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水往「高」處流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來源:李迅雷金融與投資(ID:lixunlei0722)

今年以來,美聯儲通過兩次降息,把目標利率降至零附近,同時實施無限量QE,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經升至創紀錄的6.7萬億美元;我國也採取了多次降息降準舉措,4月份M2增速達到11.1%,達到209萬億元。如此大規模的「放水」,自然引起人們對通脹的擔憂,但迄今為止,全球主要經濟體及中國均沒有出現通脹抬升的勢頭,而且中國4月份的CPI已經從2月份的5.4%峰值降至3.3%,PPI則為-3.1%,呈現出通縮趨勢。如何來解釋全球貨幣「大放水」背景下經濟仍然呈現通縮壓力呢?

央行大放水:並未流入尋常百姓家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符合自然規律。只要資金流入經濟體,肯定會引起某些商品或資產價格的上漲。於是我們自然會想到費雪方程式,MV=PQ,其中 M為一定時期內流通貨幣的平均數量,V 為貨幣流通速度,P 為各類商品價格的加權平均數,Q 為各類商品的交易數量。實際應用中,經常用 M1 或者 M2 等廣義貨幣代表 M,以名義GDP 代表 PQ。

但在金融市場高度發達的今天,M中的相當大一部分會流入到資本市場,按照凱恩斯理論,貨幣需要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即交易需求、儲蓄需求和投資需求。因此,我們不妨把費雪方程式做一個擴展:

MV=P1Q1+P2Q2+…+F1Q1+F2Q2+…

其中F為某類金融產品價格。

也就是說,貨幣大放水對商品和金融產品的價格和數量都會帶來影響,但現階段之所以不會引發通脹,可能主要基於兩點原因:

一是疫情之下總需求大幅下降,通脹通常與GDP增速具有明顯相關性,我國從90年代至今的四次幅度較大的通脹,都發生在經濟過熱、實際GDP大幅走高階段。今年一季度,美國GDP增速為-4.8%,我國為-6.8%,均出現了大幅度負增長。故CPI沒有繼續上升也屬正常。

有人或許會問,美國前期通過的2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直接向民眾派發現金,其中年收入低於7.5萬美元的成人,可以獲得1200美元的現金。如此大規模的錢發下去,為何沒有導致通脹呢?這是因為這些現金補貼不足以彌補美國工薪階層由於降薪或失業導致的收入減少總額,更何況還存在結構性問題,即4月份高達14.7%的失業率中,失業人群以低薪階層為主,這些人才是消費主力

二是按照凱恩斯提出的「流動性陷阱」假說理論,當利率降低到無可再降低的地步時,任何貨幣量的增加,都會被以「閒資」的方式吸收,因而對總體需求、所得及物價均不產生任何影響。如今,日歐美均為負利率或零利率,美聯儲又無限量放水,但在實行零利率或負利率的政策環境下,數量擴張型貨幣政策對刺激實體經濟復甦的效果十分有限。

事實上,當今我們面臨的,一方面實體經濟的現金流偏緊,地方政府、非金融企業的債務壓力大現金流短缺,另一方面銀行等金融機構面臨「資產荒」,但金融機構雖有錢但缺可以配置的資產,貨幣的脫實向虛趨勢十分明顯。

水往「高」處流,高處不勝「熱」

我關注到今年以來的兩大現象,一大現象是我國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新開戶人數大幅上升,其中3月市場共新增投資者189.12萬,較2月份的89.54萬戶環比暴增111.21%,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這應該是居民部門「脫實向虛」的一個例證。年初至今,國內創業板指數走勢強勁,絲毫不受疫情影響;在餐飲業一片哀嚎聲中,某些品牌白酒的股價卻不斷刷新歷史高度。

再看一下美國股市,雖然3月份經歷了大幅下挫,被稱為進入了技術性熊市,而到了4月中旬,美國三大股指持續大幅反彈,漲幅均超過20%,居然進入技術性牛市。而且,納斯達克指數還在逼近歷史最高點,如此富有戲劇性的反彈,恐怕與美聯儲無限量QE政策有關,儘管美國的疫情遠比中國嚴重。

