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訪視頻+圖集】教宗牧訪第二天:原子彈爆炸中心紀念公園講話/26殉道聖人紀念館/廣島和平紀念館

2021-02-23 海鷗傳信RC
一分鐘視頻:教宗牧靈訪問日本第二天回顧

在這一分鐘的視頻裡,讓我們回顧教宗方濟各在一天之內拜訪了長崎和廣島的緊湊牧靈行程。

教宗方濟各牧靈訪問日本已邁入第二天。教宗當天清晨離開東京,前往受到原子彈摧毀的長崎和廣島進行牧靈訪問。教宗先在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中心紀念公園發表講話,強烈呼籲建設一個無核武器的世界是可能的。隨後,他以朝聖者的身份前往長崎的西坂山殉道聖人紀念館向日本的殉道者表達敬意,並在長崎棒球場主持基督普世君王節彌撒聖祭。當天傍晚教宗飛抵廣島和平紀念館並出席了和平會晤,紀念原子彈爆炸事件的受害者並為世界和平發出呼籲。

教宗長崎呼籲:絕不再重蹈覆轍,而要建設無核武器的和平世界

教宗11月24日上午乘機抵達長崎,在原子彈爆炸中心紀念公園發表講話,強調建設一個無核武器的世界是可能的,唯一的方法是透過全世界人民的合作、信任、對話和祈禱而實現。

教宗方濟各11月24日上午9點30分左右乘機抵達長崎,參觀和平紀念館。教宗首先向紀念碑獻上花環,並表示「這個地方使我們深刻意識到人類有能力對彼此施加痛苦和恐懼」。

原子彈爆炸中心紀念館旁邊矗立著浦上主教座堂遺址,該主教座堂曾是東亞最大的教堂。教宗在講話的開始提到最近在主教座堂遺址上發現遭到損毀的十字架和聖母雕像,他表示,「它們使我們再次想起原子彈轟炸的遇難者及其家人遭受的無可言喻的恐怖」。

教宗接著講道:「人心最深處的渴望就是安全、和平與穩定,擁有核武器和其它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並不是對這渴望的回應。」

教宗反思說:「我們的世界以一種錯謬的二分法為特徵,該二分法試圖透過恐懼和不信任的心態所維繫的錯誤安全感來捍衛和確保穩定與和平,其結果是毒化了人與人的關係並阻礙任何形式的對話。」因此,教宗強調:「和平與國際性的穩定,只能在團結與合作的全球倫理的基礎上實現,為塑造今天和明天整個人類大家庭相互依存和共同承擔責任的未來而服務。」

教宗重申「軍備競賽浪費了寶貴的資源,這些資源本可以更好地用於促進人類的整體發展和保護自然環境」。教宗為此表示說:「今日的世界仍有數以百萬計的兒童和家庭生活在非人道的處境中,但是透過製造、提升、持有甚至銷售日益毀滅的武器而浪費的金錢和賺取的財富,是向上天呼求的一種冒犯。」

教宗進而表示,如果我們要建設一個沒有核武器的和平世界,所有的人都必須參與其中,包括「個人、宗教團體和公民社會,擁核國家和無核國家、軍事和私營部門以及國際組織」。他呼籲以「共同參與並齊心協力」的方式來回應核武器的威脅。

教宗接著表示,天主教會堅定地致力於促進人民與國家之間的和平,教會深感在天主臺前和世人面前負有責任。他說:「願祈禱、為達成協議而作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堅持對話能成為最有力的『武器』。我們在其中給予信任並努力建立一個正義和團結的世界,它能夠為和平提供真正的保證。」

教宗深信,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是「可能的也是必須的」,「我籲請政治領導人不要忘記這些武器不能保護我們免受當前對國家和國際安全的威脅」。他說:「今天,無數男女所遭受的苦難困擾著我們的良心,沒有人能夠對那些需要幫助的弟兄姐妹的懇求充耳不聞,沒有人可以對因無法對話的文化造成的破壞視而不見。」 為此,教宗邀請眾人「每天一同祈禱,為使良心得以悔改,生命、修和以及友愛的文化能得勝」。

教宗引用亞西西的聖方濟各的《和平禱詞》作為總結,並祈求說:「我們以信賴之情轉向天主,祈求祂教導我們成為有效的和平工具,竭盡全力不再重蹈覆轍。」

教宗向日本殉道聖人致敬:他們的見證堅定我們的信德

教宗在日本長崎的西坂山殉道聖人紀念館向殉道者表達敬意。他表示,日本殉道者是鮮活的記憶,推動日本的「再福傳」工作。

教宗方濟各11月24日上午在日本的其中一項活動是到長崎西坂山殉道聖人紀念館向殉道者表達敬意。教宗向聚集在那裡的人說,他以朝聖者的身份前來祈禱並堅定日本天主教徒的信德。

