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向|「荒誕」的美學

2020-12-23 寂寂燃燈夜

注意:本百家號的誕生,只是為了能完成課程任務!希望大家能提出批評與建議,一起交流!

荒誕作為一種審美形態,是對人生的無意義的虛無性的審美感悟。

01

首先,荒誕是一種對人生存在的無意義狀態的體悟。荒誕表現的是人生存在的荒謬性和無意義,人對存在感到恐怖和無所適從,這種恐懼不是對對象的害怕,而是一種不可名狀的心理感受。人無法了解世界,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生存的意義也不復存在,生命僅僅成為肉體的存在,人成為沒有任何意義的「物品」,這就是存在的無根狀態。

02

其次,荒誕的審美意象的象徵性。荒誕表達的是生存意義的虛無化,那些被抽象和扭曲的藝術形象,都具有象徵意義。如對人類的絕望處境的象徵,物質對人的壓迫和異化等,總之,荒誕作為審美形態所表現的,無不是存在的虛妄和現實的荒謬。

03

再次,荒誕具有怪誕的表現形式。荒涎的審美意象通過抽象、扭曲等變形手法,表現了怪誕的藝術形象,以表現異化的世界。所以,荒誕總是體現為不合理性的、悖謬的、可笑荒唐的形式,表達了一種盲目無從、不知所措的現代社會的人的生存狀態。

