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帶你了解西藏不為人知的的秘密!

2021-01-08 網易

  加入我們的隊伍

  最美風景永遠在路上 回歸旅行本質

  |西藏| |新疆| |川西| |寮國| |泰國| 額濟納|

  西藏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

  所以有多跟我們不一樣的民風民俗

  這些風俗很多都一直延續至今

  最引起我們好奇的莫過於西藏古老的婚俗

  比如試婚、走婚、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試婚走婚在其他少數民族我們也都有了解

  尤其是「一夫多妻、一妻多夫」讓人格外好奇

  

  為什麼會有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

  一夫多妻的都是有錢人?

  一妻多夫是因為家庭貧窮娶不起媳婦嗎?

  一連串的疑問是不是已經湧上你心頭

  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下這個【西藏秘密】

  希望能解開你心中的疑惑

  ▼

  西藏的一夫多妻與一婦多夫由來已久,是古代群婚習俗的遺蹟。

  西藏解放前,有許多貴族家庭都是一夫多妻,這些主要是政治聯姻和經濟聯姻,將出身於不同的土司或部落的女子娶到家裡,貴族家庭可以藉以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鞏固自己的財產地位。

  

  ▲農奴制度下西藏人民的悲慘生活

  此外,過去在西藏,一夫多妻並非貴族的專利,很多平民也是一夫多妻,而這些家庭的妻子多為姊妹或者表姊妹。

  

  ▲解放前西藏貴族的武裝力量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些是女人結婚後,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妹妹也有感情,便嫁了過來,有些則是女人結婚後,一時半會兒沒有生育,那麼就要把自己的妹妹或者親戚家中的姊妹娶到家裡來。家中的老人都認可,雙方又是親戚,因此相處起來就更不會產生矛盾。

  

  《西藏秘密》劇照

  與一夫多妻相對應的就是一妻多夫。一妻多夫家庭一般是兄弟共妻,也有極少數是朋友共妻,甚至父子共妻。

  

  《西藏秘密》劇照

  那麼他們是因為貧窮娶不起媳婦不得已而為之嗎?

  西藏有句俗語,「一家分開,乞丐一堆」。

  一妻多夫家庭都是家庭比較富裕的家庭。他們之所以會選擇這種婚姻形式,主要還是出於經濟原因。

  在1951年前的舊西藏,徵收賦稅或支差都是以戶計算的,一妻多夫的家庭既可以避免了財產的分散,又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

  

  

  就尋常百姓而言,與一妻多夫家庭相比,那些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的家庭,經濟狀況要窘迫得多。因為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家庭勞動力少,子女人數卻不比一妻多夫家庭少甚至會多很多,如此以來,家庭負擔就要重很多,生活條件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林芝察隅僜人部落,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實行一夫多妻制。尚未列入中國56個民族中。藍志貴 攝

  夫妻如何同房?

  無論一夫多妻家庭的丈夫妻子還是一妻多夫家庭裡的妻子丈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這些家庭成員有著約定俗成的習慣。

  以前的資料記載一般是丈夫在門口放置一個信物表示,其他丈夫就會自然迴避。

  

  

  ▲僜人部落 藍志貴 攝

  有的家庭,丈夫們之間有一種默契,並不需要任何明顯的方法,自然而然就會知道兄弟中誰與妻子同房,如睡覺時兄弟不在,去了妻子房中或睡覺後兄弟離去等。因每天在一起生活,從一些細微的舉動既可知曉,於是其他的丈夫自覺迴避。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總會有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

  

  《西藏秘密》劇照

  影視劇《西藏秘密》中曾有這樣一個片段,貴族兄弟佔堆和土登格勒,共同迎娶了一位妻子,兄弟兩人為誰去同房的問題相互謙讓,真實地反映了藏族同胞一妻多夫家庭的和諧。

  

  《西藏秘密》劇照

  一妻多夫孩子如何叫爸爸?