這個紀念館刻有殉道者的人像和名字,其中包括聖保祿三木(Paolo Miki)。教宗指出,「毫無疑問地,這朝聖地向我們講述生命戰勝死亡。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看到這個地方時,不僅視其為殉道山,也視之為真正的真福八端山」。

教宗接著強調,在這裡,福音之光在愛中閃耀,她戰勝了迫害和利劍。「這朝聖地首先是一個復活的紀念館,因為它宣告最終的結局並不屬於死亡,而是生命。儘管所有的證據都相反這樣的說法」。

殉道者的見證能「堅定我們的信德,更新我們在傳教使命中的奉獻和承諾。透過每天對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最需要援助者作出默默服務的『殉道』,努力營造一種有能力保護和捍衛所有生命的文化」。

教宗說,他來殉道聖人紀念館是向這些聖人聖女表達敬意。他補充道,「但是,我也希望以謙卑之心來做此事,就如那位來自『世界盡頭』的年輕耶穌會士,他在日本首批殉道者的歷史中找到深刻的啟示源泉」。

教宗希望不要把這些殉道者的犧牲視為過去的光榮事跡,而是要成為鮮活的記憶,使徒工作的靈感源泉,並推動在這片土地上再次傳揚福音。教宗最後表示,在這裡,「我們與今日在世界各地因信仰而遭受苦難和殉道的基督徒團結一心。他們是21世紀的殉道者,他們的見證催促我們以勇氣向真福八端的道路前進」。

教宗出席廣島和平會晤:使用核武器是「罪惡」而擁有也「不道德」

教宗方濟各11月24日在日本訪問行程中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在廣島出席和平會晤。他在這個機會上發表訊息,呼籲世界和平。

教宗方濟各11月24日傍晚在廣島和平紀念館出席了和平會晤,紀念原子彈爆炸事件的受害者並為世界和平發出呼籲。1300人參加了這項活動,其中包括宗教領袖、信徒及核爆炸的倖存者。教宗指出,將原子能用於戰爭目的有悖於人類共同家園的前景,而在朝向和平的道路上則需要「記憶、同行和保護」。


教宗在紀念館的廣場上問候了在場的各宗教領袖和倖存的受害者,然後獻花並點燃一支蠟燭。在一位88歲的老婦人作了見證後,教宗為世界和平發表訊息。他說,「記憶、同行和保護」這3個道義要求在廣島這裡具有更強大和更普遍的意義,能夠開啟和平的真正道路。

「我願意重申,今天出於戰爭目的而使用原子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是一種犯罪行為,這不僅踐踏人類和人的尊嚴,也有悖於我們共同家園的前景。正如我兩年前所言,將原子能用於戰爭目的,以及擁有核武器都是不道德的。我們將因此受到審判。」

教宗援引若望廿三世《和平於世》通諭和梵二大公會議的訓導,指出和平應「依照正義來建設」,應「以愛來推動」並「在自由中」實現,不將「自己的特殊利益強加於別人」,而應「放下手中的武器」。教宗說:「如果我們繼續使用核威嚇作為解決衝突的合法訴求,我們又能如何提出和平倡議呢?願這痛苦的深淵提醒人們那絕不可超越的界限。解除武裝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

因此,我們眾人必須以諒解和寬恕的目光「聯合」共進。「我們應向希望敞開心懷,成為修和與和平的工具。如果我們能夠彼此保護,承認我們都是擁有共同命運的弟兄姐妹,這個願景就永遠是可能的。我們的世界相互關聯,這不僅因著全球化,也是由於我們始終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因此,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放下某些集團或領域的私利,如此才能實現偉大的理想,即一些人為保障共同未來而以共同負責的態度為之奮鬥的理想。」

教宗最後祈願:「絕不可再有戰爭、絕不可再有武器的轟鳴、絕不可再有這麼大的痛苦!讓和平進入我們的世界,進入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天主啊,禰給我們許下:『仁愛和忠信必彼此相迎,正義與和平必彼此相親。真理將從大地萌芽,正義將從天空出現』(詠八五11-12)。」

