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潼南深度「抱團」這個川渝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獲批設立

2021-01-07 華龍網

編者按:

一年前,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去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中央有部署,地方有行動。

一年過去,一組數據躍然紙上:

「31個」——川渝兩地共同實施的重大項目兩批、總計31個,涉及總投資約5563億元,其中已有27個項目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354億元。

「95個」——95個事項實現「川渝通辦」,其中對國家要求2020年底實現「跨省通辦」的58個事項進行了全覆蓋,拓展新增了32個川渝特色「跨省通辦」事項。此外,還將國家要求的2021年底實現「跨省通辦」的5個事項列入清單,提前一年完成。

「17條」——川渝間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達17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毗鄰城市有望實現「高速公路1小時通達」。

「62分鐘」——從重慶沙坪垻火車站乘坐「復興號」列車,只需62分鐘即可抵達成都東站。成渝兩地進入「高鐵公交化」新紀元。

「5000」——2020年,成渝兩地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近5000列,歷年累計開行量達14000列,佔全國開行總量的40%以上。

……

一年來,川渝CP有多努力?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在2020最後一天正式獲批的川渝高竹新區和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又有怎樣的意義?未來有哪些可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出一周年之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走進雙城經濟圈建設一線,為你帶來《雙城經濟圈特寫》系列報導。

雙城經濟圈特寫① | 這一年,川渝CP為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

雙城經濟圈特寫② | 走訪高竹新區:它憑啥打響川渝共建「第一槍」?

2020年的最後一天,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獲批設立。據了解,該先行區規劃範圍為遂寧市和潼南區全域,在兩地一體構建「雙中心、三走廊、一園區」空間形態,打造現代產業創新走廊、涪江生態綠色走廊、瓊江鄉村振興走廊,建設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目前,先行區推進情況如何?下一步有哪些規劃?對此,潼南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潼南城市風景。通訊員 楊毅 攝

推動進展如何?

——建立遂潼一體化發展規劃體系 五大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自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以來,我們積極加強與四川遂寧交流合作,共同成立了遂潼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及8個專項工作組。」潼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3月10日、10月16日兩地召開兩次領導小組會議,籤訂遂潼一體化發展「1+N」合作框架協議,將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平臺建設作為遂潼兩地「頭等大事」合力推進。

此外,兩地還共同編制了《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總體方案》,初步編制形成了《遂潼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同步啟動空間規劃、產業規劃等專項規劃編制。

在基礎設施方面,兩地啟動《遂潼一體化發展交通專項規劃》,構建「112344」交通網。其中,涪江航道復航納入交通強國重慶試點方案,遂潼快捷通道(雙江到米心段)升級改造完成99%的形象進度,遂潼大道(G246提檔升級)項目已完成工可報告。

在優勢產業方面,兩地圍繞蔬菜等特色優勢產業,規劃論證渝遂綿優質蔬菜產業帶項目,建設高標準蔬菜基地30萬畝;建設涪江沿岸特色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加強「遂寧鮮」與「天府源」「潼南綠」等區域公用品牌深度合作,做大做強做綠現代農業。另外,兩地還共同啟動編制遂潼工業經濟一體化協同發展規劃。

在科技創新方面,遂潼兩地推進大型科學儀器等科技資源和平臺共享,聯合開展創新創業在線培訓,共同舉辦遂潼創新創業大賽。同時,兩地高新區籤訂合作協議,開展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人才聚集、大數據融合應用等方面合作。

在公共服務方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條跨省城際公交潼南至磨溪線和遂潼商務快客正式開通,兩地實現公交「一卡通」;推動教育資源協同,雙方各確定3所學校開展校際合作試點,納入「成渝協同」重大教育改革試驗項目;推進醫療資源共享,兩地建立醫療專科聯盟,互派專家坐診、教學查房,互派學科帶頭人幫助創建重點特色專科,潼南區人民醫院、中醫院與遂寧市中心醫院開通醫療救治綠色通道等。

在生態環境方面,雙方籤訂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發展和水文情報預報及監測網絡技術指導協議,共同發布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宣言,協作開展生態環境聯合監測,實現涪江流域生態環保聯合執法、防汛減災聯防聯控。

遂寧觀音湖。圖片來源:遂寧新聞網

尚存在哪些痛點、難點?

