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分鐘的視頻裡,讓我們回顧教宗方濟各在一天之內拜訪了長崎和廣島的緊湊牧靈行程。
教宗方濟各牧靈訪問日本已邁入第二天。教宗當天清晨離開東京,前往受到原子彈摧毀的長崎和廣島進行牧靈訪問。教宗先在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中心紀念公園發表講話,強烈呼籲建設一個無核武器的世界是可能的。隨後,他以朝聖者的身份前往長崎的西坂山殉道聖人紀念館向日本的殉道者表達敬意,並在長崎棒球場主持基督普世君王節彌撒聖祭。當天傍晚教宗飛抵廣島和平紀念館並出席了和平會晤,紀念原子彈爆炸事件的受害者並為世界和平發出呼籲。
教宗長崎呼籲:絕不再重蹈覆轍,而要建設無核武器的和平世界教宗11月24日上午乘機抵達長崎,在原子彈爆炸中心紀念公園發表講話,強調建設一個無核武器的世界是可能的,唯一的方法是透過全世界人民的合作、信任、對話和祈禱而實現。
教宗方濟各11月24日上午9點30分左右乘機抵達長崎,參觀和平紀念館。教宗首先向紀念碑獻上花環,並表示「這個地方使我們深刻意識到人類有能力對彼此施加痛苦和恐懼」。
原子彈爆炸中心紀念館旁邊矗立著浦上主教座堂遺址,該主教座堂曾是東亞最大的教堂。教宗在講話的開始提到最近在主教座堂遺址上發現遭到損毀的十字架和聖母雕像,他表示,「它們使我們再次想起原子彈轟炸的遇難者及其家人遭受的無可言喻的恐怖」。
教宗接著講道:「人心最深處的渴望就是安全、和平與穩定,擁有核武器和其它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並不是對這渴望的回應。」
教宗反思說:「我們的世界以一種錯謬的二分法為特徵,該二分法試圖透過恐懼和不信任的心態所維繫的錯誤安全感來捍衛和確保穩定與和平,其結果是毒化了人與人的關係並阻礙任何形式的對話。」因此,教宗強調:「和平與國際性的穩定,只能在團結與合作的全球倫理的基礎上實現,為塑造今天和明天整個人類大家庭相互依存和共同承擔責任的未來而服務。」
教宗重申「軍備競賽浪費了寶貴的資源,這些資源本可以更好地用於促進人類的整體發展和保護自然環境」。教宗為此表示說:「今日的世界仍有數以百萬計的兒童和家庭生活在非人道的處境中,但是透過製造、提升、持有甚至銷售日益毀滅的武器而浪費的金錢和賺取的財富,是向上天呼求的一種冒犯。」
教宗進而表示,如果我們要建設一個沒有核武器的和平世界,所有的人都必須參與其中,包括「個人、宗教團體和公民社會,擁核國家和無核國家、軍事和私營部門以及國際組織」。他呼籲以「共同參與並齊心協力」的方式來回應核武器的威脅。
教宗接著表示,天主教會堅定地致力於促進人民與國家之間的和平,教會深感在天主臺前和世人面前負有責任。他說:「願祈禱、為達成協議而作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堅持對話能成為最有力的『武器』。我們在其中給予信任並努力建立一個正義和團結的世界,它能夠為和平提供真正的保證。」
教宗深信,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是「可能的也是必須的」,「我籲請政治領導人不要忘記這些武器不能保護我們免受當前對國家和國際安全的威脅」。他說:「今天,無數男女所遭受的苦難困擾著我們的良心,沒有人能夠對那些需要幫助的弟兄姐妹的懇求充耳不聞,沒有人可以對因無法對話的文化造成的破壞視而不見。」 為此,教宗邀請眾人「每天一同祈禱,為使良心得以悔改,生命、修和以及友愛的文化能得勝」。
教宗引用亞西西的聖方濟各的《和平禱詞》作為總結,並祈求說:「我們以信賴之情轉向天主,祈求祂教導我們成為有效的和平工具,竭盡全力不再重蹈覆轍。」
教宗向日本殉道聖人致敬:他們的見證堅定我們的信德教宗在日本長崎的西坂山殉道聖人紀念館向殉道者表達敬意。他表示,日本殉道者是鮮活的記憶,推動日本的「再福傳」工作。
教宗方濟各11月24日上午在日本的其中一項活動是到長崎西坂山殉道聖人紀念館向殉道者表達敬意。教宗向聚集在那裡的人說,他以朝聖者的身份前來祈禱並堅定日本天主教徒的信德。
