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害怕下樓梯,可能是收到了「心理暗示」,三步法建立下樓自信

2020-12-11 糖果的媽媽

「本文為糖果媽媽獨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事情在大人看來是很「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對於寶寶來說,就變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比如,寶寶正專注的玩玩具的時候,突然的一點聲響,可能就會把他嚇一跳。

樓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很多寶寶「小短腿」也能「吭哧吭哧」自己下樓梯。但有些寶寶明明會走很久了,但一遇到樓梯就「慫」了

朋友小芬的女兒快兩歲了,可以說是「健步如飛」了。但面對家裡的躍層樓梯,真的是「秒慫」狀態。

前一秒還小跑呢,到樓梯面前,就改成手腳並用,倒退著一點一點往下爬。

有一次,被孩子奶奶看見了,很看不慣。就一把拉起寶寶,讓她站在走下去。孩子被嚇的哇哇大哭起來,差點引起一場家庭戰爭。

對於孩子這種害怕下樓梯的行為,很多大人都表示無法理解。

寶寶為什麼會害怕下樓梯呢?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有一種深度知覺的能力,而且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具備這種能力,寶寶害怕下樓梯,正是因為這種能力的影響。

什麼是深度知覺能力呢?

深度知覺就是距離知覺,是涉及三維空間的知覺,不僅能感知物體的長、寬和高度,還能察覺到物體的距離、深度、凹凸等。

這種能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被使用。比如,我們過馬路的時候,可以目測車輛與我們之間的距離,是否能夠安全的通過馬路。站在高處的時候,也會通過這一知覺,來測量,這個高度到地面是否安全。如果超出我們的安全範圍,能激發我們自身的警覺意識

除了這個保證安全的深度知覺之外,寶寶覺得下樓梯不安全,可能也是因為得到了家長的「心理暗示」。

寶寶害怕下樓梯,可能是收到了「心理暗示」

很多家長都覺得,寶寶還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寶寶比我們想像的要敏感的多。

當寶寶摔倒時,並沒有哭鬧。寶媽衝過去,並主動將寶寶抱在懷裡,說:「寶寶,疼不疼呀?不哭啊!」寶寶往往一下子就哭了起來。而且下次摔倒的時候,也會哭著等著你來扶他起來。

寶寶正在玩的時候,突然一聲巨大的聲響,家長趕緊跑到寶寶身邊。緊張的詢問:「寶寶有沒有被嚇到呀,沒事兒了,不害怕啊!」寶寶往往會哭的更厲害。

寶寶的這種反應,是因為從家長身上得到了「暗示」,家長的反應,讓他知道剛才自己經歷的是很可怕的事情。

下樓梯也是一樣,可能寶寶自身覺得沒有什麼,但家長擔心寶寶年紀小,在樓梯面前主動將寶寶抱起來下樓梯。或者在言語中,有對小樓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兒的「暗示」,讓寶寶對下樓梯產生恐懼,從而變的不敢下樓梯了。

寶寶在嬰幼兒時期,通過大腦不斷的發育,努力建立各種心理感應機智。類似上述的這些,從家長的行為反應,做出相應反應的情況,一般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社會參照」。

社會參照的定義為:在孩子發展的特定時期,尤其是在兩歲半以前,一旦處於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中時,他們就會觀察和解析大人的表情信息,然後採取行動,或作出反應。

既然知道了寶寶為什麼不敢自己下樓梯的原因,就可以對症下藥,讓寶寶學會自己下樓梯了。

「三步法」讓寶寶建立自信,自己下樓梯

1)第一步:上下練習加鼓勵

寶爸寶媽可以利用家中的小板凳或者各種高度適中、安全係數高的工具,讓寶寶進行一上一下的踏步練習。不僅能夠鍛鍊寶寶的腿部力量,也可以鍛鍊寶寶的勇氣。

剛開始練習的時候,需要父母給寶寶多一點的鼓勵和耐心,讓寶寶建立安全感。也可以從父母的「暗示」中明白,這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

