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實習生 楊楚瀅
通訊員 方寧 劉慶鈞
一旦被診斷為股骨頭壞死,很多人猶如經歷晴天霹靂,是不是一定要手術、要換關節?!未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股骨頭壞死青睞哪些人?
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是股骨頭內血管受損或中斷,繼而引發局部骨組織的壞死、股骨頭生物力學的改變,最終導致股骨頭塌陷,引起髖關節疼痛及功能受限的疾病,好發於中青年,男性多於女性。
股骨頭壞死更青睞男性
引發股骨頭壞死的原因主要分為創傷性和非創傷性,其中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常見致病因素為股骨頸骨折、股骨頭骨折、髖臼骨折等,而非創傷性的常見致病因素為長期酗酒、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類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特發性等。
早診斷並非只有換關節一條路
股骨頭壞死也是臨床上骨科常見的難治性疾病之一,雖然常見,但是也有許多臨床骨科醫生對此病缺乏足夠的認識,在臨床工作中會漏診、誤診或者不能提供很好的治療方案,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患者最後不得不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股骨頭壞死不止換關節一個選擇
其實股骨頭壞死並非只有人工關節置換這一條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三骨科陳鎮秋教授團隊長期致力於股骨頭壞死的早期精準診斷、非手術保髖與手術保髖的研究。
對於股骨頭壞死的患者,不是單純的以壞死的分期、分型來制定治療方案,而是基於早期精準診斷下的綜合考慮,為每個人「量身定做」一套治療方案。對於股骨頭壞死的患者,有以下幾種治療方案。
非手術保髖
中藥+康復治療等綜合治療
案例故事1
44歲的陳先生因為做生意經常要應酬喝酒,導致雙側股骨頭壞死,他走進陳鎮秋教授診室時一瘸一拐非常辛苦。在來這裡之前,他已經去過幾家大醫院,都建議他做手術或者等待關節置換。
陳鎮秋教授為他進行仔細檢查後,發現他的股骨頭雖然壞死了,但外側壁仍比較完整,屬於保守治療效果比較好的類型。詳細溝通後患者也願意積極配合,願意戒酒並使用雙拐保護。
接下來,他接受了中成藥和康復治療等保守治療方法,3個多月後就不需要使用雙拐了,3年後隨訪,他的股骨頭修復良好,無塌陷,雙髖無疼痛,功能良好。
手術保髖
【「刮骨療毒」+「小腿骨加固」】
——股骨頭壞死微創病灶清除+打壓植骨+異體腓骨支撐術
案例故事2
33歲陳先生也是因為經常飲酒而患上了雙側股骨頭壞死,特別是左髖一走路就疼痛難忍,導致他不能正常工作。陳鎮秋教授為他詳細檢查後,發現他的股骨頭壞死已經影響了外側柱,進一步塌陷的機率很大,因此不適合保守治療,但是也還沒有到必須換人工關節的地步。
陳鎮秋教授為他採用微創保髖方法,壞死病灶清除+打壓植骨+異體腓骨支撐術,相當於加固房子的「大梁」,預防塌陷加重。
術後3年回訪,陳先生壞死的部分已經修復,走路不再感覺疼痛,活動自如。
【「刮骨療毒」+「移髂骨加固」】
——外科脫位下股骨頭壞死病灶清除+自體髂骨植骨術
案例故事3
小張騎著摩託車不小心摔倒了,導致右側股骨頸骨折。誰想屋漏又逢連夜雨,骨折後出現股骨頭壞死。
17歲的小張是爸媽陪著從外地來廣州求醫的,進診室時一家三口滿面愁雲,在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之前,他們還在其他醫院接受了幹細胞治療,效果不理想,很多醫院建議他直接換人工關節吧。畢竟他還這麼年輕,今後的路還很長,一輩子「瘸」下去工作、結婚都成問題。
陳鎮秋教授耐心開導這一家人,並給小張做了詳細檢查,最後制定的手術方案是清除股骨頭壞死骨,然後從小張的髂骨處取了一小截骨頭,植入股骨頭的死骨清除地方。
