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反映淞滬會戰的影片,八百名壯士鏖戰四行倉庫,死戰不退

2021-01-08 愛醬說電影

7月5日,管虎新作《八佰》將於中國內地電影院線上映。

租界市民隔河觀看

當年,我還在上高中的時候,便在歷史課本上閱讀到了「八百壯士」的故事。那時聽著歷史老師的講解,我便在想,如果有一天,有導演拍出來的話,我一定要去電影院看看。對於我來說,這不僅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一種男人對戰爭大片的情節。當然,近些年來,我們國家的抗戰影片已經拍了許多部了,我也不希望我看的是抗戰神劇那樣的影片,所以希望這部《八佰》能夠帶給我不一樣的感覺。

據說,十年之前,導演管虎已經在構思這部反映淞滬會戰的影片了,之所以沒有早點上映,我想他也是希望帶給我們一部非常好的電影。這場80年前的「四行倉庫保衛之戰」,在當時,不僅僅是悲壯,也是抗日的希望。當國旗飄揚在四行倉庫的最高點時,我想那時的中國人,都戰勝了「日本人不可戰勝」的恐懼,也重新燃起了抗戰的信心。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這部電影所反映的「八百壯士」的故事。

進行軍中的日本軍隊

事件經過

1937年,震驚中外的「八一三」事件爆發,標誌著中國全面抗戰的「淞滬會戰」正式拉開帷幕。

由於各部隊協調不力,士兵素質參差不齊等原因,導致這場動員了全國力量且聲勢浩大的戰役,以失敗而告終。因此,出於掩護軍隊撤退,以保護「有生抗戰力量」的需要,「四行倉庫保衛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10月26日,以副團長謝晉元為首的號稱「八百人」(當然,八百壯士並不真的是有八百人,而是為了迷惑日軍,刻意誇大軍隊數量,以求達到震懾敵人的目的)的一個加強營,進入了「四行倉庫」這個堅固的混凝土建築。在這場歷時七天的保衛戰中,國軍以微弱的傷亡,擊斃了大量的日軍,取得了「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勝利。

當時,打算以死報國的謝晉元副團長,更是用木炭在牆壁上寫了一封遺書: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子孫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

有殺身以成仁

我們存在一天,決與倭寇拼命到底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便是對「八百壯士」的最好詮釋。

死戰不退的壯士們

事件結局

四行倉庫戰鬥結束後,奉命撤退進外國租界的英雄們,卻被英國軍隊繳械,並被軟禁在膠州路義大利防區內。而蔣介石所期望的,藉助淞滬會戰,吸引外國援助的努力,也是毫無進展。最終換來的也只是英雄被軟禁,還有西方國家那毫無意義的對日譴責。

在「孤軍營」中被軟禁了四年後,謝晉元被汪精衛偽政府所收買的郝鼎誠等四名士兵刺殺致死。日軍在佔領上海租界後,將一部分士兵送往南京做苦役,這些士兵有些後來逃脫了,其中一部分士兵於重慶重新歸隊,另一部分士兵在共產黨人的號召下,參加了遊擊隊。另外有36名官兵被押往紐幾內亞,當時間來到1945年的時候,當看到日軍垂頭喪氣的時候,猜測到日軍已經戰敗的這些英雄,反過來將日軍抓了起來。

然而,拋開這些悲慘的結局,作為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四行倉庫保衛戰,不僅打出了國威和軍威,而且也極大的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的信心和決心。可以說,此戰讓日軍「三個月之內滅亡中國」的狂妄之語成為了笑柄。

今年是2019年,距離謝晉元逝去,已經整整過去了78年。

斯人已逝,中國已強。

送國旗的童子軍楊慧敏

作為繼《鬥牛》、《殺生》以及《老炮兒》之後,管虎的又一力作,這部影片經歷了三次重啟、40次改稿、499天的籌備之旅。在歷經多年的拍攝過程中,為了真實還原這場戰爭,劇組查閱了幾乎所有相關的史料記載,更是走訪了許多參戰老兵的後人和相關歷史領域的專家學者。而為了拍攝這部電影,張譯、姜文、李晨等參演人員,更是進行了7個月的軍事訓練。可想而知,為了拍攝這部電影,劇組人員進行了多麼大的付出。我想,他們也不僅僅是為了真實還原82年前那場快被遺忘的戰役,更是為了對得起抗戰先烈們的犧牲。

劇組全體人員合影

電影《八佰》已定檔於7月5日,希望大家能夠感受先烈們走過的路,給影片一個真實的評價。

急行軍的八百壯士
被日軍屠殺的上海市民 請點擊輸入圖片
中國軍隊配備的火焰噴射器

好了,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哦!

