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臥波 龍巖城區龍津河上增添一座大型仿古廊橋

2020-12-22 騰訊網

去年以來,新竣工的龍巖城區龍津河景觀旅遊體驗帶投入使用,成為周邊市民提供了休閒散步的好去處。日前,記者又欣喜地看到,一座飛簷翹角、美輪美奐的仿古廊橋,矗立在龍津河上。自從中心城區疫情得到防控各大公園重新開放以來,市民紛紛走出家門,遊覽三角橋下的景觀旅遊體驗帶,賞仿古廊橋美景。

▲龍津河上的廊橋全景

▲龍津河景觀旅遊體驗帶的長廊

▲老人在河邊長廊練功

▲龍津河景觀旅遊體驗帶一角

據了解,去年9月開工的廊橋基於東風水閘現狀的提升改造,項目總投資約830萬元,其中土建投資約400萬,建成後在平水期及枯水期進行擋水,形成水面,美化城市景觀,給人們提供更好的休閒娛樂場所。其中仿古整體採用鋼結構,南北向九間、橫跨龍津河100餘米,最高點距離地面約13米,廊橋上層為水閘管理檢修通道,下層保留原步行的交通功能。橋屋、橋身造型源於閩西風格的廊橋,中間設計了3個歇山式屋頂,橋身兩邊還設計了各9個中國結樣式的鬥拱作為裝飾,廊橋整體與著名的閩西雲龍古橋極為神似,整體輕盈靈動,如長虹臥波、飛龍橫渡,為龍巖中心城市增添了古色古香的文化品位和景觀。

