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不著急」!成寒潮外賣訂單高頻熱詞

2021-01-10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1月9日訊(記者周丹 通訊員尹楠)受強冷空氣影響,全國多地迎來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窗外雪花飄飄,窩在室內點一份熱氣騰騰的外賣,成為了不少市民寒潮天的選擇。

據美團外賣數據顯示,近一周以來,全國降溫明顯區域的外賣單量均有了較大幅度增長,鍋煲類外賣備受青睞,尤其是火鍋杯等「單人鍋」銷量激增。寒冷的送餐路上,騎手們收穫到更多的是來自社會各界的溫暖和好評。「辛苦了」「不著急」「慢慢送」成為寒冬裡最暖的訂單備註。

最冷的天,點一份最暖的外賣,似乎成為大家的共同生活方式。數據顯示,在外賣訂單中,鍋煲類外賣單量持續上升,增速高於燒烤、螺螄粉、奶茶、烤魚等冬季熱門菜品。

大雪紛飛,一座座銀裝素裹的城市裡,在風雪中傳遞溫暖的外賣小哥,感動著全國各地的人們。同時,外賣小哥們也收穫了一份份善意和感激。據美團外賣數據顯示,最近一周,外賣小哥收到的暖心評價比以往要多很多,其中「辛苦了」「不著急」「慢慢送」成為訂單備註裡市民對小哥說得最高頻的詞組。

武漢騎手吳高林把餐送到某學校的一位學生手裡,正準備轉身離開,學生把他喊住:「哥,路上注意安全,慢點開!」 在那瞬間,吳高林感到這個冬天似乎沒那麼寒冷了。還有市民在收到騎手的餐後,倒上一杯熱茶,表達感激。

8日上午,美團武漢漢街西站的七十多名騎手們收到了來自商家「茶百道」的熱奶茶。據了解,茶百道還定製了2000雙手套贈送給外賣騎手們,「這麼冷的天,騎手們風裡來雨裡去非常辛苦,希望奶茶和手套能為騎手們驅走一些寒冷。」商家負責人表示。

