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紅花嶺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萬南生自駕為村裡閹雞「帶貨」
後備箱裡尋商機 別出心裁賣土雞
■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通訊員 黃祥
「萬書記的汽車後備箱,是為我們村民時刻準備著的『服務箱』,說來故事可多哩!」12月10日,在定安縣龍門鎮紅花嶺村,談及由省委直屬機關工委派駐的該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萬南生,村裡的脫貧戶吳昌晏連連點讚。
原來,今年上半年,萬南生協調村委會,利用村集體資金購買了100隻雞,供吳昌晏發展養殖業。後來,由於雞價下跌,吳昌晏面臨著虧損。「看到這些,萬書記決定把我的雞裝進汽車後備箱,運到海口售賣,沒想到最終我不僅沒虧錢,還賺了一筆。」吳昌晏說。
駐村以來,萬南生時刻關注紅花嶺村的發展,今年上半年,他看到市場上雞的收購價格不斷下跌,影響到村民們的收入,於是想到以自駕「帶貨」的方法,銷售農產品。
「這些閹雞是脫貧戶在檳榔樹下放養的,飼養天數均在180天以上,味道很好,你們要不要買來嘗一下……」有了上述想法後,萬南生便主動聯繫省直機關工委等單位的同事和朋友,給紅花嶺村的閹雞打廣告、尋銷路。
如萬南生所料,得知這些都是貧困戶散養的正宗農家閹雞後,大家購買的積極性非常高,收到的第一筆訂單就超過20隻雞。隨即,在村「兩委」幹部的幫助下,閹雞被宰殺洗淨,放入萬南生車輛的後備箱並運往海口,他的「帶貨」之路,至此邁出了第一步。
由於出售的閹雞品質好、口感佳,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訂單接踵而來。僅僅兩個月的時間,萬南生共為3名脫貧戶運送300多隻閹雞去海口售賣,為脫貧戶創收3萬多元。
「看到他們有錢賺,我也很開心,今年下半年閹雞的市場收購價格節節高升,不用我幫忙,村民們自己也能聯繫收購商,賣掉大部分雞。」萬南生說,現在紅花嶺村還未出欄的閹雞已經不多了。這個月底,自己還準備動員省直機關工委來開展消費扶貧活動,趁著在春節前,幫助村民銷售花生油、蜂蜜、大米、雞蛋、閹雞等農副產品和畜禽,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過個好年。
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在萬南生的協調下,從2019年2月駐村至今,省直機關工委大力支持紅花嶺村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共開展消費扶貧6次,銷售總金額8萬多元,讓機關幹部以實際行動融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增收。
「每次消費扶貧活動我都能收入兩三千元,在家門口就能把貨賣出去,發展生產的信心更足了。」紅花嶺村委會幹塘村脫貧戶王首換說,他的家裡主產大米、花生和花生油,每次帶到消費扶貧集市上都能賣得很好。
此外,萬南生還大力支持當地發展產業。其中已發動約50位農戶種植咖啡,認種面積達330畝。同時駐村工作隊利用政府扶貧資金20萬元,入股紅花嶺民富農業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合作社,用於擴大冷泉粽子生產規模,並積極開拓市場,增加粽子銷售量。今年端午節期間,粽子銷售額達75萬元,其中為村集體和貧困戶創利近6萬元,帶動32人在粽子廠務工,增加村民務工收入。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我會想方設法促進農民增收。」萬南生表示,將堅守初心,帶領工作隊進一步履職盡責,全力做好脫貧攻堅等工作,切實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海南日報定城12月10日電)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