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齊國名將田單,以火牛陣法攻破敵軍,官至宰相

2020-12-18 文哥在途中

田單是戰國時期齊國的一個臨危受命的將軍,他的成就完全取決於一場救國於危難之間的戰爭。當時的齊國可以說是除了秦國以外最為強大的國家,甚至許多本來打算投誠於秦的國家看到齊的強大轉而投向了齊國。

因此許多國家都十分的懼怕這個已經起來的齊國。當時齊國於燕國還有深仇大恨,於是燕國便帶著仇恨拉攏了其他當時並不強大的幾個國家想要一同滅掉這個對自己威脅巨大的齊國。

當然,如果五國伐齊最大的受益者是秦國,因此五國伐齊在一定程度上有秦國從中作梗的嫌疑。當時的燕國聯合趙韓魏楚四國,以楚國大將樂毅為五國將士的統帥,於公元前284年發動了對齊國的討伐戰爭。

這場戰爭畢竟是五個國家聯合起來組成的軍隊,所以對於即便是軍事實力也很強悍的齊國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五國聯盟的攻勢之下,齊國節節敗退

當時的田單在國家危難之際率族人退守到了即墨這個地方,也就是在這個地方,田單這個名字開始讓人記住。駐守即墨的田單在即墨守將死後被推舉為新的守將,他依靠即墨優越的地理位置,與樂毅帶領的軍隊相持了五年之久。

在即墨這個地方,田單與民眾吃住在一起,並且一起勞作,將自己所得的獎勵和補給也都分發給軍民,因此田單憑藉這一點在即墨城的威望十分的高,這也給他日後作戰的勝利鋪墊了民心。

他對外也沒有閒著,派人散播謠言說樂毅這麼久沒有攻下即墨不是因為即墨這個地方多麼的易守難攻,而是樂毅心存不軌,想要佔據齊國自立為王。

這話很快就傳到了樂毅的耳朵裡以及燕王的耳朵裡,所以十分害怕的樂毅就偷偷的跑到了趙國躲了起來。田單的反間計讓敵人臨陣換將,這是兵家大忌之一,也是五國聯軍終究失敗的原因之一

再後來,他為了鼓舞士氣,就裝作自己受到了天的指令,甚至還指派一個士兵作為那個神使,每天給軍民發布「天命」,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戰爭會受到天的庇佑,讓大家的士氣都十分高漲,然後他還裡用反間計讓軍民知道一旦投降,就會被敵人割掉鼻子,還會被挖掉祖先的墳墓,以此來激怒城裡的軍民

知道機會已經到來的田單便搜集了數千頭公牛,在它們的角上綁上鋒利的刀刃,在它們的尾巴上綁上澆了油的蘆葦,然後點燃了蘆葦。讓感受到痛苦的牛從城中直奔敵營而去,而憤怒的軍民則跟在牛的後面一起衝鋒,最終聯軍被突如其來的火牛衝得四散而逃。

多都被刀刃穿透身體,或者是被牛給踐踏,聯軍也就因為而終結,田單最終贏得了勝利。而後他也乘勝追擊,追回了已經丟失的七十座城池

為齊國立下汗馬功勞的他被封為了齊國的國相,他的事跡一時間也廣為流傳,很多人都說齊國是在他的力挽狂瀾之下才安然無恙地,對此,齊王也深表贊同,並重重的賞賜了他。當了國相的他也並沒有像其他許多人一樣貪圖榮華富貴然後開始走上另一條道路,而是依然保持著自己高潔仁厚的形象。

據說在一個冬天的夜裡,他從朝廷辦完事就要回家,但是那天出奇的冷,雖然坐在轎子裡,但是他仍然裹緊了自己的裘皮大衣。正走著,他突然聽到了一陣劇烈的咳嗽聲,於是他就命人停下,自己親自下車去看是怎麼回事。他看到一位老人依偎在一棵樹旁,蜷縮著坐在地上,好像快要被凍死。

於是他就解開自己的裘皮大衣給老人裹上,過了好一會兒老人才逐漸地暖合起來,這件事之後也被廣為流傳,說田單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國相

總結:田單這個人的名字相比秦國大將白起趙國大將廉頗來說確實生疏很多,但是他以自己的力量能將一個國家從死亡的邊緣拯救回來,可見他的能力也決不在二人之下,反而他的寬容仁厚和聰慧是二人所不能比擬的。

