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戰貧記43」幫扶幹部韋文廣:我幫「老潘」脫了貧

2020-12-08 天眼新聞

口述 榕江縣紀委監委宣教法規室幹部 韋文廣

門窗玻璃乾淨通透,房前屋後寬敞明亮,吊腳樓下便是入戶停車位……這是榕江縣三江鄉友埃村已脫貧貧困戶潘昌榮現在的家。而我第一次走訪時看到的情景是這樣的:房屋四周是用破舊的木板圍著,到處都有裂口,隔著裂縫都能看到裡面,柴草隨地堆放,最新的生活用品是門前水龍頭接水用的紅色塑料水缸。

潘昌榮家住房改造前後對比。(受訪者供圖)

2017年底,我與潘昌榮結成幫扶對子。第一次走訪讓我心裡一陣陣酸楚。「潘叔,你兒子呢?怎麼不回來裝修房子?現在國家政策好,有危房改造指標的呀!」「這房架已經建成多年了,一直沒錢裝修,以前剩下的一百多塊木板被人偷走了大半,以前也寫過危房改造申請,但一直沒有建房指標。」當問到兒子情況,潘昌榮哽咽了。原來,潘昌榮有兩個兒子,自二兒子去世後,兩個兒媳都改嫁了,留下3個孫子給兩個老人帶。老伴身體不好,幾年來都是靠享受國家低保政策維持生活。對於裝修房子,一是缺乏勞動力,二是經濟上的確十分困難。回鄉裡的路上,我思考了很久、很久,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他把房子修好。每次走訪潘昌榮,除了當好政策宣傳員,我都會買幾斤豬肉,並給他妻子帶些治療哮喘的藥,幫助他家整理好內務,還買了塑料薄膜把透風的牆先封起來。一次、兩次、三次……通過走訪,潘昌榮漸漸對我敞開了心扉。然而,2018年初,正當我為他成功申請二級危房改造資金1.5萬元後,新問題又出現了——潘昌榮本人不僅無勞動力,大兒子常年外出務工聯繫不上,而且他自己身無分文,申請的改造資金還遠遠不夠。於是我給潘昌榮出了三個「主意」:第一,預估目前已有的木料外,自己還需要多少錢購買裝修木料;第二,向施工隊師傅說明自己的特殊情況,爭取延遲付工人裝修費,待驗收合格後再把錢打給裝修師傅;第三,想辦法聯繫在外面務工的兒子和大孫子寄些錢回家,同時向親戚借些錢。

2017年,韋文廣(左)到潘昌榮家走訪,了解其妻子的健康情況。(受訪者供圖)

功夫不負有心人!潘昌榮從自己女婿那裡借來了1萬元。此外,我還組織駐村幹部三天兩頭去潘昌榮家幫忙打起了「小工」。就這樣,經過2個多月的努力,潘昌榮住進了溫暖、舒適的新房,告別了寒風刺骨、徹夜難眠的日子。嘗到政策「甜頭」後,潘昌榮把我真正當成親人。住房安全保障解決後,我又開始為潘昌榮家的收入而著急。在村支兩委和駐村幹部的幫助下,我給他家申請到了2018年種桑養蠶項目1.4萬元資金量化入股指標,每年保底分紅840元,同時動員他的另外兩個孫子參加縣、鄉組織的技術培訓,並給他們推薦了就業崗位,有了穩定收入。「脫貧攻堅政策好,潘昌榮家現在變化可大了,家裡『三改』已全覆蓋,每年享受量化資金分紅外,自己還發展了小香雞、稻田養魚等短平快的產業。」駐村網格員黃透龍告訴我,2020年潘昌榮還養有兩頭牛,50隻小香雞,糧食入倉3000斤,家有四個勞動力外出務工,家庭年收入10萬元以上。2020年10月的小陽春,室外陽光普照。我在開展一次貧困戶返貧致貧風險專項檢查時又來到了潘昌榮家,看到我來,他十分高興,端凳子、倒水、拿著電飯鍋開始煮飯,說不論多忙今天一定留下來吃早飯。眼前這位笑容滿面的大叔,與我3年前第一次到他家開展幫扶時見到的那個臉上充滿焦慮、自卑,對命運充滿無奈的人迥然不同。「小韋,真的感謝國家和政府的好政策,安排你們來幫扶我家,你們比我的親人還要親!」臨走時,潘昌榮激動地告訴我,家裡房子修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大孫子準備在今年年底結婚,邀請我一定要去喝杯喜酒。