相關焦點

  • 淞滬會戰當中,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淞滬會戰當中,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1937年,被西方國家稱之為"血肉磨盤"的淞滬會戰打響,三個月的時間,中國軍隊傷亡了30餘萬人,徹底粉碎了日本妄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
  • 電影《八佰》:八百勇士死戰四行倉庫,最後的命運如何?
    首先要提到幾個詞條: 淞滬會戰、八百勇士、四行倉庫。 先說淞滬會戰,中國人都應該知道,這是抗戰史上的一次大型會戰,過程及結局極為慘烈。 1937年8月13日,全面爆發,持續了三個月。其規模之大、傷亡之慘烈觸目驚心。
  • 守衛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實與虛
    著名抗日英雄,淞滬會戰中率「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鼓舞了人民的抗戰熱情,被國民政府授予抗戰最高榮譽獎章「青天白日勳章」(第69號。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衛收買的叛徒刺殺身亡。謝晉元遇害的消息傳出後,舉國震驚。5月8日,國民政府通令嘉獎,追晉為陸軍少將。上海30萬民眾前往「孤軍營」弔唁,瞻仰遺容。毛澤東高度讚譽「八百壯士」為「民族革命典型」。蔣介石譽其「精忠貫日」。
  • 熱血的八百壯士,悲壯的淞滬會戰
    該營隸屬「德械師」88師262旅524團,約四百餘人,對敵宣稱八百。他們死守「上海最後的堡壘」——四行倉庫,遂有了「八百壯士守四行」的傳說。四行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它是一座高達6層的鋼筋混凝土巨獸,從其口中噴薄而出的槍林彈雨,裹挾著復仇的怒火,讓一貫橫衝直撞的日寇止步不前。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電影《八佰》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刺殺謝晉元團長的叛徒,他們下場如何?
    影片中的謝晉元團長由杜淳飾演,從預告片中來看,謝團長的戲份似乎並不多。而這位英雄團長,最後卻被自己的部下出賣,刺殺於租借,不幸遇難。當年,刺殺他的兇手下場又是如何呢?讓我們先從蔣百裡先生的《國防論》說起。
  • 電影《八佰》正式定檔,八百壯士集結完畢,全明星陣容票房穩了
    同時這部影片也是亞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攝像機拍攝的電影,是一部絕對意義上的「大片」。1937年8月13日,中日軍隊在上海附近展開大規模會戰,史稱:淞滬會戰。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個月,中國軍隊損失了60%精銳部隊,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言。
  • 八百壯士,四行孤軍
    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在淞滬會戰乃至整個抗日戰局中又處於何種地位?
  • 電影《八佰》中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原標題: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
  • 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結局如何,團長被刺殺,抗戰結束後只剩100人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正式爆發。這場戰爭是我國全面抗戰開始後規模最大的戰爭,蔣介石掉了70萬部隊和日本進行對抗。要知道上海都是平原,無險可守。中國無論武器裝備還是士兵素質都無法和日本比,所以仗打的非常慘烈。
  • 四行倉庫最後撤退了嗎? 謝晉元為何會同意勇士撤離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最後撤退了嗎?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又炮擊上海市,製造了「八一三事變」,自此拉開淞滬會戰的序幕。蔣介石先後調集了七十三個師約七十萬人的大軍參加淞滬會戰。日軍也先後投入了十個師團和海空軍等約三十萬人的軍隊。
  • 家住四行倉庫附近,我帶你去看真實的現場和大量...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裡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
  • 抗日戰爭淞滬會戰最後一戰!
    ◎片  名 八佰/八百啟示錄/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 ◎譯  名 The Eight Hundred ◎ 影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歷史上真實的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無一後退,唱響中國不會亡
    1938年10月26號,淞滬會戰即將以中國軍隊的慘敗收尾。但在閘北的四行倉庫裡,一群中國軍人,代表著當時最大的農業國,面對工業國船堅炮利的侵略,勇敢的以血肉之軀迎了上去。號稱的800壯士,實際上只有414人面對著日軍海軍大炮,對於閘北狂轟濫炸,看著從加賀號上起飛的艦載機,在中國空中肆虐。在淞滬戰場上的血戰中國軍隊,一退再退。就算是幾倍於日軍的兵力,面對工業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來自農業國的中國軍人只能用血肉來彌補這一差距。
  • 電影八佰講述了什麼 守衛「四行倉庫」的是哪支部隊
    電影八佰講了什麼電影《八佰》是導演管虎籌備了十年的心血之作,很多人想知道這部電影是不是根據史實改編的,其實是的,該片講述的就是淞滬會戰中的一段歷史,也是管虎心中十分尊重的一段歷史。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
    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留下來有可能死亡    日本人在1937年8月13日發動了「八一三事變」,淞滬會戰由此拉開序幕。
  • 《八佰》裡四行倉庫保衛戰真相,撤到租界的壯士最後命運如何?
    相關的影評和劇情分析比比皆是,我就不湊熱鬧了,今天我只給大家講講《八佰》背後的故事,一起走進那個國破山河碎,壯士孤軍浴血,保家衛國的時代。電影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的故事。
  • 抗戰·民族記憶|「八百壯士」:孤軍血戰守四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報導 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後期,一支湖北馳援上海的軍隊抵達上海郊區,他們穿過雜草叢生的荒野,看到的不是高樓林立的摩登都市,而是一片斷瓦殘垣……這是電影《八佰》的開頭。這部兩個半小時的影片講述了:「八百壯士」孤軍血戰守四行的故事。
  • 管虎新作萬眾矚目,電影八佰不負眾望,高原度還原了八百壯士!
    ,也就是『四行倉庫保衛戰』淞滬會戰末期,中國傷亡慘重,在1937年10月26日,老蔣下令撤退,因為九國公約的籤字國將於10天後,也就是11月6日召開會議,所以出於各種考慮,老蔣希望88師留下用他們的死戰不退,甚至是犧牲來贏得西方列強的同情與支持,繼而在會議上譴責,抵制日本,計劃是讓88師留下,最終只有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留下,由524團的副團長謝晉元擔任指揮官
  • 感懷「四行倉庫保衛戰」文章《卒的沉思》
    在中國象棋的戰鬥序列中,卒(紅方稱作「兵」)是不被重視的一員,比起直搗黃龍的車、縱橫馳騁的馬、遠程轟擊的炮來要遜色得多,就連它們前進一步,都只能走一格,象棋術語稱作「拱」。然而,它們只進不退,一旦越過楚河漢界還可以橫衝直撞,還勇敢地緊密配合車馬炮,當好「馬前卒」,必要時還犧牲自己,「丟卒保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