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景》
管平湖演奏的《四大景》,與一般風格高雅的琴曲不同,是一首通俗歡樂民歌風味的小琴曲。
前面幾首琴曲都不藉助原有的素材,是原創的樂曲。而《四大景》是以原有民歌曲調為依託的曲子。
此曲原載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的《琴學叢書》,是近代產生的作品。據《琴學叢書》校刊者楊葆元講:「此曲傳自黃勉之的抄本,最初是由蘇州小調改編的。」
現已無法考據此曲具體採用的是什麼蘇州小調。其委婉清秀,確有江南民歌的韻味。
此曲不分段,結構比較複雜。結構和前面幾首樂曲有較大差別,是由兩首民歌演變而成。樂曲不以「開指」開始,而是用了歡快的前奏。
第一支曲子流暢而活躍,其中蘊藏著樸素的民歌風味曲調。
此句稍加變化重複一次,在F宮調式之後,進入與其對比的部分。對比部分由三句曲調組成。轉入C徵調式。
第二句在高音區用泛音演奏,曲調跳躍,與第一句形成對比。
第三句是第一句不加改變的再現。三句構成小小的三部結構。
其後,變體再現。形成起、承、轉、合式的結構。以F宮調式開始,轉入C徵調式,又回到F宮調式:對比部分套人有對比中段的小三部結構,構思新穎。
第二支曲子由兩個性質不同的句子反覆、變化、發展構成。第一個句子用泛音演奏,G商調式。a1音重複是其特點,結束於a1。
第二個句子用實音演奏,反覆一次,結束於C,曲調優美。
第一個句子第一次反覆時沒有變化,第二個句子第一次反覆時,音域向上擴展八度,速度快了一些,顯得更加活躍。
第一個句子第二次反覆時,從例5-1-27第四小節開始變化、延長,由G商調式轉入C徵調式,曲調在C徵調式上較充分地展開,由泛音演奏漸漸變為實音演奏,並融合到例5-1-28的音調,在C徵調上結束。
第二個句子第二次反覆時,但不重複演奏。第一句稍作變化第三次反覆,在C徵音上停頓。結束全曲。按琴曲的慣例,其後有短小的泛音尾聲,加強C徵調式。
此曲曲調的基礎是民間音調,所以節拍基本穩定,句逗清晰不是散板。是以兩首民歌風曲調組成的二部結構。第一首曲調用三部結構,F宮調式。
第二首曲調用在反覆中有變奏及大段的展開,C徵調式。全曲統一在F宮調式音階中而不求調式的統一,具民間音樂特點。
琴曲沒有統一的定譜,管平湖演奏的小型琴曲《鷗鷺忘機》記譜不分段,查阜西演奏的《鷗鷺忘機》則分為三段記譜,其一、三段與管譜首尾大致相同,而第二段後部分開始較管譜中部大大減略,小型琴曲結構的體制比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