉價上漲,周而復始。
寶城期貨高級分析師畢慧:從國際市場的經驗來看,養殖規模化的程度是影響「豬周期」長度和幅度的一個關鍵因素,生豬期貨的上市將有助於推動生豬交易規模化發展,提高整個產業的集中度,從而拉長「豬周期」,達到平抑豬價波動的目的。
生豬期貨是我國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交割質量如何保證?
與原油期貨、玉米期貨、黃金期貨不同,生豬期貨是我國首個以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確定生豬交割標準品是一大難題。由於生豬有胖有瘦,品種不同,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生豬都符合交割標準。
大連商品交易所貼近現貨市場的習慣,參照瘦肉型豬活體質量評定指標體系,明確生豬交割標準品外觀應具有瘦肉型豬的體型外貌,行走自然,無疝氣,體表無膿包或腫塊,無異常喘息特徵;平均體重在100kg到120kg,單體體重在90kg到140kg之間。
大商所已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來保證生豬期貨交割品的質量。
大連商品交易所農業品事業部副總監黃小玉:現貨貿易中生豬的質量判斷大多依靠主觀經驗,在生豬期貨當中,我們把依靠主觀經驗判斷和養殖過程相關的一些指標納入了前置管理的範疇。比如生豬的品種,以及生豬交割的之前是不是做到了控食等這些情況,通過對申請生豬交割倉庫的企業進行嚴格仔細的篩選,對成為生豬交割倉庫的企業加強日常監管等多種方式,確保交割倉庫滿足前置管理指標要求,來促進生豬交割品的質量。
此外,大商所還專門明確了指定的質檢機構,指定的交割倉庫和指定車板交割場所。據了解,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養豬龍頭企業都進入了指定交割倉庫和指定車板交割場所名單。
大商所7日公布了生豬期貨首批上市交易的三個合約的掛牌基準價格,其中LH2109基準價為30680元/噸,LH2111基準價為29680元/噸,LH2201基準價為28680元/噸。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於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