【榕江戰貧記】脫貧攻堅報告文學系列連結↓

【榕江戰貧記01】火紅戰貧地 決勝在今朝

【榕江戰貧記02】勞務經紀人:村民就業路上的「媒人」

【榕江戰貧記03】「社社聯建」:一把激活農村產業發展的「金鑰匙」

【榕江戰貧記04】這位老支書給村民寫信:淚水博不得同情,汗水才能贏得掌聲

【榕江戰貧記05】產業聚焦後的裂變

【榕江戰貧記06】農民「娘子軍」自辦合作社 家門口致富

【榕江戰貧記07】「插秧先鋒隊」搶農時、解民憂

【榕江戰貧記08】村裡有個「最美網格員」叫小芳

【榕江戰貧記09】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第四工作隊:戰汛期 保供水

【榕江戰貧記10】優秀共產黨員王昌秉:只有多接地氣,工作才有底氣

【榕江戰貧記11】全省第一家!榕江縣通過「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綜合評估驗收

【榕江戰貧記12】浙江桐廬務工1年 他們買了轎車

【榕江戰貧記13】防汛救災:他們衝鋒在一線

【榕江戰貧記14】首屆10名特約監察員受聘上崗

【榕江戰貧記15】榕江在全國人社工作推進會上作交流發言

【榕江戰貧記16】退伍軍人吳厚航:為民謀福 步履不停

【榕江戰貧記17】退伍軍人劉園:一片丹心獻巴魯

【榕江戰貧記18】「原籍幹部大走訪」暖民心聚民力

【榕江戰貧記19】控輟保學: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榕江戰貧記20】一座小木橋 溫暖全村心

【榕江戰貧記21】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鍾潔:讓對口幫扶幫到點子上

【榕江戰貧記22】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送醫上門」傳幫帶

【榕江戰貧記23】駐村女書記與五保戶丟公的故事

【榕江戰貧記24】192名農民變身「網紅主播」,成帶貨能手

【榕江戰貧記25】村醫石世瓊:當好村民健康 「守護人」

【榕江戰貧記26】「教師夫妻檔」20餘年撐起一所學校

【榕江戰貧記27】「農民老闆」吳方勤:昔日貧困戶如今「帶頭富」

【榕江戰貧記28】創建「四和村寨」 銜接鄉村振興

【榕江戰貧記29】 「助農秋收隊」掀起搶收大行動

【榕江戰貧記30】蔣佐仙:從林場「守護人」到群眾「貼心人」

【榕江戰貧記31】「最美網格員」吳宇皓幫扶工作側記

【榕江戰貧記32】六大扶貧產業帶動25萬人增收

【榕江戰貧記33】鄉村女教師:堅守在苗山侗水間

【榕江戰貧記34】「高產田」四季不閒:收完水稻還收魚鴨

【榕江戰貧記35】督戰,決不搞「一團和氣」!榕江縣紀委監委強化同級監督不留情面

【榕江戰貧記36】七旬茶農林立:種了「黃金芽」,摘掉「貧困帽」

【榕江戰貧記37】第一書記楊淇賀:滾玉村的「禮菜」習俗成歷史

【榕江戰貧記38】「社社聯建」讓合作社財務更清、產業更準

【榕江戰貧記39】第一書記劉秀斌:人居環境整治點亮美麗鄉村

【榕江戰貧記40】「務工候鳥」農閒季出發:南下砍甘蔗,收入不斷檔

【榕江戰貧記41】幫扶幹部丁榮甫:常懷赤子心才能與群眾心連心

【榕江戰貧記42】「網格員夫妻檔」:把「家」安在扶貧一線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席忞禾 管雲編輯 覃淋視覺設計 席忞禾編審 李坤 李冰

