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摸自己的小肚子 網上一年賣出10億元的代餐能拯救減肥中的你嗎?

2021-01-19 瀟湘晨報

都市快報訊 「代餐奶昔最近風很大啊。一邊吃高熱量冰淇淋,一邊吃代餐,可以可以。」

「88會員節,奶昔、紫薯燕麥粥、魔芋螺螄粉、雞胸肉、全麥麵包……買了一大堆。能堅持的話也不枉我花這錢。」

「果蔬纖維代餐粉黏黏糊糊,不太好喝,新入xx全餐3日體驗裝,姐妹們,我先試為先!」

立秋已過,這年頭,「貼秋膘」的民間說法在年輕人中間已鮮有提及,「瘦身」卻成了常年高熱度話題。

杭州某超市,幾種代餐產品歸在早餐類

攝影 | 童蔚

在這個夏天,產品層出不窮的代餐家族,已經從代餐粉、奶昔、蛋白棒等,覆蓋到了零食領域,零卡果凍、魔芋酸辣粉、低脂魔芋蛋糕……還有一些創業公司打出了「代餐正餐化」「全餐代餐」的旗號,推出3日、7日、21日等熱量控制餐,涵蓋面粥飯羹、蔬菜肉類等。至此,全部飲食場景都有了代餐的身影。

資本市場的「鷹眼」也盯上了代餐賽道,僅在7月就有多起融資。

而對我們來說,最關心的莫過於:形形色色的代餐,真的健康嗎?

目標:瘦8kg

在疫情宅家期間胖了七八斤的杭州94年妹子小侃,兩個多月前下定決心減肥:身高158cm,起始體重58kg,目標體重50kg。她最先搬回家的是代餐奶昔。12瓶活動價189元,一瓶可代一餐。網店的銷售頁面上,寫著「奶茶級口感」「4小時飽腹感」「每餐幫你省掉的熱量相當於跳繩30分鐘」等廣告語,看了讓人頗為心動。

她用這種奶昔代替晚餐,然而,只喝到第4天就堅持不住了。「不管是玫瑰奶茶味還是拿鐵味,不好喝也不管飽,差不多2小時就餓了。半夜12點才睡的人,餓得咕咕叫,總想著吃東西。」

之後,小侃陸續買入五穀粉、果蔬纖維粉、魔芋酸辣粉螺螄粉烏龍麵、雞肉腸、代餐餅乾等,還買了奇亞籽威化、南瓜藜麥低脂脆等低卡零食,想著換花樣吃,可能更容易堅持。「但是你知道的,這些肯定沒有正常飲食的口味。」她無比想念燒烤、奶茶和蛋糕等甜食帶來的滿足感。

小侃吃過的部分代餐產品

攝影 | 童蔚

半個月前,小侃在朋友的介紹下,咬咬牙花1400元左右買了某品牌的21日熱量控制全餐。簡單說,這三個星期裡的早中午三餐以及零食,它都幫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照著吃就行。

豆乳山藥營養粥、茄汁雞肉藜麥飯、夾心雞肉堡……「看上去比單純喝粉和奶昔營養更全面。每餐的量不大,餓也是有點餓,但可能堅持了一段時間,已經習慣,沒那麼難挨。」21日餐還有差不多一周的量,小侃瘦了三四斤。她正在考慮要不要繼續買,畢竟達到瘦8kg的目標毛估估還得砸幾千元下去,「價格貴了點。」

新一代餐盤團寵

像小侃這樣的年輕人尤其是女孩,並不在少數。

這是一場關於身材和效率的「大戰」,只要動動嘴就能瘦的減肥方案,總是十分有誘惑力。再加上高顏值的包裝以及花樣翻新的口味,代餐在各大社交平臺上被大量「種草」。下單的那一刻,每個人心裡都產生了「我能瘦」的美好期待。

據央視財經近日報導,2019年,主流電子商務渠道的代餐產品銷售額超10億元,增長率超35%,今年的市場規模有望翻倍。其中,去年10月上線的某代餐品牌,今年6月的銷售業績已達到去年11月的7倍;而另一個號稱「低碳水健康管理」的品牌,業績也實現突破,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超2倍。

