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齊國與燕國關係?齊國兩次攻佔燕國,田單火牛陣

2021-01-08 資深人士說文史

導語:戰國七雄,齊國與燕國關係?齊國兩次暴打燕國,樂毅五國伐齊成功復仇,田單火牛陣

戰國七雄中,燕國是最弱小國家之一,並且地處於東北邊陲與中原諸國軍事交流比較少,但是燕國與齊國是鄰國,齊國強大後先後兩次攻打燕國,而燕國趁齊國衰落後聯合五國伐齊,最終給齊國致命一擊。

筆者認為,齊國和燕國關係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齊國暴打燕國,燕國處於防禦階段,齊國攻佔燕國,樂毅攻打齊國報仇雪恨。

齊國攻打燕國,燕國處於戰略防禦階段,燕國地處東北邊陲,其統治者乘少數民族北移之機,通過對外兼併戰爭奪取了不少領土,成為戰國七雄之一,但是相對於齊國來說,燕國還是十分弱小的。齊國強大後,燕國經常遭遇齊國軍事進攻,在戰國初期,齊國攻打燕國,奪取桑丘,三晉救燕;後來燕國又在林營打敗過齊國;當燕文公死後,齊國趁著燕國國喪期間,攻打燕國奪取十座城池。雖然燕齊兩國不斷交兵,但是為了共同利益,也曾有過一些聯合行動,燕國曾參加齊國組織的五國攻秦活動。

齊國攻佔燕國,燕國每到內亂時期,齊國就趁火打劫,燕王噲死後,燕國權臣掌權,導致燕國大亂,齊宣王派兵大舉進攻燕國,佔領了燕國都城,開始在燕國進行殘暴統治,這也激起了燕國對齊國的巨大仇恨

樂毅攻打齊國,燕國復國,燕昭王時期,燕國開始招賢納士,國力逐漸增強,但燕國一直沒有忘記齊國的仇恨,一直找機會進攻齊國。燕國除了發展經濟,增強軍事實力外,還積極利用外交手段削弱齊國;燕昭王派蘇秦入齊,勸說齊國不要攻打燕國而攻打宋國。

《戰國策》記載「與其得百裡於燕,不如得十裡於宋」「惡齊、趙之交,以便燕王之大事」

燕王忍辱負重,為了讓齊國上套,燕國把質子送到齊國,與齊國一起攻打宋國,當攻打宋國時,趙國必將支援宋國,這時齊國與趙國交惡,蘇秦的目的就是讓齊趙兩國交兵,以削弱齊國實力,還可以離散齊、秦聯盟,使得周邊大國都開始怨恨齊國,達到孤立齊國的目的。

當看到齊國果然上當被孤立後,燕王派樂毅將軍與秦國、楚國、三晉合謀伐齊,這就是著名的五國伐齊,此次戰役徹底打垮了齊國,從此齊國一蹶不振,失去去秦國爭奪天下的實力。

齊國與燕國的故事還沒有結束,燕昭王去世後,燕惠王即位,齊國田單利用燕惠王與樂毅不和的關係,離間燕國君臣矛盾,使得樂毅失去燕軍統帥的位置;而田單趁機擺火牛陣,突襲燕軍,收復七十餘城池。當燕惠王去世後,齊國又聯合秦國、韓國、趙國四國聯合伐燕,燕國向楚國求救,使得四國撤兵;燕國、齊國經過多次反覆折騰後,兩國實力都大為削弱。