第二大現象是豪宅購買和奢侈品消費熱潮洶湧,今年前四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3397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9.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758億元,同比名義下降16.2%,降幅不可謂不大。但是,豪宅的銷售則是另一番景象:深圳樓盤招商太子灣,推出豪宅公寓,戶型面積240-398㎡,總價2133萬-5479萬,首付1000萬起步。然而,富豪們卻像買白菜一樣帶著口罩排隊搶房。

杭州最貴樓盤之一,仁恆濱江園的最低價1200萬元,共有992組家庭報名購房,中籤率僅6.2%;位於上海的碧雲尊邸均價近12萬元/平方米,總價最高8000萬元,搶購者之多居然需要動用警力來維持秩序。

與豪宅熱銷相對應的,是國內奢侈品消費的也同樣火爆,根據阿里拍賣提供的數據,2020中國3月奢侈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0%,月環比增長超50%,與全球奢侈品行業銷售額萎縮近三成的現狀形成強烈反差。LVMH財務長表示,從3月中下旬起,LVMH旗下品牌在中國的大多數門店銷售出現同比增長,4月份勢頭更猛,有些品牌甚至超過了50%。

我國4月份的CPI降至3.3%,預計下半年會出現負增長,但近期國內LV、香奈兒、Tiffany等奢侈品已經開始漲價。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增長約2.2萬億元,其中90%由中國市場拉動。中國憑藉18.5%的世界人口,16%的世界GDP佔比,拉動了全世界35%的奢侈品消費市場

在經濟增速下行的大趨勢下,中國經濟的存量特徵越來越明顯,即便沒有疫情,分化也已經成為大趨勢,包括區域人口的分化、經濟落差的擴大,包括產業集中度的提升,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之間的此消彼長,也包括了頭部企業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其他非頭部企業生存壓力的增加。

此外,居民收入分化已經成為全球性棘手問題,而且存在分化加劇趨勢,正如《21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蒂所說,工薪階層的薪酬增速比不上資本回報率,於是收入和財富的分化程度越來越大。

分化下的投資機會與經濟問題

全球經濟的衰退是大趨勢,因為主要經濟體的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這是源於全球長期和平環境下社會結構的越來固化,階層逆襲變得越來越困難,皮凱蒂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的核心矛盾」,不過他認為有解藥,如羅斯福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將收入稅最高稅率提高到90%以上,而對大額遺產的稅率則高達70%;聯邦政府在很多行業設置了最低工資標準,還鼓勵工會的發展。

但是,現實中巨額資本背後的精英階層通常更有話語權,桑德斯已經退出競選,川普或拜登無論誰上去,都不可能在美國下一輪總統任期內去縮小美國的貧富差距過大問題。為了避免發生危機,美聯儲依然一如既往地釋放QE,而QE恰恰是擴大收入差距的重要源泉。四月份美國失業人口達到2200多萬,與此同時,在職人員的人均薪酬的增速卻創了歷史新高,說明低薪者的失業比例很高。

在西方的主要經濟體中,抑制收入差距過大,主要靠三大稅收:房產稅、資本利得稅和遺產稅,有了這三大稅種尚且不能抑制貧富差距,更何況我們還沒有。因此,我以為收入差距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還是很難縮小。故我從2017年開始,就看好高端消費品,提出權益資產投資上應該「抓大放小」、《買自己買不到的東西》

當然,這只是在商言商的一種投資建議。但畢竟居民收入的持續分化會給經濟帶來不利影響,水往「高」處流是一種不正常現象,而稅改的確是縮小收入差距的一種有效工具,但最難決策的問題是如何去權衡當下和長期的利弊,而且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必須同步推進。什麼時候水往低處流,什麼時候「流動性分層」問題能夠改善,這才是經濟結構轉好的標誌。

當前的疫情實際上是在加速區域經濟和產業的分化趨勢,進一步拉開企業之間、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我們能否藉助此時財政支出規模大幅增加之際,通過再分配的方式來改善社會收入結構?

