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佛在哪裡?

2021-02-08 草香廬

我們學佛,首先應該知道什麼是佛,佛在哪裡。如果我們不知道什麼是佛,不知道佛在什麼地方,那我們說歸依佛,歸到何處?依在何方呢?豈不成了一句空話?這還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是成了佛的人,他知道佛在什麼地方,他說他也只是佛的一個化身而已,他的作用只是告訴我們怎樣認識真佛,他是導師。

釋迦牟尼佛講了很多很多,說佛有三身,即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可是我們還是很難弄懂。我們只好都攀上釋迦牟尼佛了,我們說,俺聽不懂,反正俺就跟定您了,俺就歸依您了。釋迦牟尼也是哭笑不得:可憐的孩子,智商太低了,沒辦法,也只好這麼著了,先跟我走吧,慢慢地我再給你開示。

後來釋迦牟尼要涅槃了,我們都哭得死去活來,說佛呀!您不能走,您走了我們上哪尋找佛呀?釋迦牟尼苦笑一下,我不走又如何?只要這個色殼子放在這個世間,你們就把心都寄在我這個色殼子上,哪年哪月能回頭認識真佛呢?我再繼續住世也沒有多少意義,能聽懂我說話的都度完了,暫時聽不懂的可以讀我留下的經典。

釋迦牟尼去意已決,我們也只好認了。於是讀經典,從字縫裡找佛的影子,把頭都讀大了,還是找不到佛。就這樣,我們讀著經死去,然後轉生再來,還讀經,再對照著那畫像找佛,還是不得要領。就這樣,我們找了許多生、許多世,好在我們一直在找,從古印度投生到中國,就一直沒間斷地找。

終於有一天,我們和韋刺史他們一起,去見了六祖惠能大師,六祖大師為我們傳授了三歸依,其實我們生生世世已經歸依過無數次了,只是一直不得要領而已。六祖大師他不識字,可他是古佛再來,他不讀經也知道佛是怎麼回事。他給我們舉行完了形式上歸依程序後,對我們講:善知識!六祖很平實,忒謙虛,他給我們講課,卻稱我們為善知識,我們聽了真是慚愧死了。

六祖說:善知識!你們已經是三寶弟子了,現在都把心收好看好,我給你們講講一體三身自性佛,讓你們知道三身佛到底是怎麼回事,自悟自性。現在跟我一塊念: 

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

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

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我們跟六祖一起念完了以上三句話,六祖給我們開示道:善知識呀,我們這個娘生的血肉之軀,只是我們暫時居住的房子,這個不可靠。我們要歸屬依靠的三身佛,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不在別處,都在自性中,世間所有的人都本具現成,只因為自心迷了,不見內在真性,生生世世都在外邊尋找三身佛,卻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你們用心聽著,我來告訴你們,如何從自身中,見自性之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邊得來。

什麼叫做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皆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其實這些善惡諸法在自性中顯現,是幻境,沒有實質,如天常清,如日月常明,只因為浮雲覆蓋,才生出明暗,上明下暗,忽然遇風吹雲散,上下都明朗了,萬象都顯現出來。世人性常浮遊,就像天上的雲。

善知識呀!智如日,慧如月,智慧本來就在那裡,朗朗常明,你把外邊幻化的境相當真了,執著了,這種分別執著的妄念覆蓋了自性,所以不得明朗。若你遇上大善知識,善知識給你點撥,你聽明白了,知道這個真相了,於是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也是這個樣子,這就叫做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呀!你自心歸依自性,返本歸元,這是歸依真佛。怎麼叫自歸依呢?那就是除卻自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其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這就是自歸依。常懷謙下心,普敬一切,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這就是自歸依。

什麼是圓滿報身佛呢?打個比方說吧,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過去的一切都過去了,了不可得,你想留也留不住,就不必惦記了,一心面對未來,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看起來好像不是一個東西,其實都是由空性妄現的概念,本性是沒兩樣的,無二的,這無二之性,就叫實性。你安住於實性中,不染善惡,這就叫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之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之善,得恆河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這就是報身。

什麼是千百億化身呢?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就起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痴化為下方。自性千變萬化,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一念向善,智慧即生,這就叫自性化身佛。善知識呀,歸納起來講,法身是本具的,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又起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是歸依對象。只要悟了自性三身,就認識了自性佛。

經六祖惠能大師這麼一講呀,我們這下總算聽明白了。敢情這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不是三個不同的東西呀,原來這三身佛都在自己這裡呀,真可憐俺天上天下千生萬世地找得這麼苦!學了那麼多概念,記了那麼多名相,這一下子就都激活了,沒有矛盾。

