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在心裡吐槽盲道,原來你也跟我一樣
然而以視障人士為例,其中有高達30%的人選擇不踏出家門一步,選擇出門的視障人士,基本也需要家人朋友陪同。因為「盲道是『忙』道」,「盲道傷盲」。早在2012年,中國第一部關於無障礙設施的行政法規《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正式施行。然而,這麼多年過去,坑坑窪窪的盲道、七拐八拐的盲道問題依然存在。就在今年,一段一百多米的盲道設計成十八彎引發網友強烈吐槽,但凡為盲人考慮一下就能想到應當設計成直線,而不是如此的「左右擺」。
-
常州天寧:檢察建議讓「忙道」回歸盲道
盲道對於視障人群而言,不僅僅是一條道路,更是一種「語言」。為了關愛視障市民出行,守護弱勢群體利益,近日,常州市天寧區檢察院開展無障礙設施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除了被障礙物擠佔,目前天寧區轄區盲道還存在公用設施設置不合理等情況,某些路段,配電箱、鐵路限高杆、拆遷工地圍擋緊貼盲道,還有些路段弱電、水錶、消防、雨水等地下檢查井井蓋鋪設不規範,嚴重影響盲道正常使用,妨礙盲人出行安全。
-
內蒙古再現「盲道十八彎」,「捋直」盲道需要人性化考量
同時呼籲施工方在施工盲道的時候,應多考慮盲人的實際需求。8月31日,當地住建局回應稱,已經整改,盲道已變成直線。「盲道十八彎」引爭議,網友稱「添堵」盲道作為一種無障礙設施,它的規劃設置本意是方便視障人士出行,講求的是實用、安全和人性化。但「十八彎」的盲道在現實生活中是否能方便使用?還是徒增麻煩?
-
盲道上的盲人去哪了?-虎嗅網
因此為了規避危險,董麗娜在獨自出行的時候會沿著馬路牙子前進,因為這比盲道更安全。 因為環境惡劣,不少盲人已經無法獨立出行。時代數據201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24%的中國視障人士可以獨自出門。視障人士不該只有做按摩師一個選擇 日常生活,視障人士出行的盲道很謎,在職場,他們的就業率同樣是個謎。 比如,同樣是引用2010年視障人士1233萬的數據,知網碩士論文和新華網所報導的視障人士就業率之差高達60%。
-
盲道上為什麼沒有盲人?
你是否注意過路上的盲道是否留心過地鐵站牌下的盲文是否看到過路上的導盲犬是否也恍然發現了這個荒誕的問題為什麼我在大街的盲道上從來沒看見過盲人呢?有盲人坦言「不敢一個人出門」盲道傷盲,問題普遍存在被車輛佔用的盲道缺失的導盲犬或是拒入導盲犬的公交車計程車和餐廳、酒店……對於視障人士來說一旦出門
-
讓AI做你的眼睛 人工智慧助盲打開視障人士新視野
「我們應該激勵更多為視障人士創新的技術成果,讓其儘早轉化成真正讓視障人士受益的產品,這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創新生態。」日新月異的科技力量正為視障人士「重見光明」帶來希望。11月底,谷歌表示,其研發的一款人工智慧系統,能夠幫助視障人士獨立參加跑步比賽。
-
讓盲道不再「盲」!泰安市財源街道開展專項整治
盲道是專門幫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設施,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但在生活中個別人佔壓盲道隨意停車,嚴重影響了盲人正常通行。近日,泰山區財源街道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針對非機動車停放佔壓盲道等行為進行了治理,切實保障視障人員通行權益。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光明影院」公益放映「講」電影給視障人士「看」
黎紹雲說,光明影院確實為視障人士的生活帶來光明。12月9日,「光明影院」公益放映單元影片《山丹丹花兒開》在三亞海棠灣萬達影院放映,視障人士通過對話和音樂以外的旁白講述,了解電影表達的故事。在展映現場,數十位視障人士在家屬的陪同下,體驗了無障礙電影。12月9日,「光明影院」公益放映單元影片《山丹丹花兒開》在三亞海棠灣萬達影院放映,視障人士通過對話和音樂以外的旁白講述,了解電影表達的故事。記者 李昊 攝據了解,「光明影院」項目是中國傳媒大學與北京歌華有線、東方嘉影共同創立的為視障朋友們釋讀電影的公益項目。
-
部分盲道成「斷頭路」、公廁無殘障扶手......德清無障礙設施還存在這些問題
這也就意味著視障人士稍有不慎,就會跌下臺階,崴腳、被其他車輛碰撞等風險會陡增。 依照《國家無障礙設施標準》規定:盲道鋪設應連續,應避開樹木、電線桿、拉線、樹穴、窨井蓋等障礙物,其他設施不得佔用盲道。如果說這些障礙物能夠通過盲杖提前預判,那二中門口盲道上的「障礙牆」可就真讓視障人士找不到前進的方向了。
-
日新月異的科技力量 為視障人士「重見光明」帶來希望
「我們應該激勵更多為視障人士創新的技術成果,讓其儘早轉化成真正讓視障人士受益的產品,這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創新生態。」日新月異的科技力量正為視障人士「重見光明」帶來希望。11月底,谷歌表示,其研發的一款人工智慧系統,能夠幫助視障人士獨立參加跑步比賽。
-
西安街頭的盲道,真「忙」啊!
