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納蘭容若,何曾知曉黃仲則!

2020-12-12 凸覓

古代詩詞發展在唐宋時期最為鼎盛,出現了無數名流千古的詩人和他們留存下來的詩作。在明清時期,詩詞逐漸衰落。

尤其到了清代,更是沒落。但也出現了如納蘭容若、黃景仁這樣的詩人,可惜後者遠沒有前者所為人熟悉。

今日小覓分享:

綺懷(其十五)

—清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譯文】

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簫,那伊人所在的紅牆雖然近在咫尺,卻如天上的銀漢一般遙遙而不可及。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為了誰在風露中佇立了整整一夜呢?

纏綿的情思已盡如抽絲的蠶繭,宛轉的心已經像被剝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歲時在那月圓之夜的情景,可嘆我手中的這杯酒竟已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

黃景仁,字仲則。他與納蘭容若一樣,在那個詩詞衰落的年代,創造出無數獨特而又直面靈魂的、嘔心瀝血的詩詞。

雖然兩人出身相差很大,納蘭出身富貴,黃景仁家境貧寒,且自幼喪父,孤苦無依,但兩人卻有著極為相似的命運。

兩人都有著帥氣的長相和滿腹的才華,但可能是天妒英才,兩人都在大好年華與世長辭,黃景仁享年35歲,納蘭更是在31歲就去世了。

黃景仁有著才能卓越、才情出眾,但是卻因為不肯向汙濁的現實低頭,所以一生囿於場務,八次鄉試都沒考中舉人,只得投身幕府,以此謀生。

黃景仁孤傲的個性和純真的心靈,使他無法在這個異族入侵、文學衰微的時代中前行,所以他一生貧病交加,最後在外出謀生時,因病去世。

後來還是他的人生知己洪亮吉,接連四日,晝夜不停,夜行七百裡,為他扶靈回鄉。這種對現實和命運的悲嘆,是仲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黃仲則生命中還有一件不能承受之重的事,就是他悲傷的初戀。

黃仲則17歲時離家求學,住在姑母的家裡,與小兩歲的表妹在相處中產生了感情,兩人立下山盟海誓,私定了終身。

後來黃仲則外出參加科考,不得不與表妹暫時分別。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分別後,姑母將表妹送入了杭州觀察使府中做歌妓,且為她許了人家。