相關焦點

  • 安倍、古特雷斯出席廣島原子彈爆炸75周年紀念活動 倖存者回憶...
    原標題:安倍、古特雷斯出席廣島原子彈爆炸75周年紀念活動,倖存者回憶「當年如地獄」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鍾書毓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當地時間8月6日上午,日本廣島市舉行原子彈爆炸75周年紀念活動。
  • 當年日本原子彈爆炸的地方,現在怎麼樣了?
    第一、原子彈高空爆炸降雨以及強風加快了核汙染的衰減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是在離地面600米的上空引爆的,由於日本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雨,而就在廣島和長崎遭到核打擊之後不久,當地就迎來了一場大的降雨,強勁的海風和大雨帶走了大量的核汙染物,這進一步加快了核汙染的衰減。而且在原子彈爆炸48小時之後,廣島和長崎的核輻射強度就已經銳減了60%以上。
  • 廣島 || 你不敢相信這是曾經被原子彈破壞的城市
    原子彈爆炸圓頂屋(又名廣島和平紀念碑,或譯作原爆圓頂館、原爆穹頂,日:原爆ドーム, げんばくドーム),但其實它本身不是一座碑,而是一座建築物的遺址。它位於日本本州島南部的廣島市中心,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之外,1945年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前夕被美軍投擲的原子彈炸毀。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此紀念碑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縮景園
  •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我一次也沒有恨過美國人
    1945年,「小男孩」奪走數十萬人命1945年8月6日上午8點15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在廣島上空爆炸,攝氏上千度的高溫瞬間奪走數十萬人命。一名倖存者回憶到,當時年幼的她在住家附近找到母親焦黑的遺體,才伸手輕輕一碰,母親就裂解為黑色的粉塵,隨風而去。
  • 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75周年
    美國在8月6日至9日向廣島和長崎的日本城市投擲原子彈,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有75年。記錄的死亡人數是估計數字,但據認為,在爆炸中,廣島350,000人口中約有14萬人喪生,長崎至少有74,000人死亡。炸彈釋放的核輻射在隨後的幾周,數月和數年內使成千上萬人死於放射線疾病。
  • 廣島之夢 其三 《重生》(廣島城/原爆穹頂/廣島平和紀念公園/廣島街景)
    廣島和平紀念碑,即原爆穹頂。是原子彈爆炸中心點附近幾乎唯一一棟沒有被完全摧毀倒塌的建築物。由於該建築物(當時為廣島縣產業獎勵館)處於原子彈引爆點(距地面約580米之上空)正下方不遠,爆炸時並沒有承受過多的橫向衝擊波,因此雖然遭嚴重焚毀,其垂直結構的大部分得到了留存。戰爭結束後,廣島市民對是否應對此建築物遺蹟進行保留產生了分歧,但1966年市政府決議對其進行永久保留。1996年登陸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圖一為一美國家庭幼子,於原爆穹頂前紀念碑。
  • 廣島原子彈設計師,60年後參觀廣島,說了一句話令日本人憤怒
    1945年8月6日上午,在日本廣島上空爆炸了第一顆用於實戰的原子彈「小男孩」,整個廣島迅速被火海淹沒,《聖經》中描寫地獄是:「 黑暗的無底坑,有不死的蟲和不滅的火焚燒,使人晝夜永遠受痛苦」,當時的廣島大概也就是這樣的情況了。
  • 廣島,讓人深刻記憶的城市
    反思戰爭,常常會將它視為焦點、話題,甚至成為畫家和作家、或搬上銀幕表現的主題,廣島也因此它成為了世人熟知的城市。 我第一次去廣島,友人向我描述起廣島有哪些可去看的譬如原爆和平紀念館、宮島都是最值得看、考察的地方。
  • 安倍與80國代表出席廣島原子彈轟炸75周年紀念活動,現場人數受疫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6日消息,紀念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儀式於悲劇發生75周年之際在廣島開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80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儀式。 當年8時15分,該市被投下原子彈,其爆炸造成約14萬人死亡,在和平紀念公園的悲劇死難者紀念儀式上宣布默哀一分鐘。每年在該日,廣島所有學校都會上和平課,課上為孩子們講述原子彈爆炸的事件。 1945年8月,美國飛行員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因原子彈爆炸及其後果影響,廣島35萬居民中有14萬人死亡,長崎有7.4萬死亡。
  • 日本廣島,75年前被夷為平地,如今發展如何
    1945年8月6日,一架經過特別改裝的美陸軍航空隊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一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原子彈在距離地面600米處爆炸,強大的衝擊波和超高的溫度使廣島市瞬間化為灰燼,這也是核武首次應用於實戰。曾經的廣島市,跟現在一直宣揚和平的形象完全不同。