相關焦點

  • 戰國時期,齊國田單的火牛陣很厲害,燕軍怎麼才能破解呢?
    陣法:火牛陣;交戰雙方將領:齊國的田單與燕國的騎劫;交戰地點:齊國即墨(今山東即墨牛齊埠鄉);戰爭的起因是燕國的將領騎劫率軍攻打齊國的即墨城,田單屬於守方。半夜三更,齊國將領田單搜羅了千餘頭公牛,牛角上捆著兩把尖刀,尾巴上繫著浸透油的蘆葦,然後一齊點燃,這一千多頭火牛拼命狂奔,直衝向燕軍的營帳。燕軍將領騎劫沒有料到田齊會反攻,所以也根本沒有做好這方面的防禦。這時開挖壕溝,開鑿陷馬腿的密集坑槽什麼的已經來不及。
  • 春秋戰國時期田單的火牛陣真的有這麼厲害嗎?其實中看不中用
    若提及古代的陣法,那麼「火牛陣」則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其威力和效果在歷史上也曾被大抒特寫,使得後人爭相模仿和實踐,但結果往往卻以失敗告終
  • 田單擊敗燕國,恢復齊國,為何沒有位列「戰國四大名將」呢?
    燕國名將樂毅出兵攻佔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再於半年內接連攻下齊國七十餘城,滅了齊國,僅剩莒縣(今山東莒縣)和即墨(今山東平度市)兩座齊國孤城未能攻克。而楚國又出兵,名為援助,實為攻擊,楚將淖齒虐殺齊湣王,淖齒又被齊人殺死。即墨大夫出戰陣亡。田單率族人以鐵皮護車軸逃至即墨,被推舉為城守。即墨全城百姓由田單率領抵抗,雙方交戰五年。樂毅強攻不克,改用包圍策略。
  • 田單大擺火牛陣,看罷《武經總要》才知道,這陣法就是銀樣鑞槍頭
    若提及古代的陣法,那麼「火牛陣」則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其威力和效果在歷史上也曾被大抒特寫,使得後人爭相模仿和實踐,但結果往往卻以失敗告終,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您看過《武經總要》就明白了!火牛陣真的很厲害嗎?這可不一定,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 戰國名將田單:田單一即墨,掃地如旋風、曾用智謀擊敗名將樂毅
    中國歷史著名武將100名,5/100——田單。前言:春秋戰國時期,也是名將輩出的時代。在當時的齊國有這樣一位名將,他軍事能力超凡,智謀超群,大局觀遠超常人。曾反敗為勝挽救齊國,施計不費一兵一卒擊敗樂毅,最終復國成功。他就是戰國名將——田單。
  • 田單 (齊國名將)
    田單 (齊國名將) 田單( dān),媯姓,田氏,名單,臨淄(今山東臨淄市)人。戰國時期齊國名將,齊國遠房宗室。 初任市掾,管理臨淄市場秩序。樂毅率領五國軍隊,攻打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失地七十餘城,拜為相國,封為安平君。
  • 戰國七雄,齊國與燕國關係?齊國兩次攻佔燕國,田單火牛陣
    導語:戰國七雄,齊國與燕國關係?齊國兩次暴打燕國,樂毅五國伐齊成功復仇,田單火牛陣戰國七雄中,燕國是最弱小國家之一,並且地處於東北邊陲與中原諸國軍事交流比較少,但是燕國與齊國是鄰國,齊國強大後先後兩次攻打燕國,而燕國趁齊國衰落後聯合五國伐齊,最終給齊國致命一擊。
  • 田單是戰國時期齊國名將,卻為何在人生巔峰時期命懸一線?
    田單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名將,他在齊國遭受燕國進攻,面臨危亡之際,率領齊國殘軍堅守城池,又用火牛陣大破燕軍,從燕國手中收復齊國失地七十餘城。
  • 齊國名將田單:巧布「火牛陣」大破燕軍
    齊國名將田單:巧布「火牛陣」大破燕軍時間:2016-09-08 12:1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齊國名將田單:巧布火牛陣大破燕軍 田單是戰國時期齊國的著名軍事家。田氏代齊以後,齊國實力日漸雄厚。
  • 西班牙鬥牛太小兒科了,田單「火牛陣」扭轉乾坤,才是最牛X的
    不過早在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80年,被逼到即將亡國的齊國在戰國名將田單的組織下,匯聚了千頭牛,尾巴上捆了帶火的葦束衝入敵陣,將騎劫率領的燕軍殺了個片甲不留,這便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著名的「火牛陣」!然而此次戰役不僅僅只有火牛陣,還有個更為重大的意義,接下來享晨一一為你抽絲剝繭。
  • 田單巧用「火牛陣」,守城拒敵定乾坤