自去年12月以來,美團外賣陸續在全國範圍內啟動了「御冬送暖,並肩前行」冬季關懷行動,為全國奔波在風雪中的騎手送去冬季防寒衣物及愛心餐。此外,根據訂單情況及時調整部分區域的配送範圍,外賣站點還為騎手適當延長訂單配送時長。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電熱毯售罄、外賣訂單暴漲3倍「霸王級」寒潮催熱「暖經濟」
    寒潮來襲,氣溫突降,卻催促著寒冬裡的「暖」經濟日益升溫:島城商家將電暖器、暖風機等冬日必需品擺滿了貨架;外賣小哥的訂單量一夜之間暴漲三倍;90後熱衷的取暖神器月銷量過萬;資本市場寒潮概念股整體上揚……冷的是天氣,熱的是經濟。
  • 餓了麼2020年度外賣備註圖鑑來了!
    2020年開場的第一個月,「祈福」成為了外賣備註裡的熱詞。在備註「祈福武漢」的訂單中,超過8成來自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僅1月中的一周,全國各地通過餓了麼藍騎士送往武漢抗疫一線的外賣訂單超過6萬單。
  • 外賣訂單裡的武漢:被隔絕的愛情、親情和勇氣
    很多訂單上都會有一些特別的備註。 像叮囑戴口罩這種備註,還有些明確的目的,可以看出背後兒女們的著急,我可以轉告老人。有的備註,沒有什麼直接目的,比如說「送給爸媽的!麻煩了。」「辛苦了,爸媽獨自在家,我們在外回不來」、「辛苦了,無法回來看望爸媽。」 一開始我想,他們寫這些,有什麼實際意義,我又能做什麼呢?
  • 美團外賣跑腿訂單是什麼 美團外賣跑腿代購詳細介紹【圖文】
    美團外賣是一款非常受歡迎的外賣軟體,屬於懶人必備的神器。美團app新增了一個跑腿代購的功能,那麼這個功能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詳細介紹吧。     近日,美團外賣APP新增了「跑腿代購」入口,為消費者提供周圍物品代購和同城物品代送服務。目前這一服務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南京、常州、濟南、廈門 等20個城市。
  • 網紅餐廳帶火「跑腿代排隊」 美團外賣訂單同比增長419%
    假日出行打卡網紅餐廳、小吃成流行,與以往不同的是,除打卡拍照之外,「代排隊」似乎成了今年「吃喝團」們節約時間的新方式 。10月5日,美團外賣提供的數據顯示,10月1日到3日,跑腿日均訂單量同比增長151%,其中,跑腿代排隊訂單同比增長419%。
  • 夜宵訂單佔三成,鞍山「外賣夜經濟」熱起來
    日前,美團外賣發布遼寧「外賣夜經濟」大數據。數據顯示,鞍山夜宵訂單佔比全天30%左右,5月夜間訂單照比3月增長近5成。「外賣夜經濟」回血速度,鞍山與大連比肩居全省第二位,緊隨省會瀋陽。晚9點之後,鞍山最愛點外賣的區域,分別是站前、永樂和立山附近。此外,站前區域的「吃貨」最愛的夜宵品類是「鴨脖滷味」。這部分夜宵吃貨群體大多是25-30歲的90後。通過擴展商家經營時間,美團讓更多商家轉移到線上夜市的經營。凌晨3點鐘,湖常青轉盤「籤兒」的店長張明升才下班回家。
  • 上海火鍋外賣訂單猛增
    根據美團大數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餐飲商戶復工率已超過55%,超7成商家的外賣單量已恢復至疫情前的60%以上,還有3成商戶外賣單量已經超過疫情前。復工復產後,外賣單量相比疫情高峰期增長230%。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餐飲商家快速恢復經營,外賣訂單量遙遙領先,其中深圳、廣州、北京、上海、杭州等成為外賣點單量最高的五大城市。
  • 低溫天氣催熱外賣經濟,線上平臺訂單量上漲
    低溫天氣催熱外賣經濟,線上平臺訂單量上漲 作者:李婷    編輯:王佳堯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21-01-11 08:17
  • 西湖景區外賣訂單大漲兩倍 杭州人愛給好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疫情之後,首個「十一黃金周」的背景下,美團外賣發布《美團外賣國慶消費大數據》。訂餐場景和訂單品類帶有明顯的節假日特點,西湖等熱門景區、酒店的外賣訂單量暴增,地方特色菜備受青睞。
  • 中國外賣小哥登上《時代周刊》:接定點醫院訂單,還給獨居老人做飯
    「都是大額訂單,幾百塊的訂單以前都是很少的,疫情期間上千的都有。」顧客線上下單的產品五花八門,米、面、油、水果、零食,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筆價值上千元的外賣單,「超市裡的瓜果蔬菜、肥牛羊肉還有生活用品全都有,連鍋碗瓢盆都買了。」最後,高治曉外賣車上的保溫配送箱和腳下能放的空地,以及兩個車把手都掛滿了東西,但一趟還是送不完,只好先給顧客送上門後再回超市拿剩下的貨物。
