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隋煬帝是位無道昏君,但你知道他還是位大詩人嗎?

2020-12-18 天上那些事兒

隋煬帝作為大一統的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卻也是一位將帝國拉入毀滅深淵的皇帝,每個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荒淫無道的昏君,他死後的諡號是「煬」,因為唐代人給他定諡號的時候認為他好內遠禮,去禮遠眾,逆天虐民,好大殆政,薄情寡義,離德荒國,所以被稱為「煬」。

他作為一位帝王,並不是一無是處,他疏浚河道開通了京杭大運河,打通了絲綢之路,吐谷渾等西域諸國臣服,改州為郡,統一度量衡,興建東都洛陽等等,可謂功勳卓著,可是他不體恤民力,這麼多事情都在他在位的短短時間內完成,還三徵高麗,西徵吐谷渾,頻繁發動戰爭,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幾次南巡江南,最後導致帝國覆滅,他身死江都。

誰都知道隋煬帝是位無道昏君,但你知道他還是位大詩人嗎?

貞觀年間,有一天,唐太宗對侍臣說:「朕觀《隋煬帝集》文辭奧博,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道出了一位以繼承庾信詩風,酷愛華章麗句,以大力推進南北文風為己任的「千古一帝」楊廣。

《隋書·文學傳序》記載:「煬帝初習藝文,有非輕側之論,即位,一變其風。其《與越公書》、《建東都詔》、《冬至受朝》及《飲馬長城窟行》,並存雅體,歸於典制。雖意在驕淫,而詞無浮蕩,故當時綴文之士,遂得依而取正焉。」

這段記載很有總結性的講述了隋煬帝的文風「雖意在驕淫,而詞無浮蕩」。

隋朝之前的齊、梁、周、陳等等南北朝時期,宮體詩大行其道,當時的詩人在詩歌創作上普遍偏重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在形式上追求辭藻華麗,在格調上則比較輕佻甚至下流。

但隋煬帝雖在民間多流傳其淫詞豔曲,但所流傳之44首詩歌,卻或大氣磅礴,或清麗脫俗,或雅麗雋永。

例如隋煬帝的《飲馬長城窟行》: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裡。

萬裡何所行,橫漠築長城。

豈合小子智,先聖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

北河見武節,千裡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万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

緣嚴驛馬上,乘空烽火發。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寫大漠風煙,邊塞豪情,更多出一股帝王睥睨萬古,萬國來朝的志得意滿。一掃宮體詩的淫靡之風,果真「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

開頭四句恢宏壯大,「肅肅」一詞,大漠亙古蒼涼之感立現,出行萬裡,長城橫臥大漠,漢天子威儀攝人。

「北河秉武節,千裡卷戎旌。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摐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千乘萬騎動,飲馬長城窟。」此為隋煬帝於大業五年率軍從長安浩浩蕩蕩出發到甘肅隴西,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大鬥拔谷北上,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這幾句是描繪了行軍的急速、軍威的壯盛、軍令的嚴明。

最後「借問長城候,入朝謁。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釋兵仍振旅,要荒事方舉。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卻是預示戰爭勝利,天下歸服,那時將盛宴慶賀,賞賜群臣。此詩意在自比湯禹,開拓疆域,鞏固邊防,為萬世江山震長策,替億兆人民謀生存。而確實此行煬帝功成,是封建時代抵達西北最遠的中國皇帝,也又一次的打通了絲綢之路。

再如《樂府·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江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清新雅致,深得山水詩神韻,雖然《春江花月夜》及《吳聲歌曲》名,為陳後主所創,看似楊廣此詩仍然延襲梁陳之風,詞句並無新意,但他寫春潮漲起,映襯春花錦簇似火,卻用「平不動」的水波不興之意,以靜襯動,後兩句春潮「將月去」、「帶星來」,氣勢極為宏大,好似在極目遠眺,江水濤濤於水天交匯之處,星月交輝,激蕩迷離。與齊梁媚豔之風相比,更多了些剛健。

