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朋友圈曬的禮物,我勸你不要拿他人的愛情故事,寫自己的劇本

2021-01-09 七客聯創

農曆七月七日,中國人特有的愛情節日。七夕雖是一年一度,但有了網絡的加持,愛情好像無處不在。

在朋友圈、QQ空間、微博裡;

在遊戲、直播、交友軟體裡;

在知乎、網抑雲、豆瓣裡;

在直播時打的賞、表情包、刷的彈幕裡……

太多的愛情來得太快,太多的愛情謀求即時兌現,太多的愛情有了世俗的標準。

節日要送禮物,價格與真心成正比

戀愛得發圈告訴全世界,要不你就當我是備胎

結婚的彩禮嫁妝,是必不可少的博弈.....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截圖

當今時代,很多愛情都架構在物化的價值之上。愛不但繁榮地盛開在生活之中,同樣充斥在人們的幻想裡。大家期盼著愛,期盼著像流行歌曲、偶像劇、小紅書、B站裡描繪的愛情。男女要顏值高事業有成,故事發展要有戲劇性,要敢為愛情一擲千金勇闖天涯。

當我們被消費社會的標準牽著鼻子往前走的時候,我們也失去了對愛情的想像。

我們兜兜轉轉在世間尋覓的愛情,難道有一場固有模式的呈現?1000個哈姆雷特就有1000種不同的愛情體驗,每個人的情感體驗都非常私人。

不要害怕在「愛」的問題上作出選擇,尤其是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選擇。社會控制可以徹底被執行,情感生活可以隨便矇混過去,兩人也能湊活過一生。但人生總該有一場可以對別人細說的、難忘的、特別的愛。

電影《一天》截圖

愛情,隨時隨地無時不刻都在發生,我們中間有人正在愛,有人在談論愛,有人在等待愛。毋庸置疑,人與人間的情愫是一個永無休止的爭論,是一個人類永遠無法迴避的話題。

從古至今,很多作家都書寫了他們所理解的愛情,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視角,給了我們不同的愛情模樣。

在這個七夕,凡向書店精選為讀者挑選了5本書籍,5位不同風格的作家將會帶你一起探索愛情的酸甜苦辣,從而更好認識自己和自己的愛情。

《愛的藝術》

作者: [美] 艾·弗洛姆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在這本書中,弗洛姆認為,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弗洛姆進而提出,愛是一門藝術,要求想要掌握這門藝術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在這裡,愛不僅僅是狹隘的男女愛情,也並非通過磨練增進技巧即可獲得。愛是人格整體的展現,要發展愛的能力,就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人格,並朝著有益的目標邁進。

《我愛迪克》

作者: [美]克麗絲·克勞斯 (Chris Kraus)

出版社: 理想國丨上海三聯書店

女藝術家克麗絲,39歲、已婚、事業失敗,有一天瘋狂地愛上了她的丈夫、後現代理論家西爾維爾的同事迪克,並在丈夫的幫助下,開始給迪克寫長信。

「我愛迪克」是一句熾熱而坦蕩的單戀聲明,也是一場革新書信體的文學實驗,更是一份英勇的女性主義宣言——關於如何使用第一人稱來言說,以及女性如何重新生成她自己。

《第二性》

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

出版社: 中國書籍出版社

《第二性》

波伏娃的一生始終追求個體自由,她持續與社會固化的性別觀念作鬥爭,撰寫大量文章,其著作《第二性》被視為女權主義運動的精神指導,開啟了當代新女權運動的先河。

在愛情上,她身體力行,奉行平等、自由、互信的價值觀,與薩特的「契約式開放關係」糾纏一生,引起思想界的極大反響。

她是20世紀思想史上無法繞開的人物,影響了一個世紀的女性。

《霍亂時期的愛情》

作者: [哥倫比亞] 加西亞·馬爾克斯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霍亂時期的愛情》

哥倫比亞著名作家、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百年孤獨》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寫《霍亂時期的愛情》時他已經六十歲了,幾乎是把畢生的經歷都放在裡頭了。

本書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現了時光的無情流逝,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我們仨》

作者: 楊絳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我們仨》

《我們仨》是錢鍾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1998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相關焦點