法身無一物,甚至連一個法身的概念也沒有,但法身有作用。法身一起作用,一生概念,一起觀照,一得受用,當下就是報身。報身再起思量,再起分別,再生取捨,再現無量現象,這就是化身了。

這有點像性、心、念的關係,性非有非無,了無覓處。性一起用,即為心。心再一動,便產生無量念頭,這就是念。正所謂起心動念,起者為心,動者為念,起心動念的本體那就叫性。事實上性、心、念是一體不二更不三的。通過觀察紛飛的念頭而觀心,通過觀心而悟性。這就叫明心見性,明了心,見了性的人,當然就知道了三身佛是怎麼回事。

對於法報化三身佛,六祖有一次對一位前來參訪的智通比丘講過一段話,也很概括,很經典,他說「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

如果這些形而上的語言還是讓一些人迷惑,可以再用水來做比喻。水是溼性的,這個溼便是水之性,水之法身,溼非有非無,無方無所,離水無法顯現,水則是溼的報身。水是無色透明的,由於水所形成的波、流、雨、雪、冰、氣、霧等,這些東西在我們頭腦中形成水的概念。這些東西便是水的化身。這些波、流、雨、雪、冰、氣和霧等,不能離開水而存在,水也不能離開溼而存在。它們之間也是不二更不三的關係。這樣講,似乎更容易理解一些。

法身佛居常寂光淨土,其實也沒有居與不居的問題,因為在這裡,身和土是不二的,身即是土,土即是身,無形也無相,無質也無量,無因也無果,無大也無小,無有也無無。

報身佛居華藏世界,在華藏世界中心,華藏世界帝珠輝映,勝境森羅。報身佛身光無量,遍照世界,智慧無量,遍攝無餘。只是凡夫不可見,那是菩薩住的地方,和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實報土在一個頻道上。

究竟說來,報身佛和法身佛是重疊的,和華藏世界一樣也是遍滿的,身無量,壽也無量。不過只要顯了相,無量便顯現為有量。這就好比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儘管也叫無量壽,無量光,那是指他的法身而言的,那個有形象的阿彌陀佛在許多劫後也要示現涅槃,由觀音菩薩接班住持極樂世界。對於報身佛的身相大小,不同階位的菩薩所觀察到的也不一樣。這與觀察者的福報和智慧大小有關係。

化身佛居娑婆世界,我們這個有情世界就屬於娑婆世界,我們見到的釋迦牟尼就是化身佛。娑婆世界是凡聖同居的世界,絕大部分是凡夫。化身佛在娑婆世界顯現,和一般人沒什麼多大區別,一般地說來比凡夫更莊嚴一些,也有的外表和凡夫完全一樣,這是為了應凡夫之機,和光同塵,便於度化苦惱眾生。

究實說來,這全法界的一切,都是法身的顯現,因此一切有情都可以說是化身佛。可這隻有開悟的人才知道,你開悟了,你便是化身佛,而且你看別人也是化身佛,你眼前的世界當下就轉變成了華藏世界,不是這個世界和這些眾生有什麼變化,而是你的佛眼打開了,你的華藏眼打開了。開悟了,眾生即是佛,娑婆即是華藏。不開悟,佛即是眾生,華藏即是娑婆,佛和眾生也是不二的,華藏世界和娑婆世界也是不二的。

報身佛是法身佛的作用顯現,化身佛是報身佛的分身投影。換言之,報身佛是化身佛的總集,法身佛是報身佛的真性。

在《壇經》最後一品中,六祖有一個偈子,其中有四句是關於三身佛的,說的十分清楚,偈曰:

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常與無常

佛法不落斷常見

中道不離左右

一席話與十年書

六祖稱疾度天下

在家人如何修行?(一)

在家人如何修行?(二)

在家人如何修行?(三)

