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文字不是用來看的,不懂這一點,就只能寫出垃圾

2020-12-12 百鍊說紅樓夢

01

如果有人跟你說,文字不是用來看的,你一定覺得他瘋了。

現實中就有這麼一個「瘋子」,他的名字叫王小波。

王小波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裡,寫道:「文字是用來讀,用來聽,不是用來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書。不懂這一點,就只能寫出充滿噪音的文字垃圾」。

為什麼他會這麼寫呢?

02

這首先得從王小波15歲的一次經歷說起。

有一天,他哥給他念了查良錚老先生譯的《青銅騎士》:

我愛你,彼得興建的大城,

我愛你嚴肅整齊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麼莊嚴,

大理石鋪在它的兩岸。。。

他哥說這是雍容華貴的英雄體詩,是最好的文字。

什麼是英雄體詩呢?

英雄體詩本身常用於史詩,宗教,歷史等的記敘,給人莊重沉穩之感。

上面這首詩,既譯出了意思,又保持了韻腳:城(ng)、容(ng);嚴(an)、岸(an),難怪王小波他哥會說查老先生譯出了最好的文字。

反觀另一位先生譯的《青銅騎士》,就差太遠了:

我愛你彼得的營造,

我愛你莊嚴的外貌。。。

王小波說這個先生應該是東北人,因為譯文有二人轉的調調。

在我看來,這個先生是刻意押韻:造(ao)和貌(ao),而不顧內容是否表達得足夠清晰。

像查老先生譯的「大城」和「面容」是多麼直觀、有畫面感,反觀「營造」和「外貌」譯的是什麼鬼。

特別是「營造」這個詞,抽象到沒朋友。

正所謂「不刻意為高」,查老先生和另一個先生的譯文水平高下立見。

從那時起,王小波懂得了什麼樣的文字才能叫好文字。

03

在15歲接觸了查老先生的最好文字後,王小波在近40歲的時候,讀到了王道乾先生譯的《情人》。

一句「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無限滄桑盡在其中,實在是高!

光是看,你體會不到查老先生和道乾先生譯出的那種意境,但是一讀、一聽,你就會發現意境全出。

這就是王小波說「文字是用來讀,用來聽,不是用來看的」的原因。

他認為,思想、語言、文字是一體的。如果念起來亂糟糟的,意思也不會好——這是最簡單的真理。

他說,如果沒有前輩告訴自己,自己是不可能知道的。

既然知道了,他認為自己有責任提醒現在的年輕人,向查老先生和道乾先生學習,像他們那樣去寫作。

04

王小波認為,我們沒必要用晦澀難懂、缺少表現力的語言來寫作。

他說正如法國新小說的前驅們指出的那樣,小說正向詩的方向改變著自己。

米蘭·昆德拉說,小說應該像音樂。

而王小波的義大利朋友告訴他說,卡爾維諾的小說讀起來極為悅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灑落於地。