2)第二步:緩坡建立自信心

一般室外的樓梯旁邊,都會建一些緩坡來方便推車,寶寶不敢下樓梯。寶媽可以拉著寶寶從緩坡走下去,建立寶寶的自信心。

或者是利用身邊的一些木板,搭建一個專用緩坡,讓寶寶上下走動。家長一定要跟在旁邊,確保寶寶的安全

3)第三步:利用樓梯來實踐

前面的兩步練習之後,寶寶下樓梯的基礎基本已經打好了。可以讓寶寶在真正的樓梯上實踐了,在實踐中家長的耐心至關重要。

切記,不要一味的催促寶寶快點,讓寶寶自己摸索著下樓梯。也不要一次性要求寶寶下很多層,可以下幾層之後,再上幾層反覆訓練,建立寶寶的自信心。

下樓梯的恐懼就像是一道閘門,一旦克服,就相當於找到了關上閘門的方法,那種恐懼也就拋諸腦後了。

糖果愛嘮叨

寶寶的「社會參照」很多是以父母的反應為標準的,如果父母比較大驚小怪,寶寶可能就會更加膽小。想要孩子變的更勇敢,父母的「淡定」也很重要。

今日互動:你的寶寶有害怕下樓梯的階段嗎?怎麼解決的?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會走路的寶寶下樓梯,為何總是手腳並用倒著爬?視崖實驗了解一下
    面對比自己身高更高的阻礙,擔心撞到頭,他們也會趴到地上爬過去;或者寬度足夠的入口,孩子也猶猶豫豫不敢動;下樓梯時媽媽抱著、牽著、扶著扶手,也覺得害怕,定要大哭一場。因此,常見的畫面是明明已經學會走路的寶寶,下樓梯還總是手腳並用、倒著爬。
  • 寶寶小心翼翼地下樓梯,可是還是摔倒了,樣子真是太逗趣
    有的寶寶看著年齡很小,但還是已經會很多的東西了。不過寶寶小胳膊小腿的,看著還是很弱小。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小萌娃下流體不小心摔倒的反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不受網友在下面紛紛感嘆怎麼會有這麼可愛的寶寶呢。只見圖上是兩個寶寶想脫韁的野馬一樣,好不容易出去玩了,開心的手舞足蹈的。寶寶想去的地方是個小樓梯。
  • 做夢夢到坐電梯下樓 做夢夢到坐電梯下樓是什麼意思
    夢見坐電梯下樓去找丟失的背包,夢見坐電梯下樓,夢見坐電梯總是錯過樓層夢見坐電梯下樓去找丟失的背包,夢見坐電梯下樓夢見坐電梯下樓去找丟失的背包夢見上樓梯,意味著步步高升。夢見電梯在上升,有上進的意味,暗示你會提高成績,獲得更好的收入和地位。
  • 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更容易傷膝蓋 小雞寶寶考考你今天答案
    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更容易傷膝蓋 小雞寶寶考考你今天答案 8月31日,在這天支付寶的小雞寶寶考考你的問題也有不少的朋友抽到關於健康的
  • 女子邊看手機邊下樓梯 一腳踏空飛撲滾下樓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女子準備下樓&nbsp&nbsp&nbsp&nbsp&nbsp&
  • 淺聊如何樹立孩子的自信
    許多不自信的孩子往往從小開始就是父母過於愛護了,才造成孩子的膽怯心理。比如我家三歲的女兒從高層走樓梯下樓,一開始她老是叫喊著要爸爸媽媽抱,她說很高,害怕,不敢自己走下去,我就和聲繪色跟她講,不要怕,樓梯邊上都有護欄,你只要慢慢抓著護欄往下走就好了,但是她還是不敢,然後我就跟她說。一邊手我牽著。
  • 抱寶寶時總是被打被撓?「抓臉殺」背後的心理暗示,媽媽要能讀懂
    總有新晉寶媽說:「我家寶寶可有力氣了,每次將他抱起的時候,孩子有時候會抓我的臉,甚至會來一個小巴掌,要不就是揪頭髮,可厲害了。」而且這種情況發生得很頻繁,基本不分人,這麼小的寶寶就如此「兇」,長大後會不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呢?其實寶寶之所以會這樣,並不是因為個性使然,「抓臉殺」的背後也是一種心理暗示。抱寶寶時總是被打被撓?
  • 暖男醫生1分鐘衝上14樓,背起患者飛奔而下
    路上,湯鴻超詢問簡單病史後,初步考慮患者為心血管方面疾病,如果是心肌梗死可能隨時要命,此時爭分奪秒。很快,他們找到了患者所在的居民樓。車剛停穩,湯鴻超就衝進單元樓,患者家住14樓,然而卻發現電梯無法正常使用。「我先上去了!」樓梯就在邊上,湯鴻超沒多想,只想著樓上有病人需要他,和擔架人員喊了一聲,便邁開大步直奔而上。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一個自卑的孩子,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去勇敢的表現自己,還會害怕去和別人交往,慢慢地變得自我封閉,明明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目標,也會放棄,他們對未來也會抱有一種悲觀的態度。比如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苛刻,喜歡挑剔孩子的缺點和毛病,並且時常掛在嘴邊進行指責,這樣給孩子造成很重的心理暗示,使得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和消極的情緒。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父母平時要注意生活中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不要輕易將孩子的缺點暴露在外人面前,那樣會讓孩子很沒面子,從而讓孩子限在自卑的情緒當中。
  • 羽毛球步法系列(下):中場步法、後場步法
    今天我們繼續詳細講解羽毛球的步法:中場及後場步法。  - 中 場 步 法 -  中場步法一般用於接殺球,分為正手步法和反手步法。  正手步法:正手的中場步法有一步和三步之分。也就是說,要麼一步接球,要麼三步接球。  一步:用於來球距離身體較近,只需用右腳向右一步即可接球。一步接球的腳步動作要領如下:①膝蓋微曲,重心降低。