事實上,代餐已成為新一代的餐盤團寵,創業公司扎堆而上。資本也在躁動,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僅在7月,代餐市場就有多起融資事件。7日,Smeal獲得中路開牛股權融資;16日,咚吃宣布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27日,ffit8首輪獲投數千萬元;29日,Wonder Lab獲IDG和凱輝基金股權融資。薄荷健康、超級零、野獸生活等多個代餐品牌此前已獲得資本市場青睞。蒙牛、旺旺、康師傅、百事、雀巢等傳統食品巨頭,也循著新興代餐品牌的軌跡而來,加入戰局。

資本狂歡的背後,是對市場份額的覬覦。據歐睿國際的報告,2017年,中國的代餐市場規模為571.1億元,預計在2022年達到1200億元。

全餐代餐:對日常食物的改造

吃代餐到底是種什麼體驗?我決定試試熱量控制全餐,畢竟有面飯粥粉,也有雞牛魚肉和蔬菜,看上去沒那麼反人性。

做這一類代餐產品的品牌,大多走的是這樣一種模式:用戶在線訂餐;配好的餐食冷凍裝袋,每隔數日冷鏈送到家;用戶用微波爐或者水煮加熱後即可食用。

我買的是某品牌3日體驗裝(活動價249元),裝箱日期是5月26日,保質期12個月。

同一時間,一個自稱營養師的人來加微信,把我拉進一個打卡群,並給了三日餐的食用建議:

第一天:早餐:海鮮糙米粥(215g,89大卡);午餐:蟲草花蒸雞(95g,71大卡)、白灼包菜(45g,12大卡)、涼拌木耳(45g,43大卡)、糙米飯(75g,119大卡);晚餐:豚骨拉麵(湯包447g,240大卡、海魚拉麵100g,105大卡)

第二天:早餐:開心花甲粉(245g,47大卡);午餐:三杯雞(125g,139大卡)、涼拌木耳(45g,43大卡)、白灼包菜(45g,12大卡)、糙米飯(75g,119大卡);晚餐:番茄牛肉丸高湯麵(湯包415g、239大卡,海魚拉麵100g、105大卡)

第三天:早餐:孜然雞柳墨西哥卷(85g,134大卡);午餐:黑椒牛肉(160g,104大卡)、白灼青豆(45g,90大卡)、南瓜羹(45g,9大卡)、玉米通心粉(60g,35大卡);晚餐:廣式醬醋雞(125g,150大卡);冬瓜羹(65g,9大卡);鷹嘴豆(45g,9大卡)、糙米飯(75g,119大卡)

飲食建議裡還寫著,早餐可自行加入一個水煮雞蛋,一杯黑咖啡或脫脂牛奶;午餐和晚餐可加250g水煮蔬菜;上下午酌情加一餐,吃一包20g堅果,或者一個150g的低GI水果(GI是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

簡單總結一下吃完3天9餐後的感受:

這一類代餐,其實是對我們日常食物的改造,同樣也迎合了年輕人圖方便的心態。算上加餐,單天攝入量在1000-1200大卡,和人體的消耗存在一個差值(正常成人每日消耗的熱量,輕體力女性一般為2000大卡,輕體力男性為2400大卡),以此達到瘦身效果。

比起單一地喝奶昔,這種能吃到米麵飯的餐食確實更容易接受,雖然美味度打了很大折扣,也沒有綠葉蔬菜。此外,葷菜以雞肉居多,變著法子燒,也難免吃膩。體驗餐結束後,我立馬飛奔向了奶茶店。

對於全餐代餐,大家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我所在的打卡群裡,有一個活躍學員自稱從4月15日的70.8kg瘦到了8月5日的58kg,而她的下一階段目標是:55kg,其間嚴格執行這份飲食建議。

也有吃過的網友在評價頁面寫道:吃到第4天,翻來覆去就是這幾道菜,已經不想吃了,願意7折轉售;還有人表示,吃了幾次就知道其實就是少油少鹽少碳水飲食,有這錢,為啥不自己買菜燒,還新鮮;如果沒有時間,倒是可以嘗試。

而我還有個疑問:這種保質期長達12個月的速凍餐食,如果長期吃,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嗎?

