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八為何能牢牢控制「八爺黨」?這一段話,足以說明

2020-12-22 清朝那些人

歷史上的皇八子胤禩,生母乃係「辛者庫」出身的良妃,出身卑微,幾無外戚勢力可言。後世諸多大家幾乎一致認為,皇八子胤禩之所以會奪嫡失敗,鋒芒早漏、勢力強大只是外在原因,出身卑微才是根本原因所在。但歷史上的胤禩確實是聰明能幹,品行端正的「賢王」,並因為獲得了眾多皇室兄弟的支持。

但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演繹中,康熙皇帝對於皇八子胤禩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

「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但卻處處學的不像。朕是以寬仁治人,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朕對下面已經放縱過度,他卻比朕則還要放縱。即便他的寬仁是真的,也只會把我大清江山徹底毀壞。」

說白了,劇中的皇八子胤禩乃係「以賢能收買人心、以寬仁拉攏朝臣」「偽君子」、「真小人」

可既然如此,皇八子胤禩在「八爺黨」中的領導地位為何還如此穩固?就算是皇十四子胤禵曾經有過和皇八子胤禩的內部對決,但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對他的支持可謂從一而終、初心始終不改。

皇八子胤禩究竟有何魅力?

其實,在「張五哥頂包事件」出現以後,他和胤禟的一段對話就能說明問題。

「刑部冤案」爆發,康熙皇帝給出「這一次,朕決心已定,無論查到誰,也不管他是鼠還是器,都要依法處置」的明確態度後,牽扯其中的「太子黨」「八爺黨」幾乎同時出現了「反應」

「太子黨」這邊,太子胤礽近乎瘋狂的開始了對手下的訓斥:

「這下你們把我弄慘了,什麼錢不好弄啊,偏要弄這幾個人命錢!現在好了,通了天咱們一塊玩完!」

這就是太子胤礽遇事的一貫態度,只要不出事,手下即使把天捅破了都沒事;可一旦出事,就會立馬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只是,有什麼樣的主子就必定有什麼樣的奴才,我們再來看下這些下屬的回應:

「奴才們是被上一回戶部欠款的事弄怕了,這才千方百計想給太子爺籌一點錢!」

好了,出事了,就是「想辦法給太子也籌一點錢」;但如果沒出事呢,這些貪贓枉法、草菅人命得來的錢財不就進了他們自己的腰包嗎!太子胤礽之所以會讓康熙皇帝徹底失望,和其自身原因有關,更和其黨羽成員的「瘋狂拆臺」直接相關。但面對下屬的明顯推諉,太子胤礽卻毫無辦法,只能簡單除暴的給予了「住口、住口,滾、滾」的回應。

這樣的皇太子,這樣的「太子黨」,不敗才是天理不容!

「八爺黨」這邊,皇八子胤禩也開始對牽扯其中的皇九子胤禟訓斥:

「什麼任季安劉八女全是些為富不仁的小人,而你老九居然把他當作了心腹!這下好了,這樣的事也做出來了,連你也脫不了干係!」

注意,皇八子胤禩在訓斥胤禟的時候,還在瘋狂撕扯著和江夏鎮的帳目往來,這個鏡頭就是一個最能說明問題的諷刺。

沒有任季安、劉八女這樣為富不仁的小人,皇九子胤禟哪來的錢?沒有胤禟的錢,胤禩用什麼拉攏朝臣、維護自己的「賢能形象」?說好聽了,胤禩這叫「既讓馬兒跑,還不讓馬兒吃草」;說難聽了,胤禩這就是「既想當什麼,還想立什麼」

因此,胤禩的訓斥,胤禟絕不會服氣:

「大不了,像老十一樣,到宗人府坐上個一年半載,我絕不連累你八哥就是了!」

注意,這句回應絕不是簡單的不服氣,甚至還有著諸多抱怨的內容在內:

1、老十為什麼會被關進宗人府半年?

因為胤禟沒有借錢給他還債,而且這也得到了胤禩的默許。等到老十沿街叫賣家當的時候,胤禩才埋怨胤禟沒有借錢。這種情況不和當下的情形一模一樣嗎?這種情況不就是「馬後炮」嗎?

2、在胤禟看來,胤禩的訓斥非但是「馬後炮」,毫無意義;其根本的目的也就是唯恐連累了自己。要錢的時候,張口就來;出事的時候,你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也難怪胤禟會心有不服,甚至會有明顯抱怨。

在胤禟發洩完以後,胤禩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叫來了下人:

「把炭盆拿到當院燒了吧!」

注意,這個小插曲絕不突兀,更不是因為胤禩實在受不了煙霧的燻燎,而是胤禟的話讓胤禩一時找不到回應的辦法。也就是說,這個小插曲是胤禩留給自己的緩衝時間,用以尋找、準備和組織回擊胤禟的語言。

準備後以後,皇八子胤禩明顯放緩了語速,降低了語調,開始了反擊:

「是啊,你們是沒有連累我,我又有什麼怕你們連累的呢?我身為皇子,我平平安安的過這一輩子,踏踏實實的做一個富翁就是了。我幹嘛要操這麼多心,管這麼多的事呢?」

胤禩的這句話有著極為明顯的「潛臺詞」:我之所以這麼累,不就是因為你們都支持我爭奪皇位嗎?