這個紀念館刻有殉道者的人像和名字,其中包括聖保祿三木(Paolo Miki)。教宗指出,「毫無疑問地,這朝聖地向我們講述生命戰勝死亡。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看到這個地方時,不僅視其為殉道山,也視之為真正的真福八端山」。
教宗接著強調,在這裡,福音之光在愛中閃耀,她戰勝了迫害和利劍。「這朝聖地首先是一個復活的紀念館,因為它宣告最終的結局並不屬於死亡,而是生命。儘管所有的證據都相反這樣的說法」。
殉道者的見證能「堅定我們的信德,更新我們在傳教使命中的奉獻和承諾。透過每天對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最需要援助者作出默默服務的『殉道』,努力營造一種有能力保護和捍衛所有生命的文化」。
教宗說,他來殉道聖人紀念館是向這些聖人聖女表達敬意。他補充道,「但是,我也希望以謙卑之心來做此事,就如那位來自『世界盡頭』的年輕耶穌會士,他在日本首批殉道者的歷史中找到深刻的啟示源泉」。
教宗希望不要把這些殉道者的犧牲視為過去的光榮事跡,而是要成為鮮活的記憶,使徒工作的靈感源泉,並推動在這片土地上再次傳揚福音。教宗最後表示,在這裡,「我們與今日在世界各地因信仰而遭受苦難和殉道的基督徒團結一心。他們是21世紀的殉道者,他們的見證催促我們以勇氣向真福八端的道路前進」。
教宗出席廣島和平會晤:使用核武器是「罪惡」而擁有也「不道德」教宗方濟各11月24日在日本訪問行程中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在廣島出席和平會晤。他在這個機會上發表訊息,呼籲世界和平。
教宗方濟各11月24日傍晚在廣島和平紀念館出席了和平會晤,紀念原子彈爆炸事件的受害者並為世界和平發出呼籲。1300人參加了這項活動,其中包括宗教領袖、信徒及核爆炸的倖存者。教宗指出,將原子能用於戰爭目的有悖於人類共同家園的前景,而在朝向和平的道路上則需要「記憶、同行和保護」。
教宗在紀念館的廣場上問候了在場的各宗教領袖和倖存的受害者,然後獻花並點燃一支蠟燭。在一位88歲的老婦人作了見證後,教宗為世界和平發表訊息。他說,「記憶、同行和保護」這3個道義要求在廣島這裡具有更強大和更普遍的意義,能夠開啟和平的真正道路。
「我願意重申,今天出於戰爭目的而使用原子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是一種犯罪行為,這不僅踐踏人類和人的尊嚴,也有悖於我們共同家園的前景。正如我兩年前所言,將原子能用於戰爭目的,以及擁有核武器都是不道德的。我們將因此受到審判。」
教宗援引若望廿三世《和平於世》通諭和梵二大公會議的訓導,指出和平應「依照正義來建設」,應「以愛來推動」並「在自由中」實現,不將「自己的特殊利益強加於別人」,而應「放下手中的武器」。教宗說:「如果我們繼續使用核威嚇作為解決衝突的合法訴求,我們又能如何提出和平倡議呢?願這痛苦的深淵提醒人們那絕不可超越的界限。解除武裝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
因此,我們眾人必須以諒解和寬恕的目光「聯合」共進。「我們應向希望敞開心懷,成為修和與和平的工具。如果我們能夠彼此保護,承認我們都是擁有共同命運的弟兄姐妹,這個願景就永遠是可能的。我們的世界相互關聯,這不僅因著全球化,也是由於我們始終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因此,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放下某些集團或領域的私利,如此才能實現偉大的理想,即一些人為保障共同未來而以共同負責的態度為之奮鬥的理想。」
教宗最後祈願:「絕不可再有戰爭、絕不可再有武器的轟鳴、絕不可再有這麼大的痛苦!讓和平進入我們的世界,進入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天主啊,禰給我們許下:『仁愛和忠信必彼此相迎,正義與和平必彼此相親。真理將從大地萌芽,正義將從天空出現』(詠八五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