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壞孩子玩」:在孩子交朋友時,勸你做個「勢利」的媽媽

2020-12-23 璇媽教育經驗

"不要和壞孩子玩":在孩子交朋友時,勸你做個"勢利"的媽媽

我在無聊時經常會看《小小的願望》,這部電影看似中二,實則溫情,笑中有淚。

影片的主角高遠患上了肌肉萎縮症,在所剩無幾的生命裡,他的髮小徐浩和張正陽,為了幫助他實現生前最後的願望,拼盡了一切。

為了能帶高遠去一次海邊,兄弟們駕著超載的摩託車,冒著被交警攔下的風險,衝向終點。 為了能讓腳腫得高遠穿一次籃球鞋,兄弟們一點一點剪開了自己珍愛的球鞋。

高遠的生命裡,因為有了這兩個重情重義、積極向上的朋友,而變得完整。

在現實生活中,勤奮努力、樂觀向上的的朋友,也往往更受孩子們的歡迎。

革命老人謝覺哉在《交朋友的道理》一文中就提出: 和好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幫助,自己就隨著好了; 與壞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侵蝕,自己就隨著壞了;所以我們要知道"擇交":要交"益友",不交"損友"。

所以在孩子交朋友時,希望你能做一個"勢力"的家長!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勢利的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有極大的幫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孩子規避危險。

我們應該怎樣當一個"勢利"的父母呢?

1、 曲線救國

我們不能預測孩子會遇到什麼樣的朋友,因為不能二十四小時的陪伴著他,但是我們可以縮小孩子交朋友的範圍。

要知道,其實孩子接觸到的第一批朋友就是父母朋友們的孩子。父母們在交朋友時,多結交益友,遠離損友,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孩子們的交友環境。

也在孩子們小的時候,就奠定了他對朋友的基本認知,以及交朋友的類型和規則,給以後省去很多麻煩。

2、 自主選擇

家長不要過於幹涉孩子的交友,要讓寶寶自己決定和誰玩,家長在一邊觀察即可,要給予寶寶自己結交朋友的權力。

當發現孩子玩伴有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可以在玩耍結束後向寶寶指出,並且和寶寶共同討論錯對,讓寶寶通過分析得出結論,慢慢開始建立自己的是非觀念。

