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喜歡喝酒的人智商都很高,這一點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從我自身的經歷和對文人墨客的了解來看,好像的確有點像是這麼一回事。畢竟古今中外的那些詩人大作家畫家什麼的,不喝酒的還真沒幾個,而且很多藝術家都說,靈感沒有的時候喝點小酒就來了,好比號稱酒中仙的李白,真真是越喝越聰明!但酒是「越喝越聰明」這種觀點在現代可能不是很站得住腳!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很多便宜的酒都是不純正的啊,喝了身體不會不適就已經萬吉了,更別提要越喝越聰明!而古人之所以喜歡喝酒並且越喝越聰明,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酒都是純糧釀造的,健康又好喝的「真酒」!而對於真正懂得喝酒的人來說,酒其實不在於要多名貴,而是要純正,且現代社會不比古時民風淳樸,在食品問題越來越嚴峻的環境下,健康也是首要考慮的因素。都知道純糧酒更加有利於身體健康,那麼糧食白酒的標誌是什麼呢?今天,老陳就教大家該如何鑑別純糧酒!
一、依據包裝上的國家執行標準可以判斷是否為純糧酒
其實國家對於酒類是有規定的,那就是白酒的瓶子上那些產品執行標準,也就是說消費者就能根據標籤來辨別白酒的工藝、成分。液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是GB/T20821-2007,這說明產品是用食用酒精加香精、香料勾兌而成;固液法白酒的執行標準是GB/T20822-2007,這說明產品是用酒精酒和糧食酒共同勾兌而成;固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根據香型又進行了相應的分類:GB/T 10781.1-2006 濃香型白酒,GB/T 10781.2-2006 清香型白酒,GB/T 26760-2011 醬香型白酒。
二、根據價格可以判斷是否為純糧酒
白酒的定價一直是由廠家完全掌控,售價的制定也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白酒價格很高不一定純糧酒,而有的價格很低卻是純糧酒。是否是純糧食酒並不是可以簡單用價格來區分和衡量的,低價買的酒不一定是純糧食酒,高價買的酒也不一定是純糧食酒,只不過概率大小而已。低價買的酒不是純糧食酒的概率大些,高價買的酒是純糧食酒的概率更大一些。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價格過低的白酒肯定不是純糧食酒。超市中20元以下的酒基本上都是液態法白酒,也就是普遍認知中的「酒精勾兌酒」。
三、根據飲酒感覺可以判斷是否為純糧酒
糧食酒,以53度醬香型酣客酒為例,入口能夠品味到酸甜苦辣澀多種滋味,口感豐富,層次分明;入喉能夠清晰地感覺到一股熱流像線一樣順喉而下。酒後嘴裡回甘,喝多也不上頭。勾兌酒,喝完之後,口乾舌燥,一旦喝醉,頭痛欲裂。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