    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大國之間矛盾不斷,彼此互相討伐,在這些大國之間也有許多小國夾在眾多大國之間苟延殘喘,在這段歷史上,曾經有兩個國家被五個國家一起聯手痛擊過,分別是齊國跟秦國,這兩國本來就是強國,被其他國家針對也是意料之中的,但是秦國被五國聯軍痛擊了五次,齊國更是被樂毅帶領的五國聯軍打的差點滅國
  • 戰國大事記——田單復國與火牛陣
    田單是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齊湣王的時候,他曾在齊國古都臨淄當過一個小官。那個時候他沒有什麼名氣,但是他辦事非常的認真,做事很有條理,受到了當地人的敬重。公元前284年。燕國派遣名將樂毅聯和趙,魏,韓等國的兵力,打敗了齊國。
  • 田單以火牛陣擊退燕軍,收復齊國失地,趙奢卻說:你根本不懂用兵
    戰國時期,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時代。這個令人嚮往,指的不是這個時代的制度,而是這個時代的氛圍,思想大碰撞的氛圍。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氛圍,才催生出了一大批的人才,文有蘇秦,張儀,武有白起,李牧。而本文要講的就是戰國時代著名的人物,田單。
  • 戰國四大名將怎麼選的,為何被秦趙瓜分,原來出自一本兒童啟蒙書
    先不說戰國四大名將,如果把戰國時期的十大名將羅列出來,我相信是這十人,分別是:孫臏、吳起、白起、李牧、王翦、廉頗、匡章、樂毅、趙奢、田單。先用排除法來說明為什麼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人是戰國四大名將。
  • 田單:奇人奇事奇文 挽狂瀾於既倒的火牛陣(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一奇人」就是戰國時期齊國名將田單,「一奇事」就是著名的「火牛陣」,「一篇奇文」就是《史記·田單列傳》。2中學歷史要求背誦戰國七雄,各地各個時期都有各自的記憶方法,大嘴比較喜歡其中一個記憶法:韓趙魏楚燕齊秦,諧音是「喊趙薇出演齊秦」,好記。更重要的是,這個次序是按照各國滅亡的先後順序來排列的。
  • 田單兩次使用反間計,效果截然不同,以一己之力讓齊國起死回生
    田單,戰國十大名將之一,這位英雄的出現有些意外。田單原本是個小官,如果不是五國伐齊,他也沒有出名的機會。公元285年,秦、趙、韓、魏、燕五國聯合進攻齊國。秦將蒙騖(wù)打頭陣,吸引齊軍主力。此時,齊國74座城池將近98%的城池均已落入樂毅聯軍之手,僅剩莒城和即墨仍在堅守,而齊國都城臨淄已岌岌可危,此時田單正在臨淄城內,準備逃到即墨去。在逃往即墨的途中,百姓們發現田單有謀略,紛紛推舉他為領袖,而齊湣王則是在狼狽出逃莒城的路上被楚將所殺,齊國此刻國君被害,國土幾近完全喪失,已到了瀕臨滅亡的邊緣。此時,樂毅帶領聯軍向即墨進發。
  • 戰國名將篇丨田單絕地反擊,離間計逼走樂毅,火牛陣大敗燕軍
    春秋戰國時期,統帥們若光靠蠻力,還不夠解決領土問題。戰馬蕭蕭,旌旗獵獵,經過長期的格鬥廝殺,在一場場人肉相搏中,摸索總結出不少兵法奇招。齊國的將領田單,乃反間計使用第一人,並最終大獲全勝,將齊國失地七十餘城收復,從此在齊國威望大振。
  • 基層幹部的逆襲:戰國城管田單如何幫助大齊復國
    戰國時名將田單在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回答。一、蝸居與蓄力:田單的卑微出身田單生活在戰國末期的齊國。田單的姓氏與齊國王族田氏系出同源,但到了田單之時,已經遠到不能再遠。田單只能靠著僅存的細若遊絲的親緣關係,勉強在齊國首都臨淄生存下來。
  • 唐代追封名將六十四人,六位戰國名將上榜,你都知道嗎?
    當時武廟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張良為副祀,包含張良在內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到了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對於唐朝追封的古代名將六十四人,有不少來自於戰國時期。就戰國時期來說,共有齊將孫臏、趙信平君廉頗、秦將王翦、安平君田單,趙馬服君趙奢、大將軍武安君李牧這六位名將上榜,位列唐代追封的名將六十四人之中。
  • 來思考個有趣的問題,發明火牛陣的田單到底是怎麼想到用牛的?
    田單和他發明的火牛陣大家肯定是相當熟悉。前279年「即墨之戰」,田單創造性地運用這一陣法,「震驚」了當面燕軍,使其陷入混亂並大敗,齊國也以此戰勝利為轉折點,最終實現復國。▲名將田單作為軍事愛好者,我們固然要為田單的創意喝彩,但筆者也曾突發奇想,作為這一戰真正的亮點,田單到底是怎麼想出來這種戰術創意的?這種靈感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