王小波雖然不懂法文和義大利文,但他能聽到這些小說的韻律。

這得益於查老先生和道乾先生的文字,教會了他這些韻律。

而他從這些韻律中,找到了詩意。

難怪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用來讀、用來聽的文字,正是我們應該擁有的詩意世界。

對於王小波,你的看法是怎樣的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

相關焦點

  • 年少不懂王小波,再讀《黃金時代》,他用文字顛覆了我們的道德觀
    但我總覺得,我這一生絕不會向虛無投降。我會一直戰鬥到死。王小波寫下這句話後不到一年,就在北京郊區順義的一個家徒四壁的小小的寫字間裡,意外去世了!雖然現在的王小波備受追捧,但生前的王小波卻十分落魄,當時的他並沒有被大家認可和接受。
  • 初看不懂陳清揚,再看戀上王小波,《黃金時代》王小波的「神」作
    《黃金時代》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書,也是我第一次從閱讀中感受到王小波的文字,直接,粗放,又不缺乏細膩和真誠。王小波寫過很多書,有雜文和小說。我忘了自己為什麼選擇先從《黃金時代》看起,也許是因為下面這段話太常見,以至於印象深刻。
  • 魯豫:王小波的文字很解渴
    在那個對於人性慾望噤若寒蟬的年代,王小波對壓抑的現實極為不滿,他便用一種略帶戲謔的黑色幽默,將那個時代的荒誕投影在文字裡。而且王小波的文字跟他人一樣,直接明了,他直接破天荒的在書裡寫王二與陳清揚的「狂歡」,以此來對抗當時「一邊壓抑人性和原始欲望,一邊各自心懷鬼胎「的荒誕世界。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初識王小波是通過他的代表作《黃金時代》,他關注那個時代,他的文字流淌最真摯的感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世界上好看的皮囊有很多,但是有趣的靈魂卻很少,王小波就是那個有趣的靈魂。她認識了王二,跟王二理論自己不是破鞋,諷刺的是,王二教她偷漢子,這樣就真的變成了破鞋,就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了,於是兩個人在破帳篷裡,在野草地裡一次次搞破鞋!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恣意張揚的文字,卻被當成「小黃書」販賣
    提起王小波,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他是一位作家,即使不愛讀書的你,也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一輩子很長,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而這句話就出自王小波之口,他還有很多經典語錄讓後人敬仰:「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 王小波的有趣靈魂究竟在哪?看完這幾句情話,你是否也會被徵服?
    在《愛你就像愛生命》這本書中,王小波曾對李銀河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不敢怨恨你,就是你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我都不怨恨我,把我整個的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這句話被無數的網友引用,而這樣的情話不是一般的作家能說得出口的。
  • 年少不懂王小波,讀懂已是豬圈人
    01初識王小波,是聽說他很有趣。那時我還小,結果一看他的書,不禁要吐槽,這不就是「黃色小說」嗎?那時的我,也還不懂他的黑色幽默。再識王小波,是2016年。我開始懷疑自己,當年看的王小波的書,難道不是「黃色小說」嗎?他的書真的那麼有趣嗎?帶著好奇和疑問,我買了他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來讀。邊讀邊莫名想哭,豬圈裡的那頭任人設置的豬,說的不就是我嗎?
  • 王力宏舅公看了王小波的書,提出一個意見,王小波回去改出了名著
    王小波從這種滾滾驚雷般的深刻對話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養料,後來他在雜文中談到的自由、民主、科學等話題,很多思想受許倬雲影響極深。許倬雲還指點過王小波的文學創作,他總結了幾大類的故事類型,世界上所有的故事,歸納下來不會超出這幾種類型;他認為王小波早期的文字不夠精煉,有些散,甚至親自幫王小波改過文章。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卻被稱為「黃色小說」,王小波真冤
