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鑄造在我國,佛教密宗古已有之。密宗在唐朝盛行時,密宗佛像較多地供奉於中國各地的寺廟之內。日本傳入這種佛像,就是始自中國的唐朝。可是唐末大亂,密宗教門遭受破壞,密宗佛像也幾乎被摧毀無遺。
到了元朝,喇嘛教興起。喇嘛教是佛教的一支,主要傳播於我國的藏族、蒙古族等地區。明、清兩朝,全都利用喇嘛以懷柔蒙、藏,於是密宗佛像也就普遍地供奉於許多喇嘛寺廟之中。密宗佛像大都顯得威嚴、憤怒,有的三面六臂;有的手持各種兵器;有的繫著人頭瓔珞,身後燃燒著火焰;有的擁抱著美麗而溫柔的女神--女神一身赤裸,腰系瓔珞,姿態柔麗舒展--這種真實的雄性,表現了浪漫的動人風採。
大日如來:
梵語稱為「摩訶毗盧遮那」,「摩訶」意為「大」,「毗盧遮那」意為「日」,合譯為「大日」,又因「毗盧遮那」另譯為「光明遍照」,所以又稱「遍照如來」。他是藏傳佛像密宗崇奉的最高最主要的本尊,認為密宗教法是由他秘密演說的,因而尊他為密教始祖。其像在密宗殿中居最中央位置,其形象類似於釋迦牟尼的坐像。
金剛亥母:
藏文名為多吉帕姆。她是一位女性神只,其神格較為複雜。在藏傳佛教噶舉派中,她為女性本尊之首,瑪爾巴、米拉日巴、岡波巴等諸位大成就者均依止她為本尊。
文殊菩薩:
全稱文殊師利,又譯作曼殊室利。意為妙德、吉祥。據說他出生時家中出現許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據《文殊室利般涅盤經》記載,文殊生於古印度舍衛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後隨釋迦佛出家。釋迦滅度後,他來到雲山,為五百仙人解釋十二部經。最後又回到出生地,在尼拘陀樹下結跏跌坐,入於涅盤。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薩有很高的地位。他是眾菩薩之首,被認為是如來"法王"之子,因此常稱他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經常協同釋迦宣講佛法。
白度母:
藏音譯卓瑪嘎爾姆,又稱為增壽救度佛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觀世音有32種應化身,僅其中的度母化身就可以變化為21位救度母,白度母即為聖救度佛母的二十一尊化身之一。在藏傳密教中,綠度母與白度母是二十一尊度母之中流傳最廣的。而藏密又常以長壽佛、白度母及尊勝佛母等三尊合稱為:"長壽三尊"。白度母具有救度八難的威德。白度母是能夠為一切眾生賜予長壽的一尊度母,許多信仰眾所知道的白度母是一位賜予眾生長壽的本尊,其實不止這些,如果虔誠地修持她的法門,也可以使智慧迅速增長。
妙音佛母:
她是一位示女性身相的智慧本尊。在印度教中,傳統上她被認為是主神梵天的妻子。大乘佛教吸收了辯才天女的形象,將她作為文殊菩薩之明妃(明妃代表本體的智慧顯現)其實都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指的是雙身的文殊,任何菩薩都有力量和智慧兩種威勢。而功能基本維持不變。
黃財神:
藏名藏拉色波,是密教之護法神祗,諸財神之首。黃財神是藏傳佛教各大教派普遍供養的五姓財神之一,因其身相黃色,故稱為黃財神。財神一面二臂,本尊形象為肚大身小,雙手有力,膚色金黃,右手持權杵,左手輕抓口吐珠寶的吐寶鼠。
以上密宗精品均在莆田市雕刻工藝品商會展館展示,歡迎前來雕刻商會參觀品鑑
莆田市雕刻工藝品商會於2013年9月成立,是在莆田市工商聯的領導支持下,依法登記註冊的社會團體法人,目前有近300多家知名企業與個人入會。商會以「傳承特色工藝,規範行業標準,構建平臺化營銷模式,推動產業鏈健康發展」為使命,積極推進行業資源整合,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發揮著社會的職能和起到行業旗幟標杆的作用。
商會成立後充分發揮平臺和橋梁紐帶作用,致力於規範行業標準,搭建交流平臺,促進企業與銀行對接,助力企業發展。同時,加強會員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雙贏,共同發展。商會秉承天下莆商的創新精神,首創平臺化營銷模式,為會員提供高端專業的供銷平臺。同時,以莆田本部為基點,藉助各區域商會平臺,開創全中國乃至世界的全新圈層營銷模式。
莆田市雕刻工藝品商會「規模大、檔次高、產品多、人氣旺、影響廣」,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在莆田市傳統雕刻工藝行業享有極高的地位。
商會攏聚了傳統木雕、古典工藝家具、玉雕、宗教雕塑、金銀首飾、石雕(含壽山石雕)、書畫、工藝編織、銅雕、漆器等莆田著名傳統雕刻工藝在內的十大門類雕刻產品,擁有龐大的產業鏈和工藝師隊伍。
莆田市雕刻工藝品商會在莆田黃石工藝美術城陽光藝博館3樓擁有面積近8000㎡,細分為雕刻臻品展示區、古典工藝家具區、書畫珍品長廊區、會員接待區、多功能會議廳、後勤辦公廳等。會館風格典雅,簡潔大氣,環境優雅,功能齊全,定位為莆田雕刻文化體驗館,積極對接政府及社會資源,全力打造為莆田市雕刻工藝對外展示的文化窗口,開創全新聽臺花高端圈層營銷模式。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黃石工藝美術城陽光藝博館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