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再難,東方物探人也踩在腳下了!

2020-12-22 騰訊網

嶽冰心

6月23日清晨,伴隨著四川盆地龍門山脈如畫的秀美風景,清脆的鳥叫蟲鳴,在楓順場三維項目施工作業的東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排列工程中心一隊放線5班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無限風光在險峰,他們偶遇峭壁陡崖飛瀑布。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楓順場三維項目所在區域正是蜀道難的真實寫照:山體高大、懸崖峭壁、人煙罕至、險象環生。工區超過90%以上的森林覆蓋率,連續3個大面積無人區,這樣極限的施工作業環境下,放線5班青年攻堅小組主動承擔了最困難的R1067線排列段,困難段位於工區第三個無人區的最高山體,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溝壑眾多,荊棘遍布,施工作業十分艱難,尤其雨後道路溼滑,放線人員更要步步驚心。

面對艱苦的施工條件,項目黨員、青年勇當先。

山路異常崎嶇,放線人員每走一段都步步驚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森林防火人人有責。」放線作業人員進山前第一件事是交火種。在短暫的班前會後,放線5班加快了進山的步伐。

放線5班班長屈路平(右一)「收火種」。

「今天的任務很重,要去最高的山脈,每人要埋20道排列。」5班班長屈路平憑著經驗估摸著天黑都很難下山。大山深處蚊蟲眾多,縱然是「山地鐵軍」也要綁緊褲腿、塗抹防蟲藥品,但摸爬滾打一天下來,每人的小腿仍避免不了被叮咬出大量血泡。

每次進山前,大家都要綁緊褲腿、塗抹防蟲藥。

經過3個多小時艱難攀爬,放線5班青年攻堅小組終於達到最高處的接收點位,1993年的放線工呂小江忍不住與山谷「互動」,似要分享心中喜悅、釋放身上疲憊。

山谷你可知我心?放線工呂小江大聲地訴說。

「風景真的漂亮,就是沒有路,全靠鑽刺籠、爬坎坡。」呂小江說,一天下來衣服通常是溼了又幹,幹了又溼,衣服都被刺劃破了好幾回。在「熊出沒」的原始森林施工,還要特別注意預防野生動物傷害,只要了解到附近有熊活動或聽到有熊喊叫聲音,都要第一時間給同班組人員做提示,並上報。

放線人員在黑熊活動區域懸掛「熊出沒」警示牌。

為按時保質完成任務,在茂密叢林中,懸崖絕壁間,放線5班作業人員要憑藉保險繩「飛線」跨過數道陡崖。經過長時間、高強度的體力和精力消耗,大家抓緊難得的休息間隙「貪婪」地「加油」。除了水,自熱米飯、火腿腸、八寶粥也是無人區的隨身「加油站」。

在無人區補充體力,蓄勢再出發。

懸崖飛線,膽大、心細是他們致勝的法寶。

風餐露宿,睡帳篷、吃乾糧、喝山水,每天負重四十多斤徒步十多公裡——這是深山無人區放線作業人員的一天。再苦再累大家都沒有抱怨過、放棄過,他們目光堅毅、無怨無悔,堅信勝利就在眼前。