如果不是全營養代餐

長期吃可能會導致營養缺乏

我找到了浙二醫院營養科主任張片紅教授,請他幫忙解疑答惑。而他開門見山地表示:「代餐可以嘗試。減肥要控制能量,代餐就是一種手段。」

但他也指出,市面上的代餐食品品種繁多,如果不是全營養的,長期(超過3個月)食用可能會導致營養缺乏。「代餐為了能量低(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但又要有飽腹感,往往蛋白質含量會高一點、膳食纖維多一些,缺的是足量維生素和礦物質。多維元素的補充,可以彌補吃代餐的營養不足。」

至於吃得到主食和葷素菜的全餐代餐,張主任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正餐化,其實是代餐一種較為理想的模式。比如正常一餐的總能量是800大卡,一頓代餐400大卡,能量較低,你吃了也不會太餓。我們食堂就做過一些400大卡的代餐,有青椒蝦仁、番茄炒蛋、辣子雞丁等,能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如果這些餐食提前做好後裝盒速凍,保質期長達半年甚至是一年,長期吃會不會有營養方面的問題?

「低溫冷凍的食品解凍後再吃,如果符合國家相關食品安全標準,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食物當然是越新鮮越好,速凍食品的營養素肯定會少一些,主要是維生素、礦物質的流失,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影響不大。」

營養是否均衡?微量元素缺不缺?這些,其實你都可以從代餐外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找到答案。

他拿了某全餐代餐裡的糙米粥營養成分表舉例:「這種粥標著每100克能量是41大卡,NRV(營養素參考值)為2%。NRV是指100克該食物能滿足你一天所需能量(或各種營養素)的百分比,像這種粥,吃100g能滿足你一天所需能量的2%。假如100g米飯NRV為20%,你換成糙米粥,這一餐的能量攝入顯然就降低了。」

事實上,為了市場的有序發展,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國內首個用於控制體重的代餐食品團體標準《代餐食品》,已於今年1月1日起實施。它對代餐的定義是:為了滿足成年人控制體重期間一餐或兩餐的營養需要,代替一餐或兩餐,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一種控制能量的食物。該標準規定了代餐食品和部分代餐食品的技術指標,包括每份/每餐的能量、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明確了代餐食品標籤標識規定。

「如果要代餐,我們提倡部分代餐,比如替代其中一餐,這樣哪怕營養不全,也可以從其他兩餐裡補充。」張主任表示,長期代餐不當,嚴重的會導致神經性厭食。他接診過的病人裡就有不少類似案例。用膳食纖維粉、果蔬代餐粉填肚子,或者只吃蘿蔔青菜大雜燉,看上去挺營養,其實缺乏必要的蛋白質、脂肪等。「這類病人,以18歲以下的女生居多。」

