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大師對美國千禧一代的評論:年輕人,錢,你的錢,不該這麼花!

2020-12-23 騰訊網

蘇西。歐曼

大家可能不認識:這個位美理財大師Suze Orman (蘇西。歐曼),播客主持人蘇西。歐曼「蘇西」是美國金融顧問、作家和播客主持人。1987年,她創立了蘇西·歐曼金融集團。2002年至2015年,她在CNBC舉辦的「蘇西·歐曼秀」中擔任財務顧問,並因此聲名鵲起。

溫迪·岡薩雷斯

據外媒報導:一檔新節目《CNBC創造千禧貨幣》溫迪·岡薩雷斯和男友如何生活和消費,並且自己希望存下理想的存款,並且實現理財目標。個人理財專家蘇西·歐曼希望溫迪·岡薩雷斯在談到自己的理財目標時,要三思而行。這位洛杉磯的千禧一代在一家汽車科技公司擔任物流主管,年薪8萬美元,最終想賺9.5萬美元。「為什麼把自己的年收入限制在95,000美元?」

總結:1.儘可能的提高自己的收入,並且不要有所限制目標。

主持「女人和金錢」播客的歐曼也希望這位千禧一代沒有揮霍在寶馬上,這讓她每月損失720美元。除了汽車費用之外,溫迪在汽油上花費約90美元,每月運輸費用為810美元。「你應得的是經濟獨立的生活,而不是一輛車,」歐曼說。

總結:2. 不要因為攀比和面子等因素,而產生貸款和負債,成為「卡奴」,發薪日也是還款日。

但蘇西·歐曼也評論到溫迪:有好消息:「她在存錢,她在工作...她在家煮咖啡。蘇西認為買咖啡就像「把100萬美元白白浪費掉」 溫迪每月留出大約1000美元。她在自己個人退休帳戶、高收益儲蓄帳戶和經紀帳戶中存錢。溫迪在一個高收益儲蓄帳戶中存了大約25,000美元,她已指定某天支付首付。