唐代張若虛「孤篇蓋全唐」的名作《春江花月夜》既脫胎於此,全詩意境全由楊詩拓展開來。有了隋煬帝的水天激蕩,星月閃爍的場景,才脫胎出「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名句,江潮連海,月共潮生。

但張若虛的思想也沒有陷入前人的窠臼,而是推陳出新,蘊含著時間的流逝,抒發著遊子的羈旅情懷,與帝王情懷的心境自然迥異。

故時人評之:「隋煬起弊,風骨凝然,隋煬從華得素,譬諸紅豔叢中,請標自出。隋煬帝一洗頹風,力標本素,古道於此復存。」

隋煬帝這一文壇上的巨人,為何在歷史上就成了矮子,被貶之以「煬」作為諡號?歷史上所謂的「成王敗寇」讓楊廣徹底的翻不過身來,人們觀察事物也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了。

的確,楊廣是一個失敗者,一個時代的悲劇,但因為一些汙點就全盤否定,不實事求是的態度也是不可取的,因為煬帝是暴君,就對他的一切嗤之以鼻,更不是客觀對待事物的做法,

當人們在崇敬和讚揚著盛唐氣象,盛唐詩歌的時候,這位亡國之君背對眾生,把對後世的巨大影響留下,然後默默的走了。

相關焦點

  • 昏君隋煬帝,做了3利國利民的好事,全部都是豐功偉績
    、生靈塗炭,更是殘暴無道,心狠手辣,是一位有名的昏君。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隋煬帝楊廣是如何成為皇帝的。其實了解隋朝歷史的人都應該清楚,楊廣在年輕的時候也算得上是戰功赫赫,雖然是隋文帝的次子,但是他的戰功可是一點都不輸給他的哥哥們,這也讓楊廣在早期非常受到父親楊堅的重用,給了很多衝鋒上陣、立軍功的機會。而且在隋煬帝楊堅的光輝下,更是少年得志,從小就立下了不少戰功。
  •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在華夏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中國歷經23個朝代83個王朝,出現過將近500位皇帝。在這些人當中除了一些千古賢君之外,也有不少的昏君,其中最昏庸的十位帝王分別是夏桀、商紂王、周幽王姬宮涅、隋煬帝楊廣、晉惠帝司馬衷、明神宗朱翊鈞、明武宗朱厚照、宋徽宗趙佶、晉惠帝司馬衷、石敬搪。夏桀出生年不詳,姒姓,名履癸,是夏朝末代君主,古代歷史上有名的昏君。
  • 中國歷史上文武全才的4位皇帝,第3位功績顯著,卻被後世說昏君
    其實,他在位15年皇帝,做了很多大事,他功績顯著,卻被後世說昏君。尤其他留下兩大傲世工程,一直影響至今。第一個是京杭大運河。從隋煬帝從大業元年開始鑿通濟渠,到大業六年打通江南河,一條南起今天杭州,北至今天北京,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五大水系,全長四千多裡的京杭大運河橫空出世。
  • 隋煬帝真是個昏君嗎?其實並不是.他的昏庸名頭是受後世批判而來
    時至今日,人們一提到暴君,幾乎都會提及隋煬帝,可以說,他是中國古代臭名昭著的一位帝王,甚至在對死者保留尊重的古代,身亡後還要被冠上「煬」這個諡號,暴君甚至演變到昏君的地步。在很多人眼中,隋煬帝在位期間除了吃喝玩樂就是驕奢淫逸,根本沒有為國家做出一點點貢獻,隋煬帝真的是這樣的一個人嗎?
  • 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長的七位昏君,你還知道哪幾位?
    自從周桓王敗給鄭國,周天子幾乎很少幹預諸侯國,等到了秦國出現了滅六國的苗頭,周赧王有些坐不住了,只不過他在位59年,做的事情都是昏招。合縱攻秦被四國放了鴿子,只好無功而返,卻被「西周」的富戶討債。漢靈帝是漢朝著名的昏君,在位期間釀成嚴重的黨錮之禍,宦官集團強勢抬頭。黃巾起義席捲全國,一大批軍閥武裝在剿滅黃巾起義中崛起。賣官鬻爵之風盛行,只要肯花錢,三公都能買得到。設立州牧這樣封疆大吏的官職,為漢末軍閥割據提供了自治權。漢靈帝把漢王朝兩百年的基業全部敗光,留下一個爛攤子給後代。
