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健康跑步一輩子:怎樣跑步才能防止關節軟骨磨損

2021-01-14 網易

  不少跑友在跑步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發生了各種各樣的傷痛,其中以膝前痛最為常見和典型,學名髕骨軟骨軟化症。聽到這個名詞,跑友們也許不明就裡,但如果去醫院看病,醫生往往會建議膝痛跑友不要再跑了,並以軟骨會被跑步磨損甚至磨沒了警告跑友,跑步真的會把軟骨磨沒了嗎?今天,我們來科學分析一下這個跑友十分憂慮卻得不到很好釋疑的問題。

  一、關節軟骨對於運動至關重要

  關節是人體運動的樞紐,一般由兩根骨骼的相鄰骨面所構成,為了防止運動時骨面與骨面直接摩擦,相鄰骨面各自覆蓋有一層薄薄的軟骨,正常情況下,軟骨呈淡藍色,有光澤,表面十分光滑,摩擦係數比兩塊冰面還要小。


  人在運動時,就會對關節產生摩擦、擠壓、衝擊和負載,而關節軟骨具有下圖所示的重要作用。因此,關節軟骨對於運動至關重要。

  關節軟骨的作用


  二、正確的跑步不僅不會把軟骨磨沒了,反而讓軟骨更加健康

  關節軟骨沒有神經支配,也沒有血管供應營養,其營養成分必須從關節滑液中獲取。當關節軟骨受壓時,軟骨變薄,滑液從軟骨中被擠出,而壓力消失時,滑液被吸入軟骨中,這就如同海綿效應,就在這一擠一吸中實現了對於軟骨的營養。因此,關節軟骨的營養代謝必須通過適度的運動才能實現,只有讓關節軟骨不斷受到適度應力刺激,才能維持軟骨的正常結構和功能。

  有研究顯示,運動還可以讓關節軟骨變厚,這樣就更加有利於吸收、分散和緩衝關節受到的衝擊。綜上所述,擔心跑步把軟骨磨沒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正確的跑步只會讓關節軟骨更加健康。


  三、科學研究雄辯地證明了跑步對於關節的好處

  很多人常常會誤以為長距離跑步、或者相對劇烈的運動,可能會傷害關節,應該減少這一類的鍛鍊方式。2013年,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生命科學部的威廉士及其同事,為了解答此問題,前後歷時10多年、調查了9萬名跑步與和步行鍛鍊者。這是迄今為止,該領域最大規模、水平最高的研究,目的是判斷跑步及類似的鍛鍊運動,會增加還是降低膝蓋骨關節炎風險的問題。


  結果發現:跑步能夠明顯的減少人們患關節炎的風險。作者認為跑步之所以能相對地降低人們發生關節炎的風險,很可能是由兩個原因導致的:一是跑步增加了關節韌帶強度和軟骨厚度;二是跑步可以產生相對有效的減肥效果,而減輕體重可以減少對關節的壓力。當然,作者最後也提出:關節部位有傷的人群,還是等待症狀緩解後再跑步為好。

  四、跑步引發的膝痛意味著軟骨磨損嗎

  這個問題往往導致膝痛跑友十分焦慮,並背上沉重的思想負擔。膝痛的確是一種信號,提示膝關節存在一些需要重視的問題,但膝痛一定就意味著是軟骨磨損嗎?正如前文所說,軟骨沒有神經支配,因此,即便是軟骨發生少量磨損,也不一定引發疼痛,另一方面,即使關節軟骨結構完整,也可能存在膝痛症狀。


  那麼跑步所引發的膝前痛究竟是刺激什麼引起疼痛呢?目前的觀點是在膝痛初期,軟骨下方骨面壓力增高、靜脈淤血,營養障礙,由於軟骨下方的骨面有豐富的神經,因此這些因素刺激了軟骨下方神經以及髕骨周圍滑膜、脂肪墊等神經,這才是膝痛的主要原因,而並非一定是由於軟骨磨損所引發的。

  因此,膝前痛的學名「髕骨軟骨軟化症」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髕骨軟骨軟化症往往預示著軟骨損害,而早期膝痛的跑者並非一定發生軟骨損害,更多是關節面壓力增加的一種警示信號而已,跑友沒有必要過度恐懼軟骨磨損問題。我們不應該簡單將軟骨軟化與膝前痛畫上等號。

