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手臂到底應該怎麼發力?

2020-09-03 遊泳愛好者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經常有遊泳新人問,為什麼自由式的時候,遊幾十米之後,胳膊就酸痛無力了?


其實就是因為發力點弄錯了。這裡首先要告訴你,自由式的劃臂真的不是靠手部力量的,否則的話,遊1000米還不累死你?你想啊,身體全部的重量,如果僅僅靠手和胳膊來帶動,肯定會給胳膊施加太多的壓力,酸痛也是自然的了。



自由式手部的技巧主要有


1.入水要輕:像去觸摸前方的東西 ,一個容易碰碎的東西。

2.抱水要對準水:就是手掌心要向後(這個是關鍵。千萬不要掌心向下),因為想要前進,肯定是要向後划水,而不是向下壓水。很多初學者都容易犯錯。正確的手部姿態,如下圖



3.推水要推倒底:即大腿附近的位置 ,還有一個加速度推水的要求。

4.移臂要提肘:這個不好練,可以假裝用手去摸耳朵,或者類似敬禮的動作,再不理解就是說女孩子去拉連衣裙邊上的拉鏈再順勢到耳朵邊,動作差不多就對了。如下圖



再就是抱水時,手指要併攏。大家一起來看上面這個圖,初步的觀察一下動作的要領和關鍵點。

可以看到,划水主要靠肩部運動發力,背部肌肉帶動肩膀轉動,肩膀再帶動胳膊和手腕,手和臂肌肉的收縮主要是起固定對水的手型和臂型(高肘曲腕),並不用來產生主要的前進動力。推水階段主要是肱三頭肌和手腕的瞬間發力。



很多初學者在遊自由式的時候覺得手臂容易疲勞,原因就是劃臂動作不規範導致的,你要明白遊泳是一個全身性的運動,幾乎都是靠大肌群帶動小肌群的, 僅靠手臂力量推動全身向前是不靠譜的。自由式的臂都是靠背部力量拉的,胳膊就像兩個船槳一樣,只負責接觸水,而背闊肌才是發動機,是真正的動力來源。所以好的自由式運動員背部肌肉都是比較發達的。



這裡就要求你慢慢體會背部力量帶動手臂划水的動作,再一個就是要多練了,總之,抱水划水推水對手臂肌肉的壓力並不大。還是技術動作的問題。自由式不是手的動作,也不是手臂動作,請格外注意,是後背肌肉群的動作,附加腰腹的力量。肩膀一定要轉動起來,這樣才能調動全身的力量,去前進。


另外一個關鍵點,划水的路線問題。一般來講,無非是C形,S形,直線形。初學階段,建議使用C形划水,一來可以增大划水路徑,二來更容易配合轉動肩膀。 同時,划水也是有節奏快慢的。手剛入水時,可以比較輕柔的划水抱水,不要用蠻力,產生的效果也是很好的。當手臂劃到胸部肋骨附近時,轉動手腕,向大腿方向,划水,同時配合轉髖,轉肩,背闊肌發力,迅速拉著胳膊向後推水,產生強勁的動力。這樣的划水方式還可以輔助你更好做身體側傾的動作,如此才是最有效率的自由式划水動作。



只要你掌握了先慢後快充分轉肩的原則, 既保護了你的肩又提高了抱水效果。剛開始練習的時候, 要做到水面上充分的轉肩及輕鬆的移臂, 手入水後 不發力向下慢抱水 這樣做的好處是把手上的氣泡甩開, 抱水效果好,即使用很少的力你也會有一個持續的前進的動力, 而且不會傷肩膀。水下直臂時, 肩膀也是充分的伸展, 劃臂路線加長, 這就是事半功倍 ,當手臂垂直於身體正下方在向後方推水時要比抱水速度稍快即可。



另外,一個完整的划水動作之後,身體會前進一段距離,要找好節奏,及時進行下一次划水動作,不要讓身體過度滑行,那樣的話,就相當於造成了暫停。相當於開車的時候,踩一腳油門,踩一腳剎車,不僅開不快,還傷害發動機。要一直保持身體處於前進狀態,這樣,划水的時候就會很輕鬆了。


接下來,我們就去實踐練起來吧!

