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美聲唱法是產生在義大利的傳統唱法,並被世界各地的歌唱家,聲樂教育家不斷研究探索,推廣發展的一種科學的發聲方法。今天給大家分享了美聲唱法發聲技巧,趕緊來看看吧! 美聲唱法發聲技巧 1、歌唱發聲的氣息支持 在我國戲曲使用的大都是丹田氣(肚臍往
美聲唱法是產生在義大利的傳統唱法,並被世界各地的歌唱家,聲樂教育家不斷研究探索,推廣發展的一種科學的發聲方法。今天給大家分享了美聲唱法發聲技巧,趕緊來看看吧!
美聲唱法發聲技巧
1、歌唱發聲的氣息支持
在我國戲曲使用的大都是丹田氣(肚臍往下橫三指),也可以說這個部位為氣息支點。這種發聲用氣有它的優點,氣息支點明確,支持發聲力強,小腹緊張易於其它部位放鬆,但也有它的不足處,缺乏氣息的柔軟性和彈性。義大利美聲派的發聲氣息是運用胸腹聯合呼吸,這種呼吸法氣息量大,有氣息的柔軟性和彈性,支點性強。1.在吸氣時,口鼻同時吸氣胸腔肺部充分張開橫隔膜下降,有足夠的氣息供給發聲。2.在呼氣時,氣息支點集中在橫隔膜可以用一種快吸慢吐的方法,做無聲練習。練習方法如下:
好像看到一朵非常美麗鮮花,十分驚訝的快速吸氣,然後保持此狀態,用吹灰的方法慢慢吐氣,吐完氣後放鬆,重新開始,每天堅持練習10次,有一定的功效。切記需要將氣集中在胸腔、喉咽腔、口咽腔的共鳴管子裡吸吐對共鳴管子的肌肉訓練也同時有好處。
2、激起
這是義大利美聲學派非常重要的技巧,激起分兩種。一種是硬激起,一種是軟激起,兩種激起都是小腹收縮橫膈膜向外彈,形成對抗的壓力。激起最好和聲帶配合練習,可以用數1、2、3.........練習,每天堅持練習數100次有明顯功效,清晨軍隊晨練的喊號聲是一種最好的激起,也可用內裡咳嗽的方法體會一下激起的奧秘,或內裡喊出短促的「嘿」的聲音可由低向高喊出;這條練習也要集中在共鳴管子裡練習。
3、快吸快吐,橫膈膜肌肉群練習
一個美好聲音的保持,需要強有力的橫膈膜肌肉群的控制。所以,需要不斷的練習橫膈膜肌肉群的伸縮和彈跳能力及強有力的控制聲音強弱、高低的氣息。比較好的方法:由慢至快、由弱至強的快吸快吐,練習時口鼻同時吸吐,夏天時,可以觀察狗喘氣開啟悟性;這種方法要堅持不斷的練習才會有很大的果效。著名歌唱家帕瓦羅蒂就使用此方法練習橫膈膜肌肉群。切記此方法一定要放鬆,不可僵硬才有果效,並在共鳴管子裡練習為最佳。
4、打哈欠和嘆氣配合練習
打哈欠喉節下降,橫膈膜下降,保持原狀;然後,從胸腔底部胸窩處開始嘆氣,通過共鳴管子從口嘆出。每天可練習30次。切記這條練習一直保持在笑的狀態下完成為最佳。
5、共鳴
有了氣息的支持,和聲帶的基音就需要聲音的擴大,哪就是要充分運用人體的共鳴器官,上帝造人給人許多共鳴器官,只要我們科學的運用,就可以不用聲嘶力竭的喊叫,並得到較大的音量和優美的音色,人體中最大的共鳴腔體是胸腔也是常被人忽略或是誤導,許多教師和學生在運用胸腔共鳴時覺得聲音比較暗,沒有金屬音所以就放棄,這是一個很可惜的錯誤,胸腔共鳴區雖然是第二共鳴區但他就像蓋樓房的地基一樣,樓房蓋的越高地基要打的越深,義大利美聲學派的許多歌唱家運用共鳴腔體的管子從胸腔開始形成這樣有很結實的聲音和雄厚的共鳴開始。
然後我們將第一共鳴區的喉咽腔,為什麼稱之為第一共鳴區,因為聲帶基音離它最近先產生共鳴,但要得到第一共鳴區的共鳴,必須和第二共鳴區密切配合,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打開喉咽腔和胸腔形成共鳴管子,然後在保持此狀態的情況下開始氣息和聲帶的激起發聲產生共鳴,這樣產生一個聲音的支點,這個支點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因為歌曲風格的不同通常有三個部位1、喉咽腔的聲帶上,2、胸腔中部,3、胸腔低部,不管你運用那一個支點都要聲帶自如運作擋氣和氣息形成對抗才能產生基因和共鳴。另外是第二共鳴區口咽腔鼻咽腔共鳴,是一個擴大器,打開牙關獲得口咽腔共鳴提高軟顎獲得鼻咽腔共鳴,然後是第四共鳴區,口腔、鼻腔、口腔有了以上的聲音打在硬顎或軟硬顎之間便能獲得第四共鳴區。
