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
陽春三月,風暖花開。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7首寫春天的經典古詩,它們或旖旎、或閒靜、或喜悅、或傷感,有七律、有七絕、有五律、也有五絕。
快來看看,你最pick哪一首吧!
01
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白樂天此詩中,有"山"(孤山寺北),有"水"(水面初平),有"鳥"(早鶯、新燕),有"花"(亂花),錢塘湖春景,在他的筆下是如此旖旎動人。
尾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中的一個"愛"字,將詩人內心的情感展露無疑,他對錢塘湖的春景,喜愛之至。
02
春日宋代: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是本文7首中唯一的宋詩。歷史上,整體而言,宋詩比唐詩更具理趣。因此,朱熹此詩也是7首中理性最強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首詩並不是寫實的,朱熹並未真正去到"泗水",只是仰慕偶像孔子在這裡講學,才如此寫。名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也不是僅僅為了描繪春天的豐富色彩,而是說,如果領悟了真理,掌握了規律,就可以看見問題的本質,抓住主要矛盾。
03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夜,黑暗,寂靜。杜甫卻心生歡喜。為何?為雨。
春雨,它"知時節",它"細無聲"。當農民需要時,它恰好到來,滋潤莊稼;儘管如此,它並不大張旗鼓,而是默默無語,在不知不覺中滋潤萬物,令人倍感舒適。
春雨過後,繁花綻放。"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一個"溼"字,委婉說明了下過雨,具有含蓄美,一個"重"字,側面說明了春雨潤物的效果極好。
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春雨能讓莊稼豐收,讓廣大百姓吃上飯。憂國憂民之心,天地可鑑,這就是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詩聖的原因。
04
詠柳唐代: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本詩中,將春風比喻為剪刀,新穎貼切,別開生面。
細細品讀,仿佛春天是一位心靈手巧的少女,春風是她手上的那把剪刀,婀娜多姿的柳樹就是她引以為傲的作品。
"垂"字側面表現了柳枝的柔軟,因為,只有柔軟的物體才可以彎曲,才可以垂下,剛硬的物體是無法"垂"的。而"細"字也體現了柳樹的淡雅清新,與那些粗枝大葉的植物不一樣。
柳樹娉婷嫋娜的形象,躍然紙上。柳樹能長得這麼健康美麗,說不定也有杜甫詩中春雨的功勞呢。
05
江南春唐代: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首詩中的"綠映紅"跟朱熹詩中的"萬紫千紅"相似,都是連續使用了兩個顏色詞。但是,本詩中更多是直接描寫春天花紅柳綠、生機盎然的自然之景,而朱熹則是用"萬紫千紅"暗喻大千世界。
如果說"綠映紅"是視覺描寫,那麼"千裡鶯啼"就是聽覺描寫了,整個句子立體豐富,使人仿佛身臨其境。
"水村山郭酒旗風"則是有山有水有人氣,是不是跟白居易的"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很像呢?杜牧詩中的人氣來源於酒旗,說明有人賣酒喝酒,白居易的人氣則來源於寺廟,說明有人燒香拜佛。
更巧的是,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中也有寺廟,可見唐朝寺廟數量之多。
有人說,杜牧諷刺建造寺廟耗費人力財力,不知你怎麼看。但是無論如何,"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個句子還是很美的,讓我不禁想閉眼哼唱"情深深雨濛濛,多少樓臺煙雨中……"
06
鳥鳴澗唐代: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你是不是很疑惑,桂花不是一般都在秋天開放嗎,為什麼王摩詰這首春詩中也有呢?
目前,主要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王維不拘一格,因為他還在雪中畫過芭蕉;另一種是,桂花也有春天開的品種。但是,由於這是王維五首組詩中的一首,別的幾首也都是風景寫生,因此,第二種說法相信的人更多。
看完這首,大家發現沒,又有"山""水""花""鳥"("澗"算是"水"),但是營造的氛圍卻有所不同,表達的主題也不同。如果說杜甫的是喜悅,那麼王維的就是閒適,杜甫是心系蒼生的愛國之士,那麼王維就是心無牽掛的隱居之士。
難怪王維被稱為"詩佛",他的詩果然很佛系。
07
閨怨唐代: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這首最傷感。
春天來了,少婦本來開開心心,打扮化妝,登樓賞景。但是,在看到路邊楊柳抽枝,春景明媚後,她反而開始發愁、後悔了。她後悔讓夫君努力工作,以至於大好春光白白浪費。
如果她沒有那樣做,此刻,夫君就可以陪在她身邊,兩個人一起經歷、欣賞美好的春天。錢權雖然重要,但是如果因此喪失了人生的一些美好時刻,也著實可惜。
這首詩中的內容,在如今也很具有啟發意義。
至此,全文結束。
哪首詩是你的心頭好呢?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猜你還想看:
項梁讓項羽學習,項羽的這個回答,預示了他悲慘的結局
「韶華不為少年留」,秦觀的這首《江城子》深幽纏綿,令人動容
杜甫殺氣逼人的一首詩,頷聯被奉為千古名句,你肯定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