相關焦點

  • 你不可不知道的自由式手臂交叉技術
    ,從來沒考慮過自由式手臂交叉技術這個問題。其實自由式兩臂是否協調配合,是前進速度均勻性的重要條件。兩臂配合通常有三種方法。1、划水效果最好(解說經常提到的時效),就是每一次划水提供的前進動力非常充足2,身體處於非常伸展的狀態,便於身體發力3、動作節奏慢,不至於使運動員心肺超負荷。。
  • 你不可不知的自由式手臂交叉技術
    ,從來沒考慮過自由式手臂交叉技術這個問題。其實自由式兩臂是否協調配合,是前進速度均勻性的重要條件。兩臂配合通常有三種方法。1、划水效果最好(解說經常提到的時效),就是每一次划水提供的前進動力非常充足2,身體處於非常伸展的狀態,便於身體發力3、動作節奏慢,不至於使運動員心肺超負荷。。
  • 中遊體育:髖驅自由式存在嗎 到底何為髖驅
    中遊體育:髖驅自由式存在嗎 到底何為髖驅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聽過「髖驅自由式」「肩驅自由式」這個概念
  • 全浸自由式理念解讀,解析遊泳動作與發力的要點
    全浸自由式的遊進過程可以用三個字概括:鑽、轉、推。其實,自由式的遊進過程也可以用這三個字來概括,不過由於兩者的力量運用技巧和目標追求不同,在具體的遊泳動作上,動作發力與順序並不完全相同,甚至可以說區別不小。
  • 自由劃臂如何發力用力,很多遊泳老司機都錯了
    該怎麼用力?只有這個思考透了,自由式提速只是時間的問題。今天,娜娜就從動作和力量來講解,自由式劃臂到底怎麼做才能讓自由式速度最快。然而,並不是讓肱三頭肌和手腕一直發力,每次劃臂的一個輪迴瞬間發力即可。 娜娜提醒,自由式劃臂發力手確實也需要用力,但是不是重點,也不要只是手部用力,
  • 自由式高肘移臂技巧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自由式和蝶泳水下的抓水正確的動作應該是肘高於手,肘高於肩部和手的連線。  做出高肘的正確方法是:肩關節先不動,先屈肘關節,小臂全部面積對水向後推,讓手追上肘,然後背闊肌群發力協同手和肘,大臂小臂再一起向後加速推水。這就叫高肘划水,高肘的目的是讓大小臂的對水面積儘可能大些,並調動背闊肌的力量。
  • 中遊體育:髖驅自由式存在嗎 到底何為髖驅
    什麼是「髖驅」「肩驅」從字面意義理解上,髖驅代表著在遊自由式時力量的提供源來自於髖部的發力你可能會認為轉髖既然不能提供推進力,那也不代表著髖驅不存在,我們說的髖驅指的是由髖部開始發力,所以髖驅存在。這句話看起來合情合理,但是馬格利索同樣說過:我相信手臂和肩部才是真正力量的源泉。這句話如果非要用什麼「髖驅」「肩驅」來貼標籤,那麼無疑,馬格利索是支持肩驅的。
  • 自由式怎麼也遊不遠?只要注意這幾點,讓你長遊不累
    導語:在遊泳項目中,自由式是非常受歡迎的。在我們尋常生活中,很多朋友在遊泳的時候都想學習自由式,但是很多人也經常抱怨稱自由式怎麼也遊不遠,其實只要你這樣做,能夠讓你長遊不累。通過閱讀這一篇短文,你將獲得以下內容:1、自由式學習的基本步驟2、自由式時應該注意什麼3、想要長遊不累需要怎樣做一、自由式的基本步驟
  • 自由式手臂動作的錯誤,糾正的辦法來了!
    自由式手臂動作的錯誤,糾正的辦法來了! 原標題:自由式手臂動作的錯誤,糾正的辦法來了!
  • 自由式打腿,追求穩和快
    如果要給自由式的動作進行功能說明,那麼手臂划水無疑是推進你前進的主要動力。只是不同於雙臂划水的事半功倍,對於腿打水產生的推進力因人而異,而且很難去定量分析到底腿打水佔推進力的比例有多少曾經說過,自由式的發力起始點應該在髖部
  • 自由式核心動作轉體的要領
    在分解動作學完後,就是自由式的整體動作練習,在整體動作合成練習較為熟練後就要去感受核心肌群發力帶來的轉體動作。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轉體動作練習的幾個要點,泳界最流行的口決應該是「頸脊齊、圓木滾、通體剛,肩進框」頸脊齊,這個很好理解,就是保持軀幹的中軸在一條水平直線上,這是平衡的需要。當然,要絕對平衡那是奧運選手的事,對於我們業餘愛好者來說,頭、頸、脊柱、下肢等讓整個軀幹相對保持在一條直線上,維持中軸線平直即可。
  • 自由式比蛙泳難學嗎?掌握了這幾點,你也可以很快學會自由式
    ,怎麼抓水、抱水,怎麼推水?空中移臂一隻手臂快速向後推水,手臂出水後,進入空中移臂階段,怎麼移臂?入水手臂入水的時候,哪個手指先入水,入水的位置在哪裡都是有講究的。2、雙腿交替打腿自由式的打腿是「髖部發力、大腿帶小腿、鞭狀打腿「,如何做到這些?腳的狀態是怎樣的?3、身體的轉動自由式是圍繞著身體的縱軸左右轉動,兩個手臂隨著身體的左右轉動而輪流划水,身體的轉動也有很多細節要點。