——產業協作發展不足 互聯互通程度不深

在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先行區也遇到了一些難點、痛點。

據了解,遂寧潼南兩地經濟總量分別僅佔四川的3%和重慶的1.9%,人均GDP尚未達到兩省市平均水平,分別相當於四川的77.6%和重慶的80.5%;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第三產業佔比分別比四川和重慶平均水平低11.3個和13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整體不高,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比四川和重慶低2.3個和11.6個百分點,城鄉融合發展不足。加之成渝兩大核心都市圈緊鄰地區發展勢頭迅猛,周邊市、區發展提速,使遂潼兩地面臨強大的虹吸效應和競爭壓力。

「兩地均以新材料、農副產品加工、天然氣利用、電子信息及機械製造、綠色建築建材為主導產業,相似度較高,產業互補性、關聯性和一體化程度較為落後。」潼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地傳統產業、初級化低端化加工佔比較大,產業集聚仍處於初階段、低水平的空間集聚,缺乏有影響力、帶動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

此外,遂寧、潼南之間高速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的互聯互通網絡仍不完善,支撐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間公交式運營的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較為薄弱,尚未構建起功能完善、高效快捷的城際交通網絡體系,阻礙人流、物流順暢流通,制約遂潼一體化發展。

遂寧傳媒集團、潼南傳媒集團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2021年怎麼做?

——加速基礎共建 共促產業共興

潼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動遂潼快捷通道、涪江復航等重大合作項目建設;加快啟動南遂潼高速、遂渝高速擴容等項目建設;加快完善遂潼大道、潼安大道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儘早開工建設。做好國土空間控制規劃,為一體化項目預留好交通廊道。

同時,全面啟動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建設,儘快明確選址、範圍及產業布局。「我們初步考慮布局臨港產業園(發展電子信息等)、天然氣綜合利用產業園(磨溪、雙江)、現代農業產業園(崇龕、三家)和『三方四地』飛地園區。」該負責人稱。

進一步完善合作體制機制,加快推動「1+N」合作協議落地落實,以規劃共繪、交通共聯、產業共興、服務共享、環境共治、機制共建為導向,加快建設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合力推動遂潼全域一體化發展,力爭在更多領域取得創新突破,形成試點示範。

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文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相關焦點

