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還記得你家門口的共享單車嗎?它們搖身一變成為防控隔離板,在疫情防控中起了重要作用。後疫情時代,老舊小區裡曾經的抗疫「小助手」不再受寵,單車便成為小區裡的「亂像」,樓棟前、街巷口隨處可見堆積的單車,給消防安全、居民生活出行和小區衛生環境帶來了影響。
六角亭街學堂社區是位於口區的一處老舊小區,19棟樓房,其中僅有一棟有專業物業公司管理,小區總人口4696人,面積0.092平方公裡,疫情期間,小區11個出口中,封堵了10個,封堵所用的的「隔離牆」也大多是利用居民騎入小區後,因「禁足」而滯留在小區裡的大量共享單車。疫後「重啟」,這些「封路車」和小區巷道裡弄裡堆積的車輛,由於沾染灰塵,鮮有居民使用,單車企業需要及時回收清洗維修儘快復工復產。但是,社區群幹和工作人員清理起來比較困難,為此,他們及時聯繫礄口城管商討解決方案。
日前,城管了解後,積極聯繫單車公司(摩拜美團、哈囉)與社區一起,結合十五屆四次人大議題案《關於為方便社區整理共享單車提供社區共享單車解鎖權限的建議》,共同商討出一套創新單車管理方案,決定通過向社區工作人員發放騎行月卡、季卡的方式,提高轉運單車的效率。具體形式為,由兩家單車公司分別向區內所有社區,每個社區提供三張騎行季卡或月卡,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進入相應APP,註冊成功後再輸入電子碼,即可獲得騎行卡。目前,此方案已實施一周左右,小區內單車堆積的情況有所改善。
據城管人員介紹,以前社區內共享單車的清理,主要是由社區的群幹和工作人員完成,他們需要一輛輛地將單車裝車,工作量大,效率不高。商討出發放騎行卡的方案後,社區群幹、志願者和居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免費掃碼解鎖,把車輛騎出小區。這樣一來,既節省了社區的人力物力,又可以儘快解決社區內單車積壓問題,方便居民出行。
記者向居民了解到,疫情期間社區裡積壓了許多單車,堆積得又髒又亂,影響了日常出行。現在,經常會看到社區志願者為單車清洗消毒,把單車擺整齊。有了免費騎行卡後,居民們更願意選擇騎單車出行。
城管、社區和單車企業三方合作,共同為社區單車堆積問題創新管理方案。提出免費發放騎行卡方案後,既提高了社區工作人員轉運單車的效率,減少社區單車堆積,騎行到社區外圍的車輛又可以方便其他市民換乘使用,讓單車「活」起來,一舉數得。
(通訊員 陶媛 童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