  • 你知道撲克牌上的四位國王都是誰嗎?
    打撲克牌是老少皆宜的休閒娛樂方式,撲克牌裡常見的的四個K,是四位偉大帝王,他們都是誰呢?
  • 在昏君圈子裡,隋煬帝不是最昏庸的那個,但他絕對是最敗家的那個
    昏君,古代對無道的君主的貶稱,一般而言,他們昏聵不明、荒淫無道,對國家和民眾犯下了許多罪行。 比如紂王、秦二世等等。也藉以批判昏昧誤國之王侯。江南靖士《屈原》詩:「浩氣幹霄漢,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無計事昏君。"中國歷史五千年,昏君何其多。可以說,在昏君這個圈子裡,隋煬帝不是最昏庸的那個,但他絕對是最敗家的那個。
  • 隋煬帝並不淫亂:唐太祖李淵比他要好色數倍
    核心提示:  以此相比,唐高祖李淵在位短短幾年就製造出二十多個孩子,成天和女人鬼混的功夫,其實要比他表弟隋煬帝大多了。明清小說為了迎合當時小市民口味,就把隋煬帝說成是個西門慶一樣的色鬼和明朝正德皇帝那樣的昏君。  我們首先說他的「色」,最潑汙隋煬帝人品的一部小說是明朝署名為「齊東野人」所寫的《隋煬帝豔史》,其中許多不負責任的胡編亂造。其實,隋煬帝本人在女色方面不是多過份,正妻蕭皇后十四歲嫁給他,到他臨死都沒有被冷落過,夫妻一直相敬如賓。
  • 問:隋煬帝並非暴君?答:他只是個時代的犧牲品
    他就跟自己兒子唐高宗李治說呀,說你上來以後,非得倚重徐茂公不可,可是你對她一點恩德沒有,他不一定服氣,不一定真心疼跟隨你,這樣我把他所有官職都擼了,你上來再讓他官復原職,他不就感恩戴德了嗎?這是歷史上記載的非常有名的一種用人策略。結果也果然如此,徐茂公之後也是死心塌地的跟著讓他官復原職的唐高宗李治,所以徐茂公在歷史上應該說是隋唐描寫的諸多人物裡,算是對歷史發生作用影響最大的一個人。
  • 歷史上由昏君變為明君的典範 你知道是誰嗎
    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由昏君變為明君更是難上加難,但是歷史上有三位君王做到了,我們來看一看這三位到底有誰呢?第一個:太甲商湯立國500餘年,前後相傳17世31王,有廟號者屈指可數(廟號制度始於商朝,和後世帝王幾乎有廟號不同,最初的廟號非對國家有大功者不能擁有),其中商朝第四位君王太宗太甲尤其值得一說,因為太甲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由昏君變明君的典範。
  • 1415年前的今天,隋煬帝下令開鑿運河。豐功偉業下卻為何遺臭萬年
    隋朝大運河為古代最長的大運河,全長2700多公裡,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南北經濟、文化、政治聯繫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大運河還促進了沿岸地區經濟和工商業的發展。另外,隋朝大運河對後世也貢獻頗大。
  • 生而不祥、幼年艱難,隋煬帝正妻蕭皇后,究竟侍奉了幾位君王?
    歷史上有名的隋煬帝相信小夥伴們都很熟悉吧,他以殘暴荒淫被後人所熟知,但相信大家並不知道昏君隋煬帝還有另一面。他對自己的髮妻蕭皇后卻是十分的寵愛和敬重,想不到如此昏庸暴力的一個人,也有如此紳士的一面吧。歷史上有很多的傳聞,說蕭皇后在隋煬帝死後,又接連侍奉了好幾位君王,這究竟是真是假?今天,就讓小編帶領大家探究一下這個問題吧。
  • 他,就是個昏君!