風餐露宿,他們早已習以為常。

編輯:王琳琳

校對:李詩琪

審核:梁剛

相關焦點

  • 東方物探海洋物探處 李彤
    東方物探,就是一支找油找氣先鋒部隊。建國以來,中國石油物探從跟隨者到領跑者,歷經了數代石油人艱苦卓絕的努力奮鬥。如今,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中國石油物探不僅在陸地上,更是在海洋勘探領域中走在了全世界前列。       早在10多年前,海洋勘探市場對我們來說還是一片空白。
  • 圖說物探:龍門山深處的山地鐵軍
    但你可知道,在這密林叢生、絕壁連連的原始森林無人區,竟活躍著一支「山地物探鐵軍」,這便是晝夜不停地在這片高海拔、高難度工區進行石油勘探採集作業的中石油東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排列工程中心一隊。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楓順場三維項目所在區域正是「蜀道難」的真切寫照:山體高大、溝壑縱橫,懸崖峭壁,人煙罕至,地形複雜、險象環生。
  • 東方物探阿曼項目連續運作16年啟示
    中國駐阿曼大使館將阿曼項目作為中資企業『一帶一路』典型,東方物探阿曼項目也被阿曼總工會授予最佳企業獎。」  東方物探阿曼項目自2004年開始至今,已經連續運作16年,這在全球物探採集業務中絕無僅有。阿曼項目部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創下多個全球業界同行第一,8622隊成為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陸地物探隊,安全生產保持全球物探隊最高紀錄。
  • 遨遊在可控震源的神秘世界——記東方物探首席技術專家陶知非
    在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一個村落旁,東方物探新疆物探處2134隊正在進行震源勘探作業。一位70多歲老大爺指著幾臺正在作業的機器問:「這是幹什麼的?作業人員告訴老人,這是找石油的裝備,叫可控震源。  作為東方物探走向國際大舞臺的勘探利器,這個鋼鐵之軀蘊含著怎樣的奧秘,外行人沒人能說得清。
  • 東方物探昆騰節點儀器首次用於山地勘探
    4月8日,在談到對該項技術應用的感受時,東方物探新興物探開發處239隊隊經理何向東這樣對筆者說。  昆騰節點地震儀器由東方物探自主研發,成為油氣勘探的新利器。239隊此次承擔的海壩背斜YS137井區三維地震勘探項目是全球首次在國內西南山地中投入全昆騰節點設備生產,同時也是全球首次採用全節點模式下的獨立激發系統。
  • 科技創新是物探行業發展的核心
    東方物探之所以能夠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走進世界物探舞臺中央,是因為始終堅持創新優先、成本領先,綜合一體化、全面國際化的「兩先兩化」戰略,始終把科技作為物探發展之「魂」,堅定不移地抓實「五個堅持」,推動了科技創新跨越式發展。
  • 蜀道不再難,三小時成都到西安!
    ▌本文來源:新華社 華西都市報 央視新聞3小時結束「蜀道難」近日,參加西成高鐵模擬運行的
  • 李白: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他的求官之路更難
    可以摸到參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撫胸驚恐不已,徒勞地長嘆。這恐怕也是太誇張了!也只有李白能做到!這樣一說,誰還敢去啊?不過現在再難都沒事,坐飛機再難的天險都能跨越!火箭都能上月球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 李白在文中三次提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究竟蜀道之路有多艱辛
    蜀道難 [1]噫籲嚱 [2] ,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 [3] ,開國何茫然 [4] !爾來四萬八千歲 [5] ,不與秦塞通人煙 [6]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24] 。連峰去天不盈尺 [25] ,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 [26] ,砯崖轉石萬壑雷 [27]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28] !劍閣崢嶸而崔嵬 [29]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30] 。所守或匪親 [31] ,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32] 。
  • 「華西都市報」從蜀道難到蜀道通再到蜀道暢 四川高速公路年內將...