此外,在他看來,體重管理需要長期堅持,不該有療程,像是市面上一些代餐產品定下的7日、21日、3個月等。「療程一到就放開吃,體重肯定會反彈。」

如果可以,請儘量配合運動。「像是肌肉鍛鍊,如在家練練啞鈴。運動能保持你的基礎代謝不降。」

健康的代餐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和體重管理產品,還應該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代餐產品網上一年賣出超10億 真的能減肥嗎?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開始更加注重身材管理,這讓一些熱量較低的代餐產品火了起來,2019年,主流電子商務渠道的代餐食品市場增長超過35%,今年更是有望翻倍。記者在部分電商平臺搜索後發現,代餐奶昔、代餐棒、代餐粉等產品的種類和口味多樣,每份產品的價格多在100元到300元之間,不少產品的月銷量過萬。數據顯示,2019年天貓和京東等主流電子商務渠道的代餐產品銷售額超過10億元,增長率超過35%。2020年因疫情催生了更大的需求,代餐食品市場規模有望翻倍。
  • 代餐食品真能「拯救肥宅」嗎?
    代餐聽起來比節食更「高大上」,吃起來也比不讓吃「更人道」,所以很多人果斷加入「代餐減肥大軍」。過去一年,代餐產品超過10億元的銷售額,讓人瞠目結舌。代餐突然火了,但想減肥的你,真的了解它嗎?奶昔、果蔬粉、能量棒……你選哪一種
  • 代餐真能減肥嗎
    因此,減肥這件大事又被不少朋友提上了日程,各類減肥產品在網上賣得更是異常火爆,其中代餐食品成為時下很多年輕人的減肥首選,也讓商家看到了巨大的商機。然而專家卻提示,這類產品種類繁雜、價格差距大,盲目食用很可能會丟了健康。
  • 代餐食品真能「拯救肥宅」嗎
    代餐聽起來比節食更「高大上」,吃起來也比不讓吃「更人道」,所以很多人果斷加入「代餐減肥大軍」。過去一年,代餐產品超過10億元的銷售額,讓人瞠目結舌。代餐突然火了,但想減肥的你,真的了解它嗎?真的代一餐拿「代餐」真的代一餐絕大多數人吃「代餐」都採取了錯誤的方法,比如長期靠吃代餐食品減肥,這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 「健康撫州」代餐食品真能「拯救肥宅」嗎?
    代餐聽起來比節食更「高大上」,吃起來也比不讓吃「更人道」,所以很多人果斷加入「代餐減肥大軍」。過去一年,代餐產品超過10億元的銷售額,讓人瞠目結舌。代餐突然火了,但想減肥的你,真的了解它嗎?奶昔、果蔬粉、能量棒……你選哪一種
  • @富錦人,這種食品一年網上賣出超10億元!但專家卻說……
    弘揚科學精神 普及科學知識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更加注重身材管理,這讓一些熱量較低的代餐產品火了起來。2019年,主流電子商務渠道的代餐食品市場增長超過35%,今年更是有望翻倍。你吃過代餐產品嗎?吃代餐產品真的能瘦嗎?
  • 代餐能減肥嗎?
    一年365天,小胖子們有300天都在喊著要減肥然而,怕胖又想吃的她們,終究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沒關係,消費主義會竭盡全力「滿足」她們各種「想得美」的夢。最近,各式各樣的代餐奶昔風頭正盛,只要你不是2G上網衝浪,就一定略有耳聞。一邊大口喝奶茶,一邊躺著掉脂肪,世上真的會有這等好事?
  • 減肥20年的老姐姐告訴你:代餐無效
    通過她,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正流行一種叫代餐的東西。這東西,可謂是減肥的利器。一周減10斤,半月成瘦子,一切不是夢。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面,彼時,我的父母訂閱了一本叫《祝你幸福》的雜誌,也順便給我訂閱了一年的《時代影視》。
  • 代餐減肥靠譜嗎?
    隨著健身市場的興起,代餐作為一種便捷、相對健康的減肥方法逐漸受到熱捧,有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我國代餐市場規模已達200 億元,但由於缺乏相關部門的管制,導致現在代餐市場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甚至出現過度宣傳,並且由於缺乏專業人員指導,很多消費者因為盲目使用代餐而出現很多營養不良和腸道疾病等問題。但不可否認優質的代餐有著便捷、低熱量、高飽腹感、降低血糖等諸多的優點。
  • 「代餐」產品銷售火爆 「代餐減肥法」究竟靠譜嗎?
    數據顯示,2019年,僅天貓和京東等電子商務渠道的代餐產品銷售額就超過10億元,增長率超過35%。而2020年代餐市場的整體規模更是有望突破1000億元。對於代餐,消費者褒貶不一。有人極力「種草」,說真的靠代餐成功減肥了;有人認為代餐營養單一,長期食用會導致營養不良;也有人稱,代餐口感太差,很難堅持吃下去。那麼,代餐減肥真的靠譜嗎?
  • 代餐火了,減肥App們笑了