  一妻多夫家庭子女對父親的關係,從稱謂可見一斑:

  一種是稱大哥為爸爸,其餘為叔叔。在芒康一帶還有稱大哥為爸爸,其餘的依次為大叔、二叔、三叔的。如果大哥去世,則可稱二哥為爸爸。

  另一種則不加區別,幾個丈夫均被一概稱作爸爸。這兩種不同的稱呼方法,有時還共存於同一村莊。

  

  不同的稱呼方法僅僅是一種習慣,並不意味著子女真正是誰的。父親們沒有設想過子女中誰是自己的,誰是其他人(哥哥或弟弟的),反正這個家庭的子女,均是自己的子女,一視同仁。反之子女也一樣,對父親們也一視同仁,也不知真正的生身父親是誰。子女的所屬,從家庭的角度看待的,而不是強調個人。

  

  

  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家庭裡,妻子地位比較低嗎?

  很多人認為在這樣的家庭裡,妻子的地位比較低。其實不然,妻子處於一種自然的、正常的地位、既沒有明顯的男尊女卑,也沒有女尊男卑之類的文化習俗。

  但在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卻有大致的分工。在一妻多夫家庭,幾個丈夫在務農、放牧或經商等生產經營活動中,往往有一定的側重,但不嚴格。

  不同的家庭根據各自的特點,既有臨時的分工,也有長期的側重。

  

  在生產經營活動複雜多樣的家庭中,工種多,分工也較細。做生意、做運輸、做家務、幹農活,家裡的家長都會根據兒子和兒媳各自的擅長做大體的劃分。

  而其他主要經營農牧業的家庭則沒這麼複雜。大體還是妻子幹家務活,帶小孩子和做較輕的農牧活,丈夫們主要是幹較重的農牧活及出售農牧產品等對外經濟活動,其分工的基礎主要是根據年齡和性別特點進行的,並不特別歧視妻子,妻子也沒有特別權力。

  

  家庭關係會很不和睦嗎?

  我們可以在電影《岡仁波齊》中窺見一二,其中不僅有動人的磕長頭朝聖,還展示了西藏昌都芒康地區一妻多夫、兄弟共妻的習俗。

  

  芒康鹽井地區

  《岡仁波齊》雖然是劇情片,但是由素人演員扮演自己,故事均取材於他們的真實生活。不過,由於電影並未點破人物間的這種關係,很多觀眾都沒發現其中微妙關係。

  

  《岡仁波齊》劇照

  藏族共妻家庭若不透露內情,外人一般難以發現他們的真實關係。

  表面看,兄弟共妻的家庭其實與一夫一妻家庭差別不大,丈夫們和妻子一般都不會在公共場合表現的過於親密。

  結婚時,也多是在雙方知情的前提下,由大哥迎娶妻子,兄弟則只是在事實上加入婚姻。如果有尚未成年的兄弟,也會在成年後加入共妻。

  為了家庭和睦,丈夫和妻子也不會刻意區分孩子的親生父親,尤其是妻子,即使知情一般也不會說出來。

  

  家庭組成之後,即使是丈夫們都在家時,一般也不會有太多不便。妻子一般都擁有自己的臥室,性生活方面大家也會默契地遵守平均原則。當外出經商或務工的丈夫剛回家時,妻子一般會優先考慮與久別的丈夫同房。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當一位丈夫選擇去妻子的臥室過夜時,只需將房門反鎖即可。

  有些家庭為了保證大家庭的完整,甚至可以接受某個丈夫在外另有情人和衛星家庭。

  

  西藏貴族世家(1900-1951)(英文版)

  當帕拉·土登沃丹等家庭成員發現他們的小弟弟在鄉下有了一個女人,並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組成了一個臨時家庭時,帕拉家的整個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最終,帕拉·土登沃丹的這個任性的弟弟在哥哥們的精心勸導下接受了繼續共妻的事實。但是為了擺脫共妻生活帶來的煩惱,帕拉·多傑旺久要求繼續留在鄉下谿卡生活,這一合乎情理的的要求很快得到了同意,多傑旺久再一次回到了他魂牽夢縈的谿卡和女人身邊。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的次仁央宗在《西藏貴族世家 1900-1951》中描述貴族共妻家庭處理情人問題

  

  不過,隨著近年來藏區經濟與外界的聯繫越發加深,年輕人也有了接受現代高等教育、外出打工、依靠旅遊業獲得收入等全新的認識選擇,而且生計不再困於有限的耕地和草場。基於現實考慮兄弟共妻婚姻,也就慢慢的走向衰落。

  