  五、導致膝前痛的重要原因—髕骨運動軌跡異常

  跑友們摸到膝蓋正前方的一塊骨頭,就是髕骨。髕骨在大腿骨下端的凹槽中,伴隨膝關節的屈伸上下滑動。髕骨與股骨下端凹槽成了髕股關節面。



  正常情況下,髕骨在凹槽中上下運動,就如同火車輪子在軌道上平穩滾動,但是如果輪子邊緣與軌道發生了摩擦,就會發出我們乘坐火車時,時常聽到的尖銳「嘯叫聲」,當然這時就會對火車輪子和軌道產生磨損。同樣的道理,當髕骨受到某些因素影響,不在凹槽裡平穩滑動,就會與凹槽的邊緣產生摩擦、撞擊、擠壓,從而導致局部關節面異常受力,軟骨下方神經受到刺激而引發疼痛。因此,膝前痛用「髕骨運動軌跡異常」或者「髕股關節紊亂」表達更為準確,髕骨軟骨軟化症這樣的說法已經逐步被擯棄。


  那麼,為什麼髕骨在運動時會發生運動軌跡異常呢?通常情況下,大腿外側肌肉比大腿內側肌肉發達,另外髕骨外側的腱性結構,如支持帶、髂脛束更容易發生緊張,這些因素都使得髕骨容易被拉向外側,從而導致髕骨不是平順地在凹槽裡滑動,並使得髕骨外側異常負荷或者髕股關節面壓力增加。


  六、對於膝痛不管不理不在乎,軟骨磨損倒是真有可能發生

  一些跑友對於自己的膝痛不太重視,不管不理也不在乎,或者仍然堅持自己錯誤的跑步方式,那麼最初的關節面壓力增加將逐步演變為軟骨進行性破壞,導致過早發生骨性關節炎,由於軟骨極難修復,那麼到那個時候,你可能真的就因為嚴重疼痛而無法跑步了。那麼,什麼是骨性關節炎呢?

  這是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關節退行性病變,是由於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碎裂、剝脫)以及關節邊緣骨質增生,又稱退行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的主要症狀為關節疼痛,常發生於晨間,活動後疼痛反而減輕,但如果活動過多,疼痛又可加重。骨性關節炎另一症狀是關節僵硬,常出現在早晨起床時或關節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後。

  骨性關節炎常發生於老年人身上,但不僅限於老年人,目前隨著運動參與人數的急劇增加,一些運動過多、運動不當人群存在較早年齡發生骨性關節的風險。30歲的人60歲的膝蓋不是沒有可能性。

  關節鏡下可見軟骨損傷導致軟骨下骨面暴露


  也就是說,大部分早期膝痛跑者不是真正的軟骨損害,也不是骨性關節炎,而只是關節面壓力增加的信號,但如果不加注意,軟骨有可能進一步損害、退化,直至發生最為麻煩的膝痛—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而骨性關節炎患者是存在明確的軟骨損害的。

  七、如何在跑步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護軟骨

  合理的跑步本身有利於軟骨健康,而健康的軟骨又構成了對於跑步的保護,而盲目粗暴地跑步,不僅容易導致軟骨磨損,因此所引發的疼痛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跑步。也就是說正確跑步是良性循環,錯誤跑步是惡性循環。那麼如何才能在跑步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護軟骨呢?


  1、認真做好跑前熱身和跑後拉伸

  跑前熱身和跑後拉伸最能看出一個跑友的基本素養,充分地跑前熱身,除了達到升高體溫、調動心肺、激活肌肉、興奮神經等目的,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促進關節滑液分泌,這樣就可以充分地潤滑關節,減少摩擦。跑後拉伸可以緩解肌肉緊張,改善軟組織彈性,這對於糾正由於軟組織緊張所造成的髕骨運動軌跡異常也具有重要意義。


  2、循序漸進地進行跑步

  跑步的風靡讓很多人忘記了循序漸進這一基本的安全運動原則。賽跑量、拼跑量、盲目參加馬拉松比賽的現象比比皆是,這無疑讓自己,讓關節軟骨處於很大的安全風險之中。如果運動負荷明顯超過了身體承受能力,導致身體結構,比如關節軟骨、肌腱等實質性損害,修復無法完成,那麼這時傷痛就真正產生甚至是不可逆的了。