術後3年隨訪,小張的右髖沒有任何不適,甚至可以和同齡人一起打球。
【「旋骨減負」】
——股骨頸基底部旋轉截骨術
案例故事4
36歲的莊先生長期受皮膚溼疹困擾,每次發作時他就塗藥膏或吃口服藥,沒想到這些藥裡含有激素,不知不覺中就「傷」了骨頭,出現雙側股骨頭壞死。
陳鎮秋教授為他進行詳細檢查後,制定的方案是——右側髖關節保守治療,左側採用手術保髖。在分離股骨頭血管軟組織瓣後,通過股骨頸截斷旋轉,把沒有發生壞死的部分起「支撐」作用,也就是負重區為正常骨質,而壞死的部分不在負重位,給發生壞死的股骨頭部分進行「減負」休息,可加速修復。
術後2年隨訪,莊先生雙側壞死區域修復穩定,雙髖無疼痛,功能良好。
【「帶帽減負」】
——髖臼周圍截骨術(PAO)
案例故事5
吳某,30歲,男性,除了右側股骨頭壞死,還合併有輕度髖關節發育不良,陳教授給他採用右側髖臼周圍截骨術,股骨頭部位沒有手術幹預。
手術的目的是增加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從而減少股骨頭所承受的剪力,為股骨頭壞死修復創造環境。髖臼周圍截骨術是目前世界治療中青年髖關節發育不良最好的技術之一。
術後1年隨訪,壞死修復,無不適症狀,功能良好。
人工關節置換術
案例故事6
46歲的王先生是因為長期飲酒而發生右側股骨頭壞死,錯失早期保髖機會,股骨頭壞死已經是晚期了,由於他是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勞動力,不得不做人工髖關節置換。
手術兩個月後,他就能正常工作了。
髖關節疼痛別忍別拖,以免失去保髖機會
對於股骨頭壞死,有多套成熟的治療方案,且療效確切。
陳鎮秋教授建議股骨頭壞死的高危人群,如有長期酗酒、激素使用史或有髖部外傷史的人,有必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行磁共振(MRI)檢查,早期確認股骨頭是否有壞死以及壞死的類型,早診斷,早治療,切勿等到大範圍塌陷,疼痛難忍、功能嚴重受限時才想到手術保髖,失去「保髖」的最後時機,而只能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另外,即便是手術保髖,也不是簡單的依據股骨頭壞死早、 中、 晚期或者是否塌陷來制定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壞死的分期、分型及患者個人因素等,選對適合自己的保髖方案關乎股骨頭壞死的最終結局,既不要白挨一刀,也不能錯失良機。
尤其是年輕患者,對股骨頭壞死保髖應該充滿信心,接受規範專業的系統治療,不可一拖再拖。與此同時,保髖患者也應該要有足夠的耐心進行康復鍛鍊,良好的療效需要醫生與患者的共同努力。
因此,無論是保髖還是換髖,適應症的選擇至關重要,股骨頭壞死治療需要對壞死分期、範圍、區域、是否塌陷、年齡、家庭和工作等多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制定個體化、多模式的治療方案,千萬不要「一刀切」。
專家介紹:陳鎮秋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三骨科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著名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家何偉教授學術繼承人。
專業擅長股骨頭壞死、髖關節發育不良精準診斷和中西醫結合保髖治療,省內率先開展伯爾尼手術技術在髖關節發育不良與股骨頭壞死保髖中的應用,包括髖臼周圍截骨術、骨盆三聯截骨、股骨頸基底部旋轉截骨、髖關節外科脫位等技術的應用;膝骨關節炎階梯式治療;人工關節置換治療晚期骨關節病;關節鏡微創技術等。在髖、膝關節疾病診療上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責編 | 王敏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李思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