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一個被人為誤讀千年的勵志雞湯

2021-01-11 快科技

臥薪嘗膽這個故事在中國,人盡皆知。後人甚至對勾踐有「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正面評價。可歷史的真相的確是這樣麼?

臥薪嘗膽說的是春秋時期,吳越大戰,越國戰敗。越王勾踐在吳國受盡種屈辱,臥薪嘗膽,回國後勵精圖治,最終帶領越國戰勝吳國,完成復國大業的故事。

這個故事在中國,人盡皆知,後人甚至對其有「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正面評價。


臥薪嘗膽出自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後演變為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雪恥圖強,最後果真可以苦盡甘來

可歷史的真相的確是這樣麼?

1、誰挑起了戰爭?

要明白,當年的吳越戰爭是越國挑起的。越國乘吳國進攻楚國之時,發兵偷襲吳國。吳王闔閭震怒,遂率兵反擊,不幸死於戰場。

後來闔閭的兒子夫差繼位,誓報父仇,繼而才有「夫椒之戰」,吳國大敗越國。

勾踐看大勢已去,本來想拔劍自刎。被範蠡一頓勸慰,決心苟全性命,以圖他日復國,而最終主動要求成為夫差的人質,以保證越國不被吞併。

這件事情,於情於理,於道義,吳國都沒有問題。吳國算是自衛反擊,越國那叫咎由自取。

2、臥薪嘗膽真的好嗎?

勾踐入吳國為質後,就開始了「臥薪嘗膽」的生活(司馬遷史記中只說了嘗膽,臥薪可能是後人杜撰的)。說白了就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讓自己不要忘記滅國的恥辱。

側面可以看出,當年夫差給勾踐的待遇還沒有那麼不人道,甚至還可能是相對優越的。否則勾踐不用刻意「臥薪嘗膽」來提醒自己。

就這樣一步一步,費盡心機,在夫差面前裝孫子裝了十多年(甚至還主動吃了夫差的大便),終於得到夫差的同情和憐憫,將其遣送回國。

勾踐表示,願意對夫差稱臣,感激夫差的不殺之恩,而越國卻在範蠡和文種兩位賢臣的幫助下,逐漸積蓄力量。

最終越國再次乘著吳國出兵中原,與晉國爭霸的機會,不宣而戰,偷襲吳國。夫差震怒,千裡回援,被勾踐的越國軍隊以逸待勞,打得大敗。從此,吳國覆滅。


夫差,姬姓,吳氏,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闔閭之子

3、故事到這裡完了嗎?

很多人以為故事到這兒就完了。其實沒有,到這裡只是講了一半而已。

要知道,一個人能隱藏自己內心的想法,處心積慮地把自己的敵人當親爹一樣侍奉,十餘年不曾讓人看出來,這演技絕非奧斯卡影帝所能比擬。當他的「裝X大業」完成後,經過長時間心理變態發育,真實的勾踐,可能連他自己都忘了。

雖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因為一件事記恨一個人十多年,真的是中國崇尚的君子所為麼?事實上現實中我們所認同的君子都是有仇當場報的。事兒過了還記仇,那是徹徹底底的小人。

雖然這未必能套用在復國大業的行為上,但能間接說明人性在極地反擊的時侯,他的手段是否仁義已經不太重要了。

內心陰暗,行徑卑劣的勾踐,褪去外面那層偽善的羊皮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屠戮當年的有功之臣。

範蠡算是極聰明的,一早就看出勾踐其人絕非善類。只能共患難,不可同富貴,所以越國復國之時,便提前開溜了,後來在齊國做生意,這就是著名的陶朱公。

範蠡走的時候也勸過文種,文種不聽,果然最終被勾踐殺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歷史往復,不過如此。


範蠡,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

4、成王敗寇與婦人之仁

夫差算是被後人認為「婦人之仁」的典型案例之一。雖然中國人古語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在吳越爭霸這個故事中的人物卻難逃成王敗寇的命運。後世的大多數人都認為夫差是個「婦人之仁」的昏君,而勾踐則是「臥薪嘗膽」的聖主。