  3、避免總是單一的跑步,多樣化運動更可取

  跑步作為一種單一動作不斷重複地運動,在跑姿不正確、跑量過大等因素影響下,的確容易在身體局部,比如膝關節造成過度負荷。因此,避免負荷過於集中於某個局部最簡單直接的做法就是多樣化的運動,比如可以穿插進行力量訓練或者其他形式的運動。

  此外,避免總是按照一個配速跑,比如避免總是以一個速度跑LSD(低強度慢跑),經常將不同速度的訓練,比如抗乳酸短跑、間歇跑與LSD穿插進行,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多樣化跑步,這些措施都可以極大的減輕膝關節負,讓軟骨不至於總是處於高度集中的負荷之中。


  4、出現疼痛,停下腳步並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跑友給自己刨的坑,最大的也就是忍痛跑步!疼痛是給予身體最直接明確的警告,許多跑友逐漸加重的傷痛往往就是和忍痛堅持有關,越痛越跑導致越跑越痛。當出現疼痛時,你應該果斷停跑,從適當增加休息、尋求專業治療、進行針對性康復訓練、加強力量等四個方面積極地尋求解決辦法,絕大部分跑友的膝痛問題將通過這四方面得到大大緩解,這就避免了軟骨發生實質性破壞。


  八、如果軟骨已經損傷還有救嗎?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如抗炎治療、理療、康復訓練、氨基葡萄糖(軟骨素)治療、關節注射治療(激素、玻璃酸鈉等)、中醫治療等方式緩解症狀,如果仍無緩解,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改善髕股關節紊亂。


  當然手術直接修復軟骨是最理想的治療方式,目前手術方法包括骨髓刺激術、軟骨細胞移植術、骨軟骨移植術和組織工程技術。但遺憾的是目前軟骨修複方法均不能完整再生透明軟骨及軟骨下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說,再好的軟骨修複方法也不及保護好自己天生的軟骨。