2020年,中國視障人士數量已突破2000萬。據西安市殘聯數據顯示,2011年西安市視力殘疾人數為6.5萬。而以近幾年西安市人口擴張速度來看,我們可以預估西安市盲人數量已達10萬。這個數值並不低。然而,我在街頭隨機採訪了20位路人,有14位表示從未在西安街頭見過盲人。
-
盲道很"忙",信號燈有時很"沉默" 完善引導設施應全社會共同配合與...
在小宇的鼓勵下,記者硬著頭皮邁出第一步。不過,很快就被盲道上的一些障礙物所阻礙。除了盲道之外,在過馬路時一些信號設施的不完善,也會給盲人朋友帶來不便。現在紅綠燈有聲音提示的比較少,所以靠聲音辨別基本不能滿足。那麼,如何才能讓盲人朋友們更安全、便捷地生活在城市之中呢?就這一問題,記者也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有人認為,可以安裝盲人語音提示系統,方便盲人朋友的出行。
-
盲道不該「十八彎」-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漫畫/萬璇近日,在內蒙古赤峰市一處新修路段上,長約150米的盲道被改成了「十八彎」。當地殘聯呼籲,施工方在施工盲道的時候,應多考慮盲人的實際需求。(8月31日北京日報客戶端)盲道是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設施,但設計不合理的盲道、亂停亂放佔用盲道等現象,卻讓盲人出行困難重重。建設盲道等無障礙設施,體現著全社會對殘障人士的關心與呵護,講求的是實用、安全和人性化,具體設計施工中應當下足精細化功夫,讓其真正成為守護殘障人士權益的良心工程。
-
這是一套為視障人士設計的字體
今天,我們來看一套比較特殊的「功能字體」—— Atkinson Hyperlegible,它是為視障人士而設計,旨在提供更高的辨析度。視障並不只是失明,而是包括了不同程度、無法用眼鏡等尋常方法糾正的視力減退和障礙。也就說,不是所有視障人士都會用盲文,他們也可能會和大家一樣通過閱讀來獲取信息。
-
盲人按摩之外的視障人士工作暢想:咖啡師逐夢新生活
《華夏時報》記者近日了解到,廣州市合木殘障公益創新中心(下稱合木創新)孵化的一個項目,將視障人群的自主就業同咖啡結合在了一起。 該項目名為「手心咖啡計劃」。但最開始,合木創新相關團隊並沒有一下就鎖定咖啡這個行業,因為他們覺得視障群體也是一群年輕人,而年輕人會希望有一些不同的就業選擇。
-
以色列視覺黑科技OrCam,幫助視障人士重啟「新視界」
好在科技的發展打破了這種桎梏,各種為視障人士提供幫助的黑科技也不斷問世。如以色列的這款視覺輔助設備OrCam的問世,可以明顯改善視障人士生活、學習不便的狀況。以計算機視覺開創性技術為核心的OrCam視覺分析系統,可分析攝像頭所捕捉到的視覺輸入元素,例如任何表面文本文字、人臉、紙幣以及產品等。可以說OrCam的到來,對視障人士而言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和改變。
-
視障人士可在線上隨時「看」電影
無障礙電影,是專門為了方便殘疾人士觀看的經過加工的電影,它通過增補大量配音解說、字幕或者手語,讓視力或者聽力殘疾人士可以了解電影內容。移動電影院無障礙版專為因出行不便或沒有線下無障礙觀影條件的視力殘疾人打造,可以讓他們在任何場所、任何時間,拿出手機隨時隨地「看」無障礙電影,為其打造一條暢通無阻的「觀」影新通道。
-
視障博主乘電梯視頻播放量近千萬,有網友卻說「看不見就別出門」?
截至2016年,我國視力殘障人士已經達到1700萬人。作為1700萬分之一,鄭銳希望繼續通過自己的短視頻,讓更多人了解視障群體的生活狀態,分享自己的經歷給視障群體內部以鼓舞。同時,作為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的一名信息無障礙工程師,鄭銳通過在網際網路鋪設「盲道」,幫助更多人無障礙地獲取信信息。
-
小井蓋 大民生 檢察建議守護「腳底下的安全」
窨井蓋雖小,但關係到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丹鳳縣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轄區內有多處窨井蓋存在不同程度的丟失、損壞、塌陷、鬆動等問題,若不及時更換和修補,將會影響廣大群眾出行安全。近日,丹鳳縣人民檢察院針對轄區窨井蓋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依法向有關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儘快維修、更換問題井蓋,同時,建議對轄區內的窨井蓋定期進行檢查,形成常態化巡查機制。行政機關對檢察建議高度重視,積極整改,並建立了常態化巡查機制。井蓋雖小,但遍布城鄉各處,關係到每個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
讓閱讀更有溫度,視障人士「看」電影「聽」古仔
「越圖之聲」出新出彩讓視障人士享受閱讀之美由於視力原因,視障人士閱讀不便,沒有經過盲文學習的視障人士無法閱讀盲文書籍,盲文出版物數量也不多,諸多因素影響了視障人士享受閱讀。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智慧型手機得到了快速普及,電子設備日新月異發展,利用電子設備「聽」讀正日益成為公眾閱讀新風尚,也為視障人士享受閱讀提供了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