  當然,簡單地認為這種流傳已久的婚姻形式

  是古老群婚制的遺蹟肯定還是不夠的

  應該說,這是長期以來

  西藏自然地理環境和宗教、政治、經濟、文化的產物

  

  如今在拉薩,最基本的、佔主主導地位和最普遍的是

  一夫一妻制

  青年男女基本上自由戀愛,自主婚姻

  因而免去了求親等各種儀式

  只要兩情相悅,做父母的一般都不會為難自己的子女

  卸掉了生存與利益的枷鎖

  對於純粹愛情的嚮往和追求

  才是現今藏地男女最幸福的事吧

  本文由西藏旅遊在線整理編輯,文中部分未標註 作者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文獻】

  1-馬戎.2000年.試論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民俗研究

  2-切吉卓瑪.2012年.藏族傳統婚姻文化研究

  川藏行戶外俱樂部活動詳情

  喜歡哪條路線點 點 點圖片查看詳細說明

  2020西藏17天拼車大環線

  2020青甘9天拼車2020西藏9天.神秘青海.回味甘肅

  2020金秋 6天 額濟納旗胡楊林

  2020西藏9天拼車川藏+滇藏

  2020夢回西藏 16天阿里大環線+岡仁波齊轉山

  2020反走北疆13天拼車大環線

  2020撕掉標籤 南疆13天拼車大環線

  2019-2020中國 寮國 泰國自駕拼車

  2020年

  西藏

  川西

  內蒙額濟納胡楊

  雲南

  東南亞

  寮國

  本文所有圖文作品的著作權均歸原作者享有

  請您和我們一樣尊重他人的著作權等合法權益

  如涉及侵犯版權等問題

  請您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支付使用費或做刪除處理

  感謝支持!