這句話以後,胤禟並沒有反應,胤禩又趕緊追加了一句:

「好,你們都走吧,我累了,我要歇息一會兒!」

這句話的「潛臺詞」更明顯:你們走吧,我不爭了,不幹了!

好了,這句話一出,皇九子胤禟不但立馬服軟,而且還趕緊下跪求饒:

「八哥,您就當我什麼話也沒說行嗎,就當我說的不是人話!」

這裡有個問題:皇八子胤禩想放棄爭奪皇位,皇九子胤禟為何會這麼害怕?

有句俗話說的好,「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皇九子胤禟的出身比胤禩高貴,背景比胤禩強大,生母還是康熙皇帝「聖眷最深」的宜妃郭絡羅氏,可他為何堅定擁護胤禩,不自己奪嫡呢?

因為他有自知之明,就他的政治智慧而言,奪嫡的勝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他只想著瘋狂斂財而不願爭奪皇位。但瘋狂斂財的前提是什麼?有一個強大到無人敢惹的後臺。支持胤禩奪嫡,讓胤禩成為大清皇帝,自己才能永遠大膽放心的瘋狂斂財。

也就是說,胤禟和胤禩本就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借用的關係。我給你提供財政支持,你為我的斂財行為保駕護航。

可一旦皇八子胤禩放棄爭奪皇位,胤禟之前的巨大投資非但會全部失去意義,今後的財路也會很快被斷掉。所以,胤禟才會害怕,才會立馬下跪求饒。

只是,皇八子胤禩的這句話絕不僅僅是說給胤禟聽的,還順帶敲打了皇十子胤俄!

因為沒人借錢,皇十子胤俄才會沿街叫賣家當;因為沿街叫賣家當,胤俄才會被圈禁宗人府半年。可胤禟可是皇子中的「富翁」,而胤禩可是唯一能讓胤禟聽命的所在。也就是說,皇十子胤俄極有可能會將自己被圈禁的怨氣歸結到皇八子胤禩的身上。

為此,皇八子胤禩必須對集團內部進行一次狠狠的敲打,以恢復和鞏固自己的權威和地位。

對我的抱怨,對我的意見,還是全部收起來為好,我一旦退出奪嫡,你們就什麼都不是,就只剩下「敗者為寇」的命運了。

注意,在胤禩和胤禟對話的過程中,皇十子胤俄和皇十四子胤禵始終一言未發,這說明什麼?這說明胤禟的抱怨,也代表了兩人的心聲!但在胤禟下跪求饒以後,兩人卻趕緊站起來攙扶,又說明什麼?這說明兩人也被皇八子胤禩的威脅鎮住了!

好了,胤禩的目的達到了,又到了傳統的「以賢能收買人心」的標誌性時刻:

「九弟啊,八哥沒有怪你,起來吧!」

「老九」「九弟」,從嚴厲的訓斥到溫柔的「八哥沒有怪你」,這就是皇八子胤禩的真實面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讓皇八子胤禩演繹的淋漓盡致。