年輕的仲則面對這樣的命運,只能寫下一首首纏綿悱惻的詩詞來懷念他們曾經深情的歲月。26歲時,他聽聞表妹嫁於人夫後,已育有一子。

傷懷中,他模仿李商隱的《無題》詩,寫下十六首《綺懷》詩,今天這首就是其中的第十五首,也是世所公認的對應李商隱「昨夜星辰昨夜風」的那首。

相關焦點

  • 少年悲情詞人,多情、無情公子|納蘭容若泣血:人間此情何時已?
    但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見……」等300多首不朽詩篇、永隨日月而在。《納蘭詞》不朽的文字傳承讓納蘭容若永生在人間。人人爭唱《飲水詞》不只是只在當時……讓我們先看納蘭性德的《少年遊算來好景只如斯》吧——算來好景只如斯,惟許有情知。尋常風月,等閒笑談,稱意即相宜。十年青鳥音塵斷,往事不勝思。一鉤殘照,半簾飛絮,總是惱人時。
  • 不世詩才——黃仲則
    他的生命雖已凋零,但他的名字卻長久地被人們記住了,他就是清代詩壇奇葩黃仲則。能夠寫出瑰麗詩篇的才子,身上幾乎都有著兩個相同的特徵:身世坎坷,善感多愁。也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寫出那麼多優秀的詩篇。坎坷的身世使他們對多難人生有了更多的體悟,多愁善感的性格,則令他們感時憂世、悲從中來,一篇篇絕美的詩詞便隨之誕生。這兩種特徵,也成了黃仲則逃不脫的宿命。
  • 一個官二代的吶喊與彷徨:納蘭容若情詩寫得好,日記也備受矚目
    見是見了,卻無法知曉表妹心事!只能這樣,遠遠兩相望。此次一別,此生不復再見!從此孤影寂寥。你以為納蘭容若只曉男歡女愛,是個多情公子?那就錯了。除了尋覓知音,他還有滿腔報國熱血,承載著光耀家族門楣的重任。在父親眼中,他是長子,是納蘭家的未來。
  • 黃仲則 詩12首
    卸帆只憶吳淞岸,擁楫驚聞越客吟。風雪衣單知歲晚,江湖酒病與年深。浮雲欲別休回首,千裡蒼梧是去心。夜泊聞雁 獨夜沙頭泊,依人雁幾行。悤悤玉關至,隨我度衡陽。汝到衡陽落,關山我更長。悽然對江水,霜月不勝涼。
  • 「人生若只如初見」簡短的7個字,飽含納蘭容若的一生無奈與哀傷
    「人生若只如初見」簡短的7個字,飽含納蘭容若的一生無奈與哀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納蘭性德(清)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納蘭性德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納蘭容若,他是滿族正黃旗人,家世顯赫,清康熙大學士明珠之子。
  • 納蘭容若寫給朋友的1首絕交詩,開頭7字驚豔世人,卻被誤讀了千年
    納蘭容若,清初第一詞人。納蘭容若在清代以及中國詞壇史上都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北宋以來,一人而已」,這是中國近代學者王國維對他的高度評價!今天我們來看看納蘭容若最經典的一首詩詞——《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詞人模仿古樂府的決絕詞。不過這首《木蘭花令》,卻被誤讀了千年,常被人們當做愛情詩來讀,其實是作者寫給朋友的1首絕交詩,開頭7字驚豔世人,流傳千古。
  • 納蘭容若最悽美的六首詩詞,滿腹憂愁盡在詩詞裡,唯有心事無人知
    王國維曾評價納蘭容若說,唐宋以後,惟有他的「夜深千帳燈」一句,意境堪與李杜詩句媲美,又如「大江流日夜」、「明月照積雪」。納蘭容若在小令方面詞工清麗,造詣極深,所以王國維稱他的詞之真切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但他的一生,可能也沒有哪個詞能夠概括。
  • 細說清代詩人黃仲則,歷代文人名家如何評價他?
    黃仲則書法兩位愛書人的這段佳話,讓我對黃仲則發生了興趣,很想知道他的詩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現在要找黃仲則的書,自然不是件很難的事。只在孔網上搜了一搜,不僅馬上就有了《兩當軒集》,而且還得到一本商務印書館早年印行的黃逸之著《黃仲則年譜》以及朱建新選注《黃仲則詩》與章衣萍所著《黃仲則評傳》的合本。
  •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走近納蘭容若
    一個名字一段歷史,因為在北京浩瀚輝煌的歷史長河中,在被稱呼為北平的某個歷史片段中,納蘭容若這個名字被萬民崇拜,被世人敬仰,亦因納蘭公子的英年早逝而至舉國節哀,至今仍令後人唏噓不已,感慨萬千。看了老舍先生、鬱達夫先生等描述的「北平的秋」,還看了諸多敘述各行各業的老北平人以歌詠納蘭詞為能事的著傳。
  • 納蘭容若經典詩詞,美到心碎
    ——納蘭性德 《採桑子》7、 只應碧落重相見,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剛作愁時又憶卿。 ——納蘭容若 《採桑子》8、淚咽更無聲,止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 更更,泣盡風前夜雨鈴。——納蘭容若 《南鄉子 為忘婦題照》'9、惆悵彩雲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 黃仲則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就好比馬雲說「我不喜歡賺錢」