  本平臺不對所發圖文做任何使用授權,

  如轉發(引用)本平臺發布內容引發的所有爭議和問題,

  本平臺不承擔任何責任,

  由轉發方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西藏秘密》話題不斷 一妻多夫舊俗最受關注
    不僅如此,劇如其名,觀眾還從劇中真的了解到了很多以往知之甚少的「西藏秘密」,比如:很多時候,入贅貴族家就意味著他可以得到這個貴族的封號與全部財產;當年西藏的大貴族不僅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封閉落後,相反很時尚,很開放。一些貴族子弟在歐洲或印度留過學等等。不過,對比上述話題,最讓觀眾感興趣的是在全劇一開場就涉及到的「一妻多夫」情節。
  • 探秘西藏的藏俗婚制:古代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家庭生活形式並存
    在古代乃至現在,西藏比較發達的地區,比如大中城市裡,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和大多數的我們一樣,婚姻生活幸福和諧。但是,在西藏的一些偏遠山區,生產力低下,經濟不發達,生活條件差,比如在藏南和藏北地區,多偶制現象十分普遍。比如在喜馬拉雅山南北兩麓,很多地方至今仍存在一妻多夫或者一夫多妻的家庭現象。
  • 一妻多夫的和諧生活
    我在了解為啥會出現一妻多夫現象時,得到的答覆是,在這個貧窮而閉塞的地區,由於土地和耕地面積少,一個家庭就不能無限的分裂。通過"一妻多夫"的方式,可以杜絕家裡財產的外流。    一妻多夫家庭以兄弟共妻為普遍,為三兄弟共妻,如果一個家庭有三個孩子都各自娶妻生子,勢必會重新組建家庭,重新修建碉樓,置辦生活用具,這是這個地區的人所無法承受的。
  • 1949年之前,西藏只有105萬人,為何流行一妻多夫制度?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一妻多夫的話題,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議論。有專家建議為了解決男多女少的問題,我國應該推行一妻多夫的制度。認真的說,這種說法充滿了譁眾取寵的味道。但是,在古代歷史上,在我國的西藏地區,確實曾經出現過一妻多夫制度。直到建國以後,這一制度才逐步消失。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尼泊爾「一妻多夫」到底是怎樣生活的?了解一下
    尼泊爾「一妻多夫」到底是怎樣生活的?了解一下文丨蕭蕭論你會喜歡看古裝電視連續劇或者是古裝小說嗎?在電視劇或者小說裡男主和女主只認定對方,幾時他們都有很多好的選擇都有很多備胎他們也不會多看一眼。你是不是會感動的涕泗橫流,覺得男主對女主怎麼這麼深情啊,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我們自己身邊就沒有這樣轟轟烈烈的愛呢?其實一夫一妻制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普遍的不得了早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在古代可是一夫多妻制也就是說男主捨棄了一整片森林選擇和女主這一顆小樹在一起對抗整個春天你說這種劇情能不感人煽情嗎?現實生活中很多男生會不會後悔沒有經歷過一夫多妻制的時代?
  • 「一妻多夫」真的好嗎?它和「一夫多妻」有什麼區別?
    近日,面對男多女少的性別失衡,黃有光教師提議「一妻多夫制」,此話一出,網上一片譁然,甚至有部分女性叫好,覺得以後可以一個老公負責賺錢養家,一個老公負責洗衣做飯,自己負責貌美如花就可以,那麼「一妻多夫」真的好嗎?女尊男卑的時代真的要來臨了嗎?
  • 在藏區為什麼會出現一妻多夫,他們又是如何生活在一起的?
    從整個藏區來看,最基本的、佔主導地位和最普遍的是一夫一妻制,另外也有不少事實上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現象。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大多是兄弟共妻或姊妹共夫。一夫多妻一般都是姐妹一個也不出嫁,大家共招一夫。然而, 藏區社會一般認為一夫多妻不好,常會造成子女過多,負擔增加、拖累家庭,而要使諸妻和睦、子女團結、家庭幸福也比較困難。實際上在西藏對一妻多夫制才是最為推崇的、最為普遍的。在西藏有句俗語:「一家分開,乞丐一堆。」
  • 黃有光沒告訴你的一妻多夫背後的算計
    看到黃有光教授作為人大代表提交一妻多夫議題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這個專家腦袋被驢踢了。雖然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不完美的地方很多,但是在現階段應該還是相對較好的婚姻制度。雖然是因為要解決3000萬的剩男的婚姻問題而提出這個議題,但是我們來分析一下如果,假設一下,如果一妻多夫真的成為現實,那麼一夫多妻應該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現實,沒理由你們女性可以一妻多夫,男性反而不能一夫多妻了,對吧!畢竟中國傳統的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曾經延續了幾千年。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就一定能解決窮光棍的婚姻問題嗎?
  • 塞內加爾「一妻多夫」的村莊,女性能有多個丈夫,但得符合這要求
