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前沿】突破!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

2020-12-23 澎湃新聞

【學術前沿】突破!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修飾過程

2020-08-11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iNature ,作者楓葉

iNature

專注前沿科學動態,傳遞科普信息。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動態表觀基因組對於發育和健康中適當的基因表達至關重要。此過程的核心是複雜的轉錄過程,該過程將細胞信號與染色質變化,轉錄機制和信使RNA的修飾(例如N6-甲基腺苷(m6A))整合在一起。然而,對動態表觀基因組的這些方面的整合在機理上還不是很了解。

2020年8月10日,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及肖姍共同通訊在Nature Genetics 在線發表題為「N6-Methyladenosine co-transcriptionally directs the demethylation of histone H3K9me2」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顯示了抑制性組蛋白標記H3K9me2是通過m6A修飾的轉錄物的誘導特異性去除的。該研究證明了甲基轉移酶METTL3 / METTL14調節H3K9me2修飾。

該研究觀察到了H3K9me2去甲基酶KDM3B在m6A與佔有率之間的全基因組關聯,並且發現m6A閱讀器YTHDC1與m6A相關的染色質區域發生物理相互作用並募集KDM3B,從而促進H3K9me2去甲基化和基因表達。這項研究建立了m6A和動態染色質修飾之間的直接聯繫,並提供了對RNA修飾和組蛋白修飾之間的共轉錄相互作用的機械理解。

RNA是高度修飾的, m6A是最廣泛且高度保守的mRNA修飾,它通過METTL3–METTL14核心甲基轉移酶複合物共轉錄成RNA轉錄本, 被去甲基酶FTO / ALKBH5擦除並被諸如YTH家族蛋白之類的閱讀器識別。

m6A調節細胞質中許多關鍵的轉錄後過程,但在細胞核中也具有功能,例如核RNA加工和R環的積累。最近,觀察到在染色體相關的RNA上發現了m6A,並且它調節染色質狀態和轉錄。然而,m6A在動態染色質修飾上的直接作用仍然未知。

文章模式圖(圖源自Nature Genetics )

該研究顯示了抑制性組蛋白標記H3K9me2是通過m6A修飾的轉錄物的誘導特異性去除的。該研究證明了甲基轉移酶METTL3 / METTL14調節H3K9me2修飾。

該研究觀察到了H3K9me2去甲基酶KDM3B在m6A與佔有率之間的全基因組關聯,並且發現m6A閱讀器YTHDC1與m6A相關的染色質區域發生物理相互作用並募集KDM3B,從而促進H3K9me2去甲基化和基因表達。這項研究建立了m6A和動態染色質修飾之間的直接聯繫,並提供了對RNA修飾和組蛋白修飾之間的共轉錄相互作用的機械理解。

