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順街 | 成都將軍衙門

2021-02-07 窄巷子四十一號

老成都舊時衙門多。清宣統元年,九裡三分之地,文官衙署二十八個;武官衙署十六個,這還不包括警署五十二局所。歷經百年滄桑,老成都的舊衙門早已消歿,因舊衙門而得名的街名卻留存了下來,總府路、提督街、督院街便是至今仍繁華的老街了。今天要說的是位於成都西門少城內的將軍衙門。

成都將軍衙門圖景 鄭光路供圖

美國人路得·那愛德1910年左右拍攝的成都將軍衙門周邊建築

將軍衙門.清代旗兵的最高長官為將軍,從一品,與加尚書銜的總督品位相同。因其駐防於地方,所以也稱為「封疆大臣」。將軍若與總督同駐在一個省區的,凡會同奏事,必以將軍為領銜,可見其地位高於總督。但將軍在地方上的實權則遠不如總督。清代在全國設將軍十三人,分別駐紮盛京、吉林、黑龍江、綏遠城、江寧、福州、杭州、荊州、西安、寧夏、伊犁、成都、廣州等地。駐防各地將軍的職銜,都冠以所駐地名,如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十三將軍中以盛京將軍所統轄官兵最多,有一萬七千多人;以成都將軍所統轄官兵最少,只一千九百多人。各將軍衙門均設有筆帖式2—3人,辦理本衙事務。各地駐軍,一般有馬軍、步軍,福州、杭州、廣州等處還兼有水軍。這些官兵都隸屬於八旗。歷史再往前推,一般情況下,由於總督是正二品(若加尚書銜者為從一品),在總督不加尚書銜的話,將軍的地位要高一點,否則兩個是平級,另外,巡撫一般是從二品,比總督要矮一級,因此,地位也比將軍低,而節度使是唐宋兩代總管軍民兩政的地方長官,官階二至五品不等。元代之後廢除,與清代將軍衙門不具可比性。

四川提督衙門

據史料記載,公元1660年(清順治十七年)清兵入川後,在成都設副都統,衙門最先設在現今商業場內位置。1718年後,遷入少城內建成的副都統府衙內,負責統領,管轄滿蒙「八旗」兵。1776年,清政府因四川疆域廣闊,在四川改設將軍,負責四川的文武權力以及管轄川西松潘、建昌(西昌)等少數民族地區的軍管事實。將軍品位高於都統,非滿蒙大員不得任命,遂將少城內副都統衙門改設為將軍府。到了同治七年,在任將軍崇實藉口府衙過小、房屋破朽敗壞,有礙公務,有損官儀為由,奏請朝廷批准進行改造,並將原址擴大,花費大量金銀,耗時兩年多,建成一座威嚴恢弘的將軍府衙。


老成都南門城門洞

從少城城牆上看少城

這座位於成都長順上街和金河街交界處的將軍衙門,是一座畫角飛簷、朱門青瓦、氣勢雄偉的建築。風雲變幻的將軍衙門,也是成都歷史的縮影。作為清政府在四川進行統治的軍機要地。辛亥革命前後,激憤的成都群眾,一把火燒掉了衙門大門。此後,袁世凱派往四川的爪牙也曾在此設立過統帥部。蔡鍔入川,督軍四川時,同樣在此設立過督軍府。所以從清代開始這裡就是朝廷設在四川的軍事重地。

