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耶律隆裕:我不是韓德讓的私生子,你們不要聽宋朝人瞎造謠

2020-12-23 猴格

大家好!我是耶律隆裕,是契丹大遼的齊國王,我的契丹名字叫高七,可以叫我高七大王,我的父親、母親就是因為電視劇《燕雲臺》熱播而知名的遼景宗明扆和睿智皇后蕭燕燕。

雖然我在《燕雲臺》裡沒有出鏡,但南朝宋國那裡一直有我的傳說,宋人造謠說我是母后蕭燕燕和她情人大丞相韓德讓的私生子,這個謠言在宋國傳的是有鼻子有眼兒的,但再逼真的謠言,他也只是謠言,聰明睿智的人是不會相信的。

01,我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我出生在一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我的父皇是契丹大遼第五任皇帝遼景宗耶律賢,契丹名字叫明扆,我的母后就是後來被尊稱承天太后的蕭綽、蕭燕燕。

保寧十一年(979),父皇在位的第十一年我才出生,我的前面有一位庶出的異母姐姐淑哥公主,還有同母大姐燕哥(觀音女)、二姐長壽女、三姐延壽女、大哥隆緒(文殊奴)、二哥隆慶(普賢奴),我的小弟弟藥師奴要在明年才出生。

我的名字叫隆裕,也被史書寫成隆祐,我的契丹名字有好幾個,高七、果勒齊、胡都堇,還有個小字叫和多沁,我們契丹人的名字在漢人看來就是挺複雜的。

乾亨二年(980),我一周歲,這一年,我的大哥隆緒被封梁王,二哥隆慶被封恆王。這一年,我的異母大姐淑哥也被父皇許配給來自北漢的貴族盧俊。對了,這一年,我的母后生下我的小弟弟藥師奴。

藥師奴又叫鄭哥、韓八,經常有人誤會藥師奴不是我母后親生,就連電視劇也給藥師奴找了個渤海媽,其實那都是瞎琢磨,藥師奴當然是我的親弟弟,是父皇母后疼愛的嫡幼子。

但很不幸,乾亨三年(981)三月,不到一周歲的幼弟就夭折了,傷心的父皇、母后把藥師奴葬在潢、土二河之間,還專門為他設置了永州,如果不是母后所生,怎麼可能有置州的待遇?

後來大哥繼位後的統和元年五月十六日,母后還專門去永州祭奠幼弟,如果藥師奴是庶出的,在我們嫡庶分明的契丹,身為皇太后的嫡母怎麼可能去祭祀庶子?所以,你們現代人不用再給我不幸夭折的幼弟換親媽了。

在我幼弟夭折那一年,我11歲的大姐燕哥嫁給了我們的舅舅蕭繼遠,蕭繼遠是母后的過繼兄弟,大家都知道,我那個見風使舵、滑頭滑腦的老外公蕭思溫沒有親兒子。大姐嫁給舅舅當然是父皇母后想拉拔外公家,父皇身體不好,我們兄弟又年幼,父皇得給母后多找一些幫手啊!

我的初封是鄭王,大概是和大哥、二哥一起獲封的,但也有歷史學者認為,大哥二哥受封時我才一歲,太小恐怕不能行冊禮,或許不是和大哥二哥一起封王的,但不管是不是一起,反正我是在乾亨初年封鄭王,乾亨這個年號統共才五年,初年不是元年就是二年了。

02,父皇駕崩大哥繼位母后臨朝

乾亨四年(982)九月二十四,父皇景宗皇帝在焦山行宮駕崩,母后蕭燕燕在重臣耶律斜軫和韓德讓的協助下,扶持我12歲的大哥隆緒登上皇位,是為聖宗,才4歲就沒有父親的我也從皇帝的兒子變成皇帝的弟弟。

因為幼弟藥師奴夭折,排行老三的我——鄭王耶律隆裕,就成了父皇母后的嫡幼子,在我們契丹大遼,嫡幼子一直都是風光的存在,像太祖太爺爺的嫡幼子李胡、太宗叔老爺的嫡幼子罨撒葛,他們都曾經有過高光時刻。