參考消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677-3

來源:iNature

1980-2020

原標題:《【學術前沿】突破!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肖姍揭示RNA修飾調控組蛋白修飾過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研究揭示mA通過共轉錄逆向調控組蛋白修飾的現象和機制
    南方醫科大學夏來新團隊長期圍繞RNA代謝和發育調控的關係,重點關注RNA加工在人類胚胎發育中的調控作用,旨在揭示RNA剪切和修飾在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動態分布和基本功能,為人類出生缺陷和胎源性疾病的診治、藥物研發等提供理論依據及線索。
  • 【科技前沿】劉聰/李豔梅合作揭示翻譯後修飾調控帕金森病致病蛋白...
    【科技前沿】劉聰/李豔梅合作揭示翻譯後修飾調控帕金森病致病蛋白α-syn的液-固相轉化與聚集的分子… 2020-08-05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術前沿】鍾波組發現MAVS和MITA泛素化修飾的新機制
    MAVS(又叫做VISA)以及MITA(也叫STING)作為重要的接頭蛋白,分別介導胞漿中識別RNA的模式識別受體和識別DNA的模式識別受體所介導的信號轉導。研究表明,MAVS和MITA的活性與穩定性受到泛素化與去泛素化修飾的嚴格調控【2】。
  • 【學術前沿】王朝/熊偉/李健潮合作揭示GABAA受體轉運調控的分子機制
    【學術前沿】王朝/熊偉/李健潮合作揭示GABAA受體轉運調控的分子機制 2021-01-13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術前沿】藍斐團隊報導METTL5調控核糖體翻譯並促進腫瘤生長
    蛋白翻譯是一個高度精細的調控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多種rRNA修飾參與其中,無論是細菌、酵母還是多細胞生物,均有研究證明核糖體RNA修飾對生物體的翻譯和生長有影響。隨著近年來高解析度核糖體結構的解析,人們發現了更多的多細胞生物特有的rRNA修飾位點,這些修飾的調控酶以及對翻譯的影響尚未可知,特異存在於多細胞生物中的功能和意義需要更多研究來闡釋。
  • 【學術前沿】徐平龍實驗室揭示核酸免疫識別的線粒體功能及分子機制
    【學術前沿】徐平龍實驗室揭示核酸免疫識別的線粒體功能及分子機制 2020-11-10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術前沿】 王嘉東/王巍/申佔龍合作揭示PD-1蛋白水平穩態調控機制
    2018年,許琛琦課題組在Nature發表論文報導了在T細胞激活約兩天後,FBXO38可以降解從細胞膜內化後的PD-1蛋白,解釋了PD-1蛋白最終是如何降解的【5】。而在轉錄層面,人們已經發現超過10種轉錄因子複合物以及表觀遺傳學調節因子共同組成了複雜的PD-1轉錄調控網絡,說明在細胞內PD-1的表達確實受到了精確的調控【6】。
  • 【學術前沿】Cancer Discovery | 劉玉/陳崇揭示染色體17p缺失驅動...
    通過競爭性移植、轉錄組測序發現PHF23對B細胞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作者發現PHF23是一個單倍劑量不足的腫瘤抑制基因,這與染色體17p缺失也都為雜合缺失相一致。團隊之前的工作發現急性髓性白血病中染色體7q缺失中的MLL3也是一個單倍劑量不足的腫瘤抑制基因不謀而合【3】。PHF23是組蛋白3第四位賴氨酸甲基化的reader。
  • 【學術前沿】李海濤組首次報導組蛋白苯甲醯化閱讀器並闡釋分子...
    組蛋白修飾攜帶著關鍵表觀遺傳信息,該信息的解碼過程往往依賴於「閱讀器」(reader)蛋白對修飾的正確解讀。組蛋白苯甲醯化修飾(Kbz)是新近鑑定的一類賴氨酸醯基化修飾類型,其廣泛分布於組蛋白的柔性尾巴並調控基因轉錄【1】。
  • 【學術前沿】高紹榮/江賜忠/陳嘉瑜合作揭示Dux可介導修復SCNT胚胎...
    該研究基於對正常受精胚胎,體細胞核移植胚胎,以及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TSA處理後的核移植胚胎的H3K9ac組蛋白修飾的平行分析,發現H3K9ac修飾異常是核移植胚胎重編程的重要表觀遺傳障礙,鑑定出一系列以H3K9ac標記的重編程異常區域(aberrantly acetylated region, AAR),並首次揭示了TSA挽救核移植胚胎發育受限於體細胞原有表觀遺傳特性。
  • ...王福俤/閔軍霞/謝黎煒團隊合作揭示轉鐵蛋白受體調控脂肪細胞產...
    4月24日,浙江大學醫學院王福俤和閔軍霞團隊,以及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謝黎煒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 Advanced Science(IF=15.804)發表題為:Transferrin Receptor 1 Regulates Thermogenic Capacity and Cell Fate in Brown/Beige Adipocytes 的研究論文。
  • 【學術前沿】突破!李蘭娟/李賽等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學術前沿】突破!截至目前(9月15日),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925萬例,死亡人數達93萬。這些數字每天都會更新,而且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儘管在SARS-CoV-2蛋白的結構闡明方面取得了最新進展,但完整病毒的詳細結構仍有待揭示。
  • 南方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發布組蛋白甲基轉移酶最新...
    今天(24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研究團隊在學校冷凍電鏡中心支持下,與國內外多家研究團隊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NSD蛋白與核小體複合物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
  • 鄭大一附院專家組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發育「表觀基因組重啟」機制
    近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孫瑩璞/徐家偉課題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頡偉課題組合作研究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組蛋白修飾重編程規律,發現人類早期胚胎發育染色質獨特的親本到合子表觀基因組的轉換模式,提出「Epigenome rebooting(表觀基因組重啟)」模型。
  • 組蛋白研究進展速覽!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被稱作SCAR-seq的新技術,這使得他們解決了儲存在組蛋白中的表觀遺傳信息在DNA複製和細胞發生分裂時是如何傳遞的問題,並且成功地鑑定出一種當細胞發生分裂時負責細胞記憶傳遞的蛋白,即MCM2,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
  • Nature背靠背|組蛋白H1調控染色質結構
    Melnick教授以背靠背的形式在Nature發表有關組蛋白H1通過影響染色質3D結構調控發育和疾病進程的機制。Arthur I.Skoultchi教授的研究題為「H1 histones control the epigenetic landscape by local chromatin compaction」,該研究發現組蛋白H1通過調控染色質結構來影響表觀遺傳修飾H3K27me3和H3K36me2的豐度,從而影響基因表達的機制。
  • 中國科研人員首次揭示癌症致病機理,獲國際關注!
    2020年12 月24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自然》)在線發表了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佔新實驗室與南方科技大學的冷凍電鏡中心、美國斯隆凱特琳癌症研究所的Dinshaw Patel實驗室以及美國史丹福大學的Or Gozani實驗室合作完成的題為"Molecular basis of
  • 【學術前沿】伊成器、宋春嘯等全面總結DNA和RNA修飾的檢測方法和...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迄今已鑑定的DNA和RNA修飾分別超過17種和160種,對這些修飾的生物學功能的興趣促使表觀基因組學(epigenomics)和表觀轉錄組學(epitranscriptomics)的建立和發展。了解特定修飾在基因組或轉錄組上的精確定位是我們解析其生物學功能的關鍵。
  • Sci Adv|周慶華團隊揭示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熱應激跨代遺傳
    ,且這種現象在未經熱刺激的後代中仍然能維持到F5代,並揭示了這種跨代遺傳效應被組蛋白H3K9me3和DNA的N6-mA(DNA上的N6-甲基腺嘌呤)的修飾所介導。由於所觀察到的熱壓力誘導的生存優勢會在有限世代內恢復到正常水平,作者猜測這一現象可能是受到表觀遺傳的調控。通過對參與表觀遺傳調控的部分基因突變株進行檢測,發現組蛋白H3K9me3修飾參與該跨代遺傳效應。H3K9me3甲基轉移酶的set-25和set-32基因的缺失【10】,消除了這種熱激誘導存活優勢的記憶效應。
  • ...建成高水平醫科院校路在何方?——專訪南方醫科大學校長黎孟楓
    南方醫科大學校長黎孟楓南方醫科大學現擁有888項有效專利,其中發明專利407項,數量居全國獨立醫科院校首位相較於利益驅動,創新意識更多來自使命驅使。很多時候,我們國家不乏有本事、有能力創新的科學家,但來自現實的誘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