3、 衝淡彼此的友情

當你觀察到孩子朋友有一些品德惡劣,如有偷竊行為,喜愛暴力、愛撒謊等。你就不能保持沉默,但也不宜過於激進。

例如用迂迴的方式讓他們減少見面的機會,如給孩子晚上報個興趣班,讓他少些時間與這個朋友交往。

相關焦點

  • 豆瓣8.9《伴我同行》:壞孩子的友誼背後,暴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我媽很生氣地說:「就不該給你買手機,你就是天天玩手機才會成績下滑!」但實際上,我的成績下滑是因為當時我最喜歡的任課老師被調走,我對於學習的熱情有所下降。但因為媽媽不問緣由的批評,當時的我覺得很受傷,沒有和她解釋,並且因為這件事和她冷戰了一周。
  • 「王琰,你是個壞孩子」
    王琰,你是個壞孩子作者:玄小村   28年前的夏日,你天使般地降臨到我們這個平凡而又普通的家庭,你知道嗎,你的到來給爸爸媽媽帶來了多少歡樂,給這個家庭乃至整個家族帶來了多少幸福與希望!  從呱呱落地到牙牙學語,從蹣跚起步到飛奔在校園的綠茵之上,你都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一個懂事的孩子……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你變壞了!你變成了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 「你只是失去了媽媽,我兒子卻要在牢裡過年」:好孩子靠管,壞孩子靠慣
    那原本是一個美好的跨年夜,譚媽媽和朋友聚會後走在路邊,被一個叫馬某弘的酒駕男子生生地撞了上去。 譚媽媽傷勢最重,當晚做了開顱手術、轉入ICU搶救。譚松韻衣不解帶地在醫院陪護了媽媽整整20多天,但最終,譚媽媽還是因為傷勢過重離開了她。
  • 齊木楠雄的災難:交朋友只看成績?我們應該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
    文/童青蛙孩子交朋友,家長並不反對在不知道齊木楠雄和燃堂力的學習成績之前,海藤瞬的母親對他們「客客氣氣」,在大街上偶遇海藤瞬三人時邀請他們進家裡玩。在家長眼中,學習好即是「優秀」,學習不好的孩子不值得交往之後的劇情裡,海藤瞬的母親問道「想要考什麼大學後」,齊木楠雄和燃堂力並沒有做回答,這讓海藤瞬的母親十分生氣,因為在她——一位高中學生的家長眼中,「升入高中的一瞬間,高考的戰爭就已經打響,分數才是一切」,當她又得知齊木楠雄和燃堂力沒有參加任何補習班時
  • 壞孩子是慣出來的,好孩子是「管」出來的
    不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讓人討厭的熊孩子,首先自己就不要做一個失職的熊家長。壞孩子是慣出來的知乎上有個問題:你最討厭什麼樣的孩子?答友們有的回覆說不喜歡自私自利的,不喜歡嬌生慣養的。而高贊的回答是,與其說討厭孩子,不如說討厭生了孩子不正確教育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做得人神共憤卻不管的情況下,還自以為是地說:孩子還小,你能跟小孩子一般見識?
  • 3歲孩子玩麵團,被奶奶訓斥浪費糧食,媽媽:別看不得孩子快樂
    因為疫情還沒解除,我們一家三口大人,兩個孩子已經窩在家裡一個多月了。對於每天都有著滿格精力需要釋放的孩子來說,家裡已經玩幾十遍的玩具,根本安撫不了那焦躁的心。好在孩子愛好做手工,3歲的孩子雖說做不大好看,但每個作品完成後都會歡欣雀躍。家裡的彩泥已經被消耗完,因為沒辦法出去買,只能想辦法自己做了。
  • 「去吧,去找小朋友玩」,對不敢交朋友的孩子,這是最沒用的一句話
    當孩子社交遭受「無情拒絕」時,我們到底該如何幫助孩子呢? 說「我能和你一起玩嗎?」並沒有用 有些家長會說: 「我教他怎麼交朋友了啊。我教他走過去,說『你好,我能和你們一起玩嗎』你但是沒有用。」
  • 這樣下去,她們都會變成壞孩子
    作者:羅家豆豆(富書專欄作者)01女兒吉祥的幼兒園同學木飛在我們家玩。午飯時倆人表現很好,獎勵她們一人一杯奶茶,吉祥很快喝完,木飛比較斯文,一邊拿著奶茶一邊玩拼圖遊戲。我聽見學習機發出拼圖錯誤的提示聲,大概是某塊圖拼接錯誤,吉祥快速衝過來說,「我來教你,我來教你!」
  • 《虎媽貓爸》趙薇為了孩子換房子,讓孩子遠離「壞孩子」有多難
    -這幾個孩子都是班裡的差生,開口閉口各種遊戲語言,攛掇他兒子出去玩,剛開始她還禮貌的和他們說凡凡要補課,你們去玩吧,後來發現這些孩子比較皮,來了她家待到晚上八九點都不走,家長也不管,強壓著怒火請走他們,明確表示不要來了。
  • 「媽媽,我沒有朋友!」郎平一句話點醒千萬父母:千萬不要讓孩子活成...
    最近,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在一檔綜藝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中分享了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 她有一個朋友,從小到大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孩子新結交了一些朋友,她總會阻止說,「不要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要好好學習」。 慢慢的,孩子的生活圈越來越小,一個朋友也沒有。