唯獨我,雖然身為嫡幼子,卻不是父皇母后的最愛,他們最疼愛的是我二哥耶律隆慶,可以說,我的一生都籠罩在二哥風光的陰影下,想起來都覺得無比辛酸了。

還好我大哥一直努力把一碗水端平,統和十六年(998)十二月初一,于越、宋國王、南京留守耶律休哥去世,大哥就晉封二哥隆慶為梁國王,出任南京留守,我也晉封為吳國王。

母后和大哥為了集權,特意掀起伐宋戰爭,但是就在南伐前夕,我卻不小心生病,親愛的大哥還親自來我家裡探病,並鼓勵我快快好起來,為他留守後方看守老營。

統和十九年(1001)十月,母后和大哥他們南伐,我也從吳國王徙封楚國王,留守京師,為親愛的家人們鎮守大後方,讓他們後顧無憂。

南伐取得一定性的勝利後,大哥和母后就回到國內,我也完成了大哥交代的守國任務,大哥對我的腳踏實地很欣慰,就在統和二十一年(1003)十月十二,讓我出任西南面招討使。

熟悉我大遼官制的人都會知道西南面招討司的重要性,因為在西京設立之前,雲中地區的兩大軍事機構之一,就是西南面招討司,節制豐州、雲內州、東勝州、金肅州、河清軍的兵事,主要針對西夏的防禦。

但我並沒有在雲中待太久,統和二十二年(1004)九月,大哥準備東徵,就繼續任命他親愛的幼弟我楚國王耶律隆裕留守京師,這一是大哥對我的信任,二也有我們契丹幼子留守的舊俗,所以,大哥一旦外出,就是我留守後方。

統和二十七年(1009)十二月初九,母后崩於行宮,我們兄弟姐妹都很傷心,最辛苦的還是大哥,要傷心母后去世還要操勞國事。次年四月,我們把母后與父皇合葬,諸國都派使臣前來會葬弔唁。

辦完母后的喪事,大哥再次親徵高麗國,統和二十八年(1010)八月,大哥東徵,仍然是我坐鎮留守京師。這次出徵並不順利,還遭遇大雨連綿,大哥不得不在次年(1011)正月班師回朝,我和皇嫂齊天皇后蕭菩薩哥還在正月十六親自去迎接大哥歸來。

就在大哥班師不久,當年三月,大丞相、晉國王、總二樞府事的耶律隆運、也就是韓德讓薨了,終於結束他獨攬大權的時代,大哥就任命我出任權知北院樞密使事。

北院樞密使可是我們大遼的軍政核心,權力已經超過北、南二府宰相,自從耶律斜軫去世後,就由韓德讓兼任,後來他又兼任了南院樞密使,一個人兼職北、南樞密使,可是我大遼罕見的事情。

所以,在他去世後,大哥迅速任命我出任權知北院樞密使事,過了幾天又任命北院大王耶律室魯為北院樞密使,前三司使劉慎行為參知政事兼任南院樞密使事,把權利分開。

開泰元年(1012)三月,我又被大哥徙封為齊國王,出任東京留守。東京留守可是僅次於南京留守的職位,不僅要防禦高麗,還要鎮撫女真,如果開戰就要承擔東徵重任,在和平時期也要承擔遼麗兩國的樞紐作用,有很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權。

我正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為大哥再效勞五百年呢,很不幸,就在我出任東京留守還不到半年的時候,就在當年的八月,我就被父皇母后召喚到地下團聚了。

嗚嗚嗚,我才33歲,還年輕著呢,父皇母后你們著什麼急啊!你們不是最偏心二哥?為啥不先叫二哥團聚(捂嘴),啊不是,我好捨不得大哥啊!