相關焦點

  • 《局外人》:存在主義、荒誕派文學的經典之作
    《局外人》:存在主義、荒誕派文學的經典之作 《局外人》塑造了一個驚世駭俗的荒誕人形象,具有批判現實的意識。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局外人》:荒誕文學的背後,是現代人無法擺脫的荒誕感
    講述了主人公默爾索,荒誕的遭遇。他在公司裡當小職員,經濟條件一般,沒有條件親自照顧年邁的母親,只能把她送進養老院。後來得知母親去世,他去參加葬禮和女友、鄰居相處,在海灘上殺了一個阿拉伯人,經歷一場不公的審判,最終被判處死刑。整部作品沒有激烈的衝突,更多的是個人真實的感受,人與社會、人與世界之間的荒誕。
  • 荒誕簡史
    作為荒誕文學的遠祖,拉伯雷在寫作這部作品時,正是人們走下神壇轉而開始關注人自身的時代,書中的內容雖然荒誕離奇,實則揭露社會的黑暗,並從資產階級的立場出發,熱情讚頌了人文主義理想,高康大和龐大固埃的巨人形象正是對人的力量和智慧的肯定。
  • 「荒誕」的後現代主義文學:通過寫小說、戲劇而去反小說、反戲劇
    萌發於20世紀5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文學,作為一股聲勢浩大的文學潮流,它並不單指某一具體的文學流派,而是包括了二戰後出現的林林總總的具有反傳統色彩的文學思潮與派別:法國荒誕派戲劇、新小說,英國的形式改革派、實驗詩歌派,德國的具體詩派、新先鋒派,美國的垮掉派文學、黑色幽默小說及黑山派詩歌等
  • 荒誕文學的巔峰之作,滿是冷漠的《局外人》,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法國作家、哲學家薩特曾說過:"加繆在20世紀頂住了歷史潮流,獨自繼承著源遠流長的醒世文學,他懷著頑強、嚴格、純潔、肅穆、熱情的人道主義,向當今時代的種種粗俗醜陋發起了勝負難卜的宣戰。"荒誕文學的巔峰之作,滿是冷漠的《局外人》,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 什麼是荒誕?現代人該如何對抗荒誕和虛無?
    荒誕是無法消除的,因此人不要試圖去理解荒誕,應當選擇勇敢而清醒地接受荒誕。儘管這種荒誕如同命運和死亡一樣不可戰勝,但我們仍要憤然向荒誕提出挑戰,為自己的生命賦予自我的烙印。——阿爾貝·加繆西方文學和哲學中一直有個荒誕主義,那麼什麼是荒誕主義呢?他們是如何看待和定義荒誕的呢?我們是不是像他們所說的「現代人不得不活在荒誕之中這是我們的命運」那樣呢?
  • 《柳林風聲》:荒誕文學中也有寶藏,能幫助孩子學習成長
    不過在《柳林風聲》中,成人和孩子所看到的重點可能不同,大人視角下,這本書中傳遞了友情、善良和溫柔,但孩子們關注的重點反而是故事情節中呈現的「荒誕感」。荒誕的故事情節,荒誕的故事人物,這些反而能引起孩子們的注意,而有關於情感等更為細膩的東西,其實反而在閱讀時沒有那麼強烈的體驗,這份情感對於孩子們而言可能需要慢慢消化,但故事中體現出的荒誕感,卻能在閱讀的當下提高孩子們的興趣。
  • 荒誕人生與精神存在
    《局外人》是存在主義文學關於荒誕的代表作,梗概是:主人公默爾索的母親死了,但沒有讓他過度傷心,將母親埋葬後他便和女友瑪麗一起尋歡作樂,面對女友的求婚時,他的態度是滿不在乎,鄰居雷蒙請讓他幫助自己對付情人,他欣然答應,但在不自覺中捲入一場鬥毆,然後開槍打死了一個阿拉伯人。接著,他被判了死刑,但他似乎對這一切毫不在乎,並拒絕向神父做最後的懺悔。
  • 範小青:有了荒誕,才有更多的文學作品
    有了荒誕,才有更多的文學作品。」這乍聽起來有些繞口的論調,便出自著名作家範小青之口。8月13日下午,著名作家、江蘇省作協主席範小青女士,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最新長篇小說《我的名字叫王村》在上海書展上舉辦了讀者籤售會。在接受人民網上海頻道記者專訪時,說起自己30多年的寫作動力,範小青坦言,寫作之於她,如同愛美女士喜歡天天逛街買衣服一樣,早已成為其調節心靈、享受淨土的最佳選擇。
  • 文學概論期末複習資料(名詞解釋匯總)
    淨化說西方美學理論之一。古希臘亞里斯多德提出。認為悲劇可以喚起人們悲憫和畏懼之情,並使這類感情得以淨化,獲得無害的快感,從而達到某種道德教育的目的。表現主義在創作上的特徵是批判現實,否定傳統,具有激烈的革命和反叛情緒;以表現主觀為主導特徵,具有鮮明的主觀性和表現性特色;常常採用象徵、荒誕手法,以富有象徵意義的故事、人物、環境或荒誕古怪的舞墓形象,對社會人生進行整體性的把握和表現。表現主義在戲劇創作方面的代表是奧尼爾,小說創作.上的代表是卡夫卡。
  • 中日哀感美學的時空結構與倫理向度
    [2][8][21][22][32]大西克禮:《幽玄·物哀·寂:日本美學三大關鍵詞研究》, 王向遠譯, 第93頁, 第78而, 第115頁, 第116頁, 第98頁,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年版。  [3]欒棟:《中日哀感文學之啟示》, 《外國文學研究》2015年第2期。