    從1995年四川第一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建成通車,到2019年全省21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全通高速,再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總裡程將突破8000公裡大關……四川用25年,實現了從蜀道難到蜀道通,再到蜀道暢的變遷。回望過往,四川高速公路建設有哪些值得被記住的瞬間?高原「天路」創造了哪些全國、世界之最?
  • 兩院院士四川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禮立:蜀道難 難在自然環境和自然...
    在他看來,蜀道難,難就難在自然環境和自然災害方面。多年來,四川通過努力,實現了從「蜀道難」變「蜀道暢」,但這其中,最重要、破壞力最強的是地震和地質災害。地質災害方面,在推進交通工程建設中要全面做好應急預案、應急措施,地震災害方面,由於最難的是斷層影響,希望在交通建設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地震和地質災害問題,在解決斷層影響中多下功夫。
  • 蜀道風流——從 「蜀道」認識四川 從四川讀懂中國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李白《蜀道難》節選面對一條開鑿在山高谷深的絕壁之間,縱橫穿越秦嶺和大巴山的道路,李白曾發出這樣穿越千年的感嘆。時至今日,讓詩仙感嘆的蜀道早已四通八達,連通世界。
  • 千年蜀道第一跑 文化照亮馬拉松
    在四千年蜀道第一跑這是四川乃至全國範圍內文化意味最深厚的賽道之一  六公裡迷你馬拉松的終點熱鬧非凡,3000多名跑友陸續抵達後,紛紛接過「司馬懿」、「諸葛亮」扮相的當地書法家手書的完賽證書,脖子上掛起古代令牌形狀的完賽紀念獎牌……他們中的很多人是第一次跑馬,很多人沒有經過系統訓練,很多人是拖家帶口一起跑。
  • 走進雄關漫道劍門關,體會蜀道難於上青天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對於蜀道發出的感嘆與感慨。蜀道,是連接長安與成都之間的道路。在陝西與四川之間隔著一座巨大的山脈,秦嶺。從成都到長安去,就必須翻越秦嶺。而秦嶺中的大部分道路都屬於四川,所以就有了蜀道之稱。蜀道從成都以南開始,到四川的廣元以北結束,長度大約在450公裡左右,折合下來大約有千裡之遙。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的劍門關,就坐落在這條路上。
  • 夔州古詩詞賞析:蜀道難 | 蕭綱
    梁簡文帝蕭綱的這首《蜀道難》,是兩首組詩之一。它們都被收錄在北宋郭茂倩編纂的大型詩歌總集《樂府詩集》當中,本書選錄其中的第一首。
  • 莫畏蜀道艱且阻,結伴劍閣踏歌行
    劍閣老城並未因行政中心搬遷而沒落明代城牆、道教聖地典雅的鐘鼓樓,古樸的十字街再加上曾經按縣級標準打造的城鎮這顆劍閣古蜀道上的明珠如今依舊璀璨一行人直達翠雲廊景區提前踩好點回到客棧寒冷的冬日裡那暖暖的篝火堆一如那老闆娘耿直的熱情就著一盆盆簡簡單單的農家掛麵漸漸撫慰身心
  • 逆行的山地物探志願者
    ▲工作中的蔡文軍蔡文軍是西南物探物探201隊的一名普通職工,也是入黨積極分子,自從疫情發生以來,蔡文軍就密切關注著疫情防控情況。除了捐款捐物,蔡文軍一直在尋思著,要為疫情防控做點什麼。春節剛過,蔡文軍從社區獲悉,因疫情嚴重,新津縣要加派人手,對高速公路口、旅遊景點、公園等人員密集的區域進行封閉統一管理,正急需大量的志願者加入。
  • 細雨騎驢,劍門蜀道應當與詩長存,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
    雖然關樓目前沒有什麼歷史滄桑,讓人覺得有些遺憾,站在關樓上,望著兩座懸崖,想起姜維鎮守這一關,還是覺得雄偉壯觀。千年劍閣路,踏在景區的石頭路上,即將開始一段與歷史對話的旅程,正是天上飄著的小雨,才能渲染出詩的氣息,我掏出手機照了張相,然後朋友圈裡不加思索地伴隨著一句「細雨騎驢入劍門,遠遊無處不銷魂。」。
  • 擅長「為煤礦做CT」的人——烏海能源公司天榮公司物探隊創建紀實
    物探隊要做的就是把煤層的地質結構分析出來,就像影像科醫生給病人拍CT一樣,人的心肝脾肺腎有什麼病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為下一步治療提供可靠依據。」物探隊隊長劉海東形象地打著比喻,介紹著物探隊的工作內容。  長期以來,烏海能源公司每年斥資近千萬元外委物探隊開展煤礦物探工作,費用高且招投標程序煩瑣費時,無法保障礦井物探施工的及時性。
  • 過瑞利波物探異常點安全技術措施
    過瑞利波物探異常點安全技術措施距瑞利波物探異常點 15 米時,打探眼,深度不低於 12 米,探孔兩個,均布置在巷道所沿煤層頂板下 500MM,巷道兩側:一、如若發現斷層:1、繼續打探眼,控制落差,由地測部門制定合理的坡度通過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