  九、總結

  跑步會不會導致軟骨磨沒了?這個話題其實沒有辦法用一句話給予回答,簡而言之,正確科學地跑步只會讓軟骨更健康,而錯誤盲目地跑步在早期不會對軟骨有實質損害,但如果不加以重視和解決,軟骨損害是有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逐步積累,並最終導致過早發生骨性關節炎。所以說,科學理性地跑步是保護軟骨,讓你長久健康跑步的唯一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跑步會把膝關節軟骨磨沒了嗎?
    ,但如果去醫院看病,醫生往往會建議膝痛跑友不要再跑了,並以軟骨會被跑步磨損甚至磨沒了警告跑友,跑步真的會把軟骨磨沒了嗎?當關節軟骨受壓時,軟骨變薄,滑液從軟骨中被擠出,而壓力消失時,滑液被吸入軟骨中,這就如同海綿效應,就在這一擠一吸中實現了對於軟骨的營養。因此,關節軟骨的營養代謝必須通過適度的運動才能實現,只有讓關節軟骨不斷受到適度應力刺激,才能維持軟骨的正常結構和功能。有研究顯示,運動還可以讓關節軟骨變厚,這樣就更加有利於吸收、分散和緩衝關節受到的衝擊。
  • 其實跑步有益於關節健康
    高強度和過量跑步確實會引發關節問題,但對於普通健身跑步的人來說,跑步則是有利於關節健康的。 其實,跑步是否傷膝蓋,主要取決於跑步的方法和強度。 跑步時膝關節反覆做屈曲和伸直動作,如果跑姿不正確,跑步強度過大就會造成關節韌帶、軟骨受壓過大,導致膝關節的韌帶和軟骨受損。現代研究發現,跑步會磨損膝蓋,但是我們的膝蓋也有自愈能力。只要損壞的不是很嚴重,輕微的磨損是能夠完全修復的。
  • 跑步真的傷膝蓋嗎?中老年人怎樣跑步才能保護膝蓋?
    中老年人口中所說的「傷膝蓋」,其實說的是「膝蓋磨損」。所謂「膝蓋磨損」,說的就是大腿骨頭與小腿骨頭之間連接的軟骨出現了問題——這個軟骨因磨損而變得越來越薄,又難以被身體修復,因此,等軟骨薄到再也無法保護關節兩頭骨頭的時候,人們在運動,就會疼痛難耐,甚至紅腫變形。
  • 跑步軟骨磨損不可逆?跑不跑?怎麼跑?
    前兩天回答了悟空問答上的一個關於跑步膝蓋疼該怎麼辦要不要繼續跑的問題,我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給提問者作參考,然後有人在我的回答下面回復了一句:軟骨磨損,不可逆。 今天我重新整理了下思路再分享我的感受和看法。 首先自我介紹下,我是一名健身愛好者,既練瑜伽,也跑馬拉松,又擼鐵,還偶爾學一學搏擊。
  • 痛在關節,病在軟骨!每天這樣做,保護關節軟骨,遠離傷骨危害
    它與我們的膝蓋健康又有著怎樣的關係?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看似健康運動反而不利於膝蓋的健康呢?耐磨,它沒有神經,關節軟骨一旦磨損了,我們也是感覺不到的。而導致關節軟骨受損的原因,第一就是年齡,第二就是不恰當的運動方式。那麼生活中有哪些看似健康的運動有可能會加速關節軟骨的損害呢?
  • 每天跑步損傷膝蓋嗎?膝關節軟骨能再生嗎?醫生建模來解答
    膝關節處的軟骨是不是越磨越少?全世界有很多人需要這個答案。實話實說,在我看到新發表的研究之前,我也認為長期跑步會損傷膝蓋。關節反覆彎曲和撞擊,這會磨損關節中起緩衝作用的軟骨。關節中的軟骨和彈性組織是沒有血液流過,所以在人成年後,如果如果軟骨損傷或者變形了,是不能自行修復或者再生。所以人們可以想像,長期跑步會,會把關節的軟骨磨傷,導致嚴重的關節炎,這是一個再合理不過的推理了。
  • 一跑步就膝蓋疼,還有救嗎?
    而所謂的「跑步膝」一般指不良跑步習慣導致的慢性損傷,造成的原因主要有:· 跑姿不對、訓練過度· 力量不足,體重過大· 裝備不到位、路線不適宜· 拉伸不足、保養不及時等而它們本質造成的問題就是「膝關節軟骨磨損」:由於運動過度或方式不當,導致膝關節超負荷使用,造成關節軟骨磨損,磨損後的關節軟骨後變得粗糙不平,甚至軟骨被磨掉,使關節活動時骨頭磨骨頭引起的疼痛
  • 我被不跑步的人,懟得最狠的一句話是?
    (難道是因為我總在朋友圈上秀跑步成績)很多人都認為跑步一定會造成膝蓋受傷,甚至發生骨關節炎之類問題,也正因此很多人不跑步、甚至認為跑步不健康。>>>> 跑步對軟骨的影響膝關節軟骨獲得營養只能通過關節滑膜分泌關節液提供,一旦關節液分泌不足,關節軟骨就會發生退化。
  • 人體關節也有使用壽命?關節軟骨一旦磨損就無法恢復!不可再生!
    人體關節也有使用壽命?關節軟骨一旦磨損就無法恢復!不可再生!保養關節,初聽此詞,很多人腦海中出現的場景是:一個弱不禁風的老人,拄著拐杖在瑟瑟寒風中慢步,而後出現三個大字:關節炎。目前全世界有3.55億人患有各種關節疾病,我國的關節炎患者估計有1億人以上,而且人數在不斷增加。
  • 怎樣跑步有益健康長壽
    人的長壽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適量跑步有益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能夠延長人的壽命。現在生活醫療條件好了,國人的平均壽命增加,長壽並且能夠健康的活著,生命才更有意義。跑步能提高人的幸福指數,對促進人的健康長壽有很大幫助。
