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遠莉
「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既能讓山區落後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又可充分用好山區良好生態條件,實現青山變金山。」
經過前期的充分調研,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住黔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農科院副院長黃宗洪提交提案,建議進一步支持山區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據統計,我國山區面積佔國土面積的69%,貴州全省山地面積更是佔國土總面積的75.1%。針對部分地區進一步發展山地現代特色高效農業,還面臨農業設施、新型主體帶動力、資源、政策等基礎差、底子薄的難題,黃宗洪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首先是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相關部門支持實施農業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支持排灌、農田整治、地力提升、機耕道、產地市場、冷鏈物流等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
針對西部農業資源稟賦特點,他建議,通過良種繁育、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建設補助、企業貸款貼息、保費補貼等方式,支持西部發展果蔬、茶葉、食用菌、中藥材、生態畜牧業、特色漁業等產業,提升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水平。同時,從制度和機制上減少乃至杜絕不合理的佔用和浪費耕地資源,加大耕地保護力度。
為了用好和完善農業政策支持,黃宗洪呼籲,繼續深入貫徹「兩辦」《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農業面源汙染治理等項目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同時,調整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支持將生產急需的茶葉加工機械、香蔥衝洗機、花椒烘乾機、蔬菜漂盤育苗播種機、畜禽糞汙生物發酵翻耙機等納入農機購機補貼名錄。
黃宗洪表示,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是系統工程,需要國家層面支持貴州等山區省份鞏固農業結構調整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成果,助力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使農業農村成為綠色發展的引領高地。
編輯:曹軼
編審:李蓓
審籤:王幸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