如果將整段歷史連在一起,勾踐贏了戰爭,卻輸了人性,越國亦未能長存。人們褒揚此道,很大程度上,是刻意截取的歷史片段,所造就的結果。

相關焦點

  • 臥薪嘗膽:一個流傳千古的勵志故事,卻被證實是虛構
    春秋吳越爭霸,打了敗仗的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雪恥滅吳。作為一個流傳千古的勵志故事,臥薪嘗膽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奮發向上,所謂「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四個字告訴世人,只要胸有大志,那麼身處逆境也可成功。 然而,歷史上真有「臥薪嘗膽」這回事嗎?
  • 「臥薪嘗膽」的真相:一場上千年的誤會衍變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光有「嘗膽」而沒有「臥薪」,這種忍辱負重發憤圖強的精神,似乎就要打一個折扣了。戈是古代一種兵器,勾踐枕著戈,倒很符合一個要復國的君王的氣質。但也沒說是臥在乾柴上。
  • 蒲松齡撰寫的一副對聯勝過無數勵志書籍和心靈雞湯
    現在世面上各種勵志書籍浩如煙海,網絡上形形色色的心靈雞湯也常讓人目不暇接,這些勵志書籍和心靈雞湯都希望能夠為處於奮鬥、迷茫、掙扎、困惑中的人們提供指導和幫助。三百多前,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曾經撰寫過一副對聯,並在銅製壓尺上刻下了這副對聯,用來激勵自己發奮讀書和創作,對聯的內容是這樣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 還是寫點勵志的雞湯文
    她說,你寫這方面的文章不是特長,有關資料佔有的也不全面,還是再寫寫心靈雞湯吧。今年一口氣寫了60多篇心靈雞湯文,感覺自己有些枯竭了。寫什麼樣的雞湯呢?忽然想起那位捐贈了北京協和醫院,從未來過北京的美國富豪老洛克菲勒,再讀讀他寫的《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找些寫作雞湯文的靈感。洛克菲勒白手起家,在爭議中成為富豪。早年吝嗇,晚年做慈善,這可能受美式心靈雞湯的影響。他的勵志思想對今天的我們仍有借鑑意義。
  • 越王勾踐是否真的有過臥薪嘗膽?
    明代胡寄垣有一勵志輓聯,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一輓聯共用了兩個典故,上聯引用項羽破釜沉舟之典故,下來引用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對於項羽是否有沒有破釜沉舟過這裡暫且不論,小編主要講述一下越王勾踐是否真的有過臥薪嘗膽這回事。
  • 對於雞湯勵志文章,你怎麼看?
    你喜歡雞湯勵志類的文章嗎?那雞湯要不要讀,我的回答是「一定要的」,為什麼,你想一個人有時候思前顧後都沒想清楚的問題,是不是因為一句話別人的一句話就醍醐灌頂,這個道理是差不多的,它能夠讓你發現你沒看到的另一方面。當一個人讀書,能夠辯證地看到雞湯勵志文與其他類書籍時,這樣的人一定擁有更健全的思想高度。對於雞湯文,你有哪些看法呢?
  • 心靈雞湯與勵志文有何不同?怎麼從中獲取自己營養……
    隨著移動互聯的普及率加速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也愈來愈快,同時人們的工作壓力,以及情感方面的的困擾越來越多,在年輕人當中婚姻、戀愛帶來的情感困惑佔據主要因素,競爭和工作壓力居次,這就產生了一種文體叫「雞湯文」。
  • 40張姓氏微信頭像:搭配勵志雞湯,告別人生陰霾!
    娜娜一直很喜歡看心靈雞湯,因為當我失意的時候,它總是能帶我走出陰霾,這就是我喜歡看勵志語錄的原因。都說喜歡看勵志短句的人,要麼缺乏安全感,要麼年齡50朝上,雖然有點過,也不無道理,當然這中間還有很多失意的年輕人,也是很大的受眾群體。
  • 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要做勵志語錄,每天發布心靈雞湯?毒雞湯?
    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要做勵志語錄,每天發布心靈雞湯??毒雞湯?我想說,我發布的是我想要給自己傳達的,激勵自己順帶分享給大家!有人說雞湯害人,實際上錯就錯在信他們的人,覺得有了信念就能成功,但是從來不付出行動。傑弗遜說:「點燃蠟燭照亮他人者.也不會給自己帶來黑暗.要我說,我就像打火機,偶爾點燃你心中引火線!
  • 誤讀千年的《楓橋夜泊》
    蘇州之行,偷半日清閒,受張繼之邀,循千年鐘聲,首訪寒山寺。從古城中心出發,坐車約十多分鐘,七八公裡路。「姑蘇城外」已然移至「城內」。不是周末節假日,遊人不多。下了車,沿著一條寬敞水泥路進入,一邊攤點小吃,一邊黛瓦白牆,牆上是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詩篇。路盡頭,便是寺廟入口處。杏黃牆面,白底綠字,「寒山寺」三個正楷大字,躍入眼帘。