美聲唱法基礎演唱技巧
一、呼吸
美聲唱法演唱需要非常強大的呼吸支持,所以對於呼吸方法和技巧的要求,要高於民族和通俗唱法。呼吸方法同樣是胸腹式聯合呼吸法。通過鼻道吸入氣體後,進入到肺部和腹部,胸腔和小腹擴張,橫隔膜下降,兩肋肌肉向外擴張(也就是腰圍擴張)。這種方法有一個形象的例子就是,把鼻子靠近鮮花,去聞吸花香。掌握了這種呼吸方法,歌唱時保持住這種狀態,歌唱中下胸部和腹部也保持擴張,把氣息支點放在橫隔膜上保持住,均勻緩慢的呼氣。無論吸氣和呼氣,胸腔和腹部都保持住擴張狀態,呼氣發聲時,給小腹點向內壓縮的感覺和力量,發動氣體由下向上,衝擊摩擦聲帶發聲。越是高音時,腹部和後腰越是用力,有時後背和頭部都要用力,嗓子不用力。
二、腔體的打開
美聲唱法也分為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口腔五個腔體。五個腔體在演唱時都要用到,形成一個從胸部下發劍突到眼部上方額竇的豎立的管狀共鳴通道。演唱時,打開口腔中的牙關、提起笑肌(保持微笑時的肌肉狀態)、舌頭平放、抬起上顎軟口蓋和小舌頭、鼻腔至頭腔通道縱向打開、放鬆下顎充分擴張咽腔、喉頭下移保持住穩定位置。打哈欠時和受驚發出」啊「時的口鼻咽腔狀態同樣適用於民族唱法,不過擴張幅度還要儘量大些,要像口裡含著一個雞蛋似的感覺。低音時,胸腔作為主要共鳴腔體,口咽腔輔助共鳴,鼻腔和頭腔較少或者不參與共鳴。中音時,口咽腔和胸腔主要共鳴,鼻腔和頭腔輔助共鳴。高音時,頭腔主要共鳴,口鼻咽腔和胸腔輔助共鳴。
三、聲帶的狀態
聲帶是發聲器官的主要組成部分。吸氣和呼氣時打開,平時閉合,發聲時不完全閉合震動。唱歌時不能主動用聲帶振動發聲,容易使聲帶勞累甚至受損。要讓呼出的氣體衝擊聲帶,聲帶被動振動,聲帶不主動使力,也就不容易勞累。高音時,稍微收緊喉部和聲帶,同樣是氣息帶動聲帶發聲。
四、身體姿勢
美聲唱法演唱時,要求站立姿勢,雙腳與肩同寬,左腳稍靠前、右腳稍靠後。雙眼平視前方,脖子、肩部放鬆,前胸擴張後背挺直,臀部向上稍微提起。
五、聲樂知識
美聲唱法,除了發聲方法和技巧外,同樣掌握一定的聲樂知,像音調、節拍、配樂編曲知識等等。
六、咬字
美聲唱法對咬字有很高的要求,咬字要清楚,位置要靠前。通俗唱法可以講究個性,咬字要求不高。民族唱法有的歌曲帶有強烈的民族文化和地域色彩,對於普通話要求要看情況和作品。
六、感情投入
唱歌感情投入是非常關鍵的,要根據不同的作品和不同的藝術要求,投入不同的感情。沒有相應的感情投入,再好的發聲方法和發生條件唱出來的歌曲,都會索然無味!
七、情緒的把控和發聲狀態調整
唱歌是一門現場藝術和學問。歌唱前,要通過開嗓,把各個腔體活動打開,調整好各部位狀態。歌唱時,不能精神過於緊張,要保持一個平穩的心情和鬆弛的身體狀態,這樣才能更好的結合各個發聲部位,發出最好的聲音。
美聲唱法發聲的基本原理
首先,人們通過口,鼻吸氣,使自己的肺葉充滿空氣,當人們呼氣時,由於聲帶閉合阻氣,使聲帶產生震動我們稱它為基音,這時的聲音力量小,音色也不好聽。只有經過身體的共鳴腔體的共振,才能產生自然優美而響亮的聲音。歌唱是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和共鳴器官協調,科學的運動。
呼吸器官主要包括:喉頭,會厭,聲帶等。喉頭也叫喉結,是重要的發聲器官,會厭是長在舌根與喉嚨之間的一塊半圓形的葉狀軟骨,它的作用是保護氣管與聲帶。聲帶是位於喉嚨中間的兩條白色韌帶,當人們吸氣時,聲門打開,聲帶自然分開;而當呼氣發聲時,聲帶自然閉合靠攏,成水平狀,氣息穿過兩條聲帶間的縫隙,使聲帶產生震動,產生了聲音。
共鳴器官包括:胸腔,口咽腔,鼻腔,竇腔等。歌唱時依賴人體的這些器官的共鳴作用來擴大,修飾,潤色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