    在那個時代,人們對愛和性都是懵懂且新鮮的,而王小波卻在放肆無忌中,享受重口味的「純愛」。因此,這部文字恣意大膽的小說,在出版時遇到很多挫折,招致很多非議。但是《黃金時代》這部作品卻被選入《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 高曉松:「王小波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王小波的文字來源於生活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生於北京的一個普通的革命知識分子的家庭,但是由於當時「三反運動」正興,王小波的父親被錯誤的歸到了「階級異己分子」的陣營裡,於是王小波家庭情況可以說是突變,這對王小波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快樂,是對荒誕時代的世界的一種反擊
    1977年,時任《光明日報》編輯的李銀河偶然間讀了王小波的小說《綠毛水怪》,對這個作者產生了興趣,覺得能寫出有趣文字的作者必定是個有趣的人。  兩人相識並相戀,於兩年後結婚。王小波與李銀河,就像兩個豐富的精神世界碰撞在一起,撞出閃爍的繁星。同年,王小波發表了處女作《地久天長》。
  • 王小波《黃金時代》: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記不清是哪一年,也記不起是哪個人,為了紀念王小波而鑄了一尊1:1的像,這尊雕像先於他的文字被我記住:他是坐著的,並不太好看,臉上滿是褶皺,帶著似笑非笑的奇怪表情,耷拉著腦袋一副不太正經的樣子,還有,他為什麼是全裸的?
  • 王小波:用直白性描寫,揭開人性遮羞布,王朔:他活著,我不如他
    1977年,王小波寫出了《綠水毛怪》,書籍一經出版,就在朋友圈中瘋傳,李銀河當時在《光明日報》做編輯,恰好看到了這本書,她看到第一眼,就覺得:這是一個和我心靈相通的人,我和這個人之間早晚會發生點什麼事情。沒想到,後來兩人果然相識相知相愛。
  • 王小波《黃金時代》,尺度描寫太出格,網友:不敢光明正大地看
    對王小波來說,寫雜文只是講道理,他看到道理在哪裡,就去講一講,講完收工,不會再去修改潤色。王小波看重的還是自己的小說,小說他是花費巨大心力去寫的,寫完之後還要不斷地修改,往往文字讓他感到滿意了,他也還是不罷休,會花寫原稿三到五倍的時間,把小說的情節全部打亂,重新組合。
  • 王小波《黃金時代》雖細緻但並不猥瑣,更不是「黑暗」的角落
    《黃金時代》與文學藝術:雖細緻但並不猥瑣,更不是「黑暗」的角落文藝公子李2020-07-06 15:43:44在六七十年代,那個羞澀陳舊思想的影響下,當時的人們不要說"性"了,就算是"愛"也是羞難出口的一件事情,但是當時有位作家卻把這種"難以啟齒"的事情,直接寫了出來,也就註定這本書之後的路會更加的難走。
  • 王小波與李銀河: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於江湖的愛情
    寫作五線譜上的愛情面對當時小有名氣事業有成的李銀河,王小波沒有任何自卑和怯懦,只是尷尬的說「不好意思,來的路上不小心把書丟掉了。」這人長得挺醜的,腦子也不是很靈光,這是李銀河當時的想法。本想寬慰幾句的李銀河被王小波接下來的話震驚到了。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的情慾,是時代變革下人性的甦醒和呼喚
    一點不假,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確實有如此魅力。《黃金時代》一開篇,26歲的陳清揚就去問21歲的王二,為什麼人人都喊她「破鞋」,明明自己不是「破鞋」。因為特立獨行,《黃金時代》出版遭遇重重挫折1988年,王小波和老婆李銀河留學歸國,帶著他的幾部小說,找到編輯朱偉。朱偉看完後,婉言謝絕了:書是好書,但是發不了。
  • 王小波以性為載體,用調侃笑對人生,高曉松評價:神一樣的存在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許多人以顏值掃出一片天下,但在中國文壇,憑著「有趣的靈魂」多年立於不敗之地的,王小波算是頭一個。1952年的5月13日,王小波出生在北京。《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著名代表作這是一部歷時近20年才定稿的作品,凝聚了王小波大半生的心血,比其他作品更費時費力,也更趨於完美,連王小波自己都說:「《黃金時代》是我的寵兒」。
  • 《黃金時代》王小波:「有趣,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這句話旨在告訴我們,戀愛時不要只注意對方外在,要清楚內在也是很重要的特質。王小波就完美詮釋了有趣靈魂的重要性,畢竟他長得實在太醜了,用其貌不揚來形容都不過分,這是王小波妻子對他的第一印象。歷時20年的經典之作,卻被低估視作「小黃書」《黃金時代》這是王小波的經典之作,這本堪稱完美的著作前後編寫歷時近20年,最終於1992年在臺灣出版,王小波也因此獲得了一系列榮譽。
  • 王小波因「醜」嚇跑女友,和妻子恩愛20年,妻子:愛你就像愛生命
    據李銀河回憶"我是因為看他的小說認識他的。他的那篇《綠毛水怪》跟我很投緣。當時在另一個朋友手中拿到的,看完後,我就覺得早晚一定會跟這個人發生點什麼。一次偶然的機會,李銀河見到了王小波,當時留了個心眼,要看看這個王小波是何方神聖,沒想到見到之後,「大蒜鼻、大腦袋、厚嘴唇,,真醜」李銀河心中不免有點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