總結:3. 可能平時的小的習慣或是愛好,就是不斷在流失自己的存款,每天一杯「星爸爸」可能感覺很好,但是也是一種流失

其實該內容也是對中國的年輕人是一個很好的警示。有個健康良性循環的財務系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和方式。*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沒練出馬甲線還花了好多錢,你究竟為什麼要健身?-虎嗅網
    平價健身房健身狂人中很多是千禧一代人,雖然這代人似乎最沒有經濟能力支付健身費用。但即使在學生貸款和高房租的壓力下,城市的年輕一族還是眼都不眨地甩出20到40美元參加一小時的健身課,或是為私教課程支付50到100美元甚至更多。
  • 想改變自己生活卻無能為力 美國千禧一代為何淪為「失意者」?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深度】想改變自己生活卻無能為力,美千禧一代為何淪為「失意者」?【環球時報記者 那邊 章山 何平 高雷 丁雨晴】「美國社會衝突的核心是千禧一代對美國式資本主義共識的拒絕。」《華爾街日報》曾做過這樣的評論。
  • 年輕人剛談戀愛,兩個人想一起理財,該如何理?
    這,也是為何總會有一些年輕人提問,表示想知道情侶之間該如何規劃,甚至是如何理財。那麼,對於情侶之間,該如何規劃未來的職業與家庭發展呢?理財的話,處於談戀愛階段又該如何理呢?年輕人剛談戀愛,兩人之間最重要的,又應該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一、情侶之間,應該如何規劃未來職業與家庭?
  • 隨心所欲變身不由己,千禧一代的財富夢想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共1186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一項最新調研發現,關於金錢,千禧一代並沒有到「想錢想瘋了」的地步,對奢侈品也沒有迫切想要到「賣腎」的渴求。事實上,他們對財富的期望以及財務目標與祖輩、父輩年輕時的想法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 2020年存多少錢,才能不上班還有錢花?存夠這個數,每月利息1萬
    但馬雲的名聲如此之大,他所到之處必定會引起不小的轟動。據西雙版納官方旅遊文化臺報導,7月6日,馬雲在孫宏斌陪同下現身西雙版納,到傣族村寨和高蹺樓房喝茶。不少網友表示:希望能像馬老師一樣早一點退休,閒雲野鶴,雲遊四海。全世界除了馬雲「對錢不感興趣」之外,可能沒有人會嫌自己兜裡的錢多。畢竟,你的錢越多,你就越有安全感和信心。
  • 第一批00後已經成年,千禧一代女性消費者正在崛起
    千禧一代,即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正在成為全球消費市場主力軍。 在美國,千禧一代的人口總數為7550萬。他們有著極強的購買力,每年花費2000億美元,被認為是幾代人中最具有消費能力的一代人。
  • 沒有錢,怎麼理財?這個問題有解
    在之前寫的文章中,經常有人評論說:「沒有錢,怎麼理財?」的確,沒有錢,理財就像空中樓閣,看起來更像是一場空談。想理財,卻沒有錢,這種矛盾的狀況該如何緩解?這篇文章想就這個問題來聊一聊。理財的前提,需要一定的本金一般在畢業工作後,大家都漸漸有了理財的想法。
  • 美國年輕人拿不出500美元現金,竟是因這原因,中國故事早提醒過
    最近有個美國的調查顯示,由1982年到2000年出生的這群年輕人,有半數拿不出500美元的現金。如果失業三個月,可能就沒錢購買食物。怪不得川普為了自己的經濟政策帶來的就業而大鳴大放。因為就業數據上去了,才能養活這幾千萬人。美國看上去繁榮背後的隱患,就是因為這群人不儲蓄!
  • 【隆暉實業】五個投資理財技巧教你如何理財讓錢生錢
    記帳是一種好習慣,能讓你一目了然收入開銷。經過記帳分出必須要開銷和不需求開銷的,仔細分析後下個月才幹更有規劃的開銷。你需求記錄的有:房租、水電、交通費用、通信費用、吃穿用、偶然請客吃飯應酬類、文娛類等等這些都要記錄下來,從而才幹知道哪些該省,哪些不該省。最後節省下來的資金就能夠作為出資本金了。
  • 馬雲調侃美國人在花中國人存的錢,真的是這樣嗎?
    這不,馬雲在美國的一個訪談會議中也是調侃,美國人在花中國人存的錢。那麼,真的是這樣嗎?馬雲表示,自己在西雅圖就曾經提過,中美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文化差異。美國人認為經濟的增長緩慢將意味這他們沒有錢花,但是中國人卻不這麼認為。我們都知道,美國人最知道怎樣去花未來的錢。而馬雲表示,美國人還知道是怎樣花別人的錢,因為中國人在美國也存了很多的錢。
  • 為啥一些女生不好意思花男友的錢?哈哈評論秀了
    1.為啥一些女生不好意思花男友的錢?哈哈評論秀了2.廣東人講話其實非常有特點的,他們給人家起名字的時候,非常喜歡叫阿什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3.很多的年輕人真的是越過越窮,畢竟存款沒有,甚至可能還有負債.....
  • 逃離大城市的千禧一代 為何美國最富裕的加州也留不住人?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自從美國建國以來從來都是人們懷揣著夢想向大城市聚集,然而現在美國正在出現了一個「逆都市化」潮流,以千禧一代為主的年輕人正在逃離大城市,而且即使是最富裕的加州也完全留不住人,為什麼會這樣?
  • 「出國成癮」的澳洲千禧一代夢想破碎了,他們的下一步選擇是?
    無論是願望還是需要,對許多千禧一代來說,「澳大利亞夢」不再是大房子和寬敞的後院,而是能夠在澳洲以外的任何地方旅行、生活和工作。現在,這個夢想也破碎了。出國成癮的年輕人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幾十年裡,澳洲經歷了緩慢但顯著的轉變。越來越多的澳洲人喜歡去海外旅行。
  • 付不起400美元緊急開支、儲蓄餘額不足5000美元……透視美國千禧一代
    「千禧一代是將成為美國現代歷史中第一代比父母窮的美國人。」《大西洋月刊》曾指出,他們中很多人在酒吧、餐廳工作,還有一大部分人從事零售業。16%的美國千禧一代在疫情前就支付不起400美元的緊急開支備受關注的是,為何美國千禧一代會受到這麼嚴重的衝擊。
  • 市民調侃:「我咋花了這麼多錢」
    「我咋花了這麼多錢?我哪來這麼多錢?我咋不記得我賺這麼多錢?」1月6日,支付寶2019年帳單「出爐」,不少朋友發出了「靈魂拷問」。對此,支付寶方面回應:今年支付寶帳單將總消費調整為總支出,比之前增加了投資理財、金融保險等板塊,所以年度總支出看起來比較高。
  • 矛盾的當代年輕人:一邊欠債,一邊理財
    接近90%的覆蓋面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有人把矛頭指向花唄,稱其鼓勵超前消費,在這件事上脫不了干係。有人則替花唄喊冤,認為歸根到底還是年輕人太虛榮,想要的太多,又管不了自己的手。拋開不同的立場和站隊,這一數據本身仍然讓很多信息撲朔迷離。「接觸過」信貸產品是否意味著現在仍然負債,而負債的人中又有多少是及時還款,多少是深陷危機?
  • 年輕人想買房,但身上錢不夠,該不該借錢?
    那麼,年輕人想買房,但身上的錢不夠的話,該不該借錢呢?對於年輕人來說,房子買不起,又該怎麼做呢?如果想存錢,又有什麼好的方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 為什麼結了婚之後,錢都要歸老婆管?男人自己賺的錢不能自己花?
    現在抖音上流行著一種非常奇怪的風氣,拍的那些夫妻相處的視頻,男的都非常卑微的問女方要錢,所有的財政大權都掌握在妻子的手上,而男人有點錢都會被視為是私房錢。難道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夫妻相處的常態嗎?女的管錢,男的身上一分錢沒有,所有的零花錢都要向女方來支取。請問這樣子做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首先,老婆一定有理財觀念嗎?一定能管好錢嗎?現在城市的中產階級一夫一妻,每個月也能掙不少錢,如果都交給女方,萬一女方並沒有什麼理財觀念或者說打理不好這些錢,那麼交給她不也是浪費嗎?
  • 美媒:美國人新書《中國千禧一代》為"八零後"正名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9日報導,美國千禧一代人(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後——本網注)埃裡克·菲什在中國度過了7年時間,在這期間他當過老師,求過學,做過記者,通過與中國年輕人的接觸,他相信這個流行說法並不準確。他的新書《中國千禧一代》試圖為中國年輕人正名。
  • 不上班,也有錢?比起拿命換錢,不如這麼幹!
    小盈也看了很多評論,好多年輕人,都特別迷茫。除了多加班,多打一份工,不知道怎麼才能賺錢。更憂慮的是,年長後,賺錢的能力變差,生活會越來越難。不上班,也有錢,是更多人嚮往的生活。不上班,也有錢,真的能做到嗎?雖然,有點難,但還是有機會的。有位臺灣姑娘Winnie就做到了。Winnie和當時還是男友的Jeremy,積累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