  • 荒誕文學巔峰之作《局外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作者的這部作品,深刻地揭示出人在異己的世界中的孤獨、個人與自身的日益異化,以及罪惡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誕的同時卻並不絕望和頹喪,他主張要在荒誕中奮起反抗,在絕望中堅持真理和正義,他直面慘澹人生的勇氣,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無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僅在法國,而且在歐洲並最終在全世界成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導師。
  • 漢晉之間:中國美學從宗經向尚藝的轉進
    這些命題主要指儒家的經、文、藝,分別形成經學美學、文學美學和藝術美學。其中,經學美學是最大宗,主要涉及儒家六經本身的美學特性及漢儒在相關闡釋中的新變;文學美學指文學從知識性概念固化為制度性概念,並因審美因素的漫溢而成為具有現代特性的文學;藝術美學則主要涉及儒家對「經」、「藝」關係的認識以及藝術從六經之藝向一般藝術的延伸。經、文、藝三位一體,構成了漢代美學的主體框架。
  • 記憶、時間和自我欺騙——石黑一雄的文學世界和美學宇宙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天下人物)記憶、時間和自我欺騙——石黑一雄的文學世界和美學宇宙  新華社記者許鳳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5日花落日裔英國籍作家石黑一雄。  1982年,年僅28歲的石黑一雄憑藉處女作《遠山淡影》一鳴驚人。
  • 荒誕哲學的代表:阿爾貝·加繆
    做了幾期文學作家的文章,今天我們來再次談一談哲學。前幾期的魏寧格,叔本華,想必讀者應該印象很深,不深刻也沒關係,今天要說的這位哲學家,該印象很深刻了。那就是荒誕哲學的代表,阿爾貝·加繆。關於加繆,在上一期叔本華的文章裡提到過。今天我們來重點講解一下加繆,這位被無數年輕人視為精神導師的著名哲學家。老規矩,先介紹人物信息。
  • 《局外人》:看身處荒誕世界之中的荒誕之人
    阿爾貝·加繆是存在主義文學、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他於195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局外人》是加繆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該部小說講述了主人公默爾索是一個言談舉止都與眾不同的人,他有意無意地跳出這個社會的既定模式,保持和芸芸眾生的距離,他一直遵照自己的本心,做一個冷眼旁觀、我行我素的局外人。
  • 加繆的思想軌跡:從「荒誕」到「反抗」
    《重讀加繆》試圖從四個方面入手分析加繆作品的意義:「阿爾及利亞對加繆思想和文學創作的深刻影響;既拒絕上帝信仰、又拒絕價值虛無主義的『人間信仰』;關於『反抗』的思想和『地中海思想』;加繆精神歷程的藝術表達以及他在文學上的獨特貢獻。」但在這四方面的意義中,我們還能發現一條的思想主線。
  • 關於北鬥詩詞《庚子戰瘟神》:在災難中尋找文學藝術的美學結構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文學對災難的迴避,實際上是一種形上學,這種文學態度,實際上也是片面的文學態度,從文學的歷史角度來說,災難成就了許多文學巨著,尤其是在詩歌領域,面對戰爭的傷痛、人性的挫傷、精神的分裂、價值廢墟的重建,無形間使詩歌具有了一種特殊的災難美學及審美體系。
  • 世界最頂級的喜劇大師,用一生詮釋什麼是荒誕與幽默
    今天的作者畫板不僅向我們介紹了他眼中的雅克·塔蒂,更對喜劇和幽默的本質進行了探討,很多時候笑料並不是刻意製造出來的,而是通過荒誕的方式潛移默化間感染到我們。在雅克·塔蒂113歲誕辰的今天,讓我們走進這位喜劇大師的「荒誕人生」。當我們歡笑之時,我們在笑著什麼?那股讓我們嘴角難以抑制上揚的神經力量究竟從何而來?正如美學的問題就是藝術的問題,幽默癥結的問題應該是喜劇的問題。
  • 荒誕美學 { 黑石沙漠上的火人祭
    徐風吹拂,將澄黃的塵土揚起,毫無生氣的沙漠上,佇立著詭譎的巨型藝術品,數輛麵包車以顏料油墨繪上看似毫無道理卻充滿力量的圖騰,人們袒胸露背或穿著荒誕服裝在大漠上行走·無止盡的宣洩創意·這八天什麼奇怪都不奇怪,你可以突破框架盡情創作,以紙板圍繞自行車變成一隻遊移在沙漠的鯊魚;以風力吹動以木頭支架起的仿生怪獸,在沙漠中踽踽獨行;在黑暗中以利落的光線搭建起一間房舍,在這裡你也可以奇裝異服或是根本不穿衣服,所有「古怪與不合常理」的事情,在這裡都是被允許、被接受的,就像是一場荒誕又美麗的大型藝術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