  • 他是廣島原子彈的設計者,60年後來到廣島,說出一句話令國人欽佩
    二戰時期,日軍曾作出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偷襲珍珠港的事件,這件事令美方暴跳如雷,並且向日本廣島投放了一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頃刻間廣島化為灰燼,周邊地區也受到了原子彈爆炸後的輻射影響,這對於日軍來說是巨大的打擊,並且也是他們所付出的巨大的代價。
  • 二戰時期的日本廣島,在原子彈爆炸後,民眾經歷了哪些殘酷的事情
    1945年8月6日早上,美國在廣島投下一顆原子彈,這枚原子彈叫做「小男孩」,三天後又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叫做「胖子」。這兩顆原子彈的名字聽上去沒有任何攻擊性,卻瞬間將廣島和長崎變成了廢墟。長崎被炸毀第六天後,也就是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可以說這兩顆原子彈是促使日本在二戰投降的直接原因。
  • 5件事要知道——廣島原子彈爆炸75周年
    1945年8月6日,美國轟炸了廣島,三天之後,又在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日本於8月15日投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廣泛地說,結束了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對亞洲鄰國的侵略。
  • 廣島長崎該從原子彈轟炸中反思什麼?
    原標題:廣島長崎該從原子彈轟炸中反思什麼?  新華網北京8月6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今年8月6日和9日,是廣島和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70周年,兩座城市都將高調舉行紀念活動。   正如追悼儀式的名字——「原子彈轟炸犧牲者慰靈和平祈禱儀式」——所體現的那樣,市民們沉浸在對自身受害的痛苦回憶中,強調的是原子彈的不人道性,「戰爭太可怕了」,或是責怪美軍當年沒必要使用原子彈等,這也幾乎成為每年紀念活動上的主音調。
  • [抗戰·浙江] 和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有得一拼,義烏官方開建和平公園暨細菌戰遇難同胞紀念館!設活體解剖遺址保護區!
    今天上午,在近千名黨員幹部、部隊官兵、民兵代表、中小學生和日本侵華細菌戰受害者遺屬代表共同見證下,義烏市委、市政府在稠江街道林山寺地塊,隆重舉行義烏和平公園暨細菌戰遇難同胞紀念館奠基儀式。 和平公園專設當年日軍實施細菌戰活體解剖的遺址保護區 原侵華日軍細菌戰中國受害訴訟原告團團長、CCTV首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王選女士也來到現場,並捐贈了細菌戰調查和訴訟資料的目錄。看
  • 原子彈下無冤魂!二戰廣島為什麼會成為美國原子彈的首選城市?
    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炸彈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衝擊波的作用下,廣島市的建築全部倒塌,全市24.5萬人口中死傷總人數達20餘萬,城市化為一片廢墟。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核武器用於實戰,廣島成為第一座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城市。
  • 為什麼是廣島?——軍迷親歷的「原爆之日」
    這也是當地舉行年度紀念儀式的時刻。為了趕上這個重要的時刻,筆者在XXXX年8月6日早早地擠上了廣島的有軌電車。有軌電車是這裡的特色交通,部分在用車輛是經歷過當年核爆的,不斷提醒著人們這一天對於廣島的重要性。從廣島火車站出發大約2千米就可以到達和平紀念公園,儘管車程不長但是車站卻很多,八丁堀、紙屋町、核爆穹頂前……這些站名提示著人們距離原子彈爆炸的中心越來越近了。
  •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5月訪問廣島
    新華社東京2月14日電(記者王子江 鄧敏)國際奧委會東京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約翰·科茨14日在這裡透露,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將在5月18日前往日本城市廣島,參加奧運會火炬接力活動,並參觀和平紀念館。圖為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陳益宸攝科茨是在結束與東京奧組委兩天的會議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說,巴赫將在這一天向原子彈爆炸遇難者紀念碑獻花圈,並參觀廣島和平紀念館。
  • 廣島原子彈爆炸,19歲日本女孩離爆炸中心僅260米,為何能生還?
    眾所周知,原子彈爆炸時,威力巨大,堪稱毀天滅地,越是距離爆炸的中心地帶,威力越大。然而,在廣島原子彈爆炸時,一個19歲日本女孩距離爆炸中心僅僅260米,竟然奇蹟地生還了。那麼,這個日本女孩為何可以在離爆炸中心這麼近的地方生還,還有她後來又怎麼樣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廣島核爆73年:銘記歷史,祈禱和平
    8月6日,日本廣島迎來了第73次的核爆日。從一大早開始大批民眾來到廣島市的和平紀念公園,悼念喪生的家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