大哥聽說我的死訊非常傷心,為我輟朝五日,還追贈我為太師,追諡「仁孝」,後來又被大侄子興宗宗真改諡為「孝靖」,所以,我就是契丹大遼的齊國仁孝王,也是齊國孝靖王。

03,我不是大丞相韓德讓的私生子

我身為契丹皇帝的嫡幼子,卻並不是父皇母后最愛的那個孩子,本來就是很令人羞恥的事,但是,更悲催的是,我還被來自宋國的使臣造謠編排,他們在國內謠傳我是母后和他情人大丞相韓德讓生的私生子,簡直是造謠生事無底線,太可氣了。

這個謠言是宋國使臣路振道聽途說後添油加醋捏造的,他在私人日記《乘軺錄》裡說,我母后蕭燕燕為了拉攏掌軍政的韓德讓,擔心他會對我大哥聖宗不利,就改嫁給韓德讓,還鳩殺韓德讓的妻子李氏。母后和韓德讓在一起不久,就生下楚王我,還說我實為韓氏子,是母后和韓德讓最鍾愛的孩子,因此還賜姓耶律氏。

這簡直是胡說八道信口雌黃,路振知道啥?他來過我們契丹幾次?聽一點邊角碎料再腦補一番,就回去瞎造謠、在精神上找滿足感,宋人士大夫的風骨呢?

什麼叫我是大丞相的私生子啊?我生於保寧十一年(979),那時候我的父皇還健康的活著,和我的母后恩恩愛愛,後來他們還生下我弟弟藥師奴,母后和大丞相則是在哥哥的統和年間才建立情人關係的,怎麼可能在保寧末年生下我?

如果我是大丞相私生子,我大哥聖宗皇帝會那麼器重我?次次讓我留守京師為他坐鎮大後方?真是的,造謠分子路振不帶腦子的謠言也有人相信去傳播?確定不是為了黑而黑?

什麼叫我母后改嫁大丞相韓德讓?又瞎胡扯了,我母后和大丞相只是情人關係,並沒有建立夫妻關係,情人和夫妻能一樣嗎?只有不入流的窮酸書生才會成天意淫太后下嫁大臣的戲碼,我聽說現代還有小說叫什麼滿朝文武都愛上太后/皇后呢!這種沒智商的東東,正常人誰會相信?

再說,身為當權者誰還沒個把桃色新聞啊?說得跟你們官家沒八卦似的,你們真宗官家把表姑送到道觀當道姑、又去道觀睡她生了小公主有沒有?你們仁宗官家和劉家的王表嫂長期那個啥鬧得沸沸揚揚有沒有?

自己一身綠毛還說別人是妖怪,你們虛偽不虛偽啊?我母后是和大丞相是情人關係怎麼了?大丞相也的的確確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怎麼了?我們哥幾個也都很尊重大丞相以父事之怎麼了?

我深切懷疑宋國人是不是嫉妒我母后,找的情人也是文武雙全的國之棟梁,反觀他們趙官家的情人,又是什麼貨色呢?只能當玩意看待於國無用吧!切!

04,我的小家庭

我的小家庭也很和諧美滿,目前雖然沒有史料證明我大契丹是多妻制,但從我和二哥隆慶的婚姻看,好像多妻制是存在的,比如我二哥同時有三位正妻秦國妃、宋魏國妃、秦晉國妃,我也同時擁有兩位正妻齊國妃。

第一位齊國妃是我的親外甥女蕭氏,即我大姐齊國公主燕哥和舅舅蕭繼遠的二女兒,他們的大女兒嫁給我二哥隆慶了,所以,我和二哥不但是兄弟還是連襟,都迎娶了親外甥女,不要覺得奇怪,因為我們契丹流行舅甥婚。

第二位齊國妃是大國舅小翁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蕭和尚的女兒蕭氏,嶽父蕭和尚有個弟弟叫蕭特麼,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我侄孫道宗皇帝之女梁宋大長公主耶律特裡的二嫁丈夫,其實並不是,我這位叔嶽丈蕭特麼在我侄子興宗皇帝在位時就死了,怎麼可能迎娶我侄孫的閨女呢?