只是,皇八子胤禩的這份聰明才智只用在了控制內部成員上,對外鬥爭的時候卻漏洞百出、愚蠢至極。好在,皇八子胤禩最終失敗,否則還真可能出現康熙皇帝所言——「即便他的寬仁是真的,也只會把我大清江山徹底毀壞」。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八爺黨逼宮後,雍正抄了老八老九的家,為什麼放過老十
    在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橋段,雍正想要整頓旗務,在他的兒子弘時的建議下把關外的四大鐵帽子王招到京城中,一起商量整頓旗務這件事兒。張廷玉有點擔心,認為四大鐵帽子王進京,考慮到他們和八王爺的關係,很可能會搞出點事兒來。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老八使六萬大軍覆沒,為何都沒事?
    這部上映於1999年的電視劇,已經有著21歲的「高齡」,縱觀同時期的作品,大多都是泯然眾人矣,而雍正王朝卻是經久不衰,用時間證明了自己的優秀,證明了自己的深度。 我們再來看看這兩件事的處理結果: 年羹堯血洗江夏鎮非但沒事,反而由四川提督升為四川巡撫,正式成為一方封疆大吏。 老八一黨則是如願以償,雖然老八沒有成為帶兵的大將軍王,但是八爺黨的核心成員老十四成為大將軍王,擁有了兵權。
  • 雍正王朝中雍正要殺張廷璐不能直接殺嗎,為何要等張廷玉的摺子?
    有冷麵王之稱的雍正並沒妥協,一方面下罪己詔承認錯誤;另一方面張廷璐、諾敏公開處斬。那麼為何雍正在處斬張廷璐時為何非要等張廷璐的摺子呢?出現雍正非要等張廷玉的摺子才處斬張廷璐也是無奈之舉,因為由於四爺黨實力單薄除了十三爺和李衛、年羹堯等少數人外幾乎無人可用。大部分勢力被八爺黨和隆科多把持,如果再不能團結以張廷玉為首的清流恐怕無法實行自己的抱負。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如果十三爺不來,雍正能翻盤嗎?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如果十三爺不來,雍正能翻盤嗎?雍正王朝中有一段:八爺作為總理王大臣,聯合八旗王爺、領侍衛內大臣兼九門提督隆科多接管豐臺大營兵權,控制宮中九門,意圖逼宮。最後十三爺及時趕到,才化解了這場危機,扳倒了眾多政敵。如果十三爺不出現,雍正有翻盤的機會嗎?
  • 《雍正王朝》八爺黨搞「八王議政」可是現場只有4個旗主王爺還有4...
    想必很多朋友都曾看過改編自二月河先生作品的電視劇《雍正王朝》,這其中除了八王奪嫡的情節外,最精彩的莫過於八王爺聯合八旗旗主逼宮,企圖恢復議政王制度,結果卻被雍正帝輕鬆化解這一段。
  • 雍正王朝:胤禩的「謎之自信」——不控制胤祥,為何就敢發動政變
    毫不誇張地說,沒有胤祥,雍正皇權不會穩固,雍正皇帝甚至都坐不上皇位。可就這樣一位能夠直接決定「八王逼宮」成敗與否的關鍵性人物,竟然被廉親王胤禩忽略了!胤禩哪來的「謎之自信」,敢於直接忽略胤祥的決定性作用?沒控制胤祥,胤禩為何就敢認為「已經擁有九成勝算」?其實,對於胤祥的忽略,並非是胤禩的疏忽,而是他經過縝密考慮以後的結果。
  • 雍正王朝:八爺黨見證了康熙傳位,為何還說雍正搶了胤禵的皇位?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黨是雍正皇帝的死對頭。他們不僅與雍正爭皇位,在爭位失敗後反對雍正的新政,妄圖陰謀逼宮,還極力捏造謠言,說雍正弒君,搶了老十四胤禵的皇位。 而他們之所以選擇胤禵作為謠言的主角,而不是別人,是因為這樣說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被他人所相信。
  • 《雍正王朝》中的八爺之死:遠未揭開真相的團滅式政治屠殺
    《雍正王朝》中最大的反派八阿哥胤禩,在劇中一直和雍正明爭暗鬥,康熙在時,老八和四爺爭奪帝位,雍正即位後,老八又串通老九、老十和手下的黨羽和雍正暗鬥。在雍正晚年,通過四大旗主進京整頓旗務,老八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幾乎要把雍正趕下臺。 劇情不可謂不精彩,老八的手段也不可謂不高明。
  • 《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何要痛罵老八是「阿其那」?
    《雍正王朝》中雍正的第三子弘時因為被老八胤禩所利用,最終被雍正無奈賜死,臨死前弘時已經有些神志不清,先是喊著「八叔」然後又改口罵他為「阿其那」。這就是因為弘時在臨死時終於醒悟他被老八所利用,所以他開始痛恨那個從小時候就對他那麼好的八叔。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十三爺不出現,雍正還有後招嗎?
    電視劇中雍正說的那些話絕對不是嚇唬他們,因為雍正背後絕對是有把握能控制住局面的,即使做最壞打算,那就是雍正大不了叫圖裡琛帶領近衛將這些反對自己的滿洲貴族全部殺光。老八其實算是一步一步走入了雍正的圈套看電視劇總感覺這是雍正為了對付老八設的一步險棋,他故意給老八機會,他看準老八會借著整頓八旗軍務,拉攏幾位旗主,拉攏隆科多等等,雍正就是為了製造機會讓這些反對自己的人全部跳出臺面,他一舉將他們都是收拾了,一勞永逸。