參考文獻:《戰國策》、《左傳》等

相關焦點

  • 田單擊敗燕國,恢復齊國,為何沒有位列「戰國四大名將」呢?
    田單為除掉最難對付的敵手樂毅,又派人入燕行離間計,詐稱樂毅名為攻齊,實欲稱王齊國,故意緩攻即墨,若燕國另派主將,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本就埋怨樂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計,派騎劫取代樂毅。在此背景下,田單堅守即墨,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失地七十餘城,拜為相國,封為安平君。那麼,問題來了,田單擊敗燕國,恢復齊國,為何沒有位列戰國四大名將?
  • 田單以火牛陣擊退燕軍,收復齊國失地,趙奢卻說:你根本不懂用兵
    田單此人,之所以如此出名,僅靠一場戰役,那就是田單復國。眾所周知,戰國時代有七個最強大的國家,人稱「戰國七雄」。戰國七雄分別是:秦、趙、楚、韓、魏、齊、燕。其中,秦國又是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存在。旁邊的齊王看見燕國的這種情況,決定趁火打劫,以援助燕國為由,攻佔了燕國不少的土地。後來,燕昭王即位,對齊國的這種行為十分不滿。於是,就有了覆滅齊國的想法。然而,齊國本來就是強國,燕國沒有經歷內亂之前都不是對手,更別說現在了。於是,燕昭王選擇了等待。
  • 戰國時期,齊國田單的火牛陣很厲害,燕軍怎麼才能破解呢?
    破解火牛陣的方法有很多,有人說挖壕溝或陷阱,有人說用火箭長矛,其實這都是紙上談兵,不符合當時戰場實際。我們先看一下什麼是火牛陣。陣法:火牛陣;交戰雙方將領:齊國的田單與燕國的騎劫;交戰地點:齊國即墨(今山東即墨牛齊埠鄉);戰爭的起因是燕國的將領騎劫率軍攻打齊國的即墨城,田單屬於守方。
  • 從田單復國到齊國滅亡有58年,為何齊國在戰國晚期毫無存在感
    即使到了戰國時期,田齊取代了姜齊,齊國仍然是戰國七雄中強盛的國家,論國力,齊國可以在戰國七雄中排名前三,戰國第一個強大的國家是魏國,魏國就是被齊國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打敗,從此國力衰弱走向沒落的。事實上,齊國在戰國前期和中期,完全是有能力和實力與秦國爭霸的諸侯國,齊湣王與秦昭襄王時期,齊國與秦國曾經互相約定稱定,這是戰國七雄中唯一一次稱帝,雖然後來又取消了,但無疑暴露了齊國想與秦國爭霸天下的野心,同時,野心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上的,沒有實力的野心是空洞的,而齊國無疑是有實力的。
  • 田單 (齊國名將)
    田單 (齊國名將) 田單( dān),媯姓,田氏,名單,臨淄(今山東臨淄市)人。戰國時期齊國名將,齊國遠房宗室。 初任市掾,管理臨淄市場秩序。樂毅率領五國軍隊,攻打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失地七十餘城,拜為相國,封為安平君。
  • 同樣是被齊國消滅,為何燕國能復國,宋國卻沒能復國呢?
    為此,在齊國消滅宋國之後,燕昭王派遣樂毅率領大軍,並聯合秦國、魏國、韓國、趙國發起了五國伐齊。通過五國伐齊,齊國遭到重創,雖然有田單成功復國,卻還是走向了衰落,乃至於在戰國後期失去了存在感。值得注意的是,在五國伐齊後,被齊國消滅的宋國,卻沒能成功復國。那麼,問題來了,戰國中期,齊國消滅燕國、宋國後,為何之後燕國能復國,宋國卻沒能復國呢?
  • 田單兩次使用反間計,效果截然不同,以一己之力讓齊國起死回生
    田單,戰國十大名將之一,這位英雄的出現有些意外。田單原本是個小官,如果不是五國伐齊,他也沒有出名的機會。公元285年,秦、趙、韓、魏、燕五國聯合進攻齊國。秦將蒙騖(wù)打頭陣,吸引齊軍主力。樂毅樂毅圍困即墨的時候,田單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想方設法離間樂毅和燕昭王的關係。田單派人造謠說樂毅佔領臨淄如此容易,現在小小的即墨城又何足掛齒?
  • 被困5年的齊國田單,是怎樣用反間計火牛陣打敗楚軍復國的?
    被困5年的齊國田單,是怎樣用反間計火牛陣打敗楚軍復國的?許多當代的歷史類著作中,在講田單時老說他起點很低,實際上他起點很高的,他是齊國都城臨淄的市政官員,還是齊國的王室成員,但在族譜上有些疏遠,類似於遠方親戚。
  • 戰國時期,燕國的強盛,為何只維持了燕昭王一世?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子,但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個諸侯國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
  • 戰國故事,絕地反擊,齊國是怎樣只剩兩城的情況下成功反殺燕國的