唉,我不及二哥在父皇母后那裡受寵,生兒子也不及二哥生的多,我只有三個兒子,長子胡都古(宗業)和次子合祿(宗範)是外甥女齊國妃生的,老三帖不(宗熙)是和尚嶽父的閨女齊國妃生的。

大哥聖宗對侄子們都不錯,開泰三年(1014)六月,就封我的元子胡都古為廣平郡王,後來晉封周王;老二合祿和老三帖不也都分別封為三韓郡王和豫章郡王。

老二可能在興宗朝捲入政治鬥爭被我侄子賜死,老三倒是一路晉封漢王、魏國王,結果我侄孫在位時他又捲入皇太弟重元之亂中,被降入王子班流放鎮州,直到他死後才得還舊帳。

唉,我活著時沒有二哥風光,我的兒子們也沒二哥的兒子們風光,真是令人無語凝咽,而更巧合的是,我的長子和次子以及孫子都被皇帝哥、皇帝侄、皇帝侄孫做主,過繼給大丞相韓德讓,給他做繼承人,唉,我都有點懷疑後人覺得我是大丞相私生子的原因是不是和這一點有關,讀者菌們覺得呢?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宗廟遷祧、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

相關焦點

  • 蕭太后與韓德讓,先是手段,才是情誼!
    然而畢竟是通過影視化然後呈現出來的,難免有了幾分失真 特別是電視劇中,蕭燕燕和韓德讓的那一份相愛而不能相守的感情,讓很多人為之心痛,為之潸然淚下 歷史上,蕭太后也確實和韓德讓有過婚約,但是若說電視劇中那般為情私奔,至死不渝,應是也沒有到那個地步
  • 何猷君私生子之謎
    說真的,如果不是何猷君,我還沒聽過這個組合。其中,妹妹Yumi是何猷君承認的女友,聽說這對姐妹是為了救助家裡才決定進娛樂圈掙錢的。好吧,也算是苦出身了。不過呢,四太是肯定看不上這種「來路不正」的女孩的,娛樂圈中人,她見的多了,想攀龍附鳳的太多,是人是鬼,四太一目了然。
  • 周揚青回懟歌手色痞:別以為可以瞎造謠,好好寫你的rap別蹭熱度
    4月24日,周揚青小號發文回懟diss過她的嘻哈歌手色痞,表示:「別以為一張嘴就可以瞎造謠~回家好好寫你的rap去別蹭熱度!」還羅志祥好友,我和他一起這麼多年我怎麼沒聽說過有你這麼個朋友~(所以我還真不相信這是他找人出來黑我的)還有什麼你鬼朋友的p友?你朋友名字能麻煩她說出來嗎?不要亂編哦,沒證據是可以直接告你的喔!看看誰能贏好不好?別以為一張嘴就可以瞎造謠~回家好好寫你的rap去別蹭熱度!」
  • 蕭太后與韓德讓究竟什麼關係?
    景宗留下遺詔,讓長子耶律隆緒繼位,還囑咐兒子「軍國大事聽皇后命」。12歲的耶律隆緒在父皇靈前承繼帝位,成為遼國第六位皇帝遼聖宗,生母蕭綽被尊為皇太后,史稱承天太后。這時的蕭綽30歲。據記載,此時「諸王宗室二百餘人擁兵握政,盈布朝廷」,競爭對手們對皇位虎視眈眈,擺好陣仗「迎接」孤兒寡母。畢竟遼國的皇位傳承,幾乎沒有一帆風順之說,更多是在血雨腥風中實現更替。
  • 為何說遼國蕭太后殘忍又專情?殺死親姐姐,下嫁權臣韓德讓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燕雲臺》受到了很多觀眾的追捧,隨著劇情的發展,蕭燕燕開始了她的執政之路,她殺掉了阻擋她執政的兩個親姐姐,又為了愛情在眾目睽睽之下下嫁給了韓德讓。蕭燕燕所做的事情,在歷史上也是真的,這讓很多人難以理解:姐妹之間就算有深仇大恨,也是血脈相連,她為何要痛下殺手?下嫁韓德讓究竟是因為利益,還是忠於愛情?
  • 大仲馬一生創作多部名著,卻對私生子說:你才是我最好的作品
    作為當時著名的暢銷小說作家,大仲馬卻對著自己的一位私生子說:你才是我最好的作品!這位私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小仲馬。大仲馬因為父親早亡的緣故,對家庭的觀念十分淡薄,所以成年之後風流成性。有好事者曾統計,大仲馬的一生有過數百個情婦,而私生子更是不計其數。小仲馬就是其中之一。