    這些由魔芋、雞胸肉、穀物等做成的代餐粉、代餐棒、代餐餅乾、代餐飲料等,具有低脂無油無糖的特點,成為許多減肥人士心目中取代部分或者全部正餐的不二選擇。數據顯示,相關產品一年能夠賣出36億元。此外,也有不少玩家與資本接連入局。Keep、咕咚、薄荷健康等減肥App們也紛紛推出了代餐產品。這些減肥App曾經都面臨原有盈利模式增長乏力的難題,甚至有些企業創業多年依舊賠本經營。
  • 吃代餐能減肥?想要「代餐減肥」的你請認真看完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為了儘快甩掉身上的脂肪穿上好看的衣服,不少人為減肥絞盡腦汁。「管住嘴、邁開腿」的減肥六字準則說的輕鬆,做到卻沒那麼容易,於是乎,市面上各種「代餐產品」應運而生,深受減肥族的喜愛。但是吃代餐食品減肥,真的科學健康嗎?
  • 代餐減肥能實現嗎?
    Metrecal 也在廣告中明確強調減肥的功效,吸引想要保持身材的女性購買。 1960 年還出現了一個品牌「Tang」,一種粉狀橙汁飲品,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人的飲品中加入了這款產品。Tang 也趁勢宣傳自己是「太空人首選的飲品」,稱自己的產品「維生素 C 比橙汁還多」「不需要擠壓或者解凍」。將食物精細化製作成粉狀也成為飲食趨勢。
  • 「減肥代餐」能減肥嗎?或許有一件事,你還不知,科學減肥是王道
    導語:現在是個「以瘦為美」的時代,絕大多數的人將減肥當成了自己的畢生事業,但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非常健康的減肥方法顯得尤為重要。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的減肥妙招,尤其是「減肥代餐」更是非常的火爆,它裡面包含了高蛋白代餐、水果代餐、蔬菜代餐等等各種各樣的類型,但每天吃這樣的減肥代餐真的能減肥嗎?「減肥代餐」能減肥嗎?
  • 減肥道路有多遠,「代餐」減肥靠它減肥靠譜嗎
    運動太累,節食太餓,減肥的道路上是否存在著捷徑?當下市場上就出現了一種號稱吃飽也能瘦的產品代餐,近期眾多知名食品企業紛紛入局代餐,市場代餐到底是什麼?它是否能夠達到減肥的效果?2019年數據顯示,代餐食品已經成為流行趨勢,新一線和二線城市消費佔比接近5成,女性95後為主要消費者群體,85%的消費者購買代餐的原因是為了健身,諮詢機構歐瑞國際數據顯示,在2017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就突破了500億元,預計到2022年更加達到1200億元代餐。
  • 吃飽也能瘦?代餐減肥,減掉的有可能是健康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天貓和京東等主流電子商務渠道的代餐產品銷售額超過10億元,增長率超過35%。2020年因疫情催生了更大的需求,代餐食品市場規模有望翻倍。2019年代餐電商銷售額超10億元記者諮詢了一款標記為「店鋪熱銷過萬」的代餐奶昔產品,店家表示,奶昔每天可代替兩餐。
  • 代餐奶昔減肥有用嗎?對身體有害嗎?
    吃代餐奶昔變瘦,這事並不神奇,在變瘦的同時身體沒有任何不良反應,並且在停止代餐奶昔之後體重沒有報復性的反彈,這才算你成功!Q:代餐奶昔vs不吃飯?誰更減肥?不就是減少能量嗎?少吃米飯,或者衝點米糊,也能造成能量的負平衡啊,用的著花錢去買奶昔?
  • 減肥還在斷食嗎?來看看這款代餐吧
    現在的女生生活中提及最多的詞彙大概就是減肥了吧!無論是雜誌上、電視上還是各種主流的社交媒體,減肥總是每個女生逃不開的事情。因而,對於身材的追求,很多人開始付諸行動。有的人喜歡節食運動,甚至有些極端者斷食減肥。
  • 康寶萊:代餐能幫助減肥嗎?看了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代餐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代餐除了能夠快速、便捷的為人體提供大量的各種營養物質外,還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康寶萊建議大家在選擇代餐的時候,要選最適合自己口味、食用時機及脂肪含量最少的產品,並在食用前先詳讀標示,才能發揮代餐的效果。
  • 代餐減肥,你想好了嗎?
    談到減肥產品,在朋友圈裡賣的最火的可能就是代餐了。所謂的代餐,就是可以取代(或部分取代)正餐的食品,這類產品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但是提供的熱量很低,容易產生飽腹感,因此主要被用來進行減肥。在很多科幻片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從某個機器的開口中接出一團黏糊糊的東西,一口吃掉就可以滿足人體全部的營養和熱量,人們就可以快速的去做別的事情。這可能就是代餐進化的形式,但是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小編心裡總會想:這樣是不是就喪失了人生的很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