相關焦點

  • 專訪李迅雷:中美博弈升級,下半年買股票還是房子?
    李迅雷認為,房地產銷售自6月以來有所走弱,預示著疫情後房地產市場不會有太大起色。由於房價經歷了長期上漲,房地產的投資回報率實際上也在下降。「長期而言,中國居民資產配置中房地產的佔比過大,應該減少對房地產的配置、增加對金融資產的配置。」  在李迅雷看來,我們目前面臨著「貨幣多、好資產少」的格局。
  • 李迅雷:茅臺酒價格並不高相對全國職工平均月工資處於合理水平
    李迅雷表示,當前經濟已經進入資產過剩時代,形成了「核心資產荒」,在可預期的未來,市場的大類資產配置中,增量資金將優先流向於權益、基金、債券等資產。對於近期市場白酒股的持續上揚,李迅雷認為,其中有一定的邏輯性,但漲的結構上有一點問題,有些不應該給更高估值,但表現很強勁。總體來說,要理性來看,更長遠的角度來看。「茅臺酒價格並不高。」
  • 李迅雷:2021年 投資供給側機會可能更多
    李迅雷: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下,需求側和供給側,都有投資機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為何美股屢創新高?   李迅雷:截至12月4日,美股三大指數均創歷史新高。首先這很大程度上與美聯儲持續大放水有關係。其次,這次疫情對傳統周期性行業和服務業的影響比較大,但對新興產業的影響相對較小。
  • 快看丨李迅雷:茅臺酒價格並不高,相對全國職工平均月工資處於合理...
    李迅雷表示,當前經濟已經進入資產過剩時代,形成了「核心資產荒」,在可預期的未來,市場的大類資產配置中,增量資金將優先流向於權益、基金、債券等資產。對於近期市場白酒股的持續上揚,李迅雷認為,其中有一定的邏輯性,但漲的結構上有一點問題,有些不應該給更高估值,但表現很強勁。總體來說,要理性來看,更長遠的角度來看。「茅臺酒價格並不高。」
  • 李迅雷:黃金市場就像一座「活火山」,一旦爆發漲幅驚人
    &nbsp&nbsp&nbsp&nbsp李迅雷&nbsp&nbsp&nbsp&nbsp今年一直忙著見證歷史的我們,近期再次見證歷史!8月6日,金價盤中創下每盎司2050美元歷史新高。
  • 資本市場三十年|李迅雷:A股市場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李迅雷也表示,雖然A股市場的發行、交易規則等與成熟市場的接軌程度顯著上升,但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A股成長仍需耐心。資本市場改革關鍵詞:循序漸進、波瀾壯闊在李迅雷看來,股權分置改革是我國資本市場30年以來值得銘記的一刻。
  • 中泰證券李迅雷:建議投資者在市場過熱時保持理性
    摘要 【中泰證券李迅雷:建議投資者在市場過熱時保持理性】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建議投資者在市場過熱的時候保持理性,尤其要關注融資餘額,在市場融資餘額上漲幅度過大的時候
  • 李迅雷:估計明年消費增速將創十年新高
    【李迅雷:估計明年消費增速將創十年新高】李迅雷認為,明年在具體政策的落地上,應該以「形成新發展格局」的大循環和雙循環為主線,側重兩個方面,一個是以「需求側改革」為線索,繼續推動「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發展服務消費」的「大消費
  • 「專訪」李迅雷:美歐已在金融危機邊緣,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李迅雷認為,就業問題是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現在不是說要達到什麼目標,而是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要出現大的就業問題。他特別提到,政府要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預案。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預期,防止房價暴跌。
  • 李迅雷:2021年資本市場將在繁榮中走向開放
    來源:網易財經綜合【李迅雷:2021年資本市場將在繁榮中走向開放】李迅雷等人發文稱,2021年的資本市場仍然會比較繁榮,並在繁榮中走向開放。但期望公募基金繼續獲得30%以上的超高收益,似乎並不現實。
  • 資本市場三十周年·中泰證券李迅雷:A股市場走向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李迅雷回憶道。   從股權分置改革到如今的註冊制,我國的資本市場改革一直在持續。事實上,整個資本市場發展的30年其實就是不斷改革的過程,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基礎性制度建設不斷推進。   「就股票發行來講,我們從最初的審核制,到核准制,再到試點註冊制。
  • 李迅雷:市場應該均等地給予90後做首席的機會
    李迅雷:30多歲從事研究,在90年代的時候我也做到首席,那麼現在過去了30年。90後做首席,我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市場應該均等地給予那些有研究能力、研究深度、研究愛好的人相應的機會。像90後、00後的人,他們成長在網絡經濟時代,能夠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對待新事物的接受度比60後、70後,甚至80後都要強,我覺得應該發揮他們的優勢。