保路運動後的成都軍政府成員

成都新軍

文章來源(焦板兒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tianjiyouyie 

相關焦點

  • 39事|長順街:老成都故事太多,這條街很有話說
    《成都通覽》也對這片區域有過詳盡的描述,「以形勢觀之有如蜈蚣形狀,將軍帥府,居蜈蚣之頭,大街(指長順街)一條直達北門,如蜈蚣之身,各胡同左右排比,如蜈蚣之足。」長順街猶如一根脊梁,貫穿南北,撐住了近300年來的風雨。長順街上,放眼都是成都的歷史。
  • 尋訪成都少城最後的血脈03
    「成都滿城」便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代表。讓我們來解剖這隻「麻雀」。少城街道作蜈蚣形,各胡同是腳,長順街是脊梁。由南到北,將軍衙門是頭,長順街是蜈蚣身子,各街巷形成了蜈蚣百足。這些很有意思的街巷按長幼有序,尊卑貴賤,亦官亦兵分成左右兩翼。從北往南,在長順街東面的是左翼,現今的八寶街、東二道街、半節巷、過街巷、紅牆巷、東馬棚、東門街、長發街、黃瓦街、娘娘廟、商業街、多子巷、仁厚街、桂花巷、斌升街、東勝街、將軍街、永興街、牌坊巷、祠堂街和南面的頭甲巷子、雙桅杆巷子、倉房街等都是。
  • 特寫:拜謁寧遠大將軍嶽鍾琪!
    在成都嶽研召集人嶽炳澤先生的助力下,拜謁寧遠大將軍嶽鍾琪陵墓的心願如願以償。5月11日,成都。多雲。天氣涼爽宜人。和嶽炳澤先生聯繫上後,約定在成都金沙公交站見面,然後驅車直奔70公裡外的金堂縣。金堂,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這裡一片沃野,嶽鍾琪將軍的陵墓就在這片鍾靈毓秀的大地上。金堂縣棲賢鄉嶽公村嶽公山,棲息著大將軍的靈魂,安放著大將軍的忠骨。
  • 成都街巷 ▏杜甫與石筍街
    這是今石筍街小學前沿,河水順石筍街河道悠然前行。金牛區的石筍街比它的芳鄰石灰街等,要古老很多。鄉農市得名抗戰時期、西月城街得名上世紀50年代初、花牌坊和石灰街命名均在清代,而石筍街則早早的就出現在東晉史學家,咱四川老鄉常璩《華陽國志》裡,那時叫作「筍裡」。常璩的《華陽國志》還記錄:「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舉萬鈞。
  • 成都簾官公所街 清代「高考」閱卷官員居住地
    如果對此感興趣,不妨去成都市簾官公所街走一走。成都很多街道名都有來頭  過紅星路一段北端的人行天橋往西走,看到的依舊是昭忠祠街。現在幾乎所有地圖,都把這一段歸入了鎣華寺街。其實,從門牌號上看,北書院街路口往西才是鎣華寺街。紅星路像一條河,讓昭忠祠街的東段和西段隔「河」相望,那座人行天橋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一座「橋」。
  • 首批人車安全通行組合標識亮相成都街頭 採用反光材料 夜間也能...
    4月2日,在成都青羊區長順下街與三道街交叉路口,首個由熱熔材料製作的新「人車安全通行組合標識」亮相。在斑馬線的行人通行方向前,設有「文明通行」的標識;並在機動車通行方向,增加了醒目的「停車讓行」標識。這是成都交警在無燈控路口施劃的「人車安全通行組合標識」,目的是為了讓機動車禮讓行人,行人文明出行。
  • 宮城長順談剛柔流空手道
    考慮到現存的宮城長順文稿僅有三篇,本文節選的內容算是宮城長順對於剛柔流的最權威解釋。*黑色加粗字內容為宮城長順所著原文內容或觀點,正常色字內容為本文作者(王扁豆)個人觀點,不代表其他組織或個人。最左:宮城長順根據宮城長順所著的《剛柔流唐手拳法》一文中的說法,所謂剛柔流唐手拳法(後改稱「剛柔流空手道」)是在繼承1828年(日本文政11年、清道光8年)引入(琉球國)的中國福建武術體系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武術。
  • 銀川曾經有座將軍樓,被馬鴻逵拆毀城牆衙門,今天怎麼修都不像了
    昔日將軍樓:寧夏將軍的後花園清宣統年間,寧夏滿營將軍府失火,所有關於建造將軍樓的資料檔案全部付之一炬;民國年間,將軍樓成為馬鴻逵的一處宅院。解放後,將軍樓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將軍樓發生火災,此後一直沒有得到修繕;1995年,將軍樓再次因民用發生火災,主體被毀,至我們當年採訪時,仍沒有得到任何修繕……這就是將軍樓的歷史。西花園,是清代駐寧夏滿營最後一位將軍常連居住的後花園,將軍樓便是西花園的主建築,大約建於1852年到1900年,距今至少有百年歷史。
  • 成都市民,「成馬」開跑期間 112條公交線這樣繞行
    43路 侯家公交站---人民公園:自侯家公交站發出後,行駛至撫琴西路,直行經永陵路、槐樹街、長順中街、長順上街、蜀都大道少城路回原線行駛,往返一致;臨時繞行路段沿途並48路、62路站點。93路 九裡堤公交站——石羊場公交站九裡堤公交站出發至寬窄巷子不變,後由長順街左轉到蜀都大道右轉至祠堂街右轉至東城根街左轉至金盾路右轉至南大街直行至漿洗街回原線;石羊場公交站出發至洗面橋街站不變,漿洗街南門大橋走橋上直行通過南大街左轉至金盾路後,右轉至東城根街,至蜀都大道左轉,直行至長順街右轉回原線。
  • 五常拉林副都統衙門的納貢之路