  • 說說韓德讓的父親,既是優秀的大夫,也是失敗的將軍
    提起韓匡嗣,也許更多人想起的是韓德讓的父親,其實在韓德讓還沒有嶄露頭角的時候,遼國第一漢臣的位置恐怕還得說是韓匡嗣,只不過後來韓德讓的光芒實在是太強了,以至於人們完全忽略了他父親的存在。韓匡嗣雖然從小就生活在遼國境內,但是他對於契丹人擅長的騎馬、打獵卻沒有什麼興趣。
  • 燕雲臺:和韓德讓輔佐蕭太后的男人有多厲害,楊家將都不是對手
    看完《燕雲臺》,大家會有一種錯覺,好像蕭太后後來能掌權,靠的都是「老相好」韓德讓這個中原人,好像在當時的遼國,契丹人除了忙著篡位,就是在忙著籌劃篡位?其實這只是電視劇的演繹,而在實際中,除了韓德讓這個中原人,是蕭太后的「左膀」之外,在契丹人中,也有一個「右臂」在支持蕭太后,這個人就是在電視劇中露了一小臉的耶律斜珍。
  • 燕雲臺:歷史上的蕭太后與韓德讓之間關係如何?真的彼此相愛嗎?
    這是說統和六年,太后觀眾人打馬球,一個叫胡裡室的人衝撞了韓德讓並使其墜馬,太后下令立即將胡裡室斬首了。「命立斬之',從這裡,不難看出蕭太后對韓德讓非常的重視。「二十二年,從太后南徵,及河,許宋成而還。」
  • 一個私生子的修養
    你嘴上說得再好聽,也掩蓋不了你那婊子娘偷別人老公的事實!這些年你確實沒來礙過我的眼,那還不是因為你媽死得早?她要活著,你們比他們好不了多少!」這段極具侮辱性的話令龐輝對她的同情蕩然無存。他倏地起身:「你罵我沒關係,但別罵我媽!我媽當年是被你老公給騙了,不信你去查!」
  • 《楊家將》中韓昌的原型,到底是韓德讓還是他的侄子韓雱金?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電視劇《燕雲臺》的文章,文章中我寫了一句韓德讓是傳統評書《楊家將》中韓昌韓延壽的原型。沒想到這句話引起了一位網友的強烈不滿,說這是文盲、史盲的看法,歷史上真正的韓昌是韓德讓的侄子。這位網友說的沒錯,韓德讓的確是有一個侄子叫做韓昌,是韓德威的次子,根據《遼史》的記載一般叫他韓雱金或耶律遂正。那麼《楊家將》中的韓昌韓延壽的原型真的就是這個人嗎?我覺得不妨試著討論一下。
  • 遼國蕭太后與漢人韓德讓的故事,一半是政治盟友,一半是兩情相悅
    另一方面,宗師王爺們卻手握重兵,不少人對兒子耶律隆緒的皇位暗中覬覦。同時,邊境線上,宋太宗正帶著大軍前來。因此,攝政初期那幾年,蕭太后的日子很不好過。蕭太后甚至當著顧命大臣韓德讓和耶律斜軫哭泣道:「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奈何?」二位大臣倒還是忠心耿耿:「請太后相信我們,不要有太多顧慮。」
  • 燕雲臺李思結局是什麼揭秘 李思最後和韓德讓結婚了嗎
    李思和韓德讓結婚了嗎?下面小編帶來介紹。燕雲臺李思結局是什麼  李思溫婉嫻靜,知書達禮,十分有著大家閨秀風範,面對心愛之人默默付出,讓人忍不住心疼的痴情角色。  她也是韓德讓的青梅竹馬,有李思的地方,就有小醋罈子蕭燕燕,因為李思不舍與韓德讓辭別,咱們的蕭燕燕直接牽起韓德讓的手霸氣霸氣宣告主權,還在草原用激將法讓韓德浪漫表白,之後還說「大點聲,我聽不見」真的是太甜了。  不過在劇版中拍了韓德讓和李思大婚這段,小編還以為像小說裡會一筆帶過,果然虐心場景怎麼可能一筆帶過。
  • 燕雲臺:蕭燕燕二嫁韓德讓,離不開這3個人的「鼎力支持」
