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豪門就此香消玉隕 伊朗前國王之女猝死倫敦

2020-12-22 搜狐網

  圖:巴列維國王一家。

  英國警方12日證實,伊朗前國王巴列維的女兒萊拉·巴列維被發現死在倫敦西區的一家旅館中。

  1979年,被稱為「伊斯蘭革命」的一場群眾運動結束了巴列維王朝的統治,並迫使巴列維國王和他的妻子和孩子流亡國外。巴列維國王1980年去世,王后現也是年事已高。這些年,前國王的家族成員漸漸被人們所淡忘。萊拉·巴列維突然去世的消息引起人們的關注。

  死前服用過量藥物

  6月10日晚,倫敦西區倫納德旅館的服務人員突然在旅館房間中發現了萊拉·巴列維的屍體。現場沒有明顯的搏鬥過後的痕跡,窗戶和門也都完好無損。

  英國警方的一位發言人稱,警方對屍體進行了檢驗,認為是藥物服用過量,但是,由於具體的檢驗數據還沒有出來,警方現在還無法確定死亡原因。

  萊拉的母親、前王后法拉赫·巴列維11日在巴黎發表一份聲明,稱萊拉是在睡夢中去世的,她死前「情緒沮喪」。聲明稱,萊拉死前服用了過量的藥物。

  萊拉的哥哥禮薩在網際網路上發表一份聲明稱,萊拉「長期受到病痛的困擾」,但他並沒有透露妹妹病情的底細。

  據巴列維家族的一位密友阿卜杜勒-馬吉德·馬吉德稱,萊拉在過去6年中一直患慢性疲勞綜合症,症狀經常是記憶力衰退,精力不能集中,身體虛弱。

  倫納德旅館的服務員11日說,他們沒有發覺異常的情況。萊拉待人和氣,禮貌大方,不擺架子。

  英國警方稱,這起事件現在被作為不明死因案件來對待,進一步調查的結果還有待公布。

  至今未婚生活鬱悶

  31歲的萊拉·巴列維是伊朗前國王巴列維與第三個妻子前王后法拉赫的女兒,也是巴列維5個子女中年齡最小的一個。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她隨全家離開伊朗,來到美國,過著和普通人沒有明顯差異的平凡生活。萊拉曾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威廉士城的一所公立中學上學。1992年,萊拉從美國著名的常春藤聯盟布朗大學畢業。大學畢業後,萊拉頻繁地往返於美國和歐洲之間。她似乎很少為工作而工作,過著輕鬆的生活。

  但是有報導說,萊拉的精神生活是相當鬱悶的。萊拉在美國居住時,美聯社記者託馬斯·哈丁曾經採訪過她。據這位記者報導稱,萊拉的生活看上去比較孤單,很少有什麼朋友去拜訪她,她自己也很少出去串門。

  萊拉至今未婚,她的離去讓母親法拉赫與哥哥禮薩格外傷心。母親在聲明中說,萊拉長期處於消沉中,時間也無法癒合她內心的傷口。

  「我已經準備把女兒安葬在法國。」法拉赫說。

  家族掌控財產100億

  萊拉去世後,就有人為她的家族的現有資產作了評估,認為他們大概還掌握著100億美元左右的資產。萊拉的母親11日立刻就此予以否認,稱他們的財產完全沒有媒體想像的那麼多。

  萊拉的哥哥禮薩在自己的網站上公布了自己對妹妹的懷念和哀悼。作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政治學系的畢業生,以及曾在德克薩斯州接受過訓練的戰鬥機飛行員,禮薩從不飲酒,是一個能照顧家庭的男人,他在附近超市購物並開車送兩個女兒努爾和伊曼去馬裡蘭私立法語學校上學。禮薩說自己既沒有私人司機也沒有私人飛機。他的妻子生於伊朗,是一位在美國受過教育的律師,目前正在找工作。據報導,20年來禮薩一直失業。幾年前,由於他的金融顧問管理失誤,他損失了大量的家財。

  ·魏萊·

  國際檔案:巴列維王朝

  伊朗有記載的歷史和文化始於公元前2700年,史稱波斯,我國漢史稱安息,是中東地區的文明古國之一。

  公元前2000年後出現印歐血統的伊朗人。公元前6世紀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盛極一時。該朝第三代國王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前521—前485),帝國版圖東至阿姆河和印度河兩岸,西到尼羅河中下遊,北至黑海、裏海一帶,南達波斯灣。18世紀末愷加部落建立王朝統治。19世紀初淪為英、俄的半殖民地。

  1921年禮薩·汗推翻愷加王朝,於1925年建立了巴列維王朝。1978年,伊朗爆發了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伊斯蘭革命),迫使巴列維國王於1979年1月16日流亡國外。同年2月1日,宗教領袖霍梅尼從巴黎返回伊朗接管政權,4月1日宣布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相關焦點

