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姑表親才算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在農村的親戚裡面,確確實實存在著親疏有別遠近不同,這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習俗一代代影響的,還有一個方面就是看個人處吧,親戚有遠近但親情沒有,只要相處得好,遠親一樣勝近親。
在農村,老人說「親戚有三不親」,那姑媽和姨媽哪個親呢?
在農村親屬裡面被稱為三不親的三種親戚關係,應該就是姨夫、姑父、和舅媽了,這三種親戚關係那絕對是不帶錯的,但是之所以這三種身份被認為認為不親近的原因大概無非就是,沒有絲毫的血緣分關係,因為像是姨夫姑父和舅媽,他們是因為和你的直系親屬組成婚姻家庭之後,所以才成了你的親戚,用一句直白的話說,你這一輩子有可能會有很多個姨夫、姑父、和舅媽,但是姨姑姑和舅舅,是怎麼都變不了的哦,拿姑父這個親戚來說吧,他和你姑姑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你們是好親戚,但是一旦離婚分開,恐怕你就成了路人甚至是仇人了吧,當然這種觀點有些偏激,主要是從血緣關係上面來說的。
如果是單純的拿姑媽和姨媽相比,那麼毫無疑問從農村經常看到的情況就是,姑媽的親戚親近關係要遠遠的好於姨媽,雖然一個是父親的兄弟姐妹一個是母親的,但是現實差距也是大的。
在農村尤其是閏年閏月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留侄子、留外甥,但是絕對沒有姨媽來走親戚的,從古至今如此,所以人慢慢也在潛默移化之中接受了這種觀點,那農村裡面的婚喪嫁娶來說吧,姑姑過世,作為侄子作為娘家人,那是重頭戲,分量最大的客人,從喪事的舉行,到棺材、墳墓,乃至埋葬的時間,娘家人都有很大的話語權,並且姑表親之間的兄弟關係走動非常頻繁,一起吃喝合作共事的概率非常大。
反之在農村裡面,如果是姨媽過世,那麼即便是平時裡面兩家人的關係相處得多麼和諧,但是按照農村白事葬禮上面的習俗來講,作為橋外甥這一個方面的親戚都是不被邀請出席的,很直白的一句話來講,你母親的姐姐妹妹過世,不但你不用出席,你的母親也不用去,這就是一種很現實也是讓人很費解無奈的一種親戚關係。
其實從我個人觀點來看,任何親戚關係都不能夠單純的拿血緣去衡量,最主要的還是看兩個人的感情相處得如何,親兄弟之間尚且有老死不相往來的,父子之間反目成仇的也進場能看到,所以親戚如何處,處的感情好壞還是看個人。
我是農村小小李,認同我的回答就給我一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