  • 中泰證券李迅雷:應加大黃金在資產配置中的比重
    比如一些評論人士認為,黃金只是在高通脹期間才會有很好的表現,或者說黃金與大宗商品投資並無兩樣。也有一些投資者認為,黃金只適用於短期的戰術性投資,而且僅具有長期保值的作用。在他看來,黃金戰略投資價值旨在證明上述認識都是錯誤的。
  • 李迅雷直言茅臺不貴!小盤股估值或還未到底,A股可能年中盤整
    高估值是否存在泡沫?這些都是2021年初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日前,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上交所ETF高峰論壇上發表了對2021年中國經濟走勢以及結構性行情的看法。他認為,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趨勢不會改變,但短期內經濟會復甦反彈。國內資本市場的結構化行情會持續強化,小盤股估值還未到底谷底。儘管A股結構性牛市的格局不會改變,但年中預計會有調整。
  • 深讀|李迅雷:紅籌股中概股回歸A股將改變市場傳統行業獨大結構
    新三板市場一邊連著滬深交易所的一二級市場,一邊連著場外區域性股權交易所,新三板的轉板機制使其在整個中國資本市場中將發揮樞紐作用」,李迅雷這樣認為。如何評價去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的一系列改革?李迅雷指出,面臨經濟增速放緩、人口紅利減弱、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的背景,資本市場改革釋放的制度紅利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力量。
  • 李迅雷: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 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李迅雷認為,就業問題是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現在不是說要達到什麼目標,而是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要出現大的就業問題。他特別提到,政府要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預案。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預期,防止房價暴跌。
  • 李迅雷VS鄧曉峰帶你穿透市場迷霧
    鄧曉峰 李老師,我們觀察到中國這次沒有像發達國家那樣迅速把利率降下來,雖然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降到2.5%這樣一個長期來看非常低的水平,但仍然保持比較高的正利率,您怎麼看中國未來一段時間利率走勢?之前市場上一直擔心中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長期利率走低是無法迴避的過程,現在人民幣和美元十年期國債利率的差距已經達到歷史非常高的水平,未來雙方的差距是會增大還是會縮小,您怎麼判斷? 李迅雷 目前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約2.5%左右,應該還有下行空間,因為經濟增速在下行,今年GDP目標還沒有確定,因為「兩會」尚未召開,政府工作報告也沒發布。
  • 李迅雷重磅發聲!談A股:2500、2600點就是底部
    李迅雷認為,不管是否出現金融危機,經濟衰退似乎是必然的結局,327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實現全面奔小康的目標,並提出了諸多舉措,如果這些舉措的力度足夠大,可以增加廣義財政支出6萬億左右,則GDP增速有望超過5%。投資中要把握結構性機會,而不是賭趨勢、追漲殺跌,要更多的抓住結構轉型中的產業、地域集聚機會。
  • 李迅雷:2500-2600點就是A股底部!GDP增速有望超過5%
    李迅雷認為,不管是否出現金融危機,經濟衰退似乎是必然的結局,327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實現全面奔小康的目標,並提出了諸多舉措,如果這些舉措的力度足夠大,可以增加廣義財政支出6萬億左右,則GDP增速有望超過5%。投資中要把握結構性機會,而不是賭趨勢、追漲殺跌,要更多的抓住結構轉型中的產業、地域集聚機會。
  • 杯中之水
    禪師笑著說:「先喝杯水吧!」於是就拿起桌子上的茶壺,然後往杯子裡倒水。水很快滿了,但禪師卻仍不罷手,依舊往杯注水。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經注滿了。」禪師意味深長地對弟子說:「再倒一些吧,說一定能更多一些呢!」弟子笑著說:「杯子已經滿了,你再怎麼倒也不能增加杯裡的水。」禪師說:「這個道理你也懂呀,可是你為什麼還來問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