  • 你兒子我都看膩了,寶媽曬朋友圈被怒斥,網友:管得寬
    如果父母們把想要分享的心情變成了讓他人厭煩的困擾,那顯然就有些有違初衷了。不得不說,曬娃需要有尺度,曬的太多不適合,曬娃也是一件將心比心的技術活!寶媽瘋狂曬娃,朋友怒斥"你兒子我都看膩了",網友:管得寬!直接拉黑就行了!
  • 「我勸你,別再窺視前任的朋友圈了」
    可事實上,分手就是分手了,你們之所以走到這一步,一定有不可調和的原因,不要試圖回到從前,不要試圖讓他回到你身邊,很多時候這只是徒勞而已。甚至更多情況下,是對方已經有了現任,而你還念念不忘曾經,當你看到他現在的美好生活時,才發現自己有多麼傻,明明對方已經放下了,而自己卻守著回憶不肯放。
  • 豆瓣8.6《麥琪的禮物》|充滿欲望的社會,我又開始相信愛情
    而麥琪的禮物卻告訴我們,世界上還是有純真的愛情。為了對方即使犧牲自己最寶貴的,還是毫無怨言。書上寫了一個細節:只見她的眼眶裡慢慢湧起了淚水,有一兩滴眼淚掉下來,落在陳舊得已經腿了色的紅地毯上。「你是說,你的頭髮已經剪了?」吉姆不死心地問。看到這話,我們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德拉把頭髮剪了,丈夫看到問了兩次,好像是再確認些什麼?當德拉告訴丈夫剪頭髮就是為了買個表鏈,還滿懷期待的叫丈夫拿他的手錶出來。這個時候丈夫沒有把手錶拿出來,而是把他精心準備的禮物拿了出來。
  • 明星親自寫愛情劇本,還要自己演?
    它讓你如痴如醉,甚至產生了一種「我可以不談戀愛,但我喜歡的CP一定要結婚」的瘋狂情緒。畢竟,人類最大的愛好不就是看別人搞對象嘛。最近,騰訊官宣了一檔新的戀愛綜藝——《平行時空遇見你》。節目組請來明道和王藝瑾擔任「平時時空擺渡人」,還有六位藝人嘉賓,兩兩組隊自主創作偶像劇劇本,並在平行時空進行演繹。既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將浪漫的愛情寫進劇本裡,還能化身為主人公親自體驗,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奇妙經歷!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生而為人,管好自己的嘴|百家故事
    導讀: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生活中,最怕這種自以為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勸別人善良的人。01郭德綱說:我特反感那種都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就勸我大度的人,我這兒咔嚓被人捅了一刀,血還沒擦乾淨呢,他就在那兒嚷嚷著你得勇敢起來……生活中,這類人也不少,沒有經歷別人經歷的痛苦,卻還在道德制高點分析著種種,以一種神的態度點評利益
  • 藍白色:寫別人的故事付出自己的真心|《我,喜歡你》原著作者
    三年前,這部小說就被改變成電影《喜歡你》,金城武和周冬雨因為美食結緣的愛情故事,也讓《喜歡你》成為了「小妞電影」的代表。無論是多年前的電影化改編,還是今年改編的劇集,《終於等到你》無疑是網文IP影視化改編的成功案例。最近,烹小鮮聯盟記者就和原著作者藍白色深入聊了聊關於「製糖」的故事。
  • 校草寫劇本我演女主,當得知我跟男主有親密戲,他黑著臉改了劇本
    下個月月初校內要舉行文藝節晚會,話劇社自然要出節目,劇本已經選好,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男主角還沒有確定,當然還是要在話劇社出人,但李子豪閒的發慌,在朋友圈掛了幾張「校內男神」的照片,@了一圈人選出自己心中的男主角。當然,也圈中了作為女主角的沈曉晨。她想了想,覺得除了第二個,其他都不錯。第二個是徐韻安。
  • 多少人的朋友圈,只是點讚之交?
    不知在不覺中,人情變得淡漠,只要與自己無關的事,都可以隨性高高掛起。看一場他人經歷風雨的戲,幸災樂禍之後,又過著自己平淡的生活。02多少人的朋友圈,只是點讚之交?你發了旅遊的風景照,好友們排隊點讚;朋友曬了精緻的早餐,你禮貌性的回禮點讚。
  • 寶媽在朋友圈「曬娃」,惹好友吐槽: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看你家孩子
    可是就有一些人對於曬娃無法接受,這不前幾天我在網上看見了這麼一段記錄,有一個寶媽每天在朋友圈曬自己孩子的日常,然後就遭到自己好友的吐槽,然後我就忍不住進去看了看,結果是真的,要是我,我也反感。一個母親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可愛,OK,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不覺得你家孩子可愛呀,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你家孩子。你要是真的對自己的孩子有自信,麻煩不要開美顏好嗎?我都快記不住,生活中你家娃無美顏是什麼樣了。其實我認為:曬娃對於發圈的人而言是一件很值得開心的事情,曬娃的意義是把自己孩子最美好的瞬間記錄下來,讓朋友圈的人來觀望,傳遞幸福。
  • 朋友圈經常曬衣食住行的人,往往是這樣的心理,看完以後你還曬嗎