  草香廬微信

微信號:caoxiangluzhu

 更多分享,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分別是什麼意思?
    一般眾生若有機會見到佛,通常是見到化身佛或應身佛。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化身佛是佛所變化出現之影像,是為了眾生的需要才出現。報身佛是指莊嚴報身,或者說圓滿報身。如毗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圓滿報身,現正在色究竟天為菩薩說法,一般眾生並沒有機會看到。
  • 三寶佛、三世佛與三身佛
  • 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
    下面念老給我們說明,「其中本國即指極樂,謂極樂乃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應身跟化身有一點差別。應身,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出生,跟一般人一樣,有父母,有十個月懷胎,從嬰兒慢慢長大,八十歲圓寂。外國人說七十九歲,實足年齡,咱們中國人算虛歲,八十歲,八十歲圓寂的。他示現在這裡出生,實際上又住了八十年,這叫應身。化身是沒有限制的。
  • 三身佛,三世佛,四菩薩,五方佛究竟都是什麼佛
    直到我看到大殿裡供奉的主佛,下面寫的牌子「毗盧遮那佛」。話說,不是一般廟裡大雄寶殿供的都是如來佛嗎?這個毗盧遮那佛又是個什麼佛?回來百度一頓翻找,然後順利的發現自己,更暈菜了。。。正所謂「一頓操作猛如虎,看完還是二百五」。寺廟裡如果供奉三身佛,法身佛毗盧遮那居中,盧舍那佛居左,釋迦牟尼佛居右。
  • 何謂報身佛,法身佛及應身佛?
    佛有三身,分別是:報身、法身和(應)化身。分別用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來象徵。
  • 「出佛身血」是什麼意思,及出佛身血的果報
    怎麼叫出佛身血呢?現在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了,那怎麼會出佛身血呢?我們也沒有生在佛在世的時候,也沒有見到佛,怎麼會出佛身血呢?這個出佛身血,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你傷了佛的身體;佛入涅槃之後,把佛像毀壞了,或者把佛像的一個耳朵,或一根手指頭弄掉了,這都是等於出佛身血;或是紙像,你把它燒了,這也等於出佛身血。  本來這個罪是不通懺悔,不可以懺悔的。不過,這個情形也有開緣的,或者喝醉酒了,或者發顛狂病,精神不正常的時候,就都不在此例。不過也不能說是我的精神不好,或者我喝醉酒了,故意這麼做,那就有罪了。
  • 出佛身血
    我一時竟然感到無話可說,因為實在是想不出來在今天這個釋迦牟尼佛陀已經般涅槃,下一位天人師還沒有出生、出世和成佛的這段「無佛住世」的漫長和特定的時期裡面,還有哪些人能夠「出佛身血」?或者說是有這個機會和可能做到「出佛身血」?
  • 法、報、化三身佛,就是人的心靈的三種變化形態,人能即身成佛
    大乘佛教認為,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法身也是法性,是佛教真理亦即佛法凝聚而成的佛身,也是佛完全證入法性而與之無別的佛身;報身是指佛通過無量利己利人的善行而獲得報答的相好莊嚴的佛身;化身或者應身是指佛為下化眾生隨各種機緣而變化顯現的佛身。法身佛是毗盧遮那佛,報身佛是盧舍那佛,化身佛即應身佛是釋迦牟尼佛。在佛教信仰中,三身佛往往被外在化。他們或者是一個神靈,或者是一個覺悟的人,或者是一個被雕刻的偶像。
  • 什麼叫「出佛身血」?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些人以噁心對釋迦牟尼佛用刀砍或者石頭砸等等方式,讓佛陀的身體出血,叫做出佛身血。佛入涅槃之後,把佛像毀壞了,或者把佛像的一個耳朵,或一根手指頭弄掉了,這都是等於出佛身血。或是紙像,把它燒了,這也等於出佛身血。這只會發生在佛在世的時候,而且只有像提婆達多等個別眾生可以出佛身血,其他人沒有這個能力。這種行為屬於無間罪。佛在世的時候,佛有那麼大的神通,有誰可以出他的身血呢?佛已經證果了,誰能損壞到佛的身體?有時,出人意料之外,佛也會受損傷。
  • 佛身,報身,化身,三者有何不同?
    佛法身:法身是所有法的本質,佛法世界,沒有形象。 無形既不是一條線,也不是一種性質,既不是出生也不是死亡,僅此而已,就像如來藏一樣。 看不見他的身影,為什麼叫他「身」呢? 因為法體是所有佛祖功德的源泉。例如,整個宇宙依靠虛空而存在,虛空是無依無靠的,沒有虛空就無法形成三千世界的地方,。
  • 慧律法師:佛的報身,有多大?
