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機制簡介

2021-01-19 海洋生態圈

海洋是地質碳庫以外的最大碳庫,而且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躍碳庫(碳量可變動),海洋碳庫與大氣碳庫之間的碳交換:

,在氣候變化中(特別是在控制溫室效應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海洋既可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也可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

海洋中的碳可分為無機碳和有機碳,在有機碳中可分為生物有機碳和非生物有機碳。

海洋中的無機碳——其一是指含碳的無機鹽;其二是指溶於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其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是:氣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化)、碳酸、碳酸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等,其中碳酸氫根佔大多數,以這些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是供給海洋初級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碳源。海水總量約為1.351×10^18立方米,若以每立方米平均溶解有2mol(以88克計)二氧化碳計,則這些溶於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總量則有118萬億噸之多,其在海水中的質量濃度為88ppm,海面以下20米水層的二氧化碳含量約6336億噸

海洋中的生物有機碳——指海洋生物(包括活的和死的、微型生物和微生物),其總量不詳。

海洋中的非生物有機碳——指懸浮於水中和沉降到海底的顆粒有機碳和溶解於海水中的「溶解有機碳DOC」, 在「溶解有機碳」中有5%是生物可利用的「活性溶解有機碳」,有95%是生物不能利用的「惰性溶解有機碳RDOC」, 「惰性溶解有機碳RDOC」可在海洋中儲存超過5000年。

海洋吸收或儲存二氧化碳的原理機制分為溶解度泵、生物泵、微型生物碳泵三種:

一、溶解度泵——通過二氧化碳的的物理溶解作用實現從表層到深層的轉移以暫存二氧化碳於水中。溶解於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有兩個來源:1是來源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2是來源於微生物分解海洋中的有機物生成的二氧化碳。

溶解於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是供給海洋初級生物(浮遊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碳源。

溶解於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總量約118萬億噸,若由於海水溫度升高多釋放一點點到大氣中就是巨量的。

二、生物泵——由有機物生產、消費、傳遞、沉降和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學過程構成的碳從表層向深層的轉移稱之為生物泵。通過浮遊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成為顆粒有機碳POC(如浮遊植物本身)和溶解有機碳DOC,或被浮遊動物攝食隨後以遺體、排洩等形式沉降至底層並礦化再循環實現碳的轉移。然而,生物泵輸送到海底的碳量不足表層固碳量的0.1%,因為顆粒有機碳POC在輸送到海底的過程中有99.9%又被微生物最終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回到了海水中,或從海水中溢出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

三、微型生物碳泵——海洋中的溶解有機碳被異養浮遊細菌攝取形成次級生產力,進而被原生動物和橈足類利用而形成幫助碳循環的進行。海藻類植物利用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形成初級生產力時,除了合成自身的有機碳外,還會生成溶於水的「活性溶解有機碳(DOC)」,而DOC是海洋微生物的營養源,海洋中的DOC被異養浮遊細菌攝取形成次級生產力,進而又被原生動物和橈足類利用而形成更高一級的生產力……在異養浮遊細菌攝取DOC合成自身有機物的同時會生成「惰性溶解有機碳(RDOC)」——可封存於海水中5000年,由於這個過程中有巨量的微生物,所以生成的「惰性溶解有機碳(RDOC)」是大量的。這個海洋儲碳原理是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焦念志領銜的研究團隊在研究好氧不產氧光合異養菌(AAPB)的生態分布時獲得啟發提出的海洋儲碳新機制。

生物泵、微型生物碳泵,人類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海洋生態圈技術就是利用生物泵、微型生物碳泵的自然原理和深海營養鹽自然資源,增量海洋微型生物和微生物,營造人工天然漁場,自然地永久封存所有過量的二氧化碳,徹底消除溫室效應。