    耶律賢明白,是自己拆散了蕭燕燕與韓德讓。耶律賢即使愧對了韓德讓,委屈了燕燕,但耶律賢也不得不這麼做。不得不說,從始至終,耶律賢就欠韓德讓一個道歉。 但蕭燕燕還是心存疑慮的,畢竟自己是當朝太后,而且兒子是當朝君王,倘若下嫁臣子韓德讓,豈不是讓群臣反對? 這時,耶律隆緒卻告訴蕭燕燕:「母親為了大遼,犧牲了太多,況且父王臨終囑託,要母親一切從心。不管母后做什麼決定,兒臣永遠在母后的身邊,兒臣永遠是母后的文殊奴」。
  • 親愛的你,聽我說——為逝去的戰「疫」人而語
    這篇作品的作者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護士張培,她也是因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正處隔離期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她從新聞報導中得知有的戰友在戰「疫」一線犧牲,情不能抑,傾心成文,以逝者口吻寫就這篇書信體散文,生動展現犧牲戰友的家國情懷,讀來讓人淚目、讓人感奮。
  • 燕雲臺蕭燕燕有沒有歷史原型 蕭綽和韓德讓愛情是真實改編嗎
    《燕雲臺》中唐嫣飾演的蕭燕燕雖然很厲害,看起來有女主光環,但實際上歷史上的這個人物經歷就是如此,就連跟韓德讓有青梅竹馬的情誼和婚約,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事情。  蕭燕燕的原型是蕭太后蕭綽,契丹族的政治家、軍事家,蕭綽的字就是燕燕,在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時期。
  • 被冤殺的虎古大人:又一個被電視劇黑成狗的良臣,只為美化韓德讓
    看過劇的人都會覺得虎古父子咎由自取死得好,卻不知道,這個在朝堂上被韓德讓錘死的虎古大人實在是冤枉,人家明明是良臣、賢臣,卻和潘仁美一樣被電視劇黑成狗,只為了美化主角韓德讓。保寧十年(978),耶律虎古受命出使宋朝,回來後提醒景宗說,宋有奪取河東的意圖,需要多加防範。當時的新貴寵臣燕王韓匡嗣不相信虎古的推測,當著景宗的面駁斥他:「你怎麼知道宋人有北上的意圖?」
  • 燕雲臺:韓德讓危在旦夕,燕燕穿戰甲前來營救,為救德讓血洗沙場
    該劇根據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講述大遼鐵血紅顏蕭燕燕,憑藉敢作敢為的性格、深謀遠慮的眼界,在韓德讓、耶律賢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將大遼推上興盛之路的故事。幽州戰事告急,韓德讓以死守城,眼見要殉國,燕燕駕馬而來。看到韓德讓被圍困在燕雲臺上,策馬奔上燕雲臺,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救下了韓德讓,兩人時隔多年在城樓之上再次相見,險些生死永隔!
  • 蕭燕燕至死不知,韓德讓為何要娶李思?然而耶律賢最清楚!
    《燕雲臺》中,蕭燕燕一直認為只要自己行的端,坐得正,就不怕任何的流言蜚語!也正因為如此,哪怕上京關於她和韓德讓的流言傳的沸沸揚揚,蕭燕燕也一直不曾妥協,更不曾想過要和韓德讓避嫌!然而,蕭燕燕沒想遠離韓德讓,韓德讓卻在流言蜚語之下,承認了自己和李思的婚約!
  • 黃子韜發文怒斥偷拍者,並解釋抽菸的事情,偷拍造謠人才應該道歉
    為此,黃子韜本人髮長文解釋抽菸相關的事情,其實大家看到的照片和真實情況是不一樣的,並且怒斥那些偷拍者,偷拍造謠人才應該道歉。視頻和照片中看到他們在抽菸,並且把旁邊的禁菸標語給框了出來,這是什麼情況呢?說到偷拍者確實比較煩人的,半夜丁程鑫還發文有人跟他車偷拍,丁程鑫也很無奈的說:「我再說一次,不要跟我車,讓我回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