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師自通破解無數的數學難題,真實版心靈捕手,他的現狀怎麼樣?

2020-12-23 導師家族

導語:有些看似很難的問題,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卻是無比的簡單。雖然期間要花費很多時間去研究。「對於數學問題,自己想出答案和別的答案是否正確,哪一個更簡單?或者困難到何種程度,擬一個別人無法解答的恩替和解開那個問題,何者更困難?

數學和爬山很像,山頂只有一個,但通往山頂的路卻有很多條,找出最優美的那條,這是所有數學家的心願。

餘建春,現實版的心靈捕手

「當我望著鋼琴時,只能看到一架木頭及一堆琴鍵和踏板。但對於貝多芬和莫扎特來說,他們卻能將鋼琴彈奏得流暢自如。這是電影心靈捕手裡的一句臺詞。在電影裡,主人公威爾是麻省理工的一名清潔工,麻省理工的數學教授在公布欄上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數學題目,威爾在打掃時看到上邊的題目,不假思索的便寫上了思路,並輕而易舉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但是由於打架滋事,被鎖到了少年管護所,那個數學教授有心提拔這個天才,便把威爾保釋了出來,要他定期研究數學,和接受心理輔導。

就這樣威爾幫教授解決了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數學難題。

在現實生活中,餘建春也和心靈捕手中的威爾,有著差不多的經歷。2016年的某一天,也是一道困難的數學題,難住了浙江大學的學子,就這樣他們舉辦了一場討論會,可是談論了好久也沒討論出結果,教授和學生們都爭論不休,各執己見。

就在他們爭論過後,一籌莫展的時候,蔡天新帶著餘建春來到了研討會,並和大家解釋說餘建春會把這個數學題為他們解答出來。餘建春走向了浙江大學數學系的講臺,與這裡的教授和學生「同堂論道。」

職高畢業,卻解決數學難題,現狀如何

餘建春從小就對數學非常感興趣,他從小就立志想要成為一名非常厲害的數學家。可是在高考的時候餘建春考試失利,沒有考好的他最後只能上了一個職業學校,選了一個和數學沒有一點關係的專業。

畢業之後的餘建春和很多剛畢業的學生一樣,迷茫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找的很多工作他都不是很喜歡,他還是很喜歡數學。後來餘建春找了一個物流的工作,這個工作可以讓他去很多的學校,也有機會和學校裡的教授接觸。

雖然工作是做物流,但是餘建春走到哪裡都會拿著數學題,只要有空閒的時間,他就會坐下來研究數學題。

在討論會之後,餘建春到了浙江湖州市絲綢之路控股集團,成為了該企業的數據分析師。現如今,餘建春不僅可以擁有高薪職業,同時也有更多時間去學習,研究自己喜歡的數學。

結束語: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餘建春和心靈捕手裡的主角威爾一樣,一樣都有著數學天賦,也正是遇見了伯樂,他們的天賦才得以發揮。