    塞內加爾「一妻多夫」的村莊,女性能有多個丈夫,但得符合這要求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國一些國家允許一夫多妻,有很多貴族都有好幾個老婆,更何況古代的皇帝更是佳麗三千,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慢慢就是男女的地位慢慢平等,婚姻也慢慢變成一夫一妻制,但是其他的一些國家,還保持著一夫多妻制
  • 一妻多夫制是怎麼變成一夫多妻制的?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追隨著父親的姓氏?因為他們支撐著整個家族,維繫家族於不墜,是宗族根底的象徵,是一個家族的英雄,這也是頂天立地好男兒的真正意義!在那時,因為女性可以生育後代,所以女性在社會生活中佔據絕對的主導權,採取的也是「一妻多夫」的制度,因此,代表男性的「氏」只是姓的一個分支而已。當時的人用「姓」來代表一個族群中的女子,用「氏」來代表族群中的男子,把兩者合在一起,就能表明一個人的母親來自哪,父親來自哪,他的出身也就一目了然了。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和遷移,「氏」的分支越來越多。
  • 雪山傳奇(2)|一妻多夫-私奔(上)
    大哥語重心長:兄弟啊,你多大了?要是沒有老婆,先進我家門。等你看上別人了,再嫁出去——在這裡男人也可以出嫁。行,我說,大哥,你的好意兄弟明白。讓我再想想。我想來想去,還是沒答應。我知道,藏族兄弟十分顧家。一妻多夫,可不是鬧著玩的。
  • 塞內加爾的「一妻多夫」制度的真實生活,女性一點不幸福!
    今天李不言講的國家就是塞內加爾,世界上少有的「一夫多妻」國家,提到塞內加爾大家肯定非常的陌生,因為這個國家在世界眾多強國中存在感極低,不僅如此,這個國家經濟非常的落後,人均GDP僅僅才1522美元,在世人眼中,這裡就是蠻荒之地!
  • 「一夫多妻」在西藏太普遍,晚上的時間怎麼分配?看完我真服了
    「一夫多妻」在西藏太普遍,晚上的時間怎麼分配?看完我真服了說起我們的國家這麼多地區裡,有這麼一個地方那就是西藏。西藏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神秘並且神聖的地方,在那裡,有很多傳統的文化,值得我們去追尋和探究,傳承。因此很多人都會去西藏旅行,坐火車、騎車、還有步行的。
  • 尼泊爾「一妻多夫」制婚姻:有點尷尬,滿是心酸
    尼泊爾「一妻多夫」制婚姻:有點尷尬,滿是心酸。隨著歷史的演變,社會的發展,封建制度下的「一夫多妻制」早已被廢除,後宮佳麗三千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也已經發展到如今的自由戀愛和自由婚姻了,想要有多自由就有多自由。
  • 《德蘭》告訴你真實的「一妻多夫」,經濟學家黃有光的提議太荒唐
    最近知乎熱議:如何看待經濟學家黃有光提出「面對男多女少,應該考慮允許一妻多夫」這一觀點。我的第一反應是「腦殼被門夾了」,中國當然不缺真正的經濟學家,但顯然在那個讓人高山仰止的位置上,也不缺欺世盜名之徒。利用一系列術語與整合數據,我也能很經濟地參與早期辯論,但這種枯燥乏味的理論探討,不是我感興趣的東西,也不是反駁這種驚世駭俗觀點的人性武器。
  • 印度20歲女孩同嫁5兄弟,組成「一妻多夫」家庭,他們如今怎樣?
    一夫多妻的古代婚姻制度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小到尋常人家的男人也是能夠三妻四妾的,大到古代的皇帝更是坐擁三千後宮佳麗。事實上,不僅僅在中國古代會出現一夫多妻的現象,在其他國家也是常見的現象之一,足以說明在整個大環境下的男性地位遠高於女性。
  • 尼泊爾某地區開放一妻多夫制,這個一妻多夫制可是不一樣!
    這段時間,有位專家建議一妻多夫制的事件引起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專家認為,現在中國男女比例失調,男性比女性多,主要的原因還是因封建的傳統思想深入人心,主要現有很多「重男輕女」的家庭,只想生兒子,不想生女兒。因此就造成了現如今很多男生普遍多於女生。也有很多大齡青年們找不到媳婦了。
  • 「一妻多夫」澳籍華裔教授瘋狂言論是譁眾取寵還是別有用心
    「一妻多夫」、一個原本與社會和文化毫無關聯的詞語,如今卻成為熱點,像是一顆大石頭扔進了水塘,激起層層波瀾。人們關注的重點不是「一妻多夫」,而是提出「一妻多夫」建議的澳籍華裔教授黃有光。6月2日,網易財經·網易研究局發表主題為《中國人如何更快樂》的文章,文章中黃有光教授建議考慮一妻多夫,以應對日益增長的男女比例失調問題。建議妓院合法化,使沒有妻子的人通過交易滿足生理需求,從而構建和諧社會。
  • 一妻多夫制,盤點尼泊爾的奇葩婚姻制度,你喜歡這樣的風俗嗎?
    一妻多夫制,盤點尼泊爾的奇葩婚姻制度,你喜歡這樣的風俗嗎?在古時候女子並不太受人待見,在那個年代的女子也幾乎都是天天待在家裡。然而正是這種敗落的思想卻貫穿那個腐朽的年代,於是便有了一夫多妻制。也許一夫多妻在我們眼裡看來並不稀奇,但是說道一妻多夫恐怕該有很多人感覺不可思議了吧。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地方就是尼泊爾,尼泊爾這個國家相信應該沒有多少人知道,不過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們眼中看來,一妻多夫也就像一日三餐一樣毫不稀奇。一妻多夫制大致的意思就是,一個女人可以擁有很多的丈夫。
  • 美國猶他州通過了一夫多妻制除罪法案,美國可以一夫多妻?
    此後楊百翰帶人進入墨西哥割讓的猶他州,排乾當地的沼澤,建立了鹽湖城,建立了聖殿,基本上是現代版的摩西,其實我更加傾向於認為,摩門教是基督教的美國化,其實這種宗教在地化在全世界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基督教在拉丁美洲,也有所謂的「解放神學」,在解放神學的敘述下,上帝都成為無產階級戰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