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
正是青春正好、拼搏向上的年紀
初為人母
本該是滿懷欣喜、對未來充滿期待的事情
但90後的鐘女士,在懷抱尚未滿歲的寶寶的一次外出遊玩中,卻不慎扭傷了左腿,4個月後即被確診為股骨頭壞死,輾轉多方醫院均被告知不治,都是吃藥止疼等待置換。
但置換後怎麼辦?假的東西能用一生嗎?工作、家庭又該如何平衡……年輕的鐘女士對未來還有清醒的認知和美好的憧憬,她知道置換不是她想要的,她也慶幸這份清醒讓她後來遇見保髖專科,讓她的未來擁有更多色彩。
鍾女士談既往治療和來院保髖經歷 自動播放
按住畫面移動小窗 X
鍾女士談既往治療和來院保髖經歷
突如其來的噩耗打破了初為人母的喜悅
「我是去年10月份的時候查出來的,當時我是跟我老太(婆婆)帶寶寶出去在水遊城那玩的,下了電梯當時左腿那有點扭傷,抱著小孩當時腿就走不動……」說話的這位年輕寶媽就是我們今天採訪的主人公——鍾女士,27歲,現居南京雨花臺區,曾是北京外企公司的員工。
為什麼說是「曾」呢,鍾女士說還得從這次扭傷說起。當時鐘女士左腿扭傷疼得厲害,路都走不了,還以為是骨折了,便匆忙打電話叫來老公帶自己去醫院看了急診,結果拍X片發現骨質沒有問題,醫生便建議她明早再來拍核磁共振排查一下,但回家後鍾女士一覺醒來又不覺得痛了,便沒把醫生的叮囑放在心上,急急忙忙就上班去了。
除白天上班外,晚上鍾女士回家還要接過婆婆的「接力棒」照顧還沒滿歲的寶寶,時常髖部酸痛,鍾女士也沒在意,只當是過度操勞了,年後又趕上疫情,免去了通勤的奔波,全身心在家照顧寶寶,大概是心裡的甜蜜掩蓋了身體的疼痛,倒也不覺得辛苦,髖部也沒察覺到疼,但是疫情後又開始上班就遭不住了,還沒上幾天班就疼得受不了了,便休了病假。
鍾女士這才記起,當初醫生叮囑她要拍核磁共振的時期,便又掛了骨科去拍了片,結果一查就是股骨頭壞死,這下好了3天的病假變成了7天、2周、1個月……到後來公司那邊通知她徹底不用來上班了。
患者提問:
普通平片檢查為什麼發現不了股骨頭壞死?
專家解答:
股骨頭壞死的早期,骨頭的形態還是比較完整的,在普通的x線檢查或者CT檢查上不能夠有效的明確診斷,但是壞死的部位已經出現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在磁共振上能夠清晰的表現出來。
所以說在股骨頭壞死的早期進行診斷的話,需要進行磁共振檢查,有條件的患者建議進一步配合股骨頭專項血運、骨質、炎症專科檢查。可以更早期的發現股骨頭壞死以及對股骨頭壞死病情程度進行明確診斷。
輾轉多處治療,在絕望之處窺見希望
「我去了好多醫院,像什麼省醫院、中醫院、人民醫院我都去看了,都是讓我吃藥止疼最後就是換,後來我實在疼得受不了,就想治得能正常生活可以嘛,在家沒事做……」鍾女士的字裡行間充滿了無奈,她說自從確診股骨頭壞死,除了自己工作受到影響,只能離職在家外,生活上也是一團糟。
賦閒在家,因為疼痛,自己大部分時間都是躺在床上或者沙發上,重的家務活都不可以做,左髖就像被根筋扯著一樣,一動就是鑽心地疼,四個月前病情加重的時候,吃止疼藥也不管用,先前無症狀的右髖也開始隱隱作痛了起來。鍾女士說自己甚至嚴重到連孩子都抱不起來,抱一會就覺得吃力得不行,髖部像被「秤砣」壓得喘不過氣來似的,孩子換尿布希麼的也只能讓婆婆和老公做,自己作為母親在一旁也是有心使得上力。
以前的鐘女士是兼顧事業和家庭的女強人,不僅工作出色受領導賞識,在家也是以一雙巧手把家務事打理得井井有條,患病時間長了鍾女士整天無所事事被人照顧感覺自己成為了「包袱」,現在是老公、婆婆的,再這樣以後還會是自己寶寶的,寶寶現在才一歲多,她害怕,不敢想,她明確自己不想繼續這樣的生活。
多年職場對信息收集的敏感性,使得現實中求醫無門的鐘女士開始求助於網絡,了解到了骨壞死除了置換外,還有另一種治療方式——保髖治療,並且保髖治療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已經得到了國內乃至國際骨科業界的推崇,這讓她心中希望的火苗又重新點燃了起來,在多方比較和深思熟慮之下,最終她選擇了南京股骨髖醫院。
「我了解過他們是專研骨壞死的專科醫院,比一些專門看骨科的其他醫院治療方式更具體些」鍾女士分析道。
科學保髖康復跟上,恢復效果超預期
來院後給鍾女士接診的李科主任,鍾女士坦言自己開始對能否保髖並不是很自信,因為她知道股骨頭壞死不好治,她去過很多家醫院都說只能置換,但在完善了專科檢查後,李主任告訴她可以保髖,就是保住自己的髖關節不用置換。