  • 凌晨跑腿訂單,送到後讓外賣小哥傻了眼,騎手利益該如何保障?
    凌晨跑腿訂單,送到後讓外賣小哥傻了眼,騎手利益該如何保障?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叫外賣和跑腿,在自己非常不願意行動的時候,這兩種服務深得人心,有的時候我們會讓跑腿幫我們買些東西,然後送到指定的地方,然後我們會通過平臺對外賣小哥給予評價。
  • 外賣小哥最怕遇到的訂單,太心酸,為個好評不容易
    可是有些外賣訂單卻非常奇葩,很多外賣小哥都害怕遇見這種訂單。有時候賺不上幾塊錢卻把自己累得半死,為了能夠儘快送到還必須風裡來雨裡去,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就算了,可是總有一些顧客會在訂單上提一些無理的要求,看到真的太心酸了。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匪夷所思的外賣訂單吧。
  • 老闆掃了眼剛到的外賣訂單,怔住了
    10月4日中午12點半,位於湖北荊門市掇刀城區關帝路的一家滷菜店接到一個外賣訂單,訂單備註上的內容讓店老闆王妮突然怔住了。訂單備註的內容是「幫我,謝謝!幫我,謝謝!」。「幫我」兩字赫赫然重複了兩次,讓王妮心裡咯噔一下,立刻想到網上很多人在遭遇危難時用各種方式緊急求救的情節!
  • 穿梭在「成都初雪」中的外賣小哥:天冷訂單少 希望這場雪早點結束
    趙偉是一個外賣騎手,是我們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冷的成都」  趙偉說,這是他來到成都後,感覺最冷的一天。  趙偉今年21歲,達州人,去年7月從達州來到成都後,成了一名外賣騎手。「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洗漱完,7點左右打開軟體開始接單,一般是送一整天。」
  • 送外賣途中電動車被扣,外賣小哥急得直哭:訂單要超時了
    電動車現在除了我們老百姓的代步工具以外,現在成為一些行業的謀生工具,比如快遞和外賣行業,尤其外賣行業隨著近些年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國已經擁有700萬的外賣從業者,他們無論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他們都會穿梭在馬路上、小區裡,並且,電動車成為他們的唯一交通工具,也是養家餬口的謀生工具;
  • 跟曾是娛樂場所經理的師傅當一天外賣騎手,我發現訂單的變化
    疫情下外賣行業的關注度頗高,騎手們成了人們連接外界的重要媒介,他們送出的每一份外賣何止是美食,更是一個個陽光明媚的希望。外賣小哥們的日常是怎樣的?要做一名騎手需要哪些條件?據美團調研數據,疫情新增的騎手之中,有六成是眾包騎手。來自江西的喻宗娥,去年年底剛來上海,在疫情期間加入了美團。而在成為騎手之前,喻宗娥曾經是一所娛樂場所的總經理,從管理二三十號的經理到出來找工作,他說想要找一個相對自由的工作,於是外賣小哥就成了他最終的選擇。
  • 疫情下的感恩節:紐約法拉盛餐館冷清,外賣訂單卻增50%
    以往感恩節緬街人山人海,法拉盛各大酒樓均有排隊的食客,君豪更是要排上一兩個小時,現在有限的堂吃都沒滿桌,外賣部分也不盡如人意,因為酒樓生存是依靠派對和宴會。民眾都害怕疫情,更願意在家裡煮著吃。君豪作為法拉盛最大的一家酒樓因疫情都淪落到擺攤賣外賣,然而,所有餐館和酒樓都面臨巨大的危機,卻只能做外賣。
  • 寒冷天氣催熱外賣跑腿經濟 線上平臺訂單量上漲
    「天氣越冷,大家吃火鍋的欲望也更加強烈,最近的訂單數量達到入冬以來峰值。」淘汰郎小火鍋梅州店的老闆告訴記者,他們店可以將火鍋配菜、餐具直接送到客戶指定地點,讓客戶不管在家還是在加班,只要在配送時間內想吃都可點他們的外賣,受到梅城不少年輕人的青睞。記者在美團、餓了麼平臺看到,近期該店一個月的銷量逾700單。
  • 羊肉串變羊肉呂,外賣「無需餐具訂單」陡增
    原標題:上海垃圾分類滿月,羊肉串變「羊肉呂」,外賣「無需餐具訂單」陡增據中國之聲報導:您先來猜一猜,「羊肉呂」,就是那個雙口呂,這是個什麼東西?聽起來像個姓呂的人家開的羊肉店,但是很多上海人會很快心領神會,又是垃圾分類的梗嘛。
  • 綿竹外賣小哥,請慢點!我們不急!
    騎手: 遭遇催單需和時間賽跑 「來新的訂單啦。」2點10分,騎手小楊的手機傳來信息,他立即趕往店內取餐。 「你咋把飯給我送到另一個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