    朝廷內務府在吉林專門設置採捕貢品的派出機構「打牲烏拉總管衙門」,負責清皇室貢品的採捕、儲藏、運送等事項,當時全國流傳「南有江寧織造,北有打牲烏拉」之說,每年所進送的貢品都由吉林將軍下設的各地副都統衙門進行辦理。當時由吉林納貢的主要物品有:鰉魚、人參、貂皮、東珠、獸肉、谷麥、蜂蜜等,高峰時期的貢品達到幾千種。
  • 2018成都國際馬拉松賽期間 112條公交線路臨時繞行
    13路:高新西區公交站——西御街站  高新西區公交站至金陽路西站點不變,臨時調整經蜀金路、同怡路、蜀漢路、撫琴西路、永陵路、槐樹街、長順街中街、長順上街、蜀都大道少城路回原線行駛,往返一致。  47路 成都東客站(東廣場)——萬家灣公交站  成都東客站(東廣場)至蜀都大道少城路行駛不變,(左轉)小南街、(右轉)大石東路、(直行)大石西路、(右轉)二環路西一段至二環路光華村街口(左轉)回原線行駛。
  • 讀李劼人的書 逛老成都的街——陝西街(之一)
    半邊橋的南頭是一個丁字路口,往南沒有路,往西走是陝西街,往東走還是陝西街我是解放後出生的,我的記憶中沒有三聖巷,問了一些朋友,也說沒有三聖巷的印象。終於,在民國15年的成都地圖上找到了三聖巷,下面的地圖就是:雖然地圖不是很清晰,但是可以看見三聖巷確實是有的,可以確定三聖巷就在陝西街的北面,觀音堂巷的西北方向。可見李劼人先生寫的是真的。
  • 钂鈀街
    年輕人都曉得現在的钂鈀街,我這裡來擺一擺,以前的钂鈀街。我小時候,大家都曉得成都東郊有很多信箱廠,比如82信箱,79信箱,等等,這些信箱廠都被稱為保密工廠,一般人是不能隨便進去,工廠裡面的待遇也比其他工廠的待遇優厚一些。
  •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京師同文館
    繁華的東單北大街人車川流不息最熱鬧的是路西側的北京協和醫院它是這條街人流量最多的地方來這看病掛號可不容易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初稱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署或譯署,是清政府為了辦理洋務及外交事務、派出駐外國使節,併兼管通商、海防、關稅、路礦、郵電、軍工、同文館、派遣留學生等事務而特設的機構
  • 沒去過這幾個必去的網紅打卡地,就不算真正到過成都
    成都,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如果你來成都,沒有去這幾個必去的網紅打卡地,就不算真正到過成都。寬窄巷子位於成都市老城的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平行的巷子組成,街道全部由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組成,是成都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並稱為成都三大古街。
  • 四川成都有美食一條街嗎?在哪裡?
    四川成都有美食一條街嗎?在哪裡?我作為地道的四川成都人,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豈止才美食一條街,而是有多條美食街,例如:玉林、寬窄巷子、華興街、文殊坊。、龍王廟正街,奎星樓街,等等。筆者一東北的鐵哥們來成都旅遊後曾逗趣地對我說,成都就是一座讓人發胖的城市,總有一條美食街是你的菜,我能想到最動聽的情話,大概就是。「想和你在一起,吃遍成都一條條美食街!」一、玉林:玉林是成都有名的美食街之一,基本上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去旅遊的遊客,都會去玉林品嘗美食。這條街應該說是比較大的,從北路到南路,從東路到西路都是美食街範圍內的。
  • 咬文嚼字:衙門為什麼又叫「牙門」?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講「行」部的三個漢字:衕、(行+戔)、衙「,這三個字中,只有衙是現代漢語常用字,因此今天的重點漢字是衙,衙門的衙。三個字的詳情如下: 1、衕。讀音有兩個: (一)tòng。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
  • 成都陝西街:街邊有隻「優秀」的前蹄
    攝影姚錫倫   □馮暉  成都陝西街被文翁路攔腰截斷,讓許多人感覺不太方便,但最大的好處是減少了陝西街機動車的通行量。走在街頭,有一種在步行街上漫步的安全感,加上那個位於半邊橋街與陝西街交會處的自由市場,熙熙攘攘的景象,給平凡生活加入了濃鬱市井味的湯料。
  • 成都著名的網紅景點,外地人蜂擁而至,本地人卻說不值得去
    說到成都的網紅景點,很多人都會說到洪崖洞、李子壩站、一棵樹、錦裡等景點,雖然寬窄巷和它們一樣,也是一個網紅景點,每到節假日也吸引了不少遊客,但卻被當地人抱怨不想去的景點。寬窄巷位於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它由寬巷、宅巷、井巷組成,這些成都遺留下來的大型清代古街已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寬窄巷建於康熙57年,準噶爾平定後,成千上萬的士兵駐紮在這裡,為了定居下來,他們建造了滿城,在民國初期,城市設計者把胡同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