    後輩讀書人每聽到這句話,就不禁埋怨原作者黃仲則:對讀書人這麼有歧視?然而,斷章取義,脫離原詩談體會,猶如管中窺豹。故此,我們先看這首《雜感》的全文: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 《當徐志摩遇見納蘭容若》:清朝才子與民國詩人的一場相遇相知
    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道盡了多少人間情愛的纏綿悱惻、悲歡離合。作者納蘭容若,用一首哀怨婉轉的木蘭詞向世人表明,這世間能寫出清麗婉轉、感嘆哀傷詩詞的人並非只有南唐李後主李煜一人。 一段「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 納蘭容若與5位女子的愛情: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驚豔一世
    納蘭容若能夠在往日的鐘鳴鼎食、金階玉堂之中,葆有自然之舌言情,確實是難能可貴的。然而,世人總是愛看八卦的,納蘭與5位女子的愛恨糾葛,依然為大眾所津津樂道。 遠遠地,納蘭容若見了表妹一面,表妹容顏依舊,只是兩人再無機會回到從前,甚至一句簡單的問候也不能。 恰如《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中描寫: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 揭秘才子納蘭容若生命中的四個女人,他最愛誰?
    但納蘭容若他的情感史,又是怎樣的呢?據我所知,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短短三十餘年的生命歷程中,有過四個女人。夭折的初戀納蘭容若在自己十幾歲的時候,有一段美好的戀情,那是他的初戀。這一段初戀,這段初戀有著很多說法,因為他初戀的對象有人說是他的表妹,有人說是他的丫鬟。
  • 鬱達夫為何是黃仲則的異代知音?不過是命運同歸、詩文相應
    縱觀鬱達夫舊體詩,能夠輕易發現,其作品的技法、意象群、以及藝術風格都與黃仲則極其相似。對此唐弢看得很清楚,他曾言:「達夫先生是黃仲則的愛好者,他的詩受黃仲則、龔定庵影響最多」。在《沉淪》、《離散之前》等小說中,黃仲則的名字、詩集、詩句也屢屢出現。似乎百年前逝去的黃仲則,如同至親好友般,一直陪伴在鬱達夫的左右。黃仲則有詩「十年走塵中,高唱無人賞」,生前他感嘆沒有知音,但鬱達夫足以稱的上黃仲則的異代知音了,無怪與鬱達夫同一時期的易君左等人,都將其視為「現代黃仲則」。
  • 黃仲則《綺懷》:不朽的詩 都是純粹的淚
    黃仲則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最古老的愛情故事問蓮根,有絲多少,蓮根知為誰苦?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最古老的一見鍾情▼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把時間交給情詩在看,一起聽詩!
  • 納蘭容若:他的情詩藏著兩個女人的身影,那是他生命中的最愛
    如蘇軾為亡妻王弗寫下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沈復在《浮生六記》中為芸娘寫下的「惟願三白同芸娘,白頭到老,百年好合」;納蘭容若懷念已故妻子盧氏寫下的「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這「若」正是納蘭容若名字中的一個字,而他的詩詞中「若」字出現得也不少,如「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若使春風知別苦,不應吹到柳條邊」「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等。
  • 納蘭容若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肉麻詞,句句絕美,堪稱誇妻典範
    提及納蘭容若你或許並不太熟悉,他乃清朝「清詞三大家之一」,本名納蘭性德,字容若,曾經有人用「兩宋以來,一人而已」來評價納蘭容若的詞作,說他的詞作品是繼宋詞後唯一一人,足以見得納蘭容若在詞壇的地位。今天我們介紹的是納蘭容若少有的寫出他欣喜情緒的愛情詞,這是納蘭容若與愛妻新婚之夜寫下的一首肉麻詞,句句絕美,堪稱誇妻典範。
  • 納蘭容若一生的情史:歷經愛而不得,而又陰陽相隔,最後偷偷摸摸
    說起納蘭容若,他應該可以滿足許多少女對白馬王子的所有幻想。他有才華,年紀輕輕便中舉入了仕途,曾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那些詩詞橫貫古今,驚豔了世人。究竟是何原因,無人可以揭曉,納蘭容若也終究順應了這個悲慘的趨勢,年僅三十歲便英年早逝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圖片來源於網絡:清朝的第一詞人納蘭容若世人皆知,納蘭容若的母家是納蘭家族。
  • 年輕的蘇軾和納蘭容若,都在新婚之夜寫了首情詞,千年來難分高下
    卻因為兩人都在大婚當日,洞房花燭夜寫了一首情詩,而詩詞也被廣為流傳,從而被世人知曉進行比較,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仍舊難分高下。才子蘇軾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