  • 跑步造成損傷是什麼原因?護好關節快了解氨糖軟骨素鈣片的作用
    現在不少人都喜歡通過跑步的方法來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但是錯誤的跑步方式,卻很有可能會對關節造成損傷。那這是什麼原因呢?1、跑步方式對關節的影響關節是人體運動的樞紐,一般由兩根骨骼的相鄰骨面所構成,為了防止運動時骨面與骨面直接摩擦,相鄰骨面各自覆蓋有一層薄薄的軟骨,正常情況下,軟骨有彈性、有光澤,表面十分光滑,在人體運動時,起到減小摩擦、減緩震動的作用。
  • 如果你想強壯,想健康,跑步吧!讓跑步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促進關節潤滑液的分泌,減少關節的磨損!這就是跑前熱身的作用,可以說跑前熱身對於降低我們在運動中受傷很有用!我們跑前熱身採用動態的熱身,跑前熱身一般進行5到10分鐘!,防止小腿變粗,這是女性最擔心的事!,這樣也不會給我造成太大的壓力!
  • 跑步傷關節怎麼辦?
    跑步傷膝的說法並不科學,跑步時膝關節反覆做屈曲和伸直動作,如果跑姿不正確,跑步強度過大就會造成關節韌帶、軟骨受壓過大,導致膝關節的韌帶和軟骨受損。想要真正跑出健康,一定要講究科學的跑步方法,不要因為盲目跑步而導致膝關節受損。
  • 怎樣跑步才能不傷膝蓋?這種跑法很關鍵,讓你暢跑無阻
    你想要健康嗎?那你就去跑步吧,你想要美麗嗎?那你就去跑步吧。,但是跑得多了你也會發現有時突然會跑岔氣,肌肉酸痛,當然最常見的還是膝蓋疼痛,我們人體的膝關節相當的脆弱,正常情況下的自然磨損進展是非常緩慢的,而不正常的磨損則會導致損傷一早的出現,當膝蓋感到疼痛時,很有可能就已經出現的磨損情況,這些不正常的磨損主要是跟後天運動時的姿態和運動強度有關。
  • 關節怕老又怕冷,跑步怎麼辦?
    所以,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要想在冬天更好地堅持夜跑,促進身體健康,平時也就要注重關節的養護。 一方面,冬天時關節部位的保暖措施不能少。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到是,關節不僅怕冷還怕老。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滑液會逐漸變性,導致關節軟骨面缺少潤滑,加重軟骨以及周圍組織的磨損程度,從而造成關節的退化。
  • 跑步真的傷膝蓋嗎?
    總體來說,跑步有利於關節健康,但過量、高強度的跑步可能會引發關節問題。對於大眾而言,每周跑量的上限為92千米。這一結論無疑為跑步是傷害關節還是保護關節這一最具爭議的話題畫上了一個句號。跑步當然是保護關節,有益關節健康的。一、跑步傷膝缺乏科學依據經常發現跑者受膝痛困擾,因此人們往往認為長期跑步可能會導致跑者更容易發生關節炎。
  • 跑步15年,骨頭磨得差點不能走路!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
    跑步是陳先生最愛的運動,去年杭馬他去了,跑了半馬,本來今年他想嘗試全馬的,可腿出了毛病,跑個1公裡就痛得吃不消,之後來到醫院檢查,醫生經檢查說是髖關節這塊骨頭被硬生生磨得一塌糊塗,以後再也不能任性跑步了,要是再不注意惡化下去,他連走路都會變得很困難,到時候唯一的出路就是進行人工關節置換。」
  • 跑步的代價=軟骨磨光?9方面全面終結跑者膝
    在這樣的摩擦中,覆蓋在相鄰骨面的軟骨當然首當其衝,不斷發生磨損並引發疼痛,而軟骨一旦磨損,將極難修復。後果跑步引發的膝前痛意味著軟骨磨損嗎?這個問題往往導致膝痛跑友十分焦慮,並背上沉重的思想負擔。膝痛的確是一種信號,提示膝關節存在一些需要重視的問題,但膝痛一定就意味著是軟骨磨損嗎?軟骨沒有神經支配,因此,即便是軟骨發生少量磨損,也不一定引發疼痛。
  • 關節軟骨磨損可以修復嗎?補充氨糖就可以!
    對於一些經常運動的人來說,關節軟骨磨損、損傷是比較常見的,還有一些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也會出現軟骨磨損的情況。關節軟骨覆蓋於關節表面,是一種富有彈性的結締組織,在關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節軟骨表面光滑,摩擦阻力小,能夠減緩骨與骨之間的摩擦;關節軟骨還具有彈性,能夠吸收人在各種活動時對關節的衝擊力,保護關節不易損傷。
  • 關節軟骨一旦受損,骨頭磨骨頭,太疼了!教你3招輕鬆預防
    膝關節軟骨磨損有很多的名稱,舉個例子,骨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等。其病理特點為:1. 軟骨下骨硬化(下骨就是軟骨下邊連著的那根骨頭);2. 關節軟骨破壞/變性;3. 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4. 骨贅(骨刺)形成。軟骨磨損的原因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