  • 《雍正王朝》八爺黨為何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關於《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筆者百看不厭,最出彩的一段莫過於「八王議政」,這一段中,八爺黨的陰謀布局、旗主王爺的步步緊逼、隆科多的反水倒戈還是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雍正為什麼對胤祥這麼好?他們倆關係非常要好,是自幼就好,這個雍正是胤祥的數學老師,因為據《清史稿》記載,雍正曾經受康熙之命教導胤祥學習。而且每次出行,都相依為伴,感情深厚的很。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1年之久,不只是在上映之初反響熱烈,斬獲多項大獎,更是歷經市場這麼多年考驗,有著源源不斷的觀眾加入好評大軍之中,可謂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經典之作。為何雍正王朝電視劇好評如潮呢?那麼雍正王朝的暗線劇情,是如何解釋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謎團呢,今天宋安之以康熙帝封老十四為大將軍王,為何沒有真正封他為王爵,只是稱呼,他還只是貝子爵位呢來入手說說。首先來說說現實歷史的爭議謎團。
  • 雍正王朝:看懂百官行述的真正作用,也就懂了何為國產劇的巔峰
    使老四最終險象環生的在強大反派八爺黨威脅下成功繼位,但也因此被八爺黨污衊為篡位奪權。可以說雍正王朝對於歷史爭議還是有著自己不一樣的見解,雖然不一定對,但怎麼說也為觀眾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可以說百官行述這種存在,在整個雍正王朝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大殺器,可以以此控制百官,進而影響朝局甚至威脅皇權。
  • 雍正王朝:雍正明知胤祀是最大的政敵,為何任命他為總理王大臣?
    雍正繼位前,沒少和八爺黨都內部鬥爭,從江南籌款賑災到火燒百官行述等等,經歷了無數次驚心動魄地鬥爭,可在老爺子康熙死後,雍正一繼位,就任命胤祀為總理王大臣,這不僅讓眾大臣覺得匪夷所思,就連胤祀也表現出驚訝的表情。
  • 同是奪嫡,為何雍正即位後,老八下場悽慘,老十四卻逃過一劫?
    廢太子胤礽更傻,倘若胤礽能夠裝出一副孝順、兄弟和睦的模樣出來,安安心心地等康熙駕崩的話,也同樣輪不到雍正。 胤礽被廢之後,老八胤禩實際上是被老大胤禔給坑了一把,胤禔跑去找康熙說了兩句話,一句是「算命先生說老八有帝王之相」,另一句是「你若想殺了胤礽,我幫你動手」,因為這兩句話,胤禩遭到了康熙的敲打。
  • 逼宮事件:《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和胤禩的最後一場巔峰對決
    胤禩等人想要發動政變,就只能通過隆科多控制京城防務、控制皇宮守衛;也只能通過拉攏別人來控制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既然這些人能被胤禩等人拉攏,那麼肯定也能被級別更高、能給其帶來更好前程的雍正皇帝拉攏,所以雍正皇帝對於隆科多等人並不擔心。
  • 雍正王朝囧事1:雍正第一次朝會,老十朝堂放屁,張廷玉為何不出來解圍
    雍正繼位可謂是一波三折,自己的親兄弟都快把自己給折磨死了,好在最後在左膀右臂的協助下終於登上了金鑾殿,但是第一天開公司大會的時候,老十這個股東卻讓雍正出盡了醜態,這貨直接放了一個屁,這絕對是對雍正這個董事長不尊敬,但雍正卻忍氣吞聲,本期我們來談一談,雍正為何要這樣低三下四的做一個皇帝,直接把他發配不行嗎?
  • 《雍正王朝》如果沒有胤祥,八王議政雍正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雍正王朝》在「九子奪嫡」中,四爺胤禛最後成功脫穎而出升級為雍正皇帝,但對於獲得皇位的四爺,八爺黨胤禩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最後雖然跪倒在雍正的腳下,但大家都知道他們肯定不會就這麼安安穩穩的。所以以胤祥為首的「八爺黨」集團就一直與雍正作對,處處和雍正皇權作對,百般的拆臺。後來在看到十三爺胤祥病重,加上已經控制了京城武裝力量後開始了最後的直面對決,那就是這部劇的高潮部分「八王逼宮」,而最後若不是十三爺胤祥的及時到來,雍正看起來就已經失敗了,那麼說起來如果沒有十三爺胤祥的話,雍正皇帝是否真的就只能束手無策了呢?
  • 《雍正王朝》中李衛在面對雍正提問時,為何要隱晦提醒除掉弘時?
    在鄔先生半隱在李衛府中的這段時間,如果說李衛沒能通過鄔先生獲得對弘時弘曆的看法恐怕不可能。自幼被康熙親手調教的弘曆在繼承人的位置上已經贏得先機,歷經康熙、雍正兩代帝王背書的弘曆自然是最佳的接班人在鄔思道擔任老師期間,弘曆遠比弘時踏實任學。
  • 九子奪嫡裡的老八為何不被康熙所喜呢?關鍵在於他母親的身世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九子奪嫡裡的老八為何不被康熙所喜呢?關鍵在於他母親的身世。 九子奪嫡是發生在康熙末年的一場皇權鬥爭,參與者是康熙的九個兒子(一共是2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