  • 伊朗末代王后,曾長期任副國王,流亡海外40年,最大的願望是回國
    其實,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前,伊朗女性的地位相當高,不乏有在政壇擔任高官者,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末代王后兼副國王法拉赫·巴列維。法拉赫原姓狄巴,1938年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一個貴族家庭,屬於亞塞拜然族。法拉赫曾就讀于于德黑蘭聖女貞德女中和拉齊高中,畢業後赴法國深造,進入巴黎建築專科學校讀書。
  •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怎麼樣?
    諾貝爾物理學獎2013年 Peter Ware Higgs(1960年畢業於倫敦國王學院)和弗朗索瓦·恩格勒,因預測希格斯玻色子存在而獲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也是解釋物質質量之謎的最重要粒子。由於它難以尋覓,因此也被稱為「上帝粒子」。
  • 倫敦國王學院介紹
    根據2020QS學科排名,KCL的牙科學專業位列世界第一,包括心理學、政治學與國際研究、哲學和文學等在內的多門學科位列世界前二十。此外,國王學院還是世界九大投資銀行在英國為數不多的幾所Semi-Target Schools之一。KCL是英國最難入讀的高等學府之一,錄取者亦雅言其為「王的男人/女人」。
  • 伊朗末代國王治下的海軍,女軍官英姿颯爽,特種兵戰鬥力很強
    眾所周知,穆罕默德·雷扎·沙阿·巴列維是伊朗的末代國王,當時他也是三軍總司令,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他治下的伊朗海軍。穆罕默德·雷扎·沙阿·巴列維身穿海軍總司令制服的照片。巴列維時代的伊朗海軍女軍官,她們剛剛從海軍學院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薩姆」號(Saam)軍艦上的伊朗海軍女軍官,英姿颯爽,意氣風發。
  • 倫敦國王學院 | 「承包」倫敦市中心,英國醫生和律師的搖籃
    那就請隨小編一起走進今天的英國名校之倫敦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London倫敦國王學院由英國國王喬治四世建於1829年,同年授予皇家特許狀,也是皇家辦學的典範。喬治四世平生沉醉奢華生活,他引領英國攝政時期上流社會的潮流時尚,和熱衷支持新興的休閒、潮流和品味生活。對於倫敦國家美術館和倫敦英王學院的籌建計劃也起重要影響。1829年,英國國王喬治四世和首相威靈頓公爵於倫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畔創立倫敦國王學院。
  • 伊朗末代王朝,國王客死異國,王后仍在流亡,王子和公主被迫自殺
    伊朗首都德黑蘭今天的伊朗已經不是君主制國家,換言之伊朗歷史有末代王朝,史稱巴列維王朝。公元1925年,巴列維一世認為時機成熟,推翻卡扎爾王朝,隨即登基稱國王,建立巴列維王朝。關於巴列維二世的家庭生活,外界所知的是他一共娶過三位王后,前兩位王后都因為沒有生下兒子導致感情破裂而離婚,第三位王后名叫法拉赫·狄巴,出身伊朗貴族家庭,在外國留學時與巴列維二世相識相愛,後來兩人回國結婚,巴列維二世做了國王之後立為王后,她一共為巴列維國王生了兩子兩女。
  • 【伊朗國父】居魯士,一代天驕,王中之王帝國傲
    伊朗古稱「波斯」,波斯歷史是一段經西方人蓄意閹割和醜化過的歷史,公元前5世紀,波斯人曾兩次攻打希臘,而希臘盛產歷史學家,並且她又是西方國家共同的文明搖籃,於是即使古波斯曾締造了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西方歷史中關於他們的筆墨也並不多。
  • 直擊伊朗末代國王的三位王后的真容,個個美豔不可方物?
    直擊伊朗末代國王的三位王后的真容,個個美豔不可方物? 伊朗末代國王的三位王后 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伊朗末代國王,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末代君王,還有過三位王后,分別是法絲亞·福阿德、索拉婭·埃斯凡迪、法拉赫·狄巴。
  • 英國特色院校介紹之倫敦國王學院
    倫敦國王學院:貴族範兒 十足的學校 在英國有這樣一所貴族範十足的學校,這是一所由國王與公爵共同創立的大學,這裡的學生被霸氣地稱為是「王的人」。
  • 【倫敦精選】切爾西:豪門,不僅僅因為足球
    這家英超豪門自1905年成立至今已超過百年。從1955年首次贏得英格蘭最高一級足球聯賽冠軍至今,切爾西共贏得過6次英格蘭頂級聯賽冠軍(老英甲1次,英超5次)、7次英格蘭足總杯冠軍、5次英格蘭聯賽杯冠軍、4次英格蘭社區盾、2次歐洲優勝者杯冠軍、1次歐洲超級盃、1次歐洲冠軍聯賽冠軍、1次歐羅巴聯賽冠軍。
  • 1970年伊朗末代國王訪問蘇聯,勃列日涅夫的眼裡卻只有這個女人