  • 腿和臀部怎麼才能浮起來?自由式輕鬆遊進的技巧
    可以說自由式輕鬆遊進有兩個主要阻礙,一個是身體平衡被打破,下半身下沉,產生拖著身體遊泳的問題;二是過度滑行,過於依賴慣性作用,產生了遊進力量中斷的問題,使得動作節奏無從談起。1、下半身怎麼才能浮起來?可以說遊泳水平的提高就是自下而上的過程,從打水時腳掌撐平,腳踝鬆軟,再到小腿放鬆,大腿發力,髖部主導鞭打動作,需要經過一番努力練習。剛開始練習時,可能只能做到腳掌撐平,這都不要緊,隨著遊泳距離的增加,體驗越來越深,腿部打水的技巧會越來越熟練。下半身下沉有兩個部分,一是腿長且沉,二是臀部肌肉發達且重。
  • 腿和臀部怎麼才能浮起來?自由式輕鬆遊進的技巧
    自由式輕鬆遊進有兩個前提,一個是身體上下半身平衡,二是遊進力量持續穩定輸出。可以說自由式輕鬆遊進有兩個主要阻礙,一個是身體平衡被打破,下半身下沉,產生拖著身體遊泳的問題;二是過度滑行,過於依賴慣性作用,產生了遊進力量中斷的問題,使得動作節奏無從談起。1、下半身怎麼才能浮起來?可以說遊泳水平的提高就是自下而上的過程,從打水時腳掌撐平,腳踝鬆軟,再到小腿放鬆,大腿發力,髖部主導鞭打動作,需要經過一番努力練習。
  • 什麼是自由式的「高肘」「低肘」「拖肘」
    我們在學習自由式時經常聽教練提到「高肘」「低肘」以及「拖肘」這幾個名詞,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往往一臉茫然。實際上除了「高肘」是一個正確的技術動作外,「低肘」以及「拖肘」都是錯誤的技術,也是遊泳者在自由式划水時最容易犯的兩大錯誤,今天我們就來詳解一下這三個技術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 自由式手臂動作常見錯誤及糾正方法
    很多遊泳初學者在學習遊泳時,選了自由式的姿勢,不僅是因為自由式易學,而且在所有泳姿中,自由式是最快的。那麼我們在學習自由式時,手臂動作真的正確了嗎?一、划水路線短,划水偏外直接原因A:入水點偏外;B:入水後手臂過於外劃
  • 自由式動力鏈的形成,手腳配合時機的精準把握
    提高自由式的遊進速度是自由式水平提升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隨著自由式遊進動作的熟練,遊進速度逐漸提高,到達一定水平後遊泳速度往往會穩定下來,似乎很難再得到大幅提高。此時要進一步提高自由式的遊進速度,除了增加陸上肌肉力量練習之外,在遊泳技巧上也需要更細節的改進,不僅是划水、鞭腿的動作細節,更重要的是形成穩定可靠的划水動力鏈。划水動力鏈的概念雖然在遊泳理論中早有提及,但明確這樣的叫法是自全浸自由式才開始的。概念本身不重要,對概念原理的理解很重要。
  • 自由式,從頭到腳全部解析一遍~(值得收藏)
    1.正確的發力。在自由式和仰泳中,轉動髖部除了減小阻力外還有其它的好處——幫助使用軀幹的力量來提供動力。注意過棒球投球手投球,網球手發球高爾夫球手擊球嗎?沒有人是用手臂發力的,都是側身對著發球的方向,先是髖部開始發力,接下來是肩膀。最後才是手臂,象鞭子一樣抽打。遊泳也是如此。自由式和仰泳中,力量來自髖部有力的轉動,然後通過軀幹肌肉傳到手臂。
  • 自由式的划水,認識前交叉,中交叉和後交叉
    ,我們都會討論自由式的划水技術,也會考慮自己應該是前交叉、中交叉,還是後交叉?>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叫前以上面這幅圖片為例,我們將運動員的右手,也就是露在水面外的那隻手為參照手,並且設定這隻手臂此時正處於入水階段,就是結束空中移臂,即將入水的那一剎那。此時如果運動員的左手(水下準備開始划水的手)在與水平面30°的夾角以內,我們稱之為前交叉;在30°-60°以內,稱之為中交叉;60°以後就稱之為後交叉。
  • 中遊體育:什麼是自由式的「高肘」「低肘」「拖肘」
    我們在學習自由式時經常聽教練提到「高肘」「低肘」以及「拖肘」這幾個名詞,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往往一臉茫然。實際上除了「高肘」是一個正確的技術動作外,「低肘」以及「拖肘」都是錯誤的技術,也是遊泳者在自由式划水時最容易犯的兩大錯誤,今天我們就來詳解一下這三個技術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