人工自然漁場示意圖

相關焦點

  • 100度高溫下,可大氣吸收二氧化碳轉為甲烷
    作者:文/虞子期 今年以來,關於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可以說是非常受大家的關注,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澳洲野火」釋放的汙染物。根據歐洲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中心在1月發布的報告指出,澳洲的這次野火排放的二氧化碳達到了約4億噸,而這個數據還沒有包含2月一段時間的釋放。
  • 廈門展望建國際特色海洋中心城市:將率先開展海洋碳匯交易
    胡昌升在致辭中表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海洋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近段時間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大國際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重申我國關於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承諾,在國際社會引起熱烈反響。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必將有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 釋放大量二氧化碳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通過古老海洋動物貝殼揭示海洋酸度變化的研究顯示,二氧化碳水平在約7500到1.6萬年前驟然上升,從深海釋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結束了冰河時代。 負責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發現,這種氣體從南大西洋和赤道東太平洋的熱區釋放出來,通過從深海湧出的水流來到海面。
  • 2019中考化學重點:二氧化碳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反應都不需要加熱B.反應原理都是分解反應 C.前者用排水法收集後者只能用排空氣法收集 D.所用藥品的狀態完全相同 6.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滿的方法是() A.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B.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內 C.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D.用肉眼觀察 7.下列裝置是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的是
  • 二氧化碳雷射治療儀介紹
    產品名稱: 二氧化碳雷射治療儀(40W)  JC40B型CO2雷射治療儀  機器簡介:立式結構、佔地小,使用方便。功率可調,採用六節導光臂輸出,帶同光路指示,用於擴束可作理療,用於聚焦、汽化、焦化、切割。可用於皮膚科、外科、婦科、秘尿科等各種手術。
  • 研究發現二戰廢棄炸藥影響海洋環境—新聞—科學網
    研究發現二戰廢棄炸藥影響海洋環境 近日,《海洋科學前沿》期刊發表文章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無數的彈藥被投入海洋中
  • 從地球有生命開始,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是怎麼變化的?
    2、次生大氣:45億年前--20億年前火山爆發產生的氣體、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氣體,形成了第二階段的大氣,主要由氮氣、二氧化碳和惰性氣體組成。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溶解於水中,與鈣、鎂金屬發生反應,形成碳酸鹽巖石沉積。
  • 上海寶山大場鎮二氧化碳滅火器一般用哪種處理.
    上海寶山大場鎮二氧化碳滅火器一般用哪種處理.氣體二氧化碳在高壓或低溫下被液化,噴放時,氣體體積急劇膨脹,同時吸收大量的熱,可降低滅火現場或保護區內的溫度,並通過高濃度的COZ氣體稀釋被保護空間的氧氣,達到窒息滅火的效果。
  • 浙大海洋學院海岸帶藍碳研究成果獲省海洋科技進步一等獎
    浙江省海洋學會近日公布了2020年浙江省海洋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成果名單,浙大海洋學院為主完成的「中國海岸帶藍碳戰略、資源監測及環境效益評估」項目獲一等獎。據悉,這是浙江省首度設立海洋科技方面的專門獎項和首個一等獎。
  • 人類每年釋放的二氧化碳,已成為溫室效應最大誘因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星球科普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人類活動每年產生的二氧化碳超過370億噸,這是地球上所有火山產生的二氧化碳的100倍。一個由500名國際研究人員組成的深碳觀測站(Deep Carbon Observation)項目描述了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如何被自然和人為過程儲存、排放和再吸收的。在這項歷時約十年的科學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超過了被認為是氣候變化主要影響因素的火山。
  • 人類已經把海洋推到「ICU」門口了
    海洋酸化現象海洋與大氣在不斷進行著氣體交換,受海風的影響,大氣成分最先溶入海洋表層,在隨後的數個世紀中,這些成分會逐漸擴散到海洋的各個深度層。海洋酸化即海水由於吸收了空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導致pH值降低的現象。
  • 觀海洋顏色,知其健康狀態
    但海洋沒那麼「淺」,它非常非常深,以至於光線到達海底時已經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計,這時海洋就會變成深藍色。這其中包含著基本的物理學原理。來自太陽的可見光由不同的波長的「光」組成,其中較長的波長在我們眼中是紅色、橙色的,較短的波長則是藍色和綠色。當太陽光照射到海洋時,太陽光就與海洋當中的水分子相互作用:被吸收或者被散射。
  • 何良年|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
    從事綠色化學、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生物質高值化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二氧化碳化學及可再生碳基能源化學領域取得了系列創新成果, 編著了《二氧化碳化學》與《綠色化學基本原理》, 推動了二氧化碳化學領域的發展。 有效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發展綠色化學已成為大勢所趨。二氧化碳過度排放是全球變暖、極端天氣和荒漠化等全球環境變化的主要誘導因素。
  • 如果海洋陸地比例互換,地球會是什麼樣子?沒想到後果如此嚴重!
    地球上差不多有71%的水和29%的陸地,而97%的水都一起變成了海洋。那假如這個比例要是反過來,到時候地球上大部分地方都會變成陸地,而原來的那些山都會變成深淵,那麼,地球不知道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第一個就是,地球上的溫度會升高。地球是八大行星中挨的太陽比較近的一個行星,所以它的溫度會非常的高,而海洋裡的水能夠降低地球上的溫度,水從海洋裡蒸發的時候就會帶走地球上的很大一部分熱量。
  • 分工機制和原理
    2、分工機制和原理①、切土豆原理,切塊→切片→切薄片→切絲→切丁②、責、權、利共同體,是先分責任、分權利、分利益,還是先分利益、分權利、分責任。二、如何操作1、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1、關於崗位工作方面:需要根據企業核心高層人員協商而定,也可由各部門領導而定2、關於獎罰方面:做得好,達到標準者獎勵,需大獎;做得不好,達不到標準者需重罰,獎罰不過夜,這獎罰制度由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或由各部門領導根據部門情況協商而定;3、適用範圍:此機制適合所有企業
  • 二氧化碳滅火器可以撲救鉀鈉鎂金屬火災 二氧化碳滅火器使用須知
    二氧化碳滅火器的生物範圍也是有限的,假如說出現不一樣的火災,往往採用的滅火器也要有不同的規定。家庭主人如果不了解這些問題,可以多關心二氧化碳滅火器可以撲救鉀鈉鎂金屬火災,看看二氧化碳滅火器使用須知,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案,從而發揮更好的使用效果,就能減少各種使用的問題。
  • 海洋是人類依賴的生存環境 阿迪達斯鞋子利用海洋再生原料製造
    我們都說「水是生命之源」,因為從已有的研究來看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在海洋裡誕生了。而且現在海洋裡還存在大量的生物,因此很難想像地球上的海洋如果都乾涸了的話,會發生什麼。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災難,人類能夠應付得了嗎?
  • 「藍碳」交易試點體制機制亟待完善
    海洋碳匯(又稱「藍碳」)是指通過保護和恢復海草床、鹽沼和紅樹林生態系統,以及通過擴大海藻水產養殖來固定二氧化碳的過程。2009年,聯合國發布相關報告,確認了海洋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碳循環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碳匯」作為一個新鮮名詞,開始被逐步認可並得到重視。
  • 南海海洋所揭示海馬對近岸海洋環境變化響應的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林強團隊以海馬為研究對象,系統揭示了海洋近岸環境汙染物對海馬性腺與育兒袋發育影響的分子機制,闡明了海洋環境變化對海洋生物行為、生理與基因層面的綜合作用機理。
  • 功率表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的是功率表的原理,功率表,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測量功率的一種儀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它的原理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7349.htm1.功率表原理--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