    法身就是無相,報身就是做無量的功德所產生的智慧之身,智慧之身,應化身是普度二乘跟凡夫的眾生所示現的,我們所看到的印度丈六金身就是應身。佛的報身太大、太高,要有華嚴的境界才看得到,華嚴的境界是圓教初住,見法身,我們要見到平等的法身,才見到佛的本性,所以《華嚴經》講初地菩薩跟二地菩薩,看到佛的色身大小不同,境界愈高的看到佛的境界愈高,十地菩薩所看到的佛差不多跟佛同樣大尊,若我們凡夫看這個佛……看不到……《華嚴經》講的佛的高度差不多地球這麼大,我們就像一隻螞蟻那麼大
  • 有聲佛經|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合掌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合掌三稱)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十方諸菩薩,見佛端正無比,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座中有一菩薩,名若那尸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仁者知深經,能自知佛何因緣莊嚴其身,得功德如是乎?」十方諸菩薩聞是言,莫不歡喜。文殊師利即起前長跪,白佛言:「座中諸菩薩中,有已得阿惟越致者,中有未得阿惟越致者,皆見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端正無比,何因緣得是乎?願佛為諸菩薩說前世所作功德,諸菩薩聞之,當益增功德。」
  • 三身佛是怎麼回事
    眾生成佛時有三身,稱為三身佛,三身佛分別名為法身佛、報身佛、及應化身佛。
  • 有人問六祖慧能何為佛的三身四智,六祖這樣回答
    唐代有一位僧人叫智通,據說他鑽研《楞伽經》已經有千多遍了,但他還是沒有弄清楚「法身」、「報身」、「化身」這三身的意義,以及「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這四智的內涵。於是,他便去恭請六祖慧能講解。
  • 宣化上人:什麼叫出佛身血
    「莊嚴世界 實行正道」準提法微信平臺:Zhunti316感恩分享 利樂有情怎麼叫出佛身血呢?我們也沒有生在佛在世的時候,也沒有見到佛,怎麼會出佛身血呢?這個出佛身血,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你傷了佛的身體;佛入涅槃之後,把佛像毀壞了,或者把佛像的一個耳朵,或一根手指頭弄掉了,這都是等於出佛身血;或是紙像,你把它燒了,這也等於出佛身血。    本來這個罪是不通懺悔,不可以懺悔的。不過,這個情形也有開緣的,或者喝醉酒了,或者發顛狂病,精神不正常的時候,就都不在此例。
  • 藥王菩薩為什麼燃身供佛?
    他非常喜悅,便運用三昧之神力,從天空散下無量無邊的香花,來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及法華經,其中包括一種極為名貴的旃檀香,僅僅1/4兩的價值就足以抵得上整個娑婆世界。之後,他覺得這種供養還是不夠,於是喝下各種奇香、異水、花香、香油,喝了1200年,把身體上塗滿香油、用天寶衣纏身,然後竟然以神通力把自身整個點燃,以此供養諸佛。藥王菩薩這樣的壯舉,實在是令我們相當的震撼。
  • 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是什麼意思?
    釋迦成佛了,得到大眾的擁護,國王、大臣皈依,提婆達多心生嫉妒,內心起了惡念,想把釋迦牟尼佛害死,他來作佛,奪取佛的地位。有一次,他知道釋迦牟尼佛每天出去託缽,必須從一個山下經過,他就在巖石頂上放了塊大石頭,當釋迦牟尼佛從下面經過時,把石頭推下去把他砸死。
  • 淨空老法師:我們想供佛,不知道佛在哪裡?
    我們想供佛,很難,第一個,不知道佛在哪裡?現在如果真的把這個經讀懂了、明白了,就知道佛菩薩無處不在。要不要到寺廟?不要,佛在我們心裡頭,諸佛如來從心想生;鬼神亦如是,決定離不開我們的心想。離開我們的心想,他雖然在我們這個地方,他不現相,我們心一想,就有相了。
  • 佛教:與佛無緣還能保個人身,若「人緣」都沒那就只能去三惡道了
    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利鈍兼收,三根普被。像是《六祖壇經》一上來就是地方高官刺史大人帶著幾十名幕僚誠心誠意的頂禮六祖,還有一千多名僧道尼姑都在下面恭恭敬敬的聽法,這樣的盛況也就只有大唐盛世才會出現,末法時代完全是想都不敢想。
  • 佛說:男身具七寶,女身有五漏!佛眼中的男女「不平等」嗎?
    何名五漏,一漏不能為身主,二漏不能為家主,三漏不能為人主 ,四漏不能為物主,五漏不能為聖主,是名女人五漏之體。很多人看完這段話,可能會說都什麼年代了男女都是平等的,憑什麼男人就是七寶而女人就是五漏,別急,在你去評論去抨擊小編之前,先來聽聽為什麼佛陀認為男子是七寶之身而女子是五漏之體。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佛經中對七寶之體的解釋,第一寶是志氣之寶,到處遊行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