▲長虹臥波

▲龍津河景觀旅遊體驗帶四角亭

▲龍津河景觀旅遊體驗帶全景

THE END

閩西日報記者:傅長盛 陳律全

通訊員:溫連光

編輯:邱婷

檢查:黃清花

審核:蔡添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重慶開州臨江鎮有一座廊橋,仿古風格,位於南河之上
    重慶開州臨江鎮有一座廊橋,仿古風格,位於南河之上,橋是經常有的,但是在一部分地區很少能看到走廊上的橋,簡單來說,廊橋可以蓋上加蓋的橋,保護橋,另外,還有避雨、提供娛樂設施等功能。在重慶市開州區,據筆者所知,目前境內有3座廊橋,一個是溫泉鎮的七裡潭廊橋,這是一座古老的廊橋,建於清代的石木結構,是縣級文物保護部門,一個是漢豐湖調節堤上的風雨廊橋,規模很大,另一座廊橋在臨江鎮。
  • 神秘的景寧,一條美麗又動人鶴溪河,聆聽那一串串古老的廊橋故事
    縣城段三四千米的鶴溪河上,間隔三五百米,便有一座古香古色卻又形態各異的橋。橫跨於鶴溪河上的一座座廊橋,亭臺樓閣古色古香,飛簷翹角充滿畲族風。每座橋不僅給出行帶來方便,也為這個隱匿在青山綠水間的慢調小城增添了幾分古典韻味。鳳凰橋,是鶴溪河縣城段最北端的一座橋,這是座新建的仿古廊橋,中間是通車輛的公路,兩旁是廊屋。
  • 龍巖東環高速最新進展:2021年底有望通車(視頻)
    龍巖東環高速公路,是廈蓉高速公路和莆永高速公路之間的快捷連接線,形成龍巖市中心城區繞城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與城市道路相結合的示範項目。該項目將有效緩解中心城區出入境、過境交通的壓力,促進城區道路功能的合理布局。
  • 長橋臥波,宜興又一條「長虹」人行橋將橫跨大溪河
    長橋臥波,燈光璀璨,至今年年底,又一條「長虹」將跨越大溪河。與周邊梅林大橋、東氿大橋等不同的是,這是一條「S」形人行橋。大溪河人行橋在哪裡?
  • 重慶黔江,靚麗風雨廊橋的前身,是一座搖搖晃晃的人行吊橋
    到過黔江的人都知道,黔江不但有世界第一風雨廊橋,還有一座白天氣勢雄偉、晚上金碧輝煌的風雨廊橋「長生橋」。黔江有冊山河和城北河兩條河流在市中心交匯,形成了有名的三岔河,過去,從城東到城南或者城西需要涉水過河,上世紀80年代黔江發生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後,為了方便市民過河,政府部門在這裡修建了一座人行吊橋,人們行走在吊橋上,橋身擺動、晃晃悠悠,膽小的人甚至不敢上橋挪動半步。
  • 【龍巖記憶】龍巖古城,曾比鳳凰古城美太多太多!
    青磚、石材不夠,便把古城牆大部分拆掉做材料,使龍巖古城遭受嚴重破壞。雖經大破壞,直到我童年記事的時候,龍巖古城內還保留有大量劫後餘生沉澱下來的名勝古蹟、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如「龍巖洞」、「龍巖八景」中的」雙井流泉」、孔廟、姑婆宮、關帝廟……嶽頂山上的「趙公城」遺址,縣山歌劇團裡的「皇家園林式」的「翁家花園」遺址。
  • 憶龍巖古城十八堂和南門頭
    直到明朝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朝廷命令興、泉、漳三府共同出資,協助龍巖當地官員徹底重建龍巖城。    城池南沿龍津河,北到最高亭(現電視臺宿舍),西沿護城大壕溝(現九 一路邊的水溝),東到現師範附小西側大水溝。修建一條高二丈六尺(後再加高五尺),長一千零九十二丈(6.4公裡)的青磚城牆。城牆上設馬道、警鋪、女牆、銃眼……東西南北出城要塞開了四個大城門。
  • 拍了拍你,龍巖這26處清心消暑聖地,約嗎?
    「龍巖龍巖」拍了拍你 身邊這26處消暑好去處 周末約上家人好友, 一起去逛逛吧。 新羅 · 龍津湖公園
  • 龍巖古城,曾比鳳凰古城美太多!你一定不知道…
    直到明朝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朝廷命令興、泉、漳三府共同出資,協助龍巖當地官員徹底重建龍巖城。城池南沿龍津河,北到最高亭(現電視臺宿舍),西沿護城大壕溝(現九一路邊的水溝),東到現師範附小西側大水溝。修建一條高二丈六尺(後再加高五尺),長一千零九十二丈(6.4公裡)的青磚城牆。城牆上設馬道、警鋪、女牆、銃眼……東西南北出城要塞開了四個大城門。另在衙口附近開了一個小門叫水門。
  • 龍津河治理帶來的新體驗:河水清了 環境美了 幸福來了
    聽祖輩說,福州的水以前是很清澈的,可離我家十來米遠的龍津河,跟清澈根本不沾邊。1米多寬的河道其實就是個臭水溝。到了夏天更是苦,蒼蠅蚊子亂飛,那味道就別提了,窗戶也不敢開。都說住在水邊有幸福感,我卻沒感覺到,搬家的念頭動了好幾次。變化從村裡來的一群陌生人開始。他們穿著工裝、一口京腔,我一問才知道,龍津河要開始治理了。
  • 龍巖70個好玩的地方,太全了!很多你都不知道
    龍巖是一座美麗的山城,這裡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旅遊景點以山高奇峻居多。除了山水自然景觀外,還有許多帶有歷史人文色彩的古蹟,穿梭於名山秀川撫觸歷史的脈絡,你會被龍巖強大的人文氣質所震撼!
  • 龍巖鐵山板塊的機遇與困局
    城市化進程最近20年,龍巖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城市形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龍騰路/龍巖大道板塊確定「新中心」的戰略定位,到蓮東推出「人居板塊」概念的初次試水,再到東山、小洋人居板塊的升級規劃與發展,再到東肖、城北板塊的深度開發,龍巖中心城區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 【情定廊橋 愛在腕間】廊橋-阿斯馬拉陀飛輪腕錶助力豪群基金 圓中國少年籃球夢
    本次晚宴還邀請到了廣東省體育局副巡視員王小康、東莞市體育局局長黃慧紅深圳團市委副書記藍濤、寶安區文體局副局長盧清、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知名書畫藝術家許欽松、世界冠軍李小雙、知名腕錶設計師米長虹、知名音樂人張江等。 Longio 廊橋表作為「林書豪明星賽2018」贊助商之一參加了賽後的慈善晚宴.
  • 閩浙廊橋②從壽寧到泰順,廊橋連接的是山間生活
    這座有著「世界廊橋之最」稱號的鸞峰橋,全長47.6米,寬4.9米,孔跨37.2米,南北走向;是當前世界現存單拱跨度最長的貫木拱廊橋。出壽寧縣城,往北一個小時車程便到了偏遠的坑底鄉。坑底鄉往東約4公裡,就看見小東上橋於小東村村委邊。小東村的村尾就是大寶橋,由80根柱子組成,是所有壽寧廊橋中柱子最多的一座古廊橋。
  • 溫州泰順廊橋——人在廊中遊,橋在畫中走
    先祖們的智慧是在橋上建造屋簷,可以保護木材建造的橋梁免受日照雨淋的腐蝕,還能起到避風擋雨的作用,有的廊橋還有供人暫居的房間以及商鋪。「廊橋」這一稱謂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採用的。幾百年來,泰順人一直稱木拱廊橋為「蜈蚣橋」,實際上木拱橋並沒有「蜈蚣腳」,只是遠觀外形似「蜈蚣」。
  • 當年的《廊橋賦》描述了什麼特色?
    古廊橋幾經興廢,最終在2003年得以「新生」,新建的廊橋似乎還要延續其昨天的興盛,廊橋欄杆護板上雕刻的梅蘭竹菊似乎也要襯託岀古橋雅韻的氛圍,四隻鎮水神獸威嚴地蹲守在廊橋入口兩側,並配以朱紅牌坊。略帶傷感的《廊橋賦》寫得也盪氣迴腸:「廊橋遺夢,夢系廊橋。萍水逢,生死戀。情書似青鳥,翩翩飛上廊壁。骨灰化粉蝶,悽悽繞過橋欄。
  • 泰山長壽橋:百尺長虹橫崖面,一彎新月出雲霄
    長壽橋位於泰安市泰山景區黑龍潭上,似龍潭橫生一道濃眉,與遊人傳情;如山澗躍出一條彩虹,為龍潭增姿加色。  橋跨西溪而建,橫貫東西(圖①)。長63.54米,寬2.6米。兩面拱額,均鐫有「長壽橋」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