    隋煬帝像隋煬帝與揚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登帝位前,曾任9年揚州總管,在做皇帝的14年中,又先後三下揚州巡遊。在老魚的中學課本裡,說到隋煬帝,那就是「耽於逸樂、沉湎酒色、濫用民力、拒納忠言」,整個一荒淫無道、殘暴專橫。所謂「磬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隋煬帝,基本就和秦二世相提並論,是一個亡國「暴君」的形象。有人說,隋煬帝以他的所做所為,為後世歷代封建帝王樹立了一桿反面旗幟,令後世帝王都知道以他為反面教材。這一點尤其使李世民受益最多。
  • 秦二世、隋煬帝和崇禎,都是亡國之君,但面對死亡,差距卻那麼大
    中國歷史上有三個亡國之君特有意思,一個是秦二世胡亥,一個是隋煬帝楊廣,還有一個是明朝崇禎皇帝。秦二世胡亥本來是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英明神武的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巡遊的時候,不幸暴斃而亡,死在了沙丘。他這次出行帶著他的小兒子胡亥、心腹趙高和帝國丞相李斯等人。
  • 他是史上有名的荒淫帝王,隨手寫了一首詩,竟成為千古絕唱
    今天的這位主人公,他的人生充滿了傳奇,有人說他是無道昏君,有人說他是千古明君,今天就走進他的世界,了解真正的歷史詩詞故事!無恥之君有多風流?在電視劇《隋唐演義》中,隋煬帝這個人物的形象是風流至極的帝王,強佔他父王的妃子,欺辱異母妹妹,甚至在相關野史當中,他的形象也是如此的糟糕不堪,連童男童女都不放過。
  • 你是一個啥樣的人——昏君?仁君?
    秦昭襄王於是又用騙的,前兩次騙他的舅舅,這一次騙他的表兄弟楚頃襄王。楚懷王上當兩次,他兒子也上當了一次,大家罵楚懷王是昏君,難道父子兩個都是傻瓜嗎?非也!這跟當時的政治文化有關。楚國還信奉夏、商、周以來的禮樂文化,還相信春秋時代的和親、會盟這一套政治運作機制,但是秦國卻拋棄了禮樂文化,完全實行法家思想,為了統一,根本就不拿和親、會盟當回事兒。
  • 作為光之子:你知道你爹是誰嗎?居然有四位?
    玩光遇這麼久,你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誰嗎?小編感覺玩光遇這麼久了,有一個問題,環繞著小編自己,相信不僅是只有小編自己。就像小朋友問自己的媽媽:自己的爸爸是誰?那麼小編想問你這個光之子一句:你知道我們的爸爸是誰嗎?
  • 紀德君:中國古代小說裡的隋煬帝 | 《隋書》專題
    後主就嘲笑他:「乘龍舟遊玩快樂嗎?當初我還以為你治理國家會在堯舜之上呢?沒想到你今天玩得這麼暢快!本來嘛,人生在世就是圖個樂子。可你當初為什麼就偏要譴責我荒淫誤國呢?」《開河記》還有意將煬帝寫成一隻成精的大老鼠。老鼠都是性情陰暗狡詐而又貪得無厭的,所以很不招人待見。《詩經》中有一首《碩鼠》就寫道:「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 隋煬帝是昏君?不對,歷史證明他只是得了大頭症
    無數百姓因為他死於戰亂,國民生產也因為他倒退數年,中原大地因為他再次陷入一片戰火。因此,千百前來隋煬帝都是一個典型的負面教材,什麼荒淫無度、奢侈浪費、大興土木、好大喜功,總之亡國之君的那點事,一定要讓他佔全了,有的沒有的向他身上扣就對了,誰讓你把國家弄丟了。
  • 隋煬帝最後的日子(寧欣)
    」(《隋宮》)這是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有感於隋煬帝下江都(今揚州)、建離宮、開運河、造龍舟,耽於淫樂,虛擬了他與同為亡國之君的南朝末代皇帝陳後主(叔寶)在地下相見時的情景。歷史上的陳後主才情過人,卻因荒淫喪國;隋煬帝雄才大略,卻由貪暴失位。兩位亡國之君,不僅政權易手,離世之地和葬所也進行了南北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