隨後李主任詳細地給鍾女士分析了病情並講解了治療方案,讓鍾女士打消了顧慮開始了安心的住院治療。李主任表示:鍾女士是外傷導致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骨內血運受損嚴重沒有及時發現處理加上在哺乳期鈣質流失較快,所以股骨頭壞死進展才會如此迅速,疼痛反應比常人更加強烈些。但也無需過多擔心,因為股骨頭形態保持良好,只要解決股骨頭缺血這一問題關鍵,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明確治療方案後,李科主任先是通過專利技術——架橋引血促血管技術中的「多孔生物材質」穿過硬化骨,在壞死骨區和健康骨區架橋了一座「橋梁」如同「鑿渠引水」一般將現成的健康區血運直接引入壞死區,解決了鍾女士血運受損嚴重的問題,切斷了股骨頭壞死機制的源頭,再針對性的利用兩項專利技術——O3智能淨化祛炎和PRP骨質修復技術進行深層祛炎和滑膜軟骨修復,配合後續的高能聚焦衝擊波和術後康復訓練的療效加乘,僅一周的時間,鍾女士的疼痛受限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我來的時候當時是長短腿那種感覺,一瘸一拐跛著來的,治過以後就沒什麼感覺,當時來的時候腿彎著都使不上勁,有根筋扯著,現在正常的活動都可以,走路的話也可以,反正一周治療下來相比(之前)走路要輕鬆多了,筋不扯著疼了,反正正常走路、來回走路都不疼。」
專業不僅是治療,還彰顯在各個細節
除了對醫院保髖治療效果很認可外,鍾女士對南京股骨髖醫院和醫護人員的評價也非常高。
「從剛開始進門就感覺這邊蠻好的,環境蠻好的,治療效果各方面都蠻好的……」
「進門後那些護士接待啊都蠻好的,我記得做衝擊波裡面的大姐蠻好的,說話態度輕重那些,她都會問你疼不疼……」
「做手術也是的,沒做之前輕重疼不疼都會跟你講,準備打麻藥她也會提醒你,手術完了以後也會跟你說今晚大概有什麼症狀,疼不疼,後面怎麼緩解都會跟你講,細節都會跟你講……」
「到李科這邊就詳細的介紹給我治療的方案,他不懂的都會跟你說,有問必答那種感覺吧,各方面都蠻好的……」
……
「蠻好的」是鍾女士字裡行間中穿插最多的詞,也是對醫院和醫護人員一絲不苟的專業醫治的認可和回應。
保持年輕清醒的大腦,認準保髖治療要趁早
鍾女士回顧自己從去年10月以來的近一年的求醫經歷,感慨自己也是有糊塗的時候,比如剛扭傷那會拍片沒發現骨折就沒有再做檢查了,比如後來疼痛反覆出現的時候也沒有及時就醫,再比如一直在吃止疼藥掩蓋了病情「真相」卻不自知,導致骨壞死由一側轉為雙側……
但鍾女士又是清醒的,比如沒有消極對待疾病而是積極尋求治療出路,比如得到只能等待置換的答覆後沒有被動地聽之任之,再比如主動搜集疾病相關信息,清楚認知自己的治療需求,認準了保髖就趁早治療……正是因為這樣,鍾女士最終才會成功保髖,也在院結識了一些和有相同經歷的年輕患友。
「股骨頭要置換的話,講好聽點陶瓷的用得好的話能用30年,用不好能用15年、10年這樣,像我現在又比較年輕才二十七歲,活動上面肯定比六七十歲的要大,如果我一旦置換的話可能面臨的是換2-3次還不止,而且以後可能對身體有不適,跑步、體力活都不能幹,而且換的骨頭也有磨合期,就想能保髖就保髖吧!」
患者提問:
股骨頭置換能保多久?
專家解答:
實驗室理想狀態下,不同材質的假體使用年限是不同的,大體上在10-15年,目前最好的陶瓷類假體,理論使用壽命在20-30年。
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植入假體的使用壽命除了受個人骨質、活動需求、醫生技術等因素影響外,還受一些不可控的風險因素限制,如假體鬆動、下沉等,甚至極少數患者在置換1-2年就會出現問題,面臨不得不重新上手術臺的局面。
所以置換假體還需慎重,我們醫生也是儘量建議患者「能晚換就晚換,能不換就不換」。
鍾女士說自己並不是保髖成功的個例,自己在院治療期間也結識了很多病友,最小的14歲的都有,「有個大姐當時25歲在老家查出股骨頭壞死,她就一直保守治療到現在,人家保了19年都好好,照樣幹農活,照顧3個小孩,也沒有置換。」
因為對股骨頭壞死疾病有足夠多的了解,以及有身邊患友保髖成功經歷的鼓勵,鍾女士堅信,自己只要堅持保髖就會有徹底康復的一天,同時她也以自己過來人的經歷鼓勵像她一樣的年輕的骨壞死患者:「大家有這個病趁早治療,如果你年輕的時候發現(有股骨頭壞死)這個病,不要聽別人說置換就置換,趁早治療保髖是最好的!」
【來源:健康騰訊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