    哪怕做個飛機宇宙飛船都拍個照片,扔向朋友圈,若是大城市,否則國外,還要把位置共享也發出來。俗話說一個人越缺什麼,就越喜歡炫耀什麼,這是一種自卑,更是一種自負的心理,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做了什麼,也生怕別人瞧不起自己,要比別人有多優秀,多幸運,豈不知往往被真正優秀的人,真正有實力的人更加鄙視,此刻你炫的耀不僅不能給你帶來任何存在感,而是更加貶低了你自己。
  • 青你2完結,渡邊麻友退役,從人設和劇本看,娛樂圈故事怎麼寫?
    那麼…作為什麼都想寫、什麼都敢寫的作者,娛樂圈題材想不想了解一下?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和我的小夥伴一樣,提到娛樂圈文,想到的還是一些年齡很小的中小學生在追星論壇上寫的以自己和偶像為主角的連載愛情故事,其實,現在的娛樂圈文早已是網文裡比較熱門的一個類型,在大部分網站上都有自己的獨立分類了。
  • 「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不要輕易原諒傷害過你的人
    文/愛讀不我們總會做錯事,也會因為他人的過錯久久不能釋懷。但是,我們總是被勸,算了吧,對方已經知道錯了,也已經跟你道歉了。不是所有的「對不起」都能換回來一句「沒關係」不是嗎?但要相信,即便是不能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真的使你越來越強大。因為經歷過背叛、因為經歷過無數的掙扎,因為還有未來充滿希望。所以不想要原諒的人,就不要逼著自己去接納。
  • 「看清朋友圈,才能看透一個人」
    家人過生日,你曬出自己買的一份禮物,或許有人認為故意曬幸福; 你好久沒出門看到美景,拍下分享到朋友圈的,有人覺得你整日遊手好閒……其實,不管你做什麼都有誤解,別指望朋友圈裡的所有人都可以為你點讚,越是期待,越是失望。
  • 朋友圈「曬」這些的女人,多半過得並不好,別去羨慕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人就來找我,點擊「關注」,想成為你真誠的朋友!作者:七七原創作品,抄襲必究!/1/眾所周知,「朋友圈」是我們現在很多人用來記錄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地方,也是跟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快樂跟喜悅的地方,更是微信好友之間彼此交流感情的地方。
  • 那些連紅包名字都不敢曬的男人,勸你趁早分手!
    通常情況下,女生都喜歡用朋友圈來檢驗愛情。女人天生感性,容易因為一件細小的事衍生出很多的想法。比如,當男朋友從未把你的照片放在他的朋友圈,很多女生會認為:他是不是在製造單身的假象,好讓別的女生來撩他?如果男朋友把你送的禮物,你給的紅包公然發在了他的朋友圈,但是不好意思,他是在炫耀沒錯,但不是炫耀你對他有多麼好,因為對於你的名字他隻字未提,甚至還特別處理了你的頭像,這時候,恐怕女人會認為:他是不是覺得我拿不出手,否則他為什麼要遮遮掩掩?02.分手簡訊,鬱可是通過微信發的,除了收紅包,這大概是男友第一次這麼快速回簡訊,裡面只有簡單一個字:好。
  • S3是生日禮物,R5是回禮,這樣的單車愛情你要不要?
    S3是生日禮物,R5是回禮,這種又甜又豪的情侶佳話若不是看到了下面這位幸運男車友曬出的絕美單車婚紗照,和聽了他們愛情故事,小編都以為是童話!
  • 郝思嘉:他們說我寫的故事都和「同居」有關
    ��思嘉很少在朋友圈曬她和碎碎的日常,只有在每日書裡偶爾可以看到他們一起共寫,無非是一些瑣碎的日常,溫柔的擁抱,一起照顧兩隻貓,睡前看一部電影,在節日製造一點驚喜,不知因何起的爭吵。愛這件事不膚淺,它讓我們在和他人的一次次碰撞中,去明晰自己是誰,邊界在哪裡,什麼東西是重要且珍貴的,無論如何都不能妥協丟棄的。這和年齡無關,讓「中年人」的怪論見鬼去吧。當她這麼說,這麼寫,並不意味著她的腦海裡只有感情這麼一件事。
  • 你不是我,所以不要勸我善良
    生活中再聰明的人,遇到愛情也會變傻。以前什麼都不懂的我倒是喜歡充當「愛情大師」,為身邊的小夥伴排憂解難。後來漸漸長大,不知道是他們成熟了,沒有再碰到那麼多問題,還是說他們沒有再碰感情,我也成功「失業」。直到那天她更我講完她自己的愛情故事,說出一句:「你不是我,別勸我善良」。
  • 《麥琪的禮物》:普通人的平凡愛情,就是盡我所能把我最好的給你
    看慣了影視劇裡或轟轟烈烈或盪氣迴腸的愛情,聽多了生活裡或一波好幾折或直截了當的戲劇式的愛情,然後再看到一出樸實、平凡的愛情,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不相信愛情了嗎?還是覺得,愛情這東西,沒有遇到時,看誰都美;真正遇到時,才發現,人其實很現實?
  • 學生如何寫劇本:《冰墩墩和雪容融在圖書館裡的新故事》改寫
    ,其實,與大家理解的不同,劇本,尤其是學生寫的劇本原本沒有那麼難。意思就是說,學生的劇本,以人物的對話為主體,如果人物的對話,就能展現你想要表達的內容的話,那就不需要其他輔助形式了。比如小編前幾天寫的微劇本:背景:【有一天,雪容融看見冰墩墩一個人在望著星空發呆。】雪容融:冰墩墩,你怎麼了?有什麼心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