相關焦點

  • 「榕江戰貧記61」搬遷少年張旭東的「星空與宇宙」
    >【榕江戰貧記20】一座小木橋 溫暖全村心【榕江戰貧記21】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鍾潔:讓對口幫扶幫到點子上【榕江戰貧記22】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送醫上門」傳幫帶【榕江戰貧記23】駐村女書記與五保戶丟公的故事
  • 「榕江戰貧記60」昔日農家婦,今日「頂梁柱」|「以工代訓」讓搬遷...
    >【榕江戰貧記20】一座小木橋 溫暖全村心【榕江戰貧記21】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鍾潔:讓對口幫扶幫到點子上【榕江戰貧記22】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送醫上門」傳幫帶【榕江戰貧記23】駐村女書記與五保戶丟公的故事
  • 「榕江戰貧記63」省婦聯援榕幹部曹懷:三年駐村 一生牽掛!
    >【榕江戰貧記20】一座小木橋 溫暖全村心【榕江戰貧記21】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鍾潔:讓對口幫扶幫到點子上【榕江戰貧記22】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送醫上門」傳幫帶【榕江戰貧記23】駐村女書記與五保戶丟公的故事
  • 「榕江戰貧記70」兩篇「榕江紀實」跨越25年,白紙黑字見證山鄉巨變
    一片丹心獻巴魯【榕江戰貧記18】「原籍幹部大走訪」暖民心聚民力【榕江戰貧記19】控輟保學: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榕江戰貧記20】一座小木橋 溫暖全村心【榕江戰貧記21】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鍾潔:讓對口幫扶幫到點子上【榕江戰貧記22】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送醫上門」傳幫帶【榕江戰貧記23】駐村女書記與五保戶丟公的故事
  • 「榕江戰貧記56」全省勞動模範賴翔:搬遷群眾的「當家人」
    >【榕江戰貧記20】一座小木橋 溫暖全村心【榕江戰貧記21】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鍾潔:讓對口幫扶幫到點子上【榕江戰貧記22】貴陽護理職業學院「送醫上門」傳幫帶【榕江戰貧記23】駐村女書記與五保戶丟公的故事
  • 「千村千戶脫貧故事」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王布魯德:即使脫了貧 幹勁...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吐列毛杜鎮吐列毛杜嘎查精準扶貧工作中,堅持扶真貧、真扶貧,全面將產業扶貧、危房改造、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政策兜底保障、金融扶貧等政策讓農牧民人人知曉。自從政府開展精準扶貧以來,政府給了我2頭『扶貧牛』,一分錢都沒要。現在已經發展到6頭牛了,原來的牛棚已經不夠用了,我準備再修建一個稍微大一點的,我感覺政府送給我的不是『扶貧牛』而是『發財牛』。」說完,秦雙喜露出感恩的笑容。有了工作,生活更加幸福。斯琴是吐列毛杜嘎查尼爾蘇屯的貧困戶,2018年來到吐列毛杜敬老院打工。
  • 貧困戶養鴿脫了貧
    「現在只要一聽到鴿子的叫聲,還有翅膀扇動的聲音,我就特別高興。」4月22日一早,寶豐縣李莊鄉賀窯村村民王根正就來到自家的肉鴿養殖大棚,給鴿子餵食。今年71歲的王根正家裡共有三口人,他和女兒常年患病,無法外出打工。
  • 小康路上有志氣:脫了貧還要好好幹!
    「來,給你們看看我這張照片!」老郭從屋裡拿出來一張和縣委書記的合影。「楊書記來俺家走訪四五回,幫俺和兒子找了工作,修整房子,置辦家具,現在變化太大了!所以我寫了九個字: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真是這!」說罷,老郭和老伴爽朗的笑聲響滿院子。老郭叫郭遂仁,今年64歲。原來在村裡當會計,字寫得很漂亮。
  • 撐起「防貧傘」 築牢「防貧堤」 ||我州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效防...
    為切實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我州還及時謀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進一步細化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按照責任不松、政策不變、力度不減、監管不脫的要求,持續壓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行業部門責任、駐村幫扶責任。
  • 「我的扶貧故事」外鄉人,侗家情丨錦屏縣彥洞鄉彥洞村幫扶幹部吳君花
    「貧路上一首歌,百姓同席幸福多,飯桌上講政治課,答不出來罰酒喝!······」  這是我在彥洞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時自編的順口溜。因全縣扶貧工作大調整,我調到了偏遠的彥洞鄉彥洞村開展結對幫扶。彥洞村是一個北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侗族人口佔全村總人口的99.8%,全村主要種植稻穀和薏仁米,這裡人貧地瘠,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 沙縣昌榮村:養雞戶脫了貧