相關焦點

  • 「打工天才」餘建春:讀職高、上大專,破解數學難題、驚豔學術界
    「一個沒有大學文憑的打工者解決了一個複雜的數學難題,這看上去就像是奧斯卡獲獎電影《心靈捕手》的現實版本。」他就是來自河南的物流工人叫餘建春。2016年7月,靠打工維生的中國小夥餘建春,憑藉計算機科學及信息安全知識破解出了長期困擾數學界的一大難題,發現了一種識別卡麥可數的新算法。「達到碩士水平」。
  • 《心靈捕手》擊碎人際隔閡壁壘,縱觀一名「數學天才」的自我救贖
    《心靈捕手》的故事原型來源於作者馬特·達蒙1992年在哈佛大學完成的一部50頁的短篇小說《年輕天才威爾亨汀的成長故事》。隨後,達蒙找到好友本·阿弗萊克一同創作了這部由任務推動情節發展的劇情電影《心靈捕手》,並一舉獲得多項電影大獎。
  • 《心靈捕手》——受傷與防禦
    電影介紹:《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是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士,馬特·達蒙等主演的一部勵志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
  • 《心靈捕手》:人生若僅有才能,未必活得很幸福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於1997年上映的心理學題材的電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影片說的是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藍勃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欄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學生能解開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
  • 《心靈捕手》:心靈的背後,是一場逃避現實和自我救贖的心理較量
    影片講述了一個童時在寄養家庭受到父母虐待而產生心理問題的天才青年威爾(馬特·達蒙飾演),他有著過人的天賦,但同時也是一個叛逆的青年。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做清潔工時,自己輕鬆解開著名的數學教授藍波公開的難題。因此威爾的能力也打動了教授,在藍波教授找到他時,他正因為一次鬥毆事件而被送進看守所。在藍波教授的求情和保釋之下,威爾才免受牢獄之災。
  • 豆瓣高分電影《心靈捕手》:表達的是愛情?前途?心靈?
    兩人一致認為這個故事適合拍成電影,所以《心靈捕手》橫空出世。處女作《心靈捕手》的成功,不僅讓達蒙和本·阿弗萊克得到歷練,還讓羅賓·威廉士(劇中飾演心理學教師)榮獲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總票房高達2億多美元,《心靈捕手》也算是收穫頗豐。
  • 豆瓣8.9《心靈捕手》:直面人生慘澹,成就最好的自己
    這部小說的內容雖短小,但人物特質構造卻極具特色,它通過刻畫一個數學奇才的心靈成長之路,帶給我們心靈撼動的同時,也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為深度的思考空間。正如波士頓環球報所評論的那樣:《心靈捕手》是好萊塢一縷少見的清新空氣,這部電影有著智慧、誠懇和正確的目標。
  • 《心靈捕手》數學天才少年和心理學教授之間的交鋒
    在電影《心靈捕手》中,曾經,這是最讓我感動的一個點。記不清是第幾次看《心靈捕手》,但認識馬特·達蒙確乎是通過這部電影。影片中,尚還青澀的馬特飾演的主角威爾是一個放蕩不羈的數學天才,但是因為諸多緣故而成為了一個問題少年,打架鬥毆,尋釁滋事,並數次被拘捕。
  • 《心靈捕手》:請相信,這不是你的錯
    首映於1997年12月2日,《心靈捕手》是一部心理學題材的電影,獲得199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主演馬特·達蒙和羅賓·威廉士也因為這部電影分別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演員獎和最佳男配角獎。數學教授愛才好士,決心幫助威爾走出心靈困境。最終,威爾在外界的幫助下敞開心扉,不再設防。
  • 心理學-治癒影片之心靈捕手
    前幾日小編二刷了電影《心靈捕手》,一部好片就是不管你在什麼時候去看,哪一個階段去看都能給你不一樣的觸動,怎麼也看不膩。第一次觀看《心靈捕手》這部電影還是在大學時期。每次觀影前都習慣在各大平臺上搜索值得觀看的電影,這部應該是在微博上看到的豆瓣排名較好的高質量推薦影片。
  • 不是你的錯——《心靈捕手》影評
    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欄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結果一個年輕的清潔工威爾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的解開這個難題。 威爾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甚至到處打架滋事,並被少年法庭宣判送進少年觀護所。
  • 《心靈捕手》是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
