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世詩才——黃仲則

2021-02-08 騰飛計算機

乾隆四十八年(1783)的一天,在山西解州運城河東鹽運使沈業富的官署中,一個年輕詩人臥於病榻上,艱難地抬起頭,用迷離的雙眼最後打量了一下這個讓他無限懷戀的世界。

他的目光中充滿著幽怨的神情,但更多的是一種不甘心就這樣離去的悲傷,他還有太多要做的事沒有來得及去做,可命運已經不再給他時間了,肺病折磨得他生不如死。

在迷離的狀態中,他吟誦起了自己不久前寫的兩句詩:「添君風雪三更夢,老我江湖十載燈!」然後,他再度陷入昏迷,再也沒能醒轉過來。他匆匆地走了,年僅35歲。

他的生命雖已凋零,但他的名字卻長久地被人們記住了,他就是清代詩壇奇葩黃仲則。

能夠寫出瑰麗詩篇的才子,身上幾乎都有著兩個相同的特徵:身世坎坷,善感多愁。也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寫出那麼多優秀的詩篇。

坎坷的身世使他們對多難人生有了更多的體悟,多愁善感的性格,則令他們感時憂世、悲從中來,一篇篇絕美的詩詞便隨之誕生。這兩種特徵,也成了黃仲則逃不脫的宿命。

黃仲則四歲而孤,過早地品嘗到了生活的艱辛。他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科舉考試上,然而,他卻屢試不第,直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才應乾隆帝東巡召試取二等,被授武英殿書籤官。

熟悉清朝官場的人都知道,京城裡的小官,不但發不了財,反而連生活都難以為繼。

黃仲則的家境日漸貧寒,不得不舉債度日,在北京從伶人乞食、粉墨登場,幾年後,更因無力償還所欠之債,被債主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抱病赴西安尋找出路。

後來,他到了山西解州運城,病情加重,一命歸天。他身後蕭條,還是友人洪亮吉出資相助,才得以下葬。

懷才不遇、窮困潦倒的經歷,使黃仲則的詩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多有憤世嫉俗的篇章。

他在二十四歲生日時寫的自壽詞《沁園春》非常傷感:「蒼蒼者天,生我何為?一寒至此,辛味都嘗。水才名,如煙好夢,斷盡黃齏苦筍腸。男兒墮地堪傷,怪二十、何來鏡裡霜……」

他窮愁一生,「貧窮」二字在他的生命中刻下了辛酸的烙印,「全家都在風聲裡,九月衣裳未剪裁」;「詩到十分瘦,名傳一字貧。若繩三尺法,我輩是遊民」。

境遇的悽涼,使他深深體味到世態炎涼,發出了「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悲嘆。

黃仲則生活的時代,正是所謂的「康乾盛世」,許多幫閒的文人們,都在拼命為盛世唱「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的讚歌,只有黃仲則是一個清醒者,他在「歌轉玉堂春,舞回金蓮步」的昇平氣象中,看到了盛世背後的疼痛,並勇敢地發出了盛世的衰音:「江山慘澹埋騷客,身世悽涼變楚音!」

對現世的失望,使他的心情極度抑鬱,其詩文因之多低沉蒼涼。他爬到一座高高的山上,望著遠方飄動的白雲,不禁悲從中來,放聲痛哭:「每放登高慟,浮云為慘悽。」

現世的悲苦,使他轉而把希望寄託到了佛家淨土:「怕聽歌板聽禪板,厭看春燈看佛燈。」

那一年除夕,當千家萬戶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時,他卻倍覺悽涼:「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他是一個橫絕一代的詩人,才華蓋世,卻一生潦倒,「空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他是在最美的華年匆匆而逝的,留給後世的我們無限感傷。

物理意義的生命雖已逝去,他的詩文卻永遠地流傳了下來,正如鬱達夫所說:「要想在乾、嘉兩代詩人之中,求一些語語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詩人氣質的詩,自然非黃仲則莫屬了。」