  • 孩子社交能力差,沒有好人緣,與這三個原因有關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從小培養的,但是有些孩子在家長眼中屬於「壞孩子」,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來自「壞孩子」行為的影響,就會出於保護的目的替孩子篩選出最佳的交往對象。這樣做會導致孩子和性格合不來的小朋友強行交朋友,最後社交能力沒得到鍛鍊,可能那幾個和孩子強行當朋友的小朋友們也不愛和孩子在一起玩耍了。
  • 「媽媽,沒人和我玩!」當孩子說這句話時,你的做法很重要!
    1前兩天,帶蛋蛋到小區裡放風,看到一個小男孩正和媽媽鬧彆扭。「他們不和我玩,我也不要和他們玩」。小男孩氣哄哄地朝媽媽吼道。蛋蛋媽認識一個朋友,剛開始,大家都覺得她清高、難相處,直到有次聊天,她才提起童年時的一次不愉快經歷。她小學時,一直努力地向同桌示好,並帶了很多玩具給她,但同桌每次都拿過去和別的小朋友玩,玩髒、弄壞了才丟給她。
  • 如果你的孩子問你「我被打了要不要還手」,作為家長的你該怎麼辦
    孩子問"我被打了會不會還手",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家長不要忽視。小麗是一個五歲孩子的媽媽,孩子比較內向安靜,夫妻倆一致認為,孩子脾氣這麼好,不會招惹其他孩子。但最近小麗發現孩子的異樣,每次接孩子回家。本來想讓他和其他小朋友玩一會兒再走,但孩子似乎有些抗拒,甚至表現出一點害怕。小麗覺得很不開心,就問孩子是不是在學校被欺負了。孩子沉默了,過了好一會兒才問媽媽:孩子們欺負我,有時還打我,我能還手嗎?那是壞孩子嗎?"
  • 「壞孩子」日記:我有點恨爸爸,但也想他
    6歲那年,諾諾親眼目睹自己的爸爸用刀砍死了媽媽。從那之後,她開始害怕刀,甚至想到就莫名其妙的恐懼。爸爸入獄後,諾諾生活中剩下的親人就只有年邁體弱的爺爺和奶奶。還多了一個身份——服刑人員的孩子。「你媽媽不是個好東西」跟諾諾的媽媽去世不同,小富的媽媽因為爸爸入獄後離家出走,從此「媽媽」成了家裡的禁忌。
  • 怎樣為孩子策劃一個有趣的平安夜派對?媽媽自己組局也不難
    後來一想,可能是自己在朋友圈經常髮帶孩子出去活動的照片,朋友就想找我問一下。我想起往年,一提起過聖誕節,好像就是帶著去西餐廳吃一頓,然後買蘋果什麼的,總之是各種消費主義盛行的舉動。花了錢之後,其實也沒有留下什麼印象。要不要過個不一樣的聖誕節?聖誕節的精髓不是和家人一起過,相互準備禮物,贈送祝福嗎?
  • 「媽媽,我恨你」當孩子說狠話時,媽媽別急著生氣,該偷著樂才對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媽見打」系列中,最不能讓父母的容忍的就是——孩子用髒話來罵父母。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孝」,子女辱罵父母的行為違背了「孝」的道德規範,這是父母不能忍受的,假如孩子出現罵父母的情況,肯定少不了父母的一頓毒打。那麼當孩子出口罵自己的父母時,是否就表示孩子不孝順父母?是一個「壞孩子」呢?
  • 不要讓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壞孩子」,這4點爸爸一定要注意
    在一個家庭裡,我們都覺得媽媽和孩子是最親密的;因為媽媽生了孩子,帶孩子也是花費了很多時間,所以說大多數孩子都跟媽媽比較親密,但是並不排除爸爸與孩子更加親密的情況。而文文經常跟爸爸生活在一起,有的時候文文的媽媽也發現文文也有一些邋邋遢遢的習慣,總是把自己的衣服弄得特別髒,也不是很喜歡刷牙。所以說爸爸如果邋邋遢遢的話,那麼孩子也會有很大的可能也會變得邋邋遢遢。
  • 「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父母的反應,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情商
    囡囡是個內向的孩子,二年級,學習成績不錯,就是社交方面不大行。她很少主動跟別的孩子打招呼。唯一的好朋友樂樂是個外向的女孩,願意主動跟囡囡玩。但囡囡常常會跟樂樂鬧彆扭,她不喜歡看到樂樂跟別的孩子玩。每次鬧了彆扭,一定要樂樂先來哄她才能和好。囡囡的媽媽為此很著急,囡囡過生日的時候,她主動在家長群裡邀約,請了好多同學來家裡參加囡囡的生日趴。
  • 你才是壞孩子,你們全家都是壞孩子
    前兩天,我正好看到有一集裡孩子學校裡組織了一場暢談會,家長和孩子背對背坐著,真誠交流說心裡話。其中有一個場景,全劇裡那個善良、熱情但成績差最「不務正業」的叫方一凡的孩子,在暢談會裡跟自己的媽媽說:「媽,你以後別對我那麼兇了,我不是個壞孩子,我只是個學習不好的孩子。」
  • 我就要做個壞孩子
    做個好孩子成本太高了,你不能叛逆,不能說出真實想法,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行,我要做個壞孩子,趁著年輕,叛逆一下。第一件事:我要考一次第二名,一直都是第一第一,太沒懸念了,我今天要跌破老師的眼鏡,讓他看看我還是能考第二名的,要不然他就以為我只有考第一名的本事,如何才能考到第二名而不是第三名,這個需要周密的計劃,相比第二名的成績,我決定語文我就交個白卷,剩下的科目扣分控制在五分以內,就差不多了。還跟千年老二溝通好了助他當第一名,回頭要還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