    《心靈捕手》是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男主威爾是個高智商的小混混,平時打架鬥毆,在一所大學裡當清潔工。有一天一位數學教授出了一道很難的題給學生,並且寫在了教室樓道的黑板上,但是一個學生都沒解出來,威爾卻悄悄地寫下了答案。
  • 數學界的百年難題,清潔工一分鐘搞定,一部高分電影《心靈捕手》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天才少年為了隱藏自己的聰明,跑到大學裡做清潔工,還一不小心解開了困擾教授兩年難題的勵志電影《心靈捕手》。教授看著黑板上的正確答案很是欣慰,可教室裡的人都說不是自己做的,發現數學奇才的教授找不到人,於是又在小黑板上出了一道更難的題。這一道題是學校的教授們花了兩年時間才得出對的答案,一直納悶是誰解題的教授看到有個清潔工在黑板前寫寫畫畫,當時很惱火,但看到黑板時卻震驚了,上面竟然寫著正確答案。
  • 電影《心靈捕手》:人生是一趟旅程, 目的地不是成功.
    你現在絕對不會有心靈伴侶,因為你總是看到負面的事,但實際上差得很遠。---電影《心靈捕手》     今天,推薦一部心理學電影《心靈捕手》,到目前為止,我看了4遍,每一次都會有更深一層的感悟。或許,那種心靈伴侶般的觸動,只有你深入其中,才可以感受不同。
  • 《心靈捕手》:跟隨內心的感受,通往幸福的大門
    《心靈捕手》1977年美國上映的《心靈捕手》或許就是人生的窺視鏡,怎樣選擇完全取決於自己。影片中的男主威爾是一名高智商天才,他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並有著極高的數學天分,他可以輕易解開麻省理工學院藍勃教授的數學難題,並在酒吧靠著旁聽來的知識碾壓別人。這樣一位天之驕子在旁人眼裡,應該是有無可限量的成就,但他出生在一個破碎的家庭,心靈的創傷將他變成壞孩子,他的那些能力不過是在學校做清潔工時學習的。
  • 有些人的光芒是遮不住的,觀看電影《心靈捕手》的一些感想
    大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只是有些人的光芒過於耀眼,就是想遮擋都不容易,這是今天看電影《心靈捕手》的一些感想。關於電影中的男主那奇特的數學天賦,實在是讓人驚豔。雖然他沒有上過大學,但是就是教授級別的數學難題,他都可以解決掉,這樣的奇才,真的是讓人無語。不過對於電影中的男主的遭遇,我覺得多少有一些可惜。因為父母過早離開的原因,讓他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可是他運氣不好,許多收養他的家庭經常會虐待他,所以讓他的心理出現了一些問題。
  • 《心靈捕手》:跌跌撞撞,做最好的自己
    工學院清潔工的身份解決了學院數學教授在公布欄公眾所認為的「數學難題!有人可能會認為一個人灰暗經歷會埋沒自身的才華,在偽裝自己的同時變得狂妄自大,或許這不失為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幼年時期的威爾遭人拋棄,受人虐待,慘痛的經歷告訴他,似乎自己必須碌碌無為才能在生活中謀求安穩,陪伴他的只有毫無價值的自我認知。在心理專家桑恩與充滿抗拒的威爾多達八次的交鋒中,桑恩總是試圖通過一些輕鬆的話題來和威爾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可在現實面前卻均已失敗告終。桑恩悽慘的生活經歷,威爾充滿恐懼的成長曆程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舉止。
  • —電影《心靈捕手》
    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欄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結果一個年輕的清潔工威爾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的解開這個難題。這個清潔工就是威爾,他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甚至到處打架滋事,並被少年法庭宣判送進少年觀護所。數學教授有心提撥這個性不羈自我的天才,要他定期研究數學和接受心理輔導。數學難題難不倒他,但卻對於心理輔導,威爾卻特別抗拒,直至遇到一位事業不太成功的心理輔導專家桑恩教授。在桑恩的努力下,兩人由最初的對峙轉化成互相啟發的友誼,從而使威爾打開心扉,走出了孤獨的陰影,實現自我。
  • 心靈捕手:心理諮詢與普通聊天有什麼區別?
    今天我們來重溫一部心理學電影佳作《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神秘的數學天才因打架滋事即將被送進看守所,大名鼎鼎的數學教授將其保釋,但提出兩個條件:一是一起解數學題,二是接受心理諮詢。天才少年在接連羞辱了5名心理醫生之後,碰到了一位不一樣的諮詢師,與此同時也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 《心靈捕手》:成長就是與過去和解,愛是治癒內心的解藥
    《心靈捕手》是一部經典老電影,1997年上映後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劇本獎和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銀熊獎。國內豆瓣評分超75萬人看過,並打出了8.9的高分,好於97%的劇情片。電影講述了一個在麻省理工當清潔工的年輕人威爾,成天遊手好閒、劣跡斑斑,卻解出了數學教授藍勃寫在公布欄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