  • 心靈雞湯經典語錄勵志 心靈雞湯正能量短文唯美句子
    心靈雞湯經典語錄勵志 心靈雞湯正能量短文唯美句子(一)  1.看似不起波瀾的日復一日,會突然在某一天讓人看到堅持的意義。
  • 「一枝紅杏出牆來」年年入選課本,卻被誤讀千年,真正意義無人知
    「一枝紅杏出牆來」年年入選課本,卻被誤讀千年,真正意義無人知前言:在古代的時期裡,出現了很多的詩人,他們所塑造出來的詩句,總是會被我們現代人進行著學習,但是很多的句子都被現代人進行著惡搞當初是江南二月時期,正是一個好季節,詩人來到了莊院門前,輕輕地去敲門卻無人回應,再次的敲門,還是無聲無息。就此,詩人也想著,或許就是這家人不忍心的去踩踏地上的青苔,所以才閉門謝客的吧。
  • 聽完尼克·胡哲的演講 我認真思考了勵志和雞湯的區別
    在如此巨大的人生傷痛面前,他泰然自若,並將他的人生經歷融入了他的畢生事業——勵志演講——之中。美國雜誌《Ebony》在2002年12月刊登了一篇討論「為什麼勵志生意正在蓬勃發展」的文章,文中指出勵志生意已經成為一項價值連城的生意,它不僅吸引了職業演講者,連奧普拉·溫佛瑞、老虎·伍茲這樣的超級名人也趨之若鶩。「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非常簡單。
  • 眾所周知,巫哲寫的是高考勵志雞湯文,《撒野》更是讀書與夢並行
    大家看過巫哲不少作品吧,《撒野》、《一個鋼鏰兒》、《輕狂》、《囂張》……這些都是不少女孩的白月光。白月光哪是那麼好當的,不是說文好看就可以了,能稱白月光的小說是能讓我們刻骨銘心的,能從一遍遍看書中找到力量支撐的。
  • 同是勵志雞湯文,有人看了逆襲,有了更加不安,差距就在這3點
    從這些高贊回答帖中不難發現,其回答大多慷慨激昂、心潮澎湃、觸及心靈,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雞湯文。比如說「柴火捆成大樹也不是棟梁」、「打鐵還需自身硬」、「你的對手從來都只有你自己」等等。雞湯文流行已經多年,如果要追溯歷史,可能要追到我們小時候看的名人名言,再之後是成功大師,後來就發展成網友根據真實或者杜撰的故事進行總結升華。其共同點,就是看上去都很有道理,非常勵志。
  • 老闆在微信群發勵志雞湯文章,被員工怒懟,眾人直呼:太解氣了
    相信大家也見過老闆或多或少地在群裡發過那種勵志的雞湯文章吧!無非是讓員工更加努力,然後對於現在的工作不要過多的抱怨之類的。很多員工也是選擇了阿諛奉承,表示贊同,不過長期以往有許多員工對於公司的待遇本來就有很大的意見,看著這種毫無營養的雞湯也就更加反感了。
  • 故事《臥薪嘗膽》陳道明是好的「歷史劇」
    值得一提的是,《臥薪嘗膽》與陳寶國和劉松仁分別出現在《越王勾踐》和《爭霸傳奇》中的同時廣播了《臥薪嘗膽》。因此吳楚和臥薪嘗膽的故事很有代表性。《臥薪嘗膽》講述了中國在現代電視媒體中為老百姓所熟悉的經典故事,這個典故被稱為中國千年文明史中的經典,否中國人未知,這個典故在中國的歷史上也留下了寶貴。英雄的故事一直是文學作品中一個重要的表現領域。
  • 男足請準備20年時間臥薪嘗膽
    前者花大把的票子四處找面子,後者則重新臥薪嘗膽,勵志10年或20年,打破舊有框框,從小到大培養梯隊人材,十年一劍,否極泰來,終成正果。如此,男足才能不靠別人的臉色,才能遇佛殺佛,遇剛則強!!
  • 鋼琴家趙曉生:貝多芬被誤讀 《月光》不是為愛而奏
    以《C小調鋼琴大奏鳴曲(悲愴)》為例,趙曉生撕下了貝多芬的勵志標籤,從種種現代人對貝多芬的誤讀入手,還原了一個壓抑、柔弱、充滿血肉的貝多芬。而其中比較著名的也是被誤讀最嚴重的有四首:《C小調鋼琴奏鳴曲(月光)》《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黎明)》《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每一個上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人都有印象,《小學語文課本》第七冊裡有一篇課文,講述了在萊茵河邊閒逛的貝多芬為一個買不起演奏會門票的盲女演奏《月光》的故事,溫情動人,也讓無數人記住了這首曲子。
  • 句句充滿正能量的心靈雞湯經典勵志語錄
    1.每一個人,有自己想去的未來,那就上路,過程或許迷茫,結局依然精彩。2.有些事,不說的話自己又覺得憋屈,說了的話又怕被人說矯情,其實這就是內心不夠強大的表現,所以無法做到將壞情緒自我消化,也無法做到心無旁騖不畏人言。只願你我都能早日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好抵禦未來那些未知的風雨。3.過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負,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