  • 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更傷關節 樓梯究竟該怎麼爬?
    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更傷關節 樓梯究竟該怎麼爬?時間:2018-12-24 18:09   來源:百科解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更傷關節 樓梯究竟該怎麼爬? 如今很多居民樓、辦公樓都是有電梯的,免去了人們爬樓梯的辛苦。一些人是即使要等很久的電梯,也不願爬樓梯。
  • 下樓一腳踏空 他從1樓摔到負1樓
    事發工地的簡易樓梯  2016年9月29日晚上10點多,來自信陽的雷呈國在工地下樓途中,不慎摔下樓梯,當即右髕骨粉碎性骨折,住院治療20多天後,又突發腦梗,生命垂危。  【事件】  從樓梯掉下摔成骨折  住院後又突發腦梗  2016年9月,雷呈國在老鄉張東帶領下來到滎陽市隆基建設公司二十里舖安置房建築工地打工。  9月29日晚上10點多,雷呈國下樓途中從1樓摔到負1樓。工地派人將他送到了滎陽市中醫院,經檢查為右髕骨粉碎性骨折,隨即在醫院進行了手術。
  • 小區6部電梯全被封停,下樓買菜都很吃力,物業:走樓梯鍛鍊身體
    對於低樓層的業主來說,樓梯可能作用並不是很大,但是對於高樓層的業主,尤其是腿腳不太方便的老人,樓梯就很重要了,沒有樓梯甚至會影響正常的出行。一般小區物業會收取樓梯的管理或者是使用的費用。物業也有責任對電梯進行維護,當電梯出現故障之後進行維修。某小區的業主反映,他們小區的電梯未年檢,而6部電梯都已經全部停封了。
  • 5歲男寶寶下樓梯不小心扭傷腳踝,奶奶這樣做,好比「火上澆油」
    每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寶寶,都想讓寶寶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大,而照顧寶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危險無處不在。鄰居石子是一個5歲的男寶寶,生性淘氣頑皮,他奶奶經常說:「照看石子比我去工地搬一天磚還要累。」
  • 外賣小哥因趕時間小跑下樓引發悲劇,一腳踩空滾下樓梯身亡
    9月19日14時30分左右,位於福州市臺江區群眾新村小區內的一名快遞小哥突然從樓道摔下後倒地不起,不幸當場身亡。接到報警後,警方立即趕到現場。在小區11號樓道前,一名身穿綠色工作服的外賣小哥躺在那裡。有好心的鄰居在他的身上蓋了一條毛毯。
  • 男子身高僅60CM,妻子生下健康寶寶惹非議:這孩子不像他親生的
    但如果殘疾並非基因遺傳,而是其他原因,想要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還是很有希望的。 一、平時多給孩子正面的鼓勵和心理暗示。要想孩子在外不自卑,在家裡就應該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幫助孩子先建立起自信心,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到關於殘疾的話題,而是跟孩子多聊聊外面的世界,讓孩子積極地面對外界。
  • 已經會走的孩子,為啥總是「倒著下樓梯」?視崖實驗了解一下
    孩子之所以是倒著下樓梯,是因為孩子有著這種深度知覺能力,因此從上面往下下樓梯的話,會產生一種視覺上的幻覺,會感覺下樓梯是會摔倒的樣子,因此孩子為了避免懸崖的倒下,因此就會去倒著下樓梯去避免視覺上的懸崖,同時也是顯示著孩子有著深度知覺的恐懼,正是因為這種恐懼孩子不敢從上面下樓梯,而是倒著下樓梯。
  • 【健康科普】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動作更容易傷膝蓋?
    【健康科普】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動作更容易傷膝蓋?      膝關節最不喜「負重」運動下樓梯比上樓梯更傷膝關節      上樓梯時, 膝關節的軟骨面要承受超過體重三倍左右的壓力,而下樓梯時膝關節要承受6、 7 倍的體重,極易對髕骨關節產生壓力,時間久了就會造成軟骨間的疼痛。如果你的軟骨出現了退變和勞損,就會加重膝關節的疼痛。
  • 高顏值樓梯設計,樓梯下空間不只是收納
    ,並且融合了工作桌的功能,走在上面可能心驚膽跳的,想必這屋主膽子應該很大吧。,可以巧妙地藏在櫥櫃中,要上下樓再開啟就行了。 4 轉角創造更多可能 將樓梯轉角處向主體延伸
  • 垃圾分類要從「樓梯響」到「人下樓」
    技術建立對接市政環保大資料庫集聚了眾多企業家的北京市工商聯界別,從發揮民營企業作用的角度出發,為推進垃圾分類提供了思路。工商聯界的提案,首先建議從立法層面加大不分類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快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修訂工作,明確居民個人作為垃圾分類主體的責任,建立硬性處罰標準,對不分類行為予以重罰。建議將垃圾分類納入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垃圾分類信用積分獎勵制度,強化垃圾分類信用獎懲管理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技術手段的運用,成為工商聯界關注的重點。打造「五級」監管系統,打通垃圾分類「最後一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