    (圖)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  於是,在1970年,當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帶領使團出訪蘇聯時,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也帶領蘇聯大小官員,對鄰邦的代表團進行了熱情的招待。陪同伊朗國王禮薩·巴列維一起出訪蘇聯的伊朗王后法拉赫·巴列維在當時是國際政壇的女性明星,1967年,法拉赫成為了伊朗歷史上第一個加冕的王后,而她也在丈夫的政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此時的法拉赫只有32歲,正是女性最具魅力的年紀。雖然已經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了,但法拉赫依然保持著嬌好的身材和高貴的氣質,而她也成為了這次外交活動中最靚麗的風景線。
  • 1970年伊朗末代國王訪問蘇聯,勃列日涅夫的眼裡卻只有這個女人!
    當時的伊朗正處於巴列維王朝統治時期,這個由美國一手扶植建立的政權,與美國、以色列等國家非常親近。不過,作為中東地區的大國和蘇聯的鄰國,蘇聯也需要與伊朗維持較好的關係,以便維護自身的安全,甚至伺機將伊朗的拉到自己一側來。  於是,在1970年,當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帶領使團出訪蘇聯時,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也帶領蘇聯大小官員,對鄰邦的代表團進行了熱情的招待。
  • 伊朗末代國王巴列維:推行改革促進伊朗經濟,為何反被民意推翻?
    引言據美國歷史學家埃爾頓·丹尼爾所著《伊朗史》記載裡所說:「伊朗幾乎有3000年的歷史,卻是世界上文化最豐富,最複雜的地區之一」。不知道他為何有這樣的觀點,因為許多了解世界歷史的人都會認為伊朗是一個宗教國家,歷史悠久可以認同,但文化最豐富,最複雜就另當別論了。在伊朗,民眾普遍信仰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最權威的經典《古蘭經》的觀點是這樣的:「主張和平,主張對人應有慈愛之心」,所以,按伊斯蘭教的教義規定,每一位有能力的教徒都應該向全國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 伊朗媒體:黃海籤下伊朗豪門高產射手阿里普爾
    伊朗媒體:黃海籤下伊朗豪門高產射手阿里普爾
  • 2020fall錄取|英國G5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國王學院社會學等專業
    OFFER展示OFFER展示倫敦大學學院學校概況倫敦大學學院,建校於1826年,位於英國倫敦,世界著名的頂尖高等學府,為享有頂級聲譽的綜合研究型大學,其排名穩居世界各類權威榜單英國前五,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倫敦政經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
  • 飛躍名校| 英格蘭第四古老的世界高等學府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泰晤士河畔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簡稱KCL,是倫敦大學的創校學院之一,1829年由英王喬治四世和首相威靈頓公爵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精華地帶所創建。國王學院作為最難入讀的高等學府之一,位列2021QS世界大學排名第31位,2020THE世界大學排名第36位,2020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37位。國王學院的主要校園位於倫敦西敏市河岸街,其餘三個校園位於泰晤士河畔,亦於南倫敦丹麥山擁有校區。
  • 巴列維被趕出伊朗,臨行前的一句話,至今讓世界動容
    在古代,亡國之君不是被終身囚禁,就是被殺,甚至舉族屠滅。而即使到近現代也是如此,很多國家的亡國之君下場都非常悽慘,如沙俄的尼古拉二世,基本上全家被殺;如越南,韓國,埃及,伊拉克等末代國王,也都非常悽慘。但是對於那些倒退國家,殘害百姓的君王來說,那是罪有應得,但是對於那些富裕國家,富裕百姓的國王來說,卻尤其的可惜。最典型伊朗的巴列維國王,也是亡國之君,被趕出伊朗時,臨行前說了一句話,至今讓世界動容。
  • 倫敦影評人協會公布提名 《國王的演講》再領跑
    Mtime時光網12月22日報導 倫敦影評人協會獎日前公布提名名單,兩部英國電影《國王的演講》、《又一年》均獲得7項提名,領跑全場。《社交網絡》、《黑天鵝》、《孩子們都很好》、《《盜夢空間》(影評)》等幾部好萊塢頒獎季的熱門電影也都有多項提名斬獲。
  • 巴列維被趕出伊朗,臨行前說的一句話,至今讓世界動容
    而即使到近現代也是如此,很多國家的亡國之君下場都非常悽慘,如沙俄的尼古拉二世,基本上全家被殺;如越南,韓國,埃及,伊拉克等末代國王,也都非常悽慘。但是對於那些倒退國家,殘害百姓的君王來說,那是罪有應得,但是對於那些富裕國家,富裕百姓的國王來說,卻尤其的可惜。最典型伊朗的巴列維國王,也是亡國之君,被趕出伊朗時,臨行前說了一句話,至今讓世界動容。
  • 伊朗文化 哪吒是伊朗人?
    在伊朗史詩《列王紀》中,蘇赫拉布是伊朗英雄魯斯塔姆非正常婚姻所生之子,詩人菲爾多西將蘇赫拉布描述為魯斯塔姆在薩曼甘一次戀情留下來的孩子。魯斯塔姆因愛馬被盜而尋馬,一直尋到土蘭的屬國薩曼甘,薩曼甘國王之女塔赫米娜因仰慕魯斯塔姆而夜訪,表示願意為魯斯塔姆留下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