相關焦點

  • 鬱達夫為何是黃仲則的異代知音?不過是命運同歸、詩文相應
    縱觀鬱達夫舊體詩,能夠輕易發現,其作品的技法、意象群、以及藝術風格都與黃仲則極其相似。對此唐弢看得很清楚,他曾言:「達夫先生是黃仲則的愛好者,他的詩受黃仲則、龔定庵影響最多」。在《沉淪》、《離散之前》等小說中,黃仲則的名字、詩集、詩句也屢屢出現。似乎百年前逝去的黃仲則,如同至親好友般,一直陪伴在鬱達夫的左右。黃仲則有詩「十年走塵中,高唱無人賞」,生前他感嘆沒有知音,但鬱達夫足以稱的上黃仲則的異代知音了,無怪與鬱達夫同一時期的易君左等人,都將其視為「現代黃仲則」。
  • 黃仲則 詩12首
    黃仲則 詩13首黃仲則 詩10首黃仲則詩13首
  •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寥落如我黃仲則
    目之盡頭,那郊寒島瘦的影子,隨了噠噠的馬蹄,載著詩句推敲著向前方尚未走遠;再近前,清癯潦倒的黃仲則也攜了詩句落寞而終。是了,目光不再游離,和著這冷寂無聲的夜之寒氣,這位四歲而孤、少負詩名、懷才不遇、窮困潦倒的清代詩人——黃景仁,伴餘同行!若是論說家世門庭,黃景仁也算得上是名門之後。家族名人可上溯至北宋「蘇門四學士」之黃庭堅。黃景仁(1749年—1783年),祖籍常州。
  • 細說清代詩人黃仲則,歷代文人名家如何評價他?
    那天,頗有些失望地從洪亮吉故居出來,在門口,意外得到一個信息,離此不遠,還有一所黃仲則故居。程十髮為黃仲則造像黃仲則是清代詩人,自清中晚期至民國,一直保持很高的聲譽,許多詩人、文人都是他的擁躉,奉之若神明。據說,有關他的年譜、評傳、詩集選本,出版數量之多,是清代其他詩人不可比擬的。
  • 世人只知納蘭容若,何曾知曉黃仲則!
    黃仲則生命中還有一件不能承受之重的事,就是他悲傷的初戀。黃仲則17歲時離家求學,住在姑母的家裡,與小兩歲的表妹在相處中產生了感情,兩人立下山盟海誓,私定了終身。後來黃仲則外出參加科考,不得不與表妹暫時分別。
  • 黃仲則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就好比馬雲說「我不喜歡賺錢」
    後輩讀書人每聽到這句話,就不禁埋怨原作者黃仲則:對讀書人這麼有歧視?然而,斷章取義,脫離原詩談體會,猶如管中窺豹。故此,我們先看這首《雜感》的全文: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 詩才造句和解釋_詩才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詩才(shī cái)。 詩才參考例句: 1、喪失人格的詩人比沒有詩才而硬要寫詩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 詩才有關的成語: 1、擊缽催詩(jī bō cuī shī):指限時成詩。
  • 黃仲則《綺懷》:不朽的詩 都是純粹的淚
    黃仲則
  • 謝詩才
    謝詩才,清朝衡州府清泉縣三十九都三十一區慕政鄉蔡金坪(現衡陽市珠暉區和平鄉東山村謝家町)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生,原名謝相銀
  • 帕金斯怒吹濃眉:AD就是個不世出的天才
    評論員帕金斯在推特上怒吹濃眉,驚嘆道:「AD就是個不世出的天才!!!,繼續加油!」開拓者後衛達米安-利拉德開玩笑說道:「進絕殺了他竟然沒有躺下慶祝……」(編輯:武當松柏)
  • 齊麟的三項天賦,身體和手感罕見背後,一項特質「不世出」
    天賦,身體和手感兩項天賦很罕見背後,一項特質「不世出」。 既有身體,還有投射手感,兩項天賦集於一身已經很罕見,更令人驚嘆之處,齊麟還擁有一項「不世出」的天賦。 三、籃球智商。 一名優秀球員的籃球智商最典型體現,攻守時機的把握和時刻保持清醒和冷靜,齊麟呢?
  • 河南新鄉龍泉苑,堪稱不世出的桃源仙境
    現代化城市蘊含的鄉村氣息,堪稱不世出的桃源仙境,順便領略下河南人民的熱情好客,想必是個不錯的選擇。小眾景點有小眾景點的獨特,在這裡不同的風俗人情也有不一樣的味道,如果你打算帶著家人出去玩,不妨考慮一下新鄉的龍泉苑。
  • 黃仲則詩選集
    黃仲則(1749-1783),名景仁,字漢鏞,自號鹿菲子,江蘇武進(常州)人,北宋詩人黃庭堅後裔。祖黃大樂,為高淳校官。父黃之掞,為縣學生。
  • 呂本懷談詩——什麼樣的詩才是好詩?
    什麼樣的詩才是好詩?讀者說了往往不算,評論家說了也不算,最終裁定的只有時間。真的好詩一定如珍貴的玉石,歲月會給它包漿,並隨歲月流逝而越來越溫潤。「對此我深表認同,什麼樣的詩才是一首好詩,一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定還可列舉出各種各樣的元素,一定還能夠建立各種各樣的標準,但擁有這三個層面上的愉悅對讀者而言至關重要,這些詩之所以最終會被我選中,首先正在於這愉悅所導致的一見鍾情。
  • 中國女排,她被譽為不世出的天才二傳,卻遠赴瑞士當保安,佩服
    作為一名二傳手,楊錫蘭的天賦甚至要高於郎平,郎平是當時世界女子排壇三大主攻,而楊錫蘭卻是當時世界女子排壇毫無爭議的第一二傳,被譽為「不世出的天才二傳」。
  • 紅樓夢:詩才滿腹的林黛玉為何不識這個字?背後大有深意
    但如果說詩才滿腹的林黛玉也有字不識,估計沒有一個人會相信,假若有人相信了,那個人不是瘋子,就是傻子。可事實上,林黛玉恰恰就有一個字不識,不是筆者亂說,是曾任林黛玉的家庭教師賈雨村說的,「這個女學生讀至凡書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寫字遇著『敏』字,又減一二筆。」可見,對於這個「敏」字,林黛玉好似永遠學不會一樣,既讀音不標準,又寫得不正確。
  • 不世出的馬拉度納或只能誕生在阿根廷那塊狂放的土壤裡
    不世出的馬拉度納或只能誕生在阿根廷那塊狂放的土壤裡,因為阿根廷也說不上多麼的理智理性,否則阿根廷就不會主動挑起馬島戰爭,並輸的體無完膚。阿根廷之於馬拉度納是將遇良才,是棋逢對手,是天作之合。據說,我們的腳下就是阿根廷,這是地理老師告訴我的。
  • 同人小說 | 三界封魔(一百三十四)羊族不世天才
    老山羊裁判也是愣了好久,才喃喃道:「天才,這是我羊族的不世天才啊!」  「小白你真是太棒了!」  雪千尋直接將小肥羊抱了起來,激動道:「你太給我長臉了,快快快,我們繼續打下一場,咱們就在這兒,任由它們挑戰,我看還有誰敢瞧不起你!」  小肥羊也激動無比,直接又跑回了擂臺,那姿勢,那表情,明顯就是「還有誰」的意思。  「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