    「待雞舍修好,我就會與公司籤訂新一批蛋雞養殖合同。這次我要養上9000隻!」他信心滿滿地說。此前,鍾全淇已連續養殖了三批蛋雞。養完第一批,他脫了貧;養完第二批,他買了新房;養完第三批,他住進了新房……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鍾全淇今年51歲,早年,一家靠務農和打零工賺錢。2013年,鍾全淇患了胃病,壓垮了他本不富裕的家庭。
  • 永城龍崗鎮張集村:脫了貧 變了樣 日日新
    (原標題:【脫貧攻堅這5年】龍崗鎮張集村:脫了貧 變了樣 日日新) 村外緊鄰311國道,村內卻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地處龍崗、臥龍、酇城三鎮交界,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麥茬豆
  • 陝西神木市爾林兔鎮:打好「組合拳」 贏下脫貧仗
    「現在的政策真好,在當地黨和政府及愛心企業的幫扶下,不僅讓我脫了貧,還幫我搞起了養殖業,這日子更有盼頭了。」說起如今的生活,米鳳蓮激動不已。57歲的米鳳蓮是神木市爾林兔鎮西葫蘆素村人,平時靠種玉米、養羊、餵雞維持生計,因丈夫身體不好,不能幹重活,生活困難,2016年被識別為貧困戶。
  • 「我的脫貧故事」我家脫了貧 村裡變了樣丨望謨縣樂元鎮裡好村村民...
    我叫羅國驛,家住望謨縣西北角的樂元鎮裡好村。  以前,我的家鄉很偏遠,很貧窮、很落後,現在,我的家鄉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小康村,村民日子也越過越美好。  先幫我們通了路。黨和政府加大力度對道路的建設,把原來坑坑窪窪的泥巴路變成了現在平平坦坦的水泥路,並且鋪到了村裡的家家戶戶,現在從我家出門就是水泥硬化地,乾乾淨淨出門、乾乾淨淨回家。
  • 江口桃映:「三字訣」織密防貧預警監測保障網
    勤聯繫,確保監測措施「實」制定「一戶一人,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幫扶措施,幫扶聯繫人每月開展入戶走訪,或通過電話、簡訊、微信、視頻等方式與監測對象保持聯繫,及時了解生產生活現狀、致貧風險和發展需求,幫助落實救助幫扶措施,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確保監測「常態化」,預警「制度化」,管理「規範化」。
  • 防返貧保障網「兜住」貧困戶新生活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5日電 題:防返貧保障網「兜住」貧困戶新生活新華社記者魏婧宇大紅的燈籠掛在門口,農家樂小院裡傳出陣陣歡笑聲,貧困戶呂志和妻子在院裡忙碌著。看著妻子滿臉笑容地給客人上菜,呂志說:「要在半年前,誰能想到我們還能笑著迎接新一年。現在開始了新生活,有了新盼頭。」
  • 啥都能看清 我家脫了貧
    不足二十人的團隊,讓內蒙古二點六萬患者重見光明啥都能看清 我家脫了貧(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春節前,在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哈樂鄉舊營子村,記者見到了毛禮——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組織的第二輪「光明行
  • 「中國的脫貧智慧」寧夏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確保脫真貧、真...
    本文轉自【寧夏新聞網】;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兆蓮 樊玲)記者12月15日從寧夏召開的全區脫貧攻堅工作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區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各方力量多管齊下提高脫貧質量,切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 「實踐新論」戰「疫」+戰「貧」:新時代社會革命的加試題
    戰「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民本情懷的最深情的體現。在戰「貧」最吃勁的關鍵時刻,又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戰「貧」之外添加了戰「疫」的嚴峻考驗,形成戰「疫」和戰「貧」相疊加的社會革命新態勢。在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常態化的情況下,所有的社會革命之舉措,都要受到防疫抗疫的影響,都要與防疫抗疫相聯繫,新時代社會革命的內容出現了複雜化的態勢。
  • 探索防貧監測幫扶機制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研討會在河北省邯鄲市...
    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共魏縣縣委、魏縣人民政府承辦的「探索防貧監測幫扶機制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專題研討會近日在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