  • 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獲批 對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形成...
    來源: 重慶日報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批覆,同意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未來,其將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協同創新、生態保護、公共服務、體制機制一體化等方面先行先試、示範帶動,對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形成重要支撐。
  • 解讀川渝合作兩大「新區」 合作力度更大、為雙城經濟圈一體化推進...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去年底今年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迎來「一體化」發展新動向。2020年12月3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發布《關於同意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批覆》。四天後的2021年1月4日,川渝政府再度聯手,共同發出同意設立川渝高竹新區的批覆。
  • 嫁來重慶潼南十年 回娘家不再是出遠門 川渝省際公交開行
    2020年,川渝各個部門、各個市州區縣、各個領域,也開展了一系列交流、互動、籤約,兩地已籤署200多個合作協議。其內容涉及交通通信、公交客運、通訊一體化、戶口遷移、就業社保、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多個領域。那麼,這些合作會對重慶、四川人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或許「身處其中」的人們有著最深刻的體會。
  • 「雙城開篇:唱好雙城記下好先手棋」省人大代表夏海榮:建設川渝...
    集體建議指出,「中部塌陷」問題已經直接影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必須切實加以有效解決,推動「主軸堅挺、中部崛起」,做到成渝同向同行、同心協力、同頻共振,構建「一圈兩核」的區域協調發展共同體。建設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改變目前「啞鈴形」經濟發展結構。
  • 雙城經濟圈特寫②|走訪高竹新區:它憑啥打響川渝共建「第一槍」?
    ……一年來,川渝CP有多努力?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在2020最後一天正式獲批的川渝高竹新區和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又有怎樣的意義?未來有哪些可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出一周年之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走進雙城經濟圈建設一線,為你帶來《雙城經濟圈特寫》系列報導。雙城經濟圈特寫① | 這一年,川渝CP為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
  • 專家訪談⑤|劉昱崗:建設交通走廊 匯聚高端發展要素
    建設交通走廊 匯聚高端發展要素  ——訪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昱崗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支持遂寧建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與潼南共建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
  • 川渝新區廣電先行地面波數位電視覆蓋川渝測試中,體驗怎樣看看吧
    關心巴蜀川渝融合發展的人應該都知道,今年四川重慶兩地政府均審議通過了川渝全面融合發展的相關綱領性文件規劃,先前重慶則拋出渝西地區的銅梁、潼南、大足及榮昌四區,作為川渝合作橋頭堡城市,直接全面參與川渝之間實質性的合作。
  • 奏響協作曲 川渝黃金交界線上融合升溫
    搭平臺深化毗鄰地區產業合作12月初,遂寧船山區老池鎮涪江沿岸農業園內,村民忙著採收蘿蔔。為推進遂潼一體化發展戰略,老池鎮黨委政府牽頭組建潼南-老池蔬菜協會,建設「遂潼農業蔬菜基地」。目前,已引進3家重慶潼南區業主。
  • 潼南和遂寧,到底是什麼「神仙交情」?
    遂寧位於成渝發展主軸中心節點,涪江中遊,地勢平坦,氣候溼潤溫和。代代遂寧人勵精圖治,不斷開拓發展,讓遂寧先後榮獲了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球綠色城市、綠色經濟示範城市等美譽。靈性的山水,加上農工商貿發達,文化底蘊深厚,遂寧成為西南名副其實的養心之地,宜居城市。
  • 川渝稅務交出稅收徵管服務一體化成績單:異地繳稅進入「零跑路」時代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專題部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首次提出「雙城經濟圈」的概念,並將成渝聯合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一年來,川渝兩地稅務部門有哪些動作?1月14日,重慶市稅務局和四川省稅務局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二次聯席會議通過視頻方式召開,交出了川渝稅收徵管服務一體化的答卷。
  • 打通交通「任督二脈」 川渝市民往來更便捷
    羅嘉攝人民網重慶11月27日電(陳琦、劉敏)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交通要先行。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過程中,川渝兩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迎來大發展、再跨越的新機遇。如何打通兩地交通「任督二脈」,讓川渝市民往來更便捷?
  • 雙城經濟圈特寫|這一年,川渝CP為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
    …… 一年來,川渝CP有多努力?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在2020最後一天正式獲批的川渝高竹新區和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又有怎樣的意義?未來有哪些可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出一周年之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走進雙城經濟圈建設一線,為你帶來《雙城經濟圈特寫》系列報導。
  • 告別「瑜亮之爭」 川渝兩地相向發展步伐全面提速
    雙方在一系列調研基礎上,明確了兩地落實中央戰略的具體制度設計和行動安排,標誌著這個區域協調發展國家戰略正式按下啟動鍵。  在此次聯席會議上,川渝兩地正式確立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四級合作機制」,涵蓋黨政聯席會議、協調會議、聯合辦公室和專項工作組。
  • 遂寧「十三五」畫卷:潮湧遂州 綠動成渝
    看城市能級——遂寧走出「小家碧玉」式的發展模式,內塑城市空間,形成「一核三片」新格局;外聯成渝「雙核」,加強周邊合作,推進遂潼一體化發展,遂寧正朝著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目標邁進,正在全面從成渝地理中心挺起發展中心的脊梁。
  • 川渝聯姻打造區域協作樣板——川渝高竹新區蓄勢待發
    近段時間,一度成為熱議的重慶又有了新動作,這回的新動作來自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個主題。通過經濟圈這個主題,孕育了川渝兩省市共同批准設立的第一個新區——川渝高竹新區。十年磨劍從2011年起始,兩地通過《關於加強兩省市合作共築成渝城市群工作備忘錄》建成了連接成渝的第一條高鐵:成渝高鐵;發布了:《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籤署了《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和12個專項合作協議;完善了《深化川渝合作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方案》通過不斷規劃和完善,終於孕育出「川渝高竹新區」。
  • 今年新開5條 2022年將實現川渝跨省城際公交線路全覆蓋
    記者從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和重慶市交通局相關部門獲悉,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兩地接壤區域人民群眾來往頻繁,交通一體化發展的需求不斷增強,今年已先後開通了5條川渝跨省城際公交線路,預計到2022年,將實現川渝之間具備條件的毗鄰市、區、縣跨省城際公交線路全覆蓋。