    首先介紹一下故事背景,燕國地處邊塞,是戰國七雄裡面實力偏弱的,但是燕國是大名鼎鼎的召公奭後代,爵位很高。但是爵位高畢竟不能當飯吃,下面的齊國是太公望姜尚的封地,那爵位也是不低,都是侯爵。燕國雖然地盤大,但是周圍少數民族林立,按理說大家應該多照顧這個小兄弟,但是事實上在利益土地面前人往往都失去了理智。
  • 西班牙鬥牛太小兒科了,田單「火牛陣」扭轉乾坤,才是最牛X的
    不過早在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80年,被逼到即將亡國的齊國在戰國名將田單的組織下,匯聚了千頭牛,尾巴上捆了帶火的葦束衝入敵陣,將騎劫率領的燕軍殺了個片甲不留,這便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著名的「火牛陣」!然而此次戰役不僅僅只有火牛陣,還有個更為重大的意義,接下來享晨一一為你抽絲剝繭。
  • 齊國名將田單:巧布「火牛陣」大破燕軍
    齊國名將田單:巧布「火牛陣」大破燕軍時間:2016-09-08 12:1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齊國名將田單:巧布火牛陣大破燕軍 田單是戰國時期齊國的著名軍事家。田氏代齊以後,齊國實力日漸雄厚。
  • 戰國時期齊國名將田單,以火牛陣法攻破敵軍,官至宰相
    田單是戰國時期齊國的一個臨危受命的將軍,他的成就完全取決於一場救國於危難之間的戰爭。當時的齊國可以說是除了秦國以外最為強大的國家,甚至許多本來打算投誠於秦的國家看到齊的強大轉而投向了齊國。因此許多國家都十分的懼怕這個已經起來的齊國。當時齊國於燕國還有深仇大恨,於是燕國便帶著仇恨拉攏了其他當時並不強大的幾個國家想要一同滅掉這個對自己威脅巨大的齊國。
  • 一己之力復齊國——田單
    這期我們為您介紹的是一代名相——田單。田單,臨淄人,今山東臨淄人。戰國時期齊國名將、相國,封安平君。田單最大的功績,就是靠一己之力光復了齊國。話說田氏代齊後,齊威王、齊宣王是兩位比較賢明的國君,他們招賢納士,將國家治理的很強盛,位列戰國七雄之首。可是到了齊湣王時,就大不一樣了。齊湣王貪婪暴虐,驕橫殘忍,他倚仗國力強盛,一心要廢天子,自己稱帝。
  • 田單巧用「火牛陣」,守城拒敵定乾坤
    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大國之間矛盾不斷,彼此互相討伐,在這些大國之間也有許多小國夾在眾多大國之間苟延殘喘,在這段歷史上,曾經有兩個國家被五個國家一起聯手痛擊過,分別是齊國跟秦國,這兩國本來就是強國,被其他國家針對也是意料之中的,但是秦國被五國聯軍痛擊了五次,齊國更是被樂毅帶領的五國聯軍打的差點滅國
  • 七岌山與田單火牛陣
    七岌山、嶽石村與田單火牛陣《田單火牛陣破燕》是《史記.田單列傳》裡的最精彩的故事。公元前285年,燕昭王派樂毅統率五國大軍,大舉進攻齊國。聯軍在濟水西岸大敗齊軍。      這時齊國只剩下莒城和即墨兩地未被攻下。齊王逃往莒城,並向楚國求救。楚頃襄王派大將淖齒帶兵二十萬救齊。
  • 連失七十二城,被圍困三年,田單絕處逢生用火牛陣,終復齊國
    國派蘇秦在齊國做了17年的臥底,最終掏空了齊國國庫,加上這驕橫跋扈的齊湣王,齊國一片混亂。於是,燕昭王趁機聯合了其他五國,拜樂毅為大將軍,率領幾十萬聯軍一起攻打齊國,齊國一下子失去了七十多座城池,只剩下莒城和即墨兩座城池還在拼死掙扎,堅決不降,愣是生生抵抗這幾十萬聯軍三年之久。
  • 樂毅豪奪齊國70餘城,田單反擊復國,趙奢懟田單:不懂兵法見識低
    戰國時期名將輩出,吳起、孫臏、樂毅、趙奢、白起、李牧、田單、王翦等等。這些英雄人物在歷史舞臺上,演繹出一幅幅壯志激昂的戰爭畫卷,為後人留下了許多經典戰例,如孫臏圍魏救趙、樂毅豪奪齊國70餘城,田單的「火牛陣」,在今天已經是膾炙人口。這些名將哪個更厲害,也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就拿同時期有交集的田單、樂毅、趙奢來說,誰更厲害一點呢,這裡我們不妨一起來探討下!
  • 戰國霸主險被滅國,田單火牛陣奪回七十餘座城池復國
    燕王與樂毅計劃攻打齊國。樂毅約秦、魏、韓、趙、楚之兵以伐齊。齊國舉全國之力抵擋,敗於濟西! 這個時候,齊國的大部分疆土都歸入了燕國,最後只剩了莒城(今山東莒縣)和即墨(今山東平度縣東南)。樂毅派兵進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出去抵抗,結果死了。城裡有一個齊王的遠房親戚,叫田單,他帶過兵,於是大家就公推他做將軍,帶領大家守城,守城的士氣一下旺盛起來了。 樂毅把莒城和即墨圍困了三年,沒有攻下來。後來田單使用離間計燕王將主將樂毅撤下換成騎劫。
  • 戰國七雄地圖,值得收藏!
    戰國七雄之燕國。燕國是七雄裡最沒存在感的國家。在長達三百多年的春秋時期,燕國孤懸在北,和中原只有一次接觸,還是向齊桓公求救。等到了戰國,直到中期,燕國才再度登場